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1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068
2023-07-10
12頁
122.66KB
1、賀州松木嶺路碧桂園深基坑土方開挖專項施工方案目 錄第一章編制依據2第二章工程概況3一、施工作業條件4二、施工準備4第三章深基坑土方開挖的技術措施5一、土方開挖原那么5二、土方開挖的施工工序6三、土方施工質量控制措施7第四章 基坑降排水措施8第五章深基坑變形、位移觀測與監控9一、概況9二、觀測與監控內容9三、觀測點的布置9四、監測時段和頻率10五、監測臨界狀態報警值11六、相關技術要求11第六章平安技術措施12一、深基坑土方開挖平安措施12二、基坑坍塌防治措施12三、平安文明措施132、頂面設置沉降、位移監測點,按照相關規定對觀測點進行測量觀測。3、觀測點的設置要牢固、標示編號要醒目、加設圍護設2、施,降低人為破壞 的機率。假設觀測點被破壞,必須及時修復或重新設置觀測點并重新記錄測量數據。I、監測時段和頻率1、監測時段:由于基坑周圍邊坡形成的時間不一,因此需要分步進行。監測時段應貫穿于 全部施工時段,施工觀測即可結束,并形成測量監測成果報告。2、現場監測的時間間隔在整個施工期間內,每天應安排專人進行巡視檢查,現場儀器監測時間間隔 詳見下表:現場儀器監測的時間間隔觀測與監控過程中,當監測值相對穩定時,可適當降低監測頻率。如發生變 位速率較大、支護結構開裂等情況,應進一步加強觀測,縮短監測時間間隔,并 及時向參建各方報告監測結果。施工進程基坑設計開挖深度W5m510m1015m 15m開W53、m2d3d3d3d挖510m2d2d2d面 10mIdId挖W7d2d2dIdId兀715d5d3d2d2d以1530dlOd7d5d3d后30dlOdlOd7d5d專項監測與分析應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及時處理監測數據,并提供階段性監 測數據和分析成果,及時向監理、設計、施工人員作信息反應,為工程設計、施 工提供參考依據。五、監測臨界狀態報警值變形累計值:水平位移:20 mm,垂直位移值:20 mm,傾斜:0.2%;基坑坡面:水平位移累計值:30 mm垂直位移累計值:30 mm六、相關技術要求1、根據觀測點的布置要求,在進行深基坑大開挖工程施工前布置觀測點, 采用全站儀、水準儀采集觀測點的坐標與4、高程,并形成原始記錄。2、對已安裝埋設好的觀測點應進行可靠保護,并確保其它施工不干擾和不 破壞任何已安裝埋設的觀測點。如果被破壞,應按照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在規定的 日期內恢復其功能或在附近重新布點。3、施工期間的監測數據采集工作必須按照規定的監測工程、測次和時間進 行,并做到“四無”(無缺測、無漏測、無不符合精度、無違時);必要時,還應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監理工程師的指示,適當調整監測頻率,以保證監測資料 的精度和連續性。4、沉降觀測基準點應設在基坑工程影響范圍以外,一般距基坑開挖控制邊 線的間距不小于5H (H:基坑的開挖深度),也不宜少于3050m,且數量不應少 于2個。5、沉降觀測按不低5、于三等水準要求測量,采用DS3水準儀進行觀測,位移 觀測采用全站儀進行觀測。6、施工期間,每天對施工工況、周邊環境、監測設施等進行巡視、檢查, 檢查基坑邊坡是否出現裂縫、監測設施是否完好等,并做好記錄。第七章平安技術措施一、深基坑土方開挖平安措施1、土方開挖前,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平安技術交底。2、土方開挖期間,要做好地面排水工作,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廢 水滲入基坑或沖刷邊坡。3、挖土應自上而下逐層挖掘,嚴禁掏挖;人工挖土禁止采用挖空底腳的操 作方法,機械操作中不得超挖和掏空挖掘。4、人工挖土時,前后操作人員之間距離不得小于3米。配合機械挖土、清 底、平地、修坡等作業時,操作人員不得在機械6、回轉半徑以內作業。5、挖出的土方,必須運至指定的堆土點或棄土點。6、挖土時,應隨時注意檢查基坑坑壁的變化,一旦發現有裂縫或局部塌方, 必須采取果斷措施,撤離人員,排除隱患,確保平安。7、每層土方深度超過2米時,基坑周邊必須設平安防護欄,夜間施工,應 有足夠的照明,在深坑、陡坡等危險地段應設紅燈和警示標志。8、土方開挖過程中,假設發現管道、電纜及其它埋設物,應停止開挖,及時 報告,不得擅自處理。二、基坑坍塌防治措施1、根據坑壁平安等級、基坑周邊環境、開挖深度、工程地質與水文地質、 施工作業設備和施工季節的條件,確定采用坡比法開挖時的坡率;在土方開挖過 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既定坡比進行開挖施工。2、7、基坑降排水措施要執行到位,確保地表、地下水能及時排到基坑外。3、加強對土方開挖的監控, 基坑土方一般采用機械挖法,開挖前,應根 據基坑坑壁形式、降排水要求等制定開挖方案,并對機械操作人員進行平安技術 交底。開挖時,應有技術人員在場,對開挖深度、坑壁坡度進行監控,防止超挖。4、加強對地表水、雨水的控制與排放,減小地表水、雨水對基坑坑壁的沖刷,在基坑周邊、每層平臺和結構物工作面上設置明溝和集水井排水系統,安排 專人專職檢查/巡視,及時排水。5、加大對基坑坑壁沉降、位移的觀測力度,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6、根據地質資料分析,局部為松散土層,固結性差,存在失穩、滑坡的可 能性,通過測量觀測沉降、位移8、速率,假設超出臨界警報值,那么必須采取相應措施 (如:掛網噴漿護面方案)加強土層的固結性,確保坑壁平安、不滑坡、不坍塌。三、平安文明措施1、進入施工現場,所有的技術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平安 防護用品。2、配備專用灑水車,對施工現場和運輸道路經常進行灑水濕潤,減少揚塵。3、施工及生活中產生的污水或廢水,設排污井集中處理,不得直接排放。4、及時清理場地內的棄磴與廢棄物,并運至指定的棄土場,做到工完、料 凈、場地清。5、機械車輛途經居住場所時須減速慢行,不鳴喇叭;進行夜間施工作業時, 所有施工車輛禁止鳴笛。6、平安、消防設施齊全,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平安和防火管理規定;堅 決杜絕違章指9、揮,違章操作,違章施工,現場平安標牌醒目。7、主便道進出口處設置指揮亭,安排專人專職指揮進出車輛平安通行。8、所有土方機械(包括運輸車輛)均需配置便攜式滅火器,以防高溫季節 或其它特殊情況而引起的機械火情。9、土方運輸車輛車廂頂一律覆蓋篷布,以防揚塵污染環境。10、所有土方機械(包括運輸車輛)須嚴格按交通平安規定粘貼反光膜,確 保夜間施工平安。11、棄土場平整成規那么形狀,邊溝排水暢通,不污染環境。第一章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2、巖土工程勘察報告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20XX4、施工手冊第五版5、現場勘探情況6、為確保深基坑土方開挖工程的有序進行,特編制此方案。第二章工程概況本10、工程名稱為賀州八步松木嶺路碧桂園工程,擬建工程包括7棟18層住宅 樓、商鋪及一層地下室。工程總用地面積21566m2,總建筑面積83073 nf。本工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抗震設防烈度為6度,建筑結構 平安等級為二級,建筑耐火等級二級,屋面防水等級為I級,合理使用年限為50 年?;A形式主樓采用旋挖樁灌注樁,地下室采用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礎。工程場地位于賀州市八步區松木嶺路北側。建設單位:賀州市碧桂園房地產開發;監理單位:陜西省工程監理有限責任公司;設計單位: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勘察單位:建材桂林地質工程勘察院;施工單位:中磐建設集團。第三章土方開挖施工準備一、施工作業條件1、完成坐11、標和高程控制網的建立。2、沉降、位移觀測設施設置完成。3、觀測設施的坐標、高程采集完成,并形成原始記錄。4、障礙物撤除完成,相應的市政配套設施移除/撤除。5、施工主便道修筑完成,并具備四級公路標準。6、回填利用土方的堆土點和棄用土方的棄土場位置已確定。7、運輸車輛的通行證已辦理,行車路線已選定。二、施工準備1、技術準備:熟悉設計施工圖紙、掌握相關的技術規范、了解有關的法律 法規。2、機械設備準備:為確保工程施工嚴格按照工程經理部制定的重要節點工 期目標完成,擬投入必要的機械設備,見下表:序號機械設備名稱規格型號單位數量1挖掘機臺42自卸車T815S輛183潛水泵公假設干4推土機A2第四章深基坑12、土方開挖的技術措施一、土方開挖原那么根據工程土層地質條件和現場土方試開挖情況以及防洪、防汛措施,確定土 方開挖的原那么為:分期分層開挖。進行分層開挖時,每層之間預留寬度約為4. 00m的平臺,開挖至結構物設計 底標高時,結構物周邊應留有寬度不小于3. 00m的工作面,確保進行結構物施工 時無障礙。上閘首開挖斷面示意圖戶叫 1200 嚴01戶叫 1200 嚴01222013叫1200 科q閘室開挖斷面示意圖下閘首開挖斷面示意圖二、土方開挖的施工工序1、陸上土方開挖施工工藝流程第一步土方開挖控制邊線的放樣一開挖至第一個平臺(檢查坡比并修坡、設 置排水溝和集水井)一第三步土方開挖控制邊線的放樣一開挖13、至結構物設計底標 高以上0.50m (檢查坡比并修坡)一人工開挖至結構物底標高(周邊設置排水溝 和集水井)2、土方開挖方向和施工運輸便道的設置三、土方施工質量控制措施1、按圖紙要求仔細放樣,土方開挖后的坡度符合設計要求,防止因邊坡過 陡而造成塌陷,為了保證邊坡質量,反鏟須緊靠邊坡線開挖,以確保邊坡平整度, 并盡量防止欠挖及超挖現象。2、開挖過程中,必須經常測量和校核施工開挖區域的平面位置、水平標高 和邊坡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始終保持設計邊坡線逐層開挖,防止開挖過程中因 臨時邊坡過陡而造成坍方,同時加強邊坡穩定性和位移觀察。3、基坑開挖嚴禁超欠挖,如發生超挖,那么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對超挖部 分14、進行認真處理;如遇新的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時,由監理工程師會同設計人員 研究處理。第五章 基坑降排水措施根據工程水文地質條件和現場土方試開挖情況以及雨季施工措施,確定基坑 降排水基本方案是:明溝集水,潛水泵排水的基坑排水方案。在自然地面、每層開挖平臺、結構物工作面上,沿每層的基坑開挖邊線設置 明溝和集水井,并在每個集水井內設置一臺潛水泵,將水排至附近自然水體。集水井選用6 40cm的混凝土管豎埋,埋設深度約為15m,頂部伸出平臺面約 0.300.50m,集水井之間的間距為10m,明溝斷面尺寸為0. 50m*0. 50m,坡度為 1%,坡向集水井。集水井和明溝應與基坑開挖同步進行,確保每層開挖完后15、具備 降排水功能。為確保基坑排水的順利進行,不影響基坑內施工作業的開展,備用假設干臺潛 水泵和電纜,并在每期開挖基坑的外側設置23個獨立的配電箱,專為潛水泵 供電。組織安排專人負責基坑排水的工作,24h不間斷巡視,確保抽水及時、設備 正常運行、及時替換被損壞的設備;特別是在雨季/汛期期間,更要增派人手、 增加設備,及時排出基坑內的積水。第六章深基坑變形、位移觀測與監控因基坑開挖深度較深、基坑與周邊結構物之間距離較近,可能會對基坑周邊 建筑物的平安產生影響,因而需要對開挖基坑進行專項的觀測分析與監控。根據 建筑基坑工程監測技術規范(GB50497-20XX),本基坑工程的平安等級為二級。二、觀測16、與監控內容本項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主體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對開挖邊坡、周邊結構 物、基坑周邊房屋、構筑物等的變形、穩定進行監測,保障基坑邊坡穩定,確保 基坑以及基坑周邊的其它建筑物的結構平安。1、觀測與監控對象:自然環境、基坑底部及周圍土體、基坑周圍的建(構) 筑物以及需要進行觀測與監控的市政配套設施等。2、觀測與監控的主要工作內容:a、現場觀測以儀器觀測為主,儀器觀測與目標調查、日常巡視相結合。b、調查當地的氣候狀況,記錄施工期間沙潁河水位、日常天氣情況等,檢 查自然環境條件對基坑工程的影響程度。c、要密切注意基坑底部有無隆起、冒砂等現象,基坑周圍地表有無沉降、 開裂的情況。d、對基坑開挖邊坡的穩定性和變形進行觀測。e、進行豎向、水平位移、傾斜、裂縫等進行觀測,對基坑周圍40m范圍內 的其它建(構)筑物進行巡視檢查。三、觀測點的布置1、基坑:土方基坑設置觀測斷面觀測基坑邊坡的水平位移、土體深層水平位移;在上下閘首任選一角點布置位移沉降觀測點,監測基坑底部的水平、豎向 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