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土方回填開挖建筑物漿砌石砌筑施工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874
2023-07-10
10頁
20.56KB
1、渠道土方回填施工方案(1) 施工準備工作: 技術準備:先進行原始樁位復測、渠道填方坡腳線、中線放樣報驗、征地紅線放樣、填方斷面復測、回填土壓實試驗、編制填土施工方案、選擇有代表性地段作為填土施工試驗段。 機械設備準備:所有用于土方回填工程的機具設備(壓路機、自卸運輸汽車、灑水車、推土機、挖掘機以及用于檢測填土密實度的環刀、灌砂筒等配套設備)必須在開工前運至施工現場,并保持良好狀態。 人員準備:成立土方回填工程工地管理機構,配置一名工程師,一名機械工程師,一名測量技工,兩名土工實驗員。所有機械車輛操作工人均按“三班制配齊人員,設置一個工班配合填方渠堤刷坡及流水槽坡面刷坡.(4)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測2、技術措施 填土邊坡控制由填土坡腳線起用坡度尺架控制填土邊坡,填筑時,隨著填方高度的不斷增加每填高1。0m,恢復渠道中心線并檢測填筑寬度,采用機械壓實時,渠道填方至少超寬0.5m并碾壓到邊,方能保證刷坡后坡面密實度達標,消除坡面土松散、貼坡等質量隱患。 鋪料厚度控制施工中要嚴格控制鋪料厚度按規范要求,卸料處應備有層厚標尺,以控制鋪料。每一填筑層碾壓后,要按方格網進行高層測量,據此檢查填筑層厚。 干容重控制在每個填筑部位上,每層隨機取一組(3個試樣),干容重取3個試樣的平均值,干容重低于設計值的98%以下者,全部返工重做。 質量檢測現場采用環刀法或灌砂法檢測壓實密度,其它土工實驗由監理指定的實驗室3、進行,主管工程師要經常跟蹤檢查工序操作質量,搞好“三檢制度,對填筑材料,含水量,填土干容重,填筑厚度等要嚴格檢查,發現不合格點及時糾正處理,使工序質量管理處于受控狀態.渠道土方開挖施工工法(1) 、施工準備工作 技術準備:先進行原始樁位復測、渠道挖方開邊線、高程放樣報驗、征地紅線放樣、復測挖方斷面、編制施工方案等準備工作。 機械設備準備:所有用于土方開挖工程的機具設備(挖掘機、推土機、自卸汽車等),必須在開工前運抵現場,并保持良好的狀態。 人員準備:成立土方開挖工程工地管理組織機構,配置一名工程師,一名機械工程師,三名測量技工。所有機械車輛操作工人均按“三班制“配齊人員,設置一個土方施工班配合4、機械施工。2、質量控制和質量檢測技術措施 渠道超欠挖控制測量工程師要嚴格控制渠道開邊線位置及渠道頂、底高程。每層開挖均要跟蹤放樣,安排測量人員指揮挖掘機司機按放樣線進行開挖,然后推平修坡成形;下部采用挖掘機挖汽車運至棄土地點或運于填方段填方,先挖至設計渠道堤頂高程,再進行渠道開挖,開挖時邊坡、渠底予留2030cm保護層,待渠道砌護前人工開挖修整。 渠道邊坡、坡率控制人工開挖建基面以上2030cm保護層時,按照伸縮縫位置在邊坡上刻槽打樁掛線,嚴格按設計坡率刷坡。 曲線地段渠道圓順度控制曲線段渠道刷坡時,渠頂開邊線和渠底邊線要按切線支距法(渠頂外邊線和渠底內邊線)和弦線支距法(渠頂內邊線和渠底外邊5、線)分別計算放樣,沿線路縱向每50cm計算一支距,確保曲線圓順并與直線平順連接。 現場跟蹤檢查主管工程師要經常巡視檢查工序操作質量,落實好“三檢”制度,測量工程師要經常使用坡度尺和2。0m長水平靠尺、變形塞尺嚴格檢查邊坡坡率和坡面平整度,發現不合格點及時糾正處理,確保邊坡大面平整,坡率符合設計要求.經常使用經緯儀和水準儀檢查渠道中心線、渠道頂底高程,用鋼尺檢查渠道上寬度和渠底寬度。漿砌石砌護施工工法1)、漿砌石砌筑(1) 、砌石工程在砌筑前,應按照施工樣圖及有關規定仔細檢查和核測渠底尺寸,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2) 、砌筑前應盡量按照工程部位及需要數量備料,并按要求挑選合格石料,先行洗刷潔凈,6、灑水濕潤。(3) 、漿砌石采用Mu20塊石、M7 5水泥砂漿砌筑。采取鋪漿法.在砌筑前,應先灑水浸濕基面。然后安砌石塊,砌筑前應于擺試放分層砌筑,座漿飽滿,砌石要求平整、穩固、密實、合理錯縫。平整:砌體的外露面應平順和整齊,同一層面的石塊應大致砌平,分段砌筑時接頭處應砌成階梯形。穩固:石塊安置必須自身穩定,大面朝下,無尖角突出,并適當撐墊或敲擊使其穩定可靠。密實:每層鋪漿厚度3-5cm,嚴禁石塊間直接接角,鋪漿應均勻,豎縫填塞砂漿后應插搗至表面泛漿為止,縫寬超過5cm時,應填塞潔凈的小石片,但必須先填砂漿后塞石片。錯縫:同一砌層內相鄰的和上下相鄰的砌石應錯縫,出現垂直通縫和水平通縫。(4) 、7、對每一砌層,應先砌角石、面石、后砌填腹石。面石與填腹石需交錯砌筑連成一體.(5) 、塊石砌體外露面宜選用表面方正,平整的大塊石。片石不得少于砌筑總量的五分之一。面石縫隙不得超過3cm,砌體內部砂漿縫隙不得超過8cm。(6) 、漿砌石的砌體里層,平縫寬度不應大于3cm,豎縫寬度不應大于5cm,上下層豎縫也應錯開。(7) 、砌石護坡一律采用丁砌,不得大面朝外,不采用灌漿的方法。(8) 、新砌好的砌體,砂漿凝固前要防止震動,如有局部石塊松動時,應垂直將石塊提起,清除舊漿后重新座漿砌筑。(9) 、砌石中途停止時,應將最后砌層的石塊安砌牢固。再砌筑前,應清除砌體上的松散砂漿及雜物,沖洗潔凈后,再鋪漿砌筑8、。2)、勾縫(1) 、漿砌塊石勾縫砂漿標號采用M7 5水泥砂漿。用粒徑2mm以下的細砂拌制,不得與砌筑砂漿混用。(2) 、漿砌塊石表面必須勾縫,勾縫前應將灰縫剔深2cm以上,用清水沖凈浮漿,自上而下地進行勾縫。勾縫時用砂漿充填,壓實,磨光.勾縫應保持砌石結合的自然接縫,力求美觀、表面平整,砌體表面濺染的砂漿應隨即清除干凈,并保持濕潤養護14天。(3) 、漿砌石砌體在砌筑后12-18小時,應及時灑水養護或蓋草袋。保持外露灰縫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當砌體未達到要求強度前(砌筑后七天),不得在砌體錘擊石料、拖拉重物或行駛車輛。應在砂漿強度達到50%以上,才可承受部分荷載。建筑物工程施工工法(一9、)工程測量1、引測高程控制點附近,分別在其上游、中部和下游設高程控制點,各高程點的閉合差符合四等水準測量要求,這樣就有利于施工期對各部位高程控制。2、高程控制點引測完成后,用經緯儀定出建筑物上游、建筑物以及下游各段中心線,并保護好中心控制樁,以利后期施工使用。3、測量橫斷面,放土方開挖線。(二)基礎開挖1、根據現場的地質地貌情況,采用人工開挖或挖掘機開挖,機械開挖預留20cm組織人工開挖。2、土方開挖前,了解地形,根據設計的中心樁和標高控制高程和坡度。3、開挖斷面基本成形時,放線測量,檢查斷面形狀和標高是否合乎設計要求。(三)漿砌石砌筑1、漿砌石砌筑(1)、砌石工程在砌筑前,應按照施工樣圖及有10、關規定仔細檢查和核測基坑尺寸,高程及基礎處理情況。經基礎驗收和結合面處理檢驗合格后方可施工。(2)、砌筑前應盡量按照工程部位及需要數量備料,并按要求挑選合格石料,先行洗刷潔凈,灑水濕潤。(3)、漿砌石采用Mu8塊石、M7.5水泥砂漿砌筑.采取鋪漿法。在砌筑前,應先灑水浸濕基面。然后安砌石塊,砌筑前應于擺試放分層砌筑,座漿飽滿,砌石要求平整、穩固、密實、合理錯縫.平整:砌體的外露面應平順和整齊,同一層面的石塊應大致砌平,分段砌筑時接頭處應砌成階梯形。穩固:石塊安置必須自身穩定,大面朝下,無尖角突出,并適當撐墊或敲擊使其穩定可靠.密實:每層鋪漿厚度3-5cm,嚴禁石塊間直接接角,鋪漿應均勻,豎縫填11、塞砂漿后應插搗至表面泛漿為止,縫寬超過5cm時,應填塞潔凈的小石片,但必須先填砂漿后塞石片。錯縫:同一砌層內相鄰的和上下相鄰的砌石應錯縫,出現垂直通縫和水平通縫。(4)、對每一砌層,應先砌角石、面石、后砌填腹石。面石與填腹石需交錯砌筑連成一體.(5 )、塊石砌體外露面宜選用表面方正,平整的大塊石.片石不得少于砌筑總量的五分之一。面石縫隙不得超過3cm,砌體內部砂漿縫隙不得超過8cm。(6)、漿砌石的砌體里層,平縫寬度不應大于3cm,豎縫寬度不應大于5cm,上下層豎縫也應錯開。(7)、砌石護坡一律采用丁砌,不得大面朝外,不采用灌漿的方法.(8)、新砌好的砌體,砂漿凝固前要防止震動,如有局部石塊松12、動時,應垂直將石塊提起,清除舊漿后重新座漿砌筑.(9)、砌石中途停止時,應將最后砌層的石塊安砌牢固。再砌筑前,應清除砌體上的松散砂漿及雜物,沖洗潔凈后,再鋪漿砌筑。2、勾縫(1)、漿砌塊石勾縫砂漿標號采用M7.5水泥砂漿。用粒徑2mm以下的細砂拌制,不得與砌筑砂漿混用.(2)、漿砌塊石表面必須勾縫,勾縫前應將灰縫剔深2cm以上,用清水沖凈浮漿,自上而下地進行勾縫。勾縫時用砂漿充填,壓實,磨光。勾縫應保持砌石結合的自然接縫,力求美觀、表面平整,砌體表面濺染的砂漿應隨即清除干凈,并保持濕潤養護14天.(3)、漿砌石砌體在砌筑后12-18小時,應及時灑水養護或蓋草袋。保持外露灰縫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3、14天,當砌體未達到要求強度前(砌筑后七天),不得在砌體錘擊石料、拖拉重物或行駛車輛。應在砂漿強度達到50%以上,才可承受部分荷載。(四)、土方回填1、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回填的方法,回填夯實主要用蛙式打夯機.2、回填土應經過試驗,符合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同意后方能回填。回填土含水量應適宜,含水量偏高,可松翻晾曬或摻入干土,含水量應灑水調節。3、打夯機采用連環套打法夯實,夯邊套不小于四分之一。順碾壓方向遇有新老土體連接時,應作好新老土體結合處理,結合坡度不陡于1:3-1:4。4、土方填筑分層連續碾壓,土料最大塊徑不得超過5cm,鋪土厚度不大于25cm,每鋪一層新土前,應將前層土的表面進行刨毛,使上下14、層易于結合。(五)砼工程建筑物砼工程施工嚴格執行水電部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DJ207-82 )和水工混凝土試驗規程(SD105-82 )中有關規定。水泥標號應與砼設計強度相適應,不應低于325號,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砼澆筑均采用機械振搗,對于鋼筋砼結構,砼保護層厚度應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不得隨意加大或減小。鋼筋砼結構用的鋼筋均為熱軋鋼筋,其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GB1499-79的要求。基礎開挖至設計高程后,應由甲方代表、設計代表和工程監理人員共同檢查,核實地質狀況與圖紙是否相符,由設計代表提出補充整改意見。施工完畢后應恢復原地貌,清除雜物及臨時建筑。砼施工是工程的關健工序,具有砼施工強度大、技15、術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從選料、配料、入倉振搗、拆模養護全過程應按有關規范的技術要求,并結合實際情況和工程經驗合理制定施工組織設計,嚴格要求、嚴格控制。為合理使用水泥用量、控制裂縫,基礎墻體部分的砼粗骨料用2級配,粗骨料均采用人工骨料,骨料的級配及質量技術要求應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嚴格執行。砼澆筑完后12 18h內開始灑水養護,炎熱、干燥氣候情況下應提前養護,并延長養護時間.(六)橋板預制1、鋼筋制作要點:(鋼筋應有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單)(1)、在搭接范圍內,設三道扎線,扎牢、扎緊。(2)、各綁扎接頭位置要相互錯開.(3) 、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頭總數,受拉區小于等于25%,受壓區16、小于行于50%.(4) 、鋼筋保護層厚度為3cm,必須事先用1: 2高標號砂漿預制成墊塊。將墊塊綁扎在主筋上,每面在高度方向上不少于4塊。(5) 、鋼筋箍加工按圖紙要求施工,綁扎時錯,以利抗震。2、模板支立(1) 、模板在使用前,一定要調直整平,并涂隔離劑。(2) 、模板拼縫嚴密,不能有跑漿、漏漿現象。(3) 、支撐結實,避免跑模.3、預制砼板橋板采用C20砼預制,應嚴格按實驗配合比進行配料,并經充分振搗后,及時覆蓋,灑水養護。(七) 、橋板安裝1、吊裝前檢查好橋臺位置、標高,放出橋板位置線,檢查好吊裝機器和油氈準備。2、吊裝有專人指揮,場地應事先平整好,吊裝從邊跨開始自一端逐塊進行,人工輔助17、就位。防滲膜施工工法 06一、施工要求1、防滲膜施工的工程基面要求(1) 基面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基坑底面、坡面及其坡比、坡面與義面交接處均應嚴格達到設計要求.(2) 基面應干燥、壓實、平整、無裂痕、無明顯尖突、無泥濘、無凹陷,垂直深度25mm內不應有樹根、瓦礫、石子、鋼筋頭、玻璃屑.其平整度應在允許的范圍內平緩變化,坡度均勻,坡度一致。(3) 基底表面干燥,含水率宜在15%以下。(4) 基面應密實均勻,土質基底的干密度不得小于1.4t/m2二、施工準備(1) 檢查場內的雜物清除,按設計要求清理好,這是確保防滲效果的關鍵,特別是對尖石、樹根等雜物要徹底清理干凈,基面不允許有局部凹凸現象,清理好18、的基面要用夯錘或夯板夯緊,使之密實平整。對所有雜物要清理干凈,防止防滲膜被雜物刺破,造成滲漏。三、防滲膜的鋪設(1 )鋪設防滲膜是整個防滲系統中較為關鍵的工序.在鋪設前對防滲膜外觀質量進行開苞檢查,記錄并修補已發現的機械損傷和生產創傷、孔洞、折損等缺陷。(2) 防滲膜裁切之前,經丈量其相關尺寸,然后按實際裁切,在膜鋪設中膜與膜之間接縫的搭接寬度不小于1mm,使接縫排列方向平行于最大坡腳線,即沿坡度方向排列。(3) 防滲膜在鋪設中,應避免產生人為折皺,溫度較低時,應盡量拉緊,鋪平。(4) 防滲膜鋪設完成后,應盡量減少在膜面上行走、搬動工具等,凡能對防滲膜造成危害的物件,均不應放在膜上或攜帶在膜上行走,以免對膜造成意外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