地下連續墻施工方案7521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319
2023-07-10
6頁
22KB
1、基坑北側連續墻施工方案地下連續墻施工 地下連續墻結構剛度大,整體性好,防滲性能好,結構安全可靠,同時具有施工速度快,對臨近建筑物、地下管線影響小,適用于各種復雜的地質條件和較深的基坑。 車站主體與明挖段均采用600厚地下連續墻為圍護結構,墻身砼采用C25施工方案 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導墻施工地下墻成槽清基鋼筋籠吊放砼澆注墻后注漿(工藝流程詳見后頁附圖:地下連續墻施工工藝流程圖)1.測量放線 由業主提供正確的基點、導線和水準點,基點不少于3個,導線不少于2條,水準點不少于2個,辦好移交手續。我司根據基點和導線在施工場地內設立測量導線網和水準點,施工前進行復核以確保放線的準確性。2.導墻施工 導墻施2、工要精心施工,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地下墻的施工質量,它控制了地下墻的軸線和標高,對挖出槽設備進行導向,保證存儲泥漿的穩定水位,維護上部土體穩定,防止土體塌落,因此施工中應注意以下事項:放線要正確,導墻之間距離比成槽設備大4cm。導墻頂面比地面高出20cm。模板、鋼筋工程要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導墻在拆模后及時將左右導墻之間支撐起來,并且在導墻達到強度以前禁止重型機械在旁邊行走,以防導墻變形。導墻尺寸需滿足以下要求以保證成槽垂直度:中心軸線累計誤差值為10mm,導墻頂標高誤差為10mm,導墻內側墻面應垂直,墻面不平整度小于5mm。3.循環泥漿泥漿配合比在地下墻施工中,泥漿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地下墻成槽施3、工。 為防止泥漿滲漏及土體失穩,破壞槽壁穩定,在成槽施工前,試配幾種性能指標不同的泥漿,根據施工成槽中實際泥漿護壁效果取樣測試后予以調整選用,從而改善和保證泥漿的護壁性能。泥漿攪拌系統及拌制方法a.泥漿攪拌系統由6001型高速回轉的泥漿攪拌機,200螺旋輸送機等設備組成,工作出漿量8m3/小時,泥漿制作時應確保水壓和水量。b.泥漿攪拌作業棚的搭建要求和水泥庫相同,嚴禁陶土粉受潮,地面需填高,泥漿攪拌機作業區的凈空需保證5米以上。c.泥漿攪拌直接影響泥漿的質量。必須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辦事,即先拌制1.5%CMC均勻溶液,靜置5小時,按配合比2000L的攪拌池內加水、純堿,陶土粉,攪拌3分鐘以后能加4、入CMC溶液,繼續攪拌數分鐘,存放24小時后方可使用。泥漿循環系統泥漿管理 泥漿在成槽施工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污染而降低質量,為確保護壁效應及質量,應對每批制作新漿及槽段中被置換后的泥漿進行測試,指標控制如下:比重 1.051.25g/cm3粘度 1830S失水量 30ml/30min泥皮厚度13mm/30minPH值79廢漿處理 一般為嚴重被水泥浸污及大比重泥漿即作廢漿處理,廢漿處理方法采用全封閉式的車輛將廢漿外運到指定地點,保證城市環境的清潔。4.成槽施工測量放線 在導墻面及槽內做好槽段及每一幅的記號,按槽段施工順序進行施工。成槽抓土 成槽機導桿垂直于槽段,抓斗張開,照準油漆標志徐徐入槽抓5、土,嚴禁快速下斗,快速提升,終槽時應輕放慢提,以防破壞槽壁引發坍塌。 成槽機成槽時應及時補漿,防止塌方,泥漿液面應高于地下水位0.5米,設備在工作前必須操平對中,正確無誤。 垂直度由成槽機糾偏裝置自行控制,垂直度1/500 。 槽段深度欠深誤差 100mm(如由于地質狀況變化例外)。 如實際施工時地質狀況同地質資料有較大差異而地下墻底標高需作調整時,應征得設計及業主同意。清基及接頭處理 清基先利用成槽機撩抓法初步清淤,再用壓縮空氣法(空吸法)吸泥清基,如清基后澆灌混凝土間隔時間較長,可利用混凝土導管在頂部加蓋,用泵壓入清水稀釋或壓入小的新鮮泥漿將槽底密度和含砂量大的泥渣置換出來,以保證墻體混凝6、土質量。清基結束后,要測定距槽底(設計標高)20cm處泥漿比重不大于1.20,淤泥厚度20cm,砼接頭上的淤泥要認真細致的清刷干凈,用吊車起吊接頭刷緊貼混凝土接頭面,垂直上下的清刷,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其次數應在30次以上。5.鋼筋籠的制作與吊放鋼筋籠必須在平整的路面上制作,保證尺寸規范標準。鋼筋籠采用電焊成型,按規范和設計圖紙制做。鋼筋籠采用一部100t吊車和一部50t吊車聯合起吊,起吊時主鉤起吊鋼筋籠頂部,副鉤起吊鋼筋籠中部,采用多組葫蘆平衡起吊,使鋼筋籠逐漸起高轉而垂直,慢慢地入槽,鋼筋籠不允許發生不可恢復的變形,吊放時應垂直,并按設計要求將8#槽鋼焊接擱于導墻面上,控制其標高,入槽7、過程中,應禁止強行放置鋼筋籠以及任何割短結構鋼筋的現象。(見下頁附圖:鋼筋籠起吊示意圖)主鉤扁擔采用I32型鋼制作,副鉤扁擔采用I28型鋼,鋼筋籠桁架豎直筋上端和14槽鋼雙焊牢,擱置在導墻面上。鋼筋籠應在泥漿置換和清淤合格后及時入槽,入槽后至澆砼時的總停置時間不應超過6小時。為保證轉角槽段鋼筋籠起吊時的整體穩定,不發生變形,轉角鋼筋籠夾角間均采用槽鋼斜撐進行支撐。6.導管布置和水下砼澆注導管布置 澆注水下砼采用導管法施工,鋼筋籠入槽后,放置兩根或一根(根據槽段長度設置)導管于鋼筋籠中,砼導管選用F250的圓形螺旋快速接頭型,長度每節22.5米,用吊車依次將接長的導管吊入槽段的規定位置,直至槽底8、50cm左右的標高,然后設置混凝土機架,導管頂端安上方形漏斗,準備澆注混凝土。 導管安裝要求:a.導管不變形,接頭處螺旋絲良好,便于導管拆裝;b.導管連接牢固,并安放防滲橡膠圈,防止接頭漏泥漿,污染砼;c.導管安放位置準確、垂直,防止在澆注砼的過程中導管提升碰到鋼筋籠,而發生下放提升困難的不良現象;d.檢查導管的安放長度,并做好記錄。水下砼澆注(見下頁附圖:水下砼澆注示意圖)a.砼的質量要求.砼坍落度控制到18cm22cm,澆注混凝土前必須有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并應現場測試坍落度。.保證砼的和易性,砼到現場后應及時澆灌入槽。.做好砼澆注,導管拆除記錄,宜每6m3填寫一次。b.水下砼澆注.為保證砼9、在導管內的流動性,防止出現砼裂縫,夾泥現象,槽段砼澆注應保持砼面均勻上升,且連續澆注。.導管埋入砼內24米,以免使砼頂面的沉渣或泥漿卷入砼內,影響砼質量。.槽內砼面上升速度,不應小于2米/小時,否則無法保證砼的質量。.在砼澆注時,不能將砼灑落槽內,污染泥漿。.澆注后砼面超高3050cm。7.冠梁施工 地下連續墻頂層冠梁的作用是將各槽段地下墻頂部聯成整體,以改善基坑土方開挖時地下墻的受力狀況。 冠梁施工順序為:拆導墻、挖土放坡墻頂廢砼鑿除墊層明溝鋼筋制作安裝模板安裝澆筑砼拆模養護 地下墻墻頂應伸入冠梁底面內5cm,頂層冠梁施工前應將地下墻頂部砼鑿除至設計標高,若砼強度仍達不到C25,應繼續鑿除至10、滿足C25強度要求,然后接高地下墻至設計標高。8.地墻接頭墻后注漿 為改善地下連續墻各槽段連接處的防滲性能,保證基坑土體的順利開挖,擬在部分地下連續墻接頭外側施作品字型壓密灌漿(如下圖),使水泥漿在土層中起到填充、擠塞、滲透等效應,從而切斷接頭處地下水的滲流路線,徹底改善地墻接頭的防滲功能。 墻后接縫注漿采用品字型壓密注漿,注漿孔徑100mm,孔間距0.8m,內側孔中心距地墻外緣線0.6m,注漿孔深18m。注漿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標號425,注漿用水采用清潔自來水。 地墻施工完畢后,在地墻接縫外側鉆孔,并插入注漿管注漿,灌漿應根據地層特點,調節漿液濃度,控制漿液流向和范圍,在承壓水處應增加漿液深度和縮短初凝時間;對滲漏水嚴重地段,在接頭縫墻外側封堵后,可在地墻接頭內再采用化學注漿進行第二道封堵(該處注漿利用混凝土澆注前預先埋設的注漿管進行壓漿),無漏水現象后并用水泥砂漿封口?;由疃菻(m)8.500嵌固深度(m)4.000墻頂標高(m)0.000連續墻類型鋼筋混凝土墻 墻厚(m)0.600 混凝土強度等級C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