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方案介紹實例分析小高層工程測量(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159
2023-07-10
12頁
26.50KB
1、實例分析某小高層工程測量施工方案介紹 2023-11-08 20:45:49來源:土木工程網收集整理 RSS 打印 復制鏈接 | 大中小 由于您是從事工程施工員職業人士。下面為廣大工程施工員帶來的是一個小高層工程測量施工方案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對于從事工程施工員職業人士,在接觸過很多項目工程大大小小。這都是經驗的最佳積累過程。那么對于剛剛接觸工程施工工作的新手施工員,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開始。但是要記住放低規定,擺正心態,從基本做起。由于您是從事工程施工員職業人士。下面為廣大工程施工員帶來的是一個小高層工程測量施工方案供大家參考和學習。測量施工方案介紹流程一覽:一、工程概況二、測量準備三、建筑物的2、定位和軸線控制樁的測設3.1 建筑物的定位3.2 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的布設四、現場施工水準點的建立五、0.000以下施工測量5.1 平面放樣測量5.2 0.000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六、0.000以上施工測量6.1 0.000以上各樓層的平面控制測量6.20.000以上樓層的軸線具體投測方法七、建筑物的沉降觀測7.1 沉降觀測點的設立7.2 沉降觀測點的測量過程八、工程測量人員組織及設備配置8.1 人員組織8.2 設備配置九、施工測量質保措施一、工程概況某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的商住樓工程,位于某大道21#,由主樓(A、B兩棟)、裙樓和地下室組成。本工程總用地面積7456.91m2,總建筑面積為3、20378.19m2。A棟地上11層(含頂層躍層),B棟地下1層,地上15層(含頂層躍層),主體均為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基礎均為樁基礎;裙樓地下1層,地上3層,主體為現澆框架結構,基礎為樁基礎。其中B棟和商場的負一層平時為地下車庫,戰時為人防工程,層高4.7m;A棟、B棟和裙樓的一三層組成商場,層高由0.000開始分別為:5.7m、4.8m、4.8m;A棟、B棟的四層及四層以上為住宅,標準層層高為3.0m,A棟檐高42m,建筑總高度45m,B棟檐高51m,建筑總高度54m。商場檐高15.250m,建筑總高度18.250m。二、測量準備1、 熟悉設計圖紙,仔細校核各圖紙之間的尺寸關系。測設前需要4、下列圖紙:總平面圖、建筑平面圖、基礎平面圖等。2 、現場踏勘。全面了解現場情況,并對業主給定的現場平面控制點和高程控制點進行查看和必要的檢核。3、 制定測設方案。根據設計規定、定位條件、現場地形和施工方案等因素,制定測設方案,涉及測設方法、測設數據計算和檢核、測設誤差分析和調整、繪制測設略圖等。4、 對參與測量的人員進行初步的分工并進行測量技術交底,并對所需使用的儀器進行重新的檢查。DSZ3水準儀檢測項目是:圓水準器軸LL豎軸VV;十字絲的中絲豎軸VV;水準管軸LL視準軸CC,保證i20。電子經緯儀的檢測項目是:水準管軸LL豎軸VV,應保證氣泡偏離零點半格;十字絲的豎絲橫軸HH;視準軸CC橫軸5、HH;橫軸HH豎軸VV。5、 準備好測量所需要的輔助工具和材料。例如:50m鋼卷尺一把、5m鋼卷尺3把、8磅錘2把、羊角錘1把、紅油漆1桶(帶稀料)、毛筆5支、紅藍鉛筆一把、15mm水泥釘1盒、50mm水泥釘1盒、鐵鍬1把、木樁若干。三、建筑物的定位和軸線控制樁的測設1、 建筑物的定位本工程中規劃測量部門已將建筑控制點施測完畢,所以根據控制點的坐標和擬建建筑物坐標,本工程的定位可以采用極坐標法進行施測。具體的施測過程參見附圖一、建筑物的定位測量。建筑物的定位測量精度規定如下:距離測量 角度測量 測量方法 精度規定 測量方法 精度規定 一般方法,往、返測量取平均值。 測距相對中誤差1/100006、 一般方法,盤左、盤右分中定點。 測角中誤差103.2 建筑物軸線控制樁的布設根據本工程的結構形式和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擬定在1軸、16軸、29軸、A軸、F軸布設A座和B座的軸線控制點,擬定在2/B-0A軸、B-A軸、B-E軸、1/B-01軸、B-5軸布設商場部分的軸線控制點,這樣可以使各軸線既互相制約又互相聯系,便于檢查和復核。具體施測方法如下:(1)分別致儀器于控1(控2),后視控2(控1),作出F軸上的軸線控制點a2(a1),再分別轉90定出1軸和29軸上的軸線控制點b1、b2(C1、C2),由于C2距離比較長需要控3和控4兩點協助完畢。致儀器于控4后視控3做臨時點C,由控2和C得出C27、點。此處要致儀器于控2后視C2,轉90看a1(或控1)以此來復核C2。(2)運用控3、控4和控6,施放d1、d2、e1、e2及兩個臨時點e和f。致儀器于控3后視控6,作出A軸上的兩個控制點d1和d2;旋轉角度得出B-E軸上的e1、e2及臨時點e,用控4復核,然后再作出B-4軸上的臨時點f。(3)致儀器于臨時點f,后視控3得出2/B-0A軸的軸線控制點f1、f2,并作出臨時g和h。(4)致儀器于g和h,分別后視e和a2得出1/B-01軸和B-5軸上的軸線控制點g1、g2和h1。(5)B-A軸和16軸上的軸線控制點由相應軸線施放。建筑物軸線控制樁及相相應尺寸關系見附圖二、軸線控制樁布設示意圖。軸線8、控制樁的埋設方法示意如下。四、現場施工水準點的建立本工程現場施工水準點的引測依據為業主和測繪部門指定的控制點,我方將采用指定控制點向施工現場內引測施工水準點(0.000的標高)。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規定及觀測的方便,在現場內布設四個施工水準點。水準點布設在通視良好的位置,距離基坑邊線大體在1020m左右,可與建筑物某些軸線控制點在同一位置設立并進行保護,初步定出四個水準點分別是a1、a2、f1、f2,布設成閉合水準路線,其閉合差不應超過6n0.5(n為測站數)或20L0.5(L為測線長度,以km為單位)。五、0.000以下施工測量1、 平面放樣測量基坑開挖線和孔樁線放樣。對于B座和商場基9、坑開挖部分,一方面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建筑物的外墻軸線,然后根據開挖線與外墻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并撒白灰線作為標志。當基坑開挖到接近坑底標高時,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控制樁投測出基坑邊線和集水坑開挖邊線,并撒出白灰指導開挖。對于A座人工挖孔樁部分,由于現場為水泥硬化面,可根據軸線控制網放出其他軸線并在孔樁位置彈出墨線以擬定樁位。對于基坑下孔樁定位,待基坑周邊護坡和基坑底部清理完畢后用經緯儀根據軸線控制樁進行投測,樁中心定木樁以示樁位。人工挖孔樁現澆混凝土護壁樁位允許偏差見下表:單樁、條形樁基沿垂直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中的邊樁 條形樁基沿軸線方向和群樁基礎中間樁 50 150 。2、基礎軸線投測10、。待孔樁澆筑完畢后,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運用地面上的軸線控制網進行地下室基礎部分軸線的投測。將儀器架設在控制樁位上,把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面上,經檢查無誤,然后以控制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放樣出其他軸線和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尺寸線。基礎放線尺寸允許偏差如下表所示:長度L、寬度B(m) 允許偏差(mm) L(B)30 5 30L(B)60 10 60L(B)90 15 L(B)90 20.注:軸線的對角線尺寸的允許偏差應為邊長偏差的20.5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偏差應為1。3、 0.000以下結構施工中的標高控制4、高程控制點的聯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一方面聯測地面標高控制點,經聯測確11、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5、0.000以下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制的精度,對所需的標高臨時控制點即水平樁(又稱腰樁)必須對的投測,腰樁的距離一般從角點開始每隔35m測設一個,比基坑底設計標高高出0.30.5m,并互相校核,較差控制在3mm既為滿足規定。6、基礎結構模板支好后,用水準儀在模板內壁定出基礎面設計標高線控制混凝土澆筑。拆模后,在結構立面抄測結構1m線。六、0.000以上施工測量1、 0.000以上各樓層的平面控制測量A座和B座建筑物0.000以上的軸線傳遞,采用激光鉛垂儀內控接力傳遞法進行軸線投測。商場軸線的投測采用吊垂球的方法即可滿足規定。根據首層以上各樓層的平面圖12、以及施工流水段的劃分情況,選定所需要的內控點布設方法。采用內控點進行測量的準備工作和原理如下:項 目 允許偏差(mm) 每 層 3 總高H(m) H30 5 30H60 10 60H90 152、首層底板澆筑時,在需要設立內控點的位置埋設1501504mm厚的鐵件,為內控點作準備,內控點布置參見附圖三、建筑物首層內控點布設示意圖。通過基坑外圍的軸線控制樁把控制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然后對各軸線組成的方格網進行角度、距離的檢核,允許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礎放線尺寸允許偏差規定。3、用鋼鋸在鐵件上沿軸線方向刻劃十字線,其交點即為首層布設的內控點,并做施工期保護,作為以上各樓層平面控制的傳遞點,這些點13、所組成的方格網即為0.000以上各樓層的平面控制網。4、在0.000以上各樓層樓面板施工的過程中,在內控點區域上方相應位置預留一個15cm15cm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內控點的豎向傳遞。5、首層各內控點的1.0m范圍內嚴禁堆放各種材料和雜物,樓層激光洞嚴禁堵塞,以保證測量工作的順利進行,直至結構封頂。6、 0.000以上樓層的軸線具體投測方法7、內控點傳遞:本工程采用激光鉛垂儀配合經緯儀進行豎向軸線傳遞。將激光鉛垂儀架設在首層內控點上,接受靶放在待測樓層的相應預留洞口上,對中整平鉛垂儀后,打開發光電源并調整光束,直至接受靶接受到的光斑最小、最亮。慢慢旋轉鉛垂儀,每轉90停下來觀測光斑的變化,最14、后接受靶將得到一個激光圓,當該圓直徑小于2mm時,圓心即為該控制點的接受點,然后依次投測所需其它控制點。軸線豎向投測允許偏差滿足如下規定:項 目 允許偏差(mm) 外廓主軸線長度L(m) L30 5 30L60 10 60L90 15 L90 20 細部軸線 2 承重墻、梁、柱邊線 3 非承重墻邊線 3 門窗洞口線 37、施工層軸線放樣:運用經緯儀和50米鋼尺對待測樓層的接受點所組成的軸線矩形進行角度、距離的測量。作為該施工層的平面控制網,以此放出其他各條軸線,并用紅油漆作好明顯標記。施工層測量放線允許偏差如下:項 目 允許偏差(mm) 每 層 3 總高H(m) H30 5 30H60 10 15、60H90 15 8、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樣登記表并報監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對的。9、0.000以上各樓層高程控制測量10、首層標高基準點聯測。由于地下部分在結構上承受荷載后,會有沉降的因素,為保證地上部分的標高及樓層的凈高規定,首層標高的+1.000m線由現場引測的水準點在兩個樓體上(主樓和裙樓)分別抄測標高控制點,作為地上部分高程傳遞的依據,避免兩樓結構的不均勻沉降導致對標高的影響。11、樓層高程傳遞方法。如下圖所示:運用水準儀、塔尺和50m鋼尺,依次將標高由激光洞口傳遞至待測樓層,并用公式1進行計算,得該樓層的儀器的視線標16、高,同時依此制作本樓層統一的標高基準點。H2=H1+b1+a2a1b2 公式1式中:H1首層基準點標高值;H2待測樓層基準點標高值;a1S1水準儀在鋼尺讀數;a2S2水準儀在鋼尺讀數;b1S1水準儀在塔尺讀數;b2S2水準儀在塔尺讀數;標高的豎向傳遞規定。應從首層起始標高線豎直量取,且每棟建筑應由三處分別向上傳遞。當三個點的標高差值小于3mm時,應取其平均值;否則應重新引測。標高的豎向傳遞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項 目 允許偏差(mm) 每 層 3 總高H(m) H30 5 30H60 10 60H90 15七、建筑物的沉降觀測根據規范規定,對于20層以上或造型復雜的14層以上的建筑物,應進行17、沉降觀測,并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建筑變形測量規程(JGJ/T8)的有關規定。故根據本工程特點,B座應進行建筑物的沉降觀測。1、 沉降觀測點的設立為了可以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變形特性并結合地質情況及建筑物結構特點,擬定在B座的F17、F23、F29、A17、A23、A29的各軸線交點的混凝土柱上設立沉降觀測點。2 、沉降觀測點的測量過程3、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地下室封頂后觀測一次,以上部分每增長3層觀測一次。假如施工過程中出現暫時停工,在停工時及重新開工時各觀測一次,停工期間,可每隔2個月觀測一次。在施工過程中,假如出現長時間連續降雨、基礎四周大量積水等情況應增長觀測次數。當18、建筑物忽然發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入逐日觀測或幾天一次連續觀測。4、建筑物使用階段的觀測。第一年觀測34次,次年觀測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觀測一次,直至穩定為止。沉降是否進入穩定階段,應由沉降量與時間關系曲線鑒定。若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可以認為已進入穩定階段。5、觀測方法。對于高層建筑的沉降觀測,應采用DS1精密水準儀用等水準測量方法往返觀測,其誤差不應超過1n0.5(n為測戰數),或4L0.5(L為公里數)。為了保證觀測精度,觀測時視線長度一般50m,前后視距離要盡量相等,可用皮尺丈量。觀測時先后視水準點,再依次前視各觀測點,最后應再次后視水準點,前后兩19、個后視讀數之差不應超過1mm。八、工程測量人員組織及設備配置1、人員組織所有測量工作嚴格按照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23)的規定進行。由于本工程工期緊張,施工流水段較多,為更好地配合主體結構的施工,工程測量人員要熟悉各種測量儀器的操作,可以獨立完畢各種測量放線任務,了解自己的崗位職責,各人有不同的分工,對于軸線控制與高程控制等關鍵環節,責任到人,強調每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以便以更好的方法、更高的精度完畢測量放線任務。2、設備配置編號 設備名稱 精度指標 數量 用途 1 DJD2-2PG電子經緯儀 2 1臺 施工放樣 2 DSZ3水準儀 20、3mm 1臺 標高控制 3 50m鋼尺 1mm 1把 施工放樣 4 激光鉛錘儀 2mm 1臺 內控點豎向傳遞 5 雙面塔尺 1mm 1把 標高控制 。所有儀器、設備都有有效的鑒定證書,儀器在平常使用過程中,定期對其進行檢查、保養,并做好記錄。九、施工測量質保措施百年大計,質量第一,而測量又是質量的關鍵環節,為保證測量成果的質量,制定以下措施:1、測放負責人按施工進度和測量方案規定,安排現場測量放線工作,并作好施工測量日記。方案、測法要科學、合理,重要的單位工程或部位的測量方案由測量負責人審批后方可實行。2、現場使用的測量儀器設備應根據測量儀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檢校、維護、保養并作好記錄,發現問題后立即將儀器設備送檢。3、本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必須符合國家工程測量規范(GB 5002693)和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32023)的規定。認真審核圖紙及相關資料,仔細核對依據資料及點位,針對具體問題制定相應的方案、措施。4、測量放線作業過程中,要嚴格執行“三檢制”。自檢時必須換人,以不同的方法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交給專檢部門驗線。5、技術資料、記錄要齊全、完整,使每項測量工作都可追溯。6、質量檢查程序如下:測量方案編制、審核 技術交底 實行測量放線。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09-06
1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