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碗扣式支架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745
2023-07-10
13頁
49KB
1、現澆橋梁碗扣式支架施工組織方案一、工程概略通州區磚廠北街(迎熏東路凈水東一路)道路工程橋梁工程位于北京通州區項目南側為金隅通和園小區,北側為京隅7090小區,通州區凈水東一路現況為斷頭路,小區居民出行不便。本項目于道路樁號0+133.071處新建上跨玉帶河橋一座,橋梁設計采納近遠期相接合,道路與河流交角中線交角為28.182,橋梁按斜橋設計。本工程為磚廠北街(迎熏東路凈水東一路)道路工程橋梁工程,設計起點0+111.896,設計終點0+154.245,全長42.349米。腳手架基礎已經采納漿砌石砌筑,地質條件較好,施工圖確立的橋面縱斷設計標高及橋下道路設計標高。二、設計依照及原則1、通州區磚廠2、北街(迎熏東路凈水東一路)道路工程橋梁工程施工圖2、公路橋涵設計規范3、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4、北京市有關施工要求及條例5、建筑施工碗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三、主要施工資料1、支架鋼管:碗扣式腳手架支撐系統。碗扣式多功能腳手架是一種先進的承插式鋼管腳手架,擁有多功能、高功能、承載力大、安全靠譜等特色。按標準要求,鋼管應用48x3.5mm的焊接Q235鋼管。施工前要求對經過多年施工,壁厚減薄的鋼管,鋼管資料質量不保證,鋼管銹蝕或磨損嚴重,局部曲折或開焊的鋼管檢查,不得使用。驗算中鋼管考慮銹蝕按管壁厚度3.0mm計;2、梁底模:采納高強度鋼模板;3、模板楞木:橫梁楞木為57cm方木外層3、包鐵皮;4、支架基礎:漿砌石基礎,3m5cm7cm通長枕木。四、滿堂碗扣支架施工設計部署1、碗扣式桿件選WDJ碗扣成套配套產品。該碗扣式桿件腳手架支撐裝卸方便。2、立桿間距(支架立桿間距之外側為控制間距):60cm90cm3、橫桿部署:150cm,掃地桿70cm。4、縱橫向交織剪刀撐采納483.5mm鋼管,扣件式連結。在每七排橫向立桿和每七排縱向立桿各設置一道剪刀撐。水平剪刀撐每5.4m設置一道,墩底橫向剪刀撐每排必設。5、現澆橋梁支架最大高度按4.3m計。6、底模楞木、木橫梁的接頭,均不得在向來線上。7、鋼管排架立桿下墊57cm的包鐵皮枕木。8、施工工藝流程圖圖1施工工藝流程圖五、橋梁支架的4、施工方案本橋采納滿堂支架法現澆施工,支架采納碗扣式滿堂鋼管支架,支架搭設最大高度4.3m,橫向寬度18.6m,比橋面雙側各寬0.7m。5.1組裝與搭接結構與施工指導要求地基辦理舉措及施工指導要求地基發生整體或局部沉降是支架坍毀的重要原由。所以本工程支架搭設前依據場所地質條件先對河流漿砌石匠程進行了施工,保證地基擁有優秀的承載力。支架底座施工在己辦理好的地基上安置立桿底座(立桿可調座),而后將立桿插在其上。架設在堅固平坦的地基基礎上的支架,其立桿底座可直接用立桿墊座;地勢不平或承重腳手架底部用立桿可調底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小于0.6m,直接用立桿可調座調整立桿高度,使立桿碗扣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5、內;當相鄰立桿地基高差大于0.6m時,則先調整立桿節間使同一層碗扣接頭高差小于0.6m,再用立桿可調座調整高度,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內。在搭設過程中,隨時注意基礎的沉降,對基礎沉降懸空的立桿,調整可調底座,使之平均受力。立桿、橫桿施工采納3.0m和1.8m兩種不一樣長度立桿互相交織、參差部署,上邊各層均采納3.0m長立桿接長,頂部再采納1.8m長立桿找齊(或同一層用同一種規格立桿,最后找齊),以防止立桿接頭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在裝立桿時實時設置掃地橫桿,將所裝立桿連成一整體,以保證立桿的整體穩固性。立桿同橫桿上的連結是靠碗扣接頭鎖定,連結時,先將上碗扣滑至限位銷以上并旋轉,使其擱在限位銷上,將橫桿6、接頭插入下碗扣,待應裝橫桿接頭所有裝好后,落下上碗扣并預鎖緊。立桿的接長是靠焊于立桿頂端的連結收承插而成,立桿插好后,使上部立桿底端連結孔同下部立桿頂端連結孔對齊,插入立桿連結銷并鎖定。立桿施工的垂直高度限制:按1/2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誤差不該大于10cm執行。圖2碗扣支架節點表示圖圖3碗扣支架安裝表示圖4碗扣式支架支撐的基層組架當組裝完兩層橫桿后,第一檢查并調整水平框架的直角度和縱向直線度(對曲線布置的腳手架應保證立桿的正確地點);其次檢查橫桿的水平度,并經過調整立桿可調座減少橫桿間的水平誤差;逐一檢查立桿底腳,并保證所有立桿不浮地松動。當基層架子切合搭設要求后,檢查所有碗扣接頭,并鎖緊7、。在搭設過程中,應隨時注意檢查上述內容,并調整。為保證支架的整體穩固性,支架安裝中在每四排橫向立桿和每三排縱向立桿各設置一道剪刀撐。5支架搭設1)組裝次序:立桿底座立桿橫桿接頭鎖緊上層立桿立桿連結鎖橫桿。支架組裝時,要求到多面層的同一方向,或由同向向兩邊推動,不得從兩邊向中間合龍拼裝,不然,中間橫桿因雙側支架剛度太大而不好安裝。當現澆梁混凝土澆筑需用混凝土輸送泵上料時,應在支架側面縱向搭設輸送泵管道的專用支架。2) 支架加固。本匝道橋現澆梁擁有必定的縱、橫坡度,現澆梁支架要蒙受上部荷載必定的縱、橫分力,所以應該依據支架高度,實時加設剪刀撐加固斷面。剪刀撐鋼管要與其經過的每一根支架立桿所有用鋼管8、扣件鎖緊。3) 支架調整。支架的高度在達到設計現澆梁板頂部高度以前,應依據縱、橫坡度要求,逐一調整支架立桿頂桿的高度。縱方向的同一斷面上每個頂托的高度應確立在同一平面地點,在調整立桿頂托時,螺栓的外殼高度不宜超出螺栓全長的1/3。5.2支架預壓支架預壓的目的:1、檢查支架及地基的強度及穩固性保證施工安全。2、除去地基非彈性變形和支架非彈性變形的影響,丈量出支架的彈性變形,有益于橋面線形控制。所以在安裝模板前,為保證施工安全,我部將要對支架進行壓預,預壓荷載為箱梁單位面積最大重量的1.2倍。本匝道橋預壓方案采納編織袋裝沙子進行預壓,每袋約100公斤,采納吊機搬運。為認識支架沉降狀況,在加袋子預壓9、以前測出各丈量控制點標高,丈量控制點按順橋向每5米部署一排,每排4個點。在加載50%和100%后均要復測各控制點標高,加載100%預壓荷載并持荷24小時后要再次復測各控制點標高,假如加載100%后所測數據與持荷24小時后所測數據變化很小時,表示地基及支架已基本沉降到位,可進行卸載,不然還須持荷進行預壓,直到地基及支架沉降到位方可卸載。卸載時采納16t汽車吊將沙袋前移。卸載達成后,再次復測各控制點標高,以便得出支架和地基的彈性變形量(等于卸載后標高減去持荷后所測標高),用總沉降量(即支架持荷后穩固沉降量)減去彈性變形量為支架和地基的非彈性變形(即塑性變形)量。預壓達成后要依據預壓成就經過可調頂托10、調整支架的標高。我部將依據測出梁段荷載作用下支架將產生的彈性變形值及地基下沉值,與施工控制中提出的因其余要素需要設置的預拱度疊加,算出施工時應該采納的預拱度,按算出的預拱度調整底模標高。5.3模板安裝1、支模前向上量出橋梁標高并彈出標高控制線,控制橋梁標高正確。2、碗口架立桿頂部油托應控制油托及底托絲杠伸出長度,絲杠伸出長度應控制在250mm以下,碗扣架頂部橫桿距龍骨距離在600mm之內。圖4頂板U型托安裝表示圖3、立桿支設后鋪設主次龍骨,木方提早過壓刨,保證尺寸一致,主龍骨間距0.9米沿房間短向部署,且主龍骨木方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鋪設后檢查平坦度,誤差應控制在2mm之內,而后鋪設5010011、木方次龍骨,次龍骨間距300mm(凈距250mm),木方搭接處搭接長度不小于1米,次龍骨安裝就位后,即可鋪設面板。4、橋梁模板整張使用,尺寸不符處切割成適合尺寸,鋸口刨平直,且裁切口側面應實時做關閉辦理,模板與墻體接觸地點粘貼海綿條,保證接縫嚴實、不留空隙,模板面板間采納硬拼,空隙不得大于1.5mm,模板拼縫部位應設次龍骨并用鐵釘固定堅固,釘間距300mm。5.4砼澆注澆注混凝土按分層次序進行,盡量縮短砼運輸時間,知足砼澆注速度,工作面依照砼拌合能力確立,在基層初凝或重塑前達成上層砼。在傾斜面上澆注砼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展高升,保持水均分層,分層厚度不大于30cm。在已澆注砼強度低于2.5M12、Pa以前,禁止上人及堆放重物。砼澆注達成后均需覆蓋保養,灑水保持潤濕7天以上。5.5模板拆掉1、模板拆掉次序(1) 拆掉時一定依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則。(2) 模板拆掉應依照支模與拆模由一個作業班組執行作業,模板拆掉前一定對工人進行安全交底,拆掉地區一定設戒備線且設專人看護。(3) 模板拆掉執行審批制度,未經審批不得拆掉,拆模申請由木匠工長提出申請,由技術負責人依據同條件試塊試驗結果狀況酌情對拆模申請進行審批。2、模板拆掉要求模板拆掉應依照設計和規范強度要求,現場按施工段留設拆模同條件試塊,作為拆模強度依照,拆掉模板時要保證結構構件表面及棱角不被磕碰、遇到破壞。3、支架拆掉模板拆掉后開始拆13、掉支架,支架拆掉依照先松后拆的原則。5.5其余施工注意事項( 1)、支架一定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固性。施工操作人員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安裝和拆掉支撐,不可以有任意性。詳細結構、拆掉方法和時間等的要求,必定嚴格按規范進行,保證安裝質量合格。(2)、局部荷載超限和構架尺寸加大的部位對其結構予以增強。支架要比橋寬出50cm,且主梁懸臂板部分不得僅采納斜撐從主梁箱體支架上撐出去,一定設有垂直支撐。( 3)、現澆橋梁滿堂支架采納多功能腳手桿搭設,使用需采納與立桿配套的橫桿及立桿可調底座、立桿可調拖撐。( 4)、預壓前認真檢查支架各節點能否連結靠譜,預壓時各點壓重平均對稱。每次加載過程中,均對觀察支架的14、變形和穩固狀況做好記錄,發現問題立刻查明原由,快速采納辦理舉措。( 5)、橋梁頂側板外邊沿要求設置不低于1.3m的鋼管架暫時防備設備。( 6)、支架、模板搭設到位后,組織技術、安全、施工人員對整體架體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查收,實時解決存在的結構缺點,經檢查查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7)、混凝土澆注過程時,要注意砼的澆注方式以及預壓的方式、澆注次序即加載路徑。并派人檢查支架和支撐狀況,發現下沉、松動和變形狀況實時解決。( 8)、支模的拆掉知足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查收規范及其余有關規定,嚴格控制拆模時間,拆模前提請拆模申請并經過監理工程審批贊同后方可進行。( 9)落架按全孔多點、對稱、遲緩、15、平均的原則進行,而且保證最后拆卸的支承不得在橋孔跨中周邊。( 10)、資料進場前需對其檢查,發現沒法知足使用功能及安全要求得資料不得使用。( 11)、支架施工前要對支架安裝班組圖紙計算交底。( 12)、本橋橋梁施工中要求按以下控制辦理舉措:31砼澆注控制速度25m/h,澆注時從低標高向高標高進行;2支架與墩帽、柱子連成一體;3要求設置許多于3道的水平剪刀撐;4施工澆注時應橫橋向對稱澆搗。(13)、其余未盡事宜,可按國家有關規范要求進行。六、安全舉措及應急方案6.1安全舉措為根絕重要事故和人身傷亡事故的發生,把一般安全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特制定以下安全舉措:1、施工應按經審批16、的方案進行,方案未經審批不得施工。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管理、協調小組,嚴格執行項目經理部擬訂的有關管理制度。依據腳手架工程的特點,對施管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提升安全工作水平,是預防發惹禍故、保證作業安全的基礎。增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并設專職的安全員。2、認真堅持執行按期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制度,建立安全監察崗,對發現的事故隱患和危機工程、人身安全的事項,做到立刻辦理、落實到人。3、根絕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完美安全防備舉措,提升現場人員的自我保護素質。4、明確支架施工現場安全責任人,負責施工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支架搭設、拆掉前向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未經審批部門贊同,不得改正更改。支架17、施工現場應搭設工作梯,作業人員不得從支撐系統上下。5、保證底架支撐堅固,方可上架作業。架子工作人員一定持證上崗,并佩帶安全帽、帶及穿防滑鞋。傳達和安裝桿件時要求多人協分配合。要盡量創建安全的作用條件。剪刀撐及其這條性拉桿應隨架子高度的上漲實時安裝,確立整架穩固;桿件的垂直度和水平度,各節點結構和緊固程度切合施工規范要求。6、起重指揮站在能顧全面的地址,信號一致、正確。吊運資料嚴格按安全制度執行。7、整體架拼裝達成后,檢查所有連結扣件能否松緊。施工時期隨時對支架進行全面檢查,發現異樣狀況實時通告,必需時采納堅決舉措。8、腳手架使用中,應按期檢查以下項目:1桿件設置和連結能否切合要求?2底座能否松18、動脫空?3扣件能否松動?4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誤差能否知足要求?5安全防備舉措能否知足要求?6能否超載等?9、身體狀況不適的施工人員,不得上架作業。10、支架拆掉除設專人指揮,施工人員一致有序進行,并配好相應的安全防備用品。11、有六級以上的狂風和雨時節停止腳手架的搭設和拆掉作業。雨后上架應穿防滑鞋。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周邊處進行發掘作業,不然采納安全舉措,并報主管部門贊同。12、不得將泵送混凝土和沙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禁止懸掛起重設備。13、工地用電的架設及用電安全應按行業標準施工現場暫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14、在橋雙側搭設安全網,只有在確認安全網靠譜后,方可進行上層作業。19、搭設、拆掉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告標記,并派人看守。15、認真執行有關安全工作的規程、規定和文件。6.2(模板坍塌)應急方案滿堂鋼管支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支模方式,而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較易引起集體傷亡的危險源之一。模板坍塌事故的技術主要原由在有限的場所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資料、機械設備等,存在著不確立、不安全的要素,同時遇到施工環境,以及季節隨和候等自然條件的影響,簡單造成必定的隱患。所以為預防模板坍塌事故的發生,有必需成立相應的應急方案。1、按建筑法、安全生產法、消防法、建設部工程建設重要事故的檢查程序規定、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規程編制安全應急方案。2、方案的編制原則:1貫徹“安全20、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2貫徹“以人為本,快速有效”原則。3“屬地營救”原則。3、成立應急方案的獨立領導小組(指揮中心)。應急方案領導小組及其人員構成由組長(項目經理)、副組長(主管安全生產的項目副經理及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下設各組員各組組長構成。應急領導下設:通信聯系組、技術支持組、消防保安組、搶險搶修組、醫療救護組、后勤保障組。應急組織的分工及人數應依據事故現場需要靈巧分配。4、應急領導小組職責:建筑工地發生安全事故時,負責指揮工地急救工作,向各急救小組下達急救指令任務,協調各組之間的急救工作,隨時掌握各組最新動向并做出最新決議,第一時間向110、119、120、公司營救指揮部、當地安監21、部門、公安廳部門求助或報告災情。平常應急領導小構成員輪番值班,值班者一定住在工地現場,手機24小時開通,發生緊迫事故時,在項目部應急組長到達工地前,值班者即為臨時營救組長。5、應急方案的技術舉措:1保證現場有必需的基本裝備,如特種防備品、一般防救護品及暫時救護擔架及常用的救護藥品等;2專用裝備,如醫療器械、急救工具(一般工地常備工具即基本知足使用)、照明器械、通信器械、交通工具、滅火器械等。6、對員工進行應急知識培訓:擬訂應急培訓計劃,對應急營救人員的培訓和員工應急響應的培訓要分開進行。培訓內容:傷員急救知識、滅火器械使用知識、各種重大事故搶險知識等。務必使應急小構成員在發生重要事故時能較嫻熟地執行急救職責,員工能在發生重要事故時會采納正確的自救舉措。7、通信聯系:項目部將110、119、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構成員的手機號碼、公司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察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重要地點。工地搶險指揮及保安員應熟知這些號碼。8、事故報告:工地發生安全事故后,公司、項目部除立刻組織急救傷員,采納有效舉措防備事故擴大和保護事故現場,做好善后工作外,按有關規定報告有關部門。9、附:應急指揮領導小構成員名單組長:張龍文(電話)副組長:李寶義(電話)、白竹(電話)成員:閆勝才、侯金華、侯旭東、陳龍、徐明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