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級配碎石試驗段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409
2023-07-10
5頁
24.50KB
1、 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試驗段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試驗路(K67+750-K67+937)段左半幅,全長187米,高速公路標準,路面寬度34.5M,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寬度為33.36米/2,路面橫坡2%。二、技術要求:彎沉小于268(0.001mm),壓實度達到98%(極值94%),平整度8MM,縱斷高程控+5,-10MM,寬度不小于34.38M,厚度-8MM(極值-15MM),橫坡0.3%,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5.0Mpa。四、施工準備工作:(1)組織準備:組織人員到位,崗位清楚、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2)技術準備:組織相關業務人員學習施工圖紙及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施工技術規范,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2、交底。(3)現場準備:所需施工人員、材料、機械設備進場到位,對機械設備檢修、保養使之處于良好狀態。五、施工方案:采用集中廠拌,自卸汽車運輸,兩臺攤鋪機前后階梯式作業,半幅施工。廠拌法施工工藝流程的順序如下:接縫的處理運輸混和料攤鋪混合料拌和站拌和準備下承層整形碾壓施工放樣養生(1)施工準備下承層檢查:下承層必須滿足相應的質量指標,表面應平整、堅實,具有合適的路拱,沒有任何松散和軟弱地點。拌和站安裝調試:安裝一臺WDB800型穩定粒料拌和站,生產能力為800th,拌和站安裝調試完畢,具備正常生產能力,正式拌和前,先試拌以檢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均勻性和級配情況。并保證集料的最大粒徑和級配符合要求。備3、料:水泥采用32.5#礦渣散裝水泥,終凝時間在6小時以上,水泥提前備料100T,隨用隨備。碎石單個顆粒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31.5mm(方孔篩),一律采用規格料配制,提前15天進場。現場施工機械設備:施工現場配置自卸汽車、穩定粒料攤鋪機、灑水車、振動壓路機等機械用于混合料的攤鋪整平、碾壓及養生。對機械設備定期進行檢修,確保使用狀況完好。配合比設計:在正式開工前,進行各種材料的調查采購及配合比試驗,做出幾組不同配合比的混合料擊實試驗,確定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制備無側限抗壓試件,進行強度試驗。試驗前試件規定溫度下保濕養生6天,飽水24h后進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原材試驗結果及配合比方案報監理工程4、師審批合格后方可進行。培路肩:在交驗合格的底基層路肩兩側掛線,自卸車運料,填料同路基料,人工按路基松鋪系數整平后,壓路機壓實。(2)主要施工工序及技術要求測量放線:測量控制樁間距應控制在10m一個,控制樁測設完后,在施工路段的兩側打入鋼筋樁,把拉力器固定在鋼筋樁上,另一端固定好鋼絲繩,然后牽拉鋼絲繩,使拉力器達到800N以上,鋼絲繩長度以每施工段100-130m為宜,一個施工段不得過長。鋼絲繩固定完成后,把鋼絲繩放進測樁頂部的凹槽內,用細鐵絲系好,如果鋼絲繩下垂過大,可在每具測樁中間增加一個支撐,以防鋼絲因樁距過長而下沉。混合料的拌和、運輸:混合料拌和時,拌和的時間和投料稱量應準確無誤,并根據5、集料和粒料的含水量調整加水量。指派專人隨時檢查混合料的均勻性和含水量。新拌混合料含水量應比最佳含水量大1.0-2.0,以補充運輸、施工過程中的水分損失。并定期對拌和機中“死區”即材料不產生運動或得不到充分拌和的地方進行清除。拌和完成后及時覆蓋并立即將混和料運送至施工現場。攤鋪:混合料攤鋪采用三臺攤鋪機,每個施工作業面采用三臺攤鋪機梯隊式半幅攤鋪,每臺攤鋪機的最大攤鋪寬度不大于6.5米,相鄰兩臺攤鋪機相距5-8米。攤鋪時傳感器架于兩側鋼絲繩上隨時檢測攤鋪厚度及時調整傳感器。攤鋪機后面設專人清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鏟除局部粗集料“窩”后用新拌混合料填補,齒耙整平。攤鋪機宜連續攤鋪,采用最低速度攤鋪,6、以減少停機待料的情況。碾壓:應在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基層壓實度應在98%以上。每個作業面配置2臺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先用振動壓路機靜態穩壓一遍,防止整平后表面水分散失,然后振動壓實,最后用膠輪壓路機碾壓,保證從拌和、攤鋪到碾壓完成不得超過4小時。碾壓時輪跡與路基中心線平行,直線段由低到高,超高段由內側到外側依次連續均勻進行,碾壓速度為頭兩遍1.5-1.7Kmh,以后為2.02.5Kmh。每道碾壓與上道碾壓相重疊12至13輪寬,直至壓實度符合要求,一般為4-6遍。路幅兩邊應適當增加碾壓遍數。壓實后表面應平整、無輪跡或隆包。嚴禁壓路機在已成型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急剎車,防止破壞已完工的路段7、。在各施工段端頭4-5m范圍內,壓路機應沿路面橫坡由低向高適當碾壓,以防止縱向碾壓端頭時使混合料的端頭方向滑移,形成裂縫或松散現象,在壓路機不能作業的地方采用小型夯實機進行夯實,未壓實或部分壓實的混合料被雨淋濕,應挖除換填。 碾壓過程中,應適當灑水,使表面始終保持潮濕,若出現“彈簧”、“松散”、“起皮”、“壅包”等現象,應用人工及時將上述部位的混合料清除,換填新的混合料并進行碾壓,使其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壓實過程中,檢測人員必須現場測量控制高程及平整度,并針對控制中發現的問題通過進一步改進施工工藝來解決。橫向接縫處理:在已攤鋪完成的基層末端,用人工將末端含水量適中的混合料弄整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8、方木,高度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同。然后整平緊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側用砂礫或碎石回填3m長,將混合料碾壓密實。重新攤鋪混合料之前,將砂礫或碎石和方木除去,并將橫向接縫附近的下承層頂面清掃干凈后,攤鋪機返回到已壓實層的末端重新攤鋪混合料。如攤鋪中斷后,未按上述方法處理橫向接縫,而中斷時間已超過2-3小時,則應將攤鋪機附近及其下面未經壓實的混合料鏟除,并將已碾壓密實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橫向(與路中心線)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養生及交通管制:基層碾壓完成經壓實度檢驗合格后的開始養生,養生期不少于7天,養生方法為土工布覆蓋,用帶有噴淋裝置的灑水車噴灑水霧,嚴禁用大水流進行沖刷,養生期間基層表面應始終保持潮濕狀態,養生期間應封閉交通。六、通過試驗段,確定以下主要項目: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2、材料的松鋪系數。3、混合料的攤鋪方法和適用機具。4、混合料含水量的增加和控制方法。5、合適的攤鋪和整形的機具和方法。6、壓實機械的選擇和組合,壓實的順序、速度和遍數。7、拌和、運輸、攤鋪和碾壓機械的協調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