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某污水處理廠混凝土池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6973
2023-07-10
10頁
200KB
1、山東臨沂市*污水處理廠混凝土池施工方案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目 錄1、原理及特點22、準備工作:22.1機具:22.2材料:23、施工工藝流程34、施工方法34.1混凝土的攪拌:34.2混凝土的運輸:44.3混凝土的澆筑振搗:44.4混凝土池止水帶及預埋件的安裝:5(1)止水帶:5(2)預埋件:54.5混凝土池施工縫和伸縮縫:54.6養護:64.7注意事項:64.8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程序:(見圖6-5)84.9混凝土池結構質量標準8本工程現澆混凝土量較大,以混凝土池及地下混凝土為主,少部分現澆框架結構,招標文件及設計圖未注明混凝土的標號及種類,通常地下現澆結構和混凝土池,采用C25摻膨脹劑的防2、水混凝土,膨脹劑一般采用UEA或CEA,該工程擬采用泵送混凝土,以下主要針對U型膨脹劑防水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的要求編制:1、原理及特點摻在混凝土的U型膨脹劑,經水化形成膨脹結晶水化物一鈣礬石,充填于水泥的空隙中,使混凝土密實并產生微膨脹,混凝土中的鋼筋對膨脹產生限制,對混凝土產生了相應的壓應力,這種壓應力能夠抵消導致混凝土開裂的大部分應力。再采取在混凝土結構的沉降縫處應用具有彈性的橡膠止水帶,在工作縫采用V型企口和鋼板止水帶,拉桿采用扁鋼止水帶等措施,使混凝土抗滲能力提高?;炷凛斔捅脤⒒炷涟韬衔镅毓艿垒斔椭翝仓恢?,要求混凝土具有可泵性,有一定的流動性和較好的粘聚性、泌水小,不易分離。同時3、具有可一次連續完成水平和垂直運輸,可以直接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速度快,工效高,勞動強度低,占用場地小等特點。2、準備工作:2.1機具:混凝土工程攪拌均采用電腦計量、自動上料機、大型強制式攪拌機組成的混凝土攪拌站,以混凝土輸送泵直接澆灌為主,以機動翻斗車運輸為輔(詳見機具設備表)(略);2.2材料:水泥:選用425#或425#以上的硅酸鹽或礦渣硅酸鹽水泥,其質量要符合GB175-92、GB1344-92要求,必須有出廠合格證、試驗報告,并對其品種、標號、包裝、出廠日期檢查驗收。如采用礦渣水泥摻加適量粉煤灰。砂:選用細度模數為2.4-2.8的中粗天然河砂,要求砂的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砂中粒徑4、小于0.315mm的含量不應小于15%。質量指標應符合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HJ52-92之規定。石子:選用顆粒級配良好,針片狀顆粒含量、含泥量、強度、堅固性、有害物質含量應符合JGJ53-92的標準。水:飲用水:外加劑:U型膨脹劑、減水劑、緩凝劑。選用品種質量符合要求,除要求有出廠合格證、準用證、有關單位的認證,并要求有試驗報告,摻量試驗。2.3試驗室進行原材料試驗,作好各項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配計量儀器的檢定工作。2.4機械隊對所有要機械設備進行維修和保養。3、施工工藝流程各種原材料試驗合格試配選料鋼筋模板隱檢合格后,填寫混凝土澆筑申請單試驗室開具配合比通知單試驗室組織開盤鑒定進料5、攪拌出混凝土檢查和易性、坍落度、制作試塊運輸澆筑振搗養護。4、施工方法4.1混凝土的攪拌:水泥、砂子、石子、外加劑在檢驗合格后進入工地,工地驗收要檢驗各種證件。試驗室按要求提前作好各項試配工作。在鋼筋工程、模板工程自檢合格基礎上,邀請監理檢查簽字認可后,由隊填寫混凝土澆筑申請,注明開盤時間、混凝土標號、澆筑位置、澆筑數量,交試驗人員,由試驗人員開具配合比通知單送至施工隊及攪拌站。混凝土開盤前,由試驗室組織技術負責人、安質負責人、施工單位負責人、攪拌站負責人進行鑒定,檢查攪拌站運行情況,計量情況及原材料情況,檢查合格后,簽字認可,并開盤。混凝土原材料上料順序為石子、水泥、UEA、砂子水,混凝土用6、料的稱量誤差;水泥:1%;砂、石料:2%;水:1%;外加劑:0.5%。攪制第一盤混凝土時,先用水使攪拌機空轉,充分濕潤攪拌筒,將剩余水倒凈,由于砂漿粘筒壁而損失,故攪拌第一盤混凝土時,石子的用量按配合比減半。從第二盤開始,嚴格按給定的配合比投料,混凝土攪拌時間為90-120秒。自第二盤開始,試驗人員立即開始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合易性,混凝土必須攪拌均勻,顏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動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離析,如發現問題及時查找原因并處理。所有混凝土施工,技術人員、試驗人員必須跟班作業,實行全過程控制,同時按有關規定制作試件,檢查各種情況,填寫表格。4.2混凝土的運輸:混凝土自攪拌站運到澆筑7、地點,主要采用混凝土輸送泵直接澆灌;部分采用機動翻斗車運輸,為防止砂漿流失,必須保證運輸道路的平整、暢通。混凝土應以最少的時間運至澆筑地點。在澆筑地點混凝土應有符合澆筑要求和易性,如發生離析現象,要進行二次攪拌,但不得隨意加水?;炷凛斔蜁r間控制在氣溫10-20時為45min,氣溫20-30時為30min。4.3混凝土的澆筑振搗:在混凝土施工縫處,澆筑前先鋪5cm厚與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混凝土自由傾落度不得超過2米,如超過2米時必須采用串桶或溜管(槽)。梁板澆筑一般要求連續澆筑完畢,如必須留施工縫時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的1/3范圍內,重新澆筑時需將接觸而鑿毛,并用水沖洗干凈,先澆一層水8、尼漿方可澆筑混凝土。4.4混凝土池止水帶及預埋件的安裝:(1)止水帶:金屬止水片應平整,無浮皮、銹污和油污有(有則清除),如有砂眼、釘孔,則須焊補。金屬止片的銜接,可按其厚度分別采用搭接和咬接搭接長度小于200mm,但搭接和咬接后還須進行雙面焊,不準鉚接或只搭不焊。塑料和橡膠止水帶安裝時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變形和被撕裂,接頭應烙焊。止水帶兩邊為8的U型卡卡牢(每米一個卡),以保證其位準確。安裝好的止水帶(片)應加強保護,金屬止片上不準穿孔,并應固定。止水帶安裝(見圖6-1):(2)預埋件:螺栓、鐵件、外插筋、穿墻套管的規格要符合要求,數量要夠,嚴格按設計位置和設計要求安裝,確保其在澆注混凝土的9、過程中不得移位或動搖。安裝工藝管線穿墻套管時,在其中間部位焊5cm的止水鋼板環,并與鋼筋網片焊接牢固(見圖6-2),以防變形錯位。4.5混凝土池施工縫和伸縮縫:伸縮縫處設270mm寬、15mm厚的橡膠止水帶(有橫豎兩種,不能用錯),其接頭用烙焊連接,按(圖6-3)所示安裝,然后用雙酚膠泥將縫隙填實抹平。施工縫的處理方法是:在施工縫處加BW止水條或預留V型施工縫(見圖6-4)。預留V型施工縫的具體做法是:在下次接灌混凝土之前將預留的V型縫鑿毛并清理干凈,灑水潤濕后鋪2-3cm厚的水泥砂漿,即可灌注混凝土了。4.6養護:混凝土澆筑完12小時,即可覆蓋澆水養護,養護時間普通混凝土不低于7天,防水混凝10、土一般21天。4.7注意事項:混凝土施工要保證鋼筋和墊塊的位置,不允許亂踩亂動鋼筋、模板、預留洞等,保證保護層厚度?;炷琳駬v應振搗至混凝土不再下沉和出現氣泡為止,防止過振,以免造成離析和砂漿流失嚴重等現象。嚴格控制原材料質量和水灰比?;炷帘砻鎽S時抹平,且強度小于1.2Mpa前嚴禁上人。澆筑混凝土時應分段分層進行,澆筑層高度一般為振搗器作用長度的1.25倍,位不超過50cm。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撥,插點要采用梅花形布點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1.5倍(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振入下一層5cm。平板振動器的移動間距要保證振動器的平板覆蓋已11、振實部分的邊緣。澆筑混凝土時要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應在前層混凝土凝結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間歇時間不超過90分鐘,如超過90分鐘,按施工縫處理。澆筑混凝土時安排鋼筋、模板專人值班,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有無移動、變形、堵塞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池底混凝土澆注時先在地基面鋪設2-3cm厚的水泥砂漿(砂漿與混凝土同標號)。以保證混凝土池與地基面結合良好,池壁混凝土澆注一定要按事先確定的方向順序分層進行,采用循環法,澆注厚度不超過30cm,2-4m高的池壁澆注混凝土落差較大,采用泵送混凝土軟管與串筒配合施工,保證連續澆注,但允許間歇時間為氣溫1-20為90min;氣溫12、20-30為30min。4m以上池壁采用分層澆注,兩層之間按施工縫的辦法處理。柱子混凝土應一次澆筑完畢,如需留施工縫應留在梁下20cm左右,在柱與梁板整體澆筑時,應在柱澆筑完后停歇1-1.5小時,使其獲得初步沉實,再繼續澆筑。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法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即先澆筑梁,根據梁高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板底位置時再與板一塊澆筑。梁柱節點鋼筋較密時,澆筑混凝土時宜用小粒徑石子同等強度混凝土澆筑,并用小直徑振搗捧振搗。在拌制混凝土過程中,應根據氣候條件定時測量砂石料的含水量(尤其是砂),有雨天氣應增加測量次數,以便調整加水量。對拌合設備要經常檢查其所拌制的拌合物的均勻性、各種條件的拌13、合時間、自身衡器的準確性和機器、葉片的磨損情況。盡量縮短混凝土的輸送時間,使之不超過下表所列時間范圍,若因故停歇時間超過混凝土初凝時間,則拌合物作廢料處理。任何情況下不得在運輸途中加水。序號氣溫/混凝土的運輸時間/min120-3030210-204535-1060配制時,要嚴格控制配合比和坍落度;材料要準確稱量,砂石含水量要在配合比中扣除。池子混凝土必須用機械攪拌,混凝土供應要保證混凝土泵連續作業。遠距離運輸,宜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炷凛斔凸艿啦贾靡酥?,轉彎宜緩,接頭要嚴密,不漏水、不漏漿,使混凝土保持流動性。泵送前應先用水、水泥漿或1:2水泥砂漿潤滑泵和輸送管道。混凝土泵如有間歇,應每隔14、幾分鐘開泵一次,如間歇超過45min或混凝土已出現離析,應立即用壓力水或其他方法沖洗輸送管道內殘留的混凝土。在泵送過程中,受料斗內應具有足夠的混凝土,以防止吸入空氣,產生阻塞。當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5cm時,應與普通混凝土一樣振搗。由于泵送混凝土時,輸送管道內有壓力成弱噴射狀態,混凝土輸送管口應距模板500-1000mm,以免分離骨料,堆在模板邊角,造成蜂窩、麻面等質量問題。4.8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程序:(見圖6-5)4.9混凝土池結構質量標準序號項目標準1混凝土等級設計要求2混凝土抗滲標量設計要求3泌水試驗滲水量設計要求4混凝土含砂量32%-37%5混凝土坍落度163cm6混凝土攪拌時間90-15、120s7外加劑摻量試驗確定8混凝土養護時間14天9基礎軸線偏差15mm10墻、柱、梁軸線偏差8mm11垂直度(5m以下)8mm12垂直度(5m以上)10mm13全高垂直度30mm14截面尺寸+8,515表面平整8mm16預埋螺栓中心偏差5mm17預埋栓中心偏差5mm18預埋件中心位置偏差10mm19預埋洞中心線偏差15mm20外觀綜合檢查評定GBJ141-90、GB50204-92材料進場,出具合格證;申請混凝土配合比,準備試模水平,垂直運輸機械設備;模板、鋼筋工序交接。施工準備學習圖紙和技術資料;學習質量標準、技術工藝;制定保證混凝土質量措施;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崗位分工,操作掛牌;木工、鋼16、筋工跟班保質量;嚴格執行振搗方法和程序。執行重量比,控制攪拌及運輸時間,作坍落度試驗,并按規定留制試件;依據天氣狀況調整配比。澆筑混凝土按時覆蓋,定時澆水養護;按規定時間拆除模板。試件進行標準全養護水泥、骨料、外加劑出廠合格證或試驗報告;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規范要求試件取樣,制作、養護和試壓及強度取值必須符合標準,強度達到設計要求;設計不允許有裂縫的結構,嚴禁出現裂縫,允許的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質量評定按梁、柱和獨立基礎的件數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圈梁每30-50m抽查1處(每處3-5m),但不少于3處;墻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大間按兩抽線為1間,墻每4m左右高為1個檢查層,每面為1處,板每間為1處,但不少于3處。 隨機抽樣 保證項目混凝土的蜂窩、孔洞、露主筋長度縫隙、夾雜層長度、深度 基本項目 軸線位移、標高、截面尺寸;柱、墻、梁垂直度,表面平整度;預制鋼板、螺栓、管、預留洞口中心線位置偏移。 允許偏差項目資料整理原材料質量合格證或試驗報告,試件強度試驗報告,隱蔽工程記錄;自檢質量評定記錄,測量記錄。圖6-5 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程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