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機場航站樓工程主體鋼筋混凝土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485
2023-07-10
12頁
304.50KB
1、*改擴建工程航站樓工程主體鋼筋混凝土施工方案J2.209編制:審核:審批:二00六年七月十日1、 工程概況*是山西省及其輻射區的客貨運中心,是國內重要的干線機場,是首都機場的主要備降機場,總建筑面積為5萬余平方米。主航站樓部分軸線尺寸長為180m,寬為72m,面積約為2.1萬平方米;B1B7/A0A6為西指廊部分,軸線尺寸長為72m,寬為72m,呈直角三角形,面積為5千余平方米。南北指廊部分D1D12/C19C21軸線尺寸長為134.7m寬為21m;B8B27/A20A21軸線尺寸長為214.5m,寬為21m;C1C18/D1D3軸線尺寸長為217.6m寬為21m,呈“又”字形狀,整個指廊一層2、頂標高為7.250m,局部設有夾層,夾層標高為3.450m。本工程抗震等級為一級。地基處理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靜壓樁地基,基礎形式采用樁承臺基礎,承臺之間設地梁連接。航站樓主體共二層,于3.5 m處局部設夾層,二層以下為混凝土框架結構,柱采用鋼管混凝土柱,柱網為12m12m;二層以上屋蓋結構為弧形網架結構,屋蓋支撐柱均為鋼管混凝土柱。二層及夾層樓蓋為混凝土現澆梁板結構。該建筑最高處距0.000為35 米,最低處距0.000為24米。主航站樓部分設縱橫方向共6條后澆帶,西指廊設1條后澆帶,南北指廊設 條后澆帶。直徑10mm時為HPB235級鋼筋,直徑12mm時為HRB400級鋼筋,有少量HRB3353、級鋼筋。梁、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微膨脹,鋼筋混凝土柱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鋼管混凝土柱為C40微膨脹。1.5主體結構施工段劃分施工段界限盡量與結構后澆帶相吻合,流水施工使工程有節奏、均衡、連續施工。主航站樓流水段劃分如下:段號軸線B1B7/A0A6B1B7/A7A10+5.0mB1+9.0mB7/A10+5.0mA13+5.0 mB1B7/ A13+5.0mA15+8.0mB1+9.0B7/ A15+8.0mA18+8.0 mB1B7/ A18+8.0mA22段號軸線C18C21/D1D3、D3D11/C19C21、B24B27/A20-1A22D1D3/C12C17、B16B23/A24、0-1A22B8B15/A20-1A22C1C11/D1D3南北指廊流水段劃分施工時分段先將3.450層處及7.250層處腳手架一起搭設完成,然后進行3.450層結構層施工。3.450結構層施工完成后,緊接著進行7.250結構層施工。分段向前推進。2、主要施工方法的選擇2.1結構鋼筋現場制作綁扎;大于16的梁鋼筋連接采用等強直螺紋機械連接,閃光對焊、電弧焊和綁扎搭接為輔;柱子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接頭連接。2.2混凝土全部采用預拌混凝土。鋼管柱混凝土采用高拋法加人工振搗法由塔吊吊運澆筑入模,梁板混凝土施工由汽車混凝土泵配合地泵加布料機輸送到澆筑部位。3、鋼筋工程本工程主體結構設計鋼筋直徑10mm時5、為HPB235級鋼筋,直徑12mm時為HRB400級鋼筋。3.1鋼筋進場3.1.1 鋼筋進場所有鋼材均使用我方合格分供方名錄中名牌大廠的產品。每批鋼筋進場前必須審查材質證明,經過外觀檢查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送指定試驗室做力學試驗,復檢合格并申報監理工程師認可后方可進場使用。3.1.2 鋼筋的貯存運輸考慮到整個工程體量較大,現場布置鋼筋堆放場,場地平整、鋪設墊木,防止鋼筋變形污染;成型鋼筋按規格、使用部位等分類整齊碼放,掛牌標識。根據工程進度計劃及現場實際情況將加工成型的鋼筋分期、分批運抵施工面。鋼筋水平運輸采用平板車,垂直運輸采用塔吊。長鋼筋吊運時,應架鐵扁擔并進行試吊以確定吊點,防止吊6、點距離過大,鋼筋產生變形。3.1.3 鋼筋保護層墊塊的選擇柱、梁、樓板鋼筋保護層采用同強度細石混凝土墊塊?;炷翂|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的厚度。3.2 鋼筋加工3.2.1 加工工藝流程原材檢驗調直切斷加工成形半成品碼放3.2.2 鋼筋調直HPB235 級鋼筋采用機械調直。粗鋼筋局部彎曲可采用機械調直,禁止損傷鋼筋。3.2.3 鋼筋切斷按照鋼筋下料表上的鋼筋級別、直徑、外形、下料長度,將同規格鋼筋根據不同長度進行長短搭配,統籌排料,先斷長料后斷短料,以盡量減少短頭,減少損耗。禁止用短尺量長料,可在工作臺上加尺寸刻度并加設控制斷料尺寸用的卡板,特別應注意機械連接的接頭,應將鋼筋端頭的熱軋彎頭使用砂輪切7、割機切除,并保證鋼筋端頭平直、圓整,無斜口、橢圓口、馬蹄口。3.2.4 鋼筋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HPB235 級鋼筋末端做180彎鉤,彎弧內徑不小于鋼筋直徑的2.5 倍,彎后平直長度應不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 HRB400級受力鋼筋末端做90彎折時,彎弧內徑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 倍;箍筋的末端均做彎鉤,彎折角度為135,彎后平直段不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3.2.5 鋼筋暫時碼放加工好的鋼筋應分類碼放整齊,掛牌標識,并用方木支撐墊高。3.3鋼筋直螺紋機械連接直徑大于等于16的鋼筋采用直螺紋連接。施工工藝詳見“基礎施工方案”。3.4 柱鋼筋綁扎3.4.1施工順序:測放柱位置控制線修整預留插筋預留筋8、上設置標高控制標記搭設井字架(包括操作平臺)把箍筋套入預留插筋豎向鋼筋連接在豎筋上畫出箍筋間距綁扎箍筋安裝保護層墊塊檢查驗收。3.4.2 施工要點3.4.2.1框架柱接頭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相鄰鋼筋接頭要相互錯開,同截面的接頭率不大于50%。3.4.2.2在框架柱的主筋連接之前,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柱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豎向鋼筋,主筋連接完畢后,在主筋上標注分檔線將箍筋就位綁扎。3.4.2.3鋼筋必須綁扎到位,保護層墊塊按1m間距布置,確保鋼筋保護層厚度。在框架柱鋼筋綁扎過程中,采用定位箍在柱根部和上口兩次定位。3.5 梁鋼筋綁扎3.5.1施工順序:在底模9、上劃出箍筋位置線及預埋件線放置預埋件主梁箍筋就位穿主梁主筋箍筋與主筋綁扎主梁鋼筋與節點翼板焊接次梁箍筋就位穿次梁主筋箍筋與主筋綁扎安放鋼筋保護層墊塊檢查驗收。3.5.2 操作要點3.5.2.1梁筋在綁扎時,接頭位置、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均應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并應特別注意節點鋼筋的安裝順序。3.5.2.2當梁內鋼筋需分層設置時,采用與主筋同規格且不小于25 的鋼筋做分隔鋼筋。3.5.2.3綁扎箍筋時,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用套扣法綁扎,箍筋彎鉤疊合處,在梁中交錯綁扎,箍筋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如做成封閉箍時,單面焊縫長度為10d,主梁端第一個箍筋設置在加強環邊緣,梁箍筋加密區間距10、及范圍均要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3.5.2.4主梁鋼筋與節點翼板焊接時先下后上進行。梁鋼筋端部相互錯開,鋼筋伸入翼板長度為10d/20d,單面焊接10d,采用E50型焊條焊接。焊接時將附近模板上部墊鐵皮,焊渣及時清理。3.5.2.5鋼筋與柱節點焊接試件按照現場施焊條件,采用各種規格鋼筋分別截取合適長度雙面焊接至30mm厚鋼板同一面上,鋼筋必須同心,每根鋼筋焊縫長度為5d,試件長度為500mm,取樣數量按照每300個接頭制作一組,每組三個,進行力學性能檢測。鋼筋與柱節點焊接試件制作見下圖:3.6 樓板鋼筋綁扎3.6.1施工順序:在模板上劃出板筋分檔標記及預埋件位置預埋件放置下層鋼筋綁扎保護層墊塊設11、置上層鋼筋馬凳設置上層鋼筋綁扎檢查驗收。3.6.2 操作要點3.6.2.1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石筆在模板上劃出主筋、分布筋間距、預埋件位置。按劃好的間距及位置線,放置預埋件,再先后擺放受力主筋和分布筋。預埋管、預留洞等及時配合安裝。3.6.2.2綁扎鋼筋時,采用八字扣,除外圍兩排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在綁扎樓板上層鋼筋的同時架設12通長鋼筋焊制、間距不超過1000mm的鋼筋馬凳。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板下層鋼筋保護層墊塊采用混凝土墊塊,縱橫間距不超過800mm,呈梅花狀布置。鋼筋與鋼管柱加強環交接處點焊。3.6.2.3樓板鋼筋綁扎時應防12、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鋼筋綁扎成型后搭設人行走道,防止直接在鋼筋上行走造成板筋塌陷,并派專人負責隨澆筑混凝土隨檢修。3.6.2.4樓板上預留洞加筋按照設計要求綁扎到位。樓板與鋼管柱加強環交接處,在板上下層鋼筋間敷設200mm寬細鉛絲網居中放置。按照設計要求7.250m結構層滿面埋設預埋件,預埋件埋設時要彈線,確保預埋件位置準確,預埋件點焊于鋼筋骨架上。3.6.2.5樓板與鋼管柱加強環交接處,在板上部鋼筋表面敷設200mm寬細鉛絲網居中放置。4、混凝土施工4.1預拌混凝土準備4.1.1具備混凝土澆筑條件時,由混凝土工長填寫混凝土澆灌申請書,并報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4.1.2混凝土出廠合格證13、應提前送至現場,由現場材料員檢查驗收。4.1.3做好現場檢驗及試驗,坍落度定期檢查,允許偏差30mm,不合格嚴禁使用。在混凝土罐車出料口由監理工程師見證取樣,制作混凝土試塊,送標養室養護或現場同條件養護。4.2 預拌混凝土運輸混凝土生產廠家要根據混凝土澆筑的需求量,制定相應的運輸計劃,并保持攪拌站、澆筑地點、運輸中途密切的聯系。運輸車的數量必須保證混凝土連續正常澆筑。如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有離析現象或坍落度超差,不得用于結構施工。4.3混凝土泵送鋼管柱混凝土由塔吊吊運澆筑入模;梁板混凝土在汽車泵能覆蓋的范圍由汽車泵澆筑入模,其他部位由地泵加布料機澆筑入模。4.4二層鋼管柱混凝土澆筑二層柱柱頂標高14、不同,每根柱高度在12m20m之間,為超高獨立柱,在鋼管柱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取以下技術措施:4.4.1澆筑前圍繞柱周圍搭設獨立腳手架,立桿間距1.5m,水平桿長度為3m,架體三面步距為1.5m,另一面步距為0.75m,作為上人爬梯使用,柱身中部及上部設抱柱桿,架體每面設斜撐,上部距柱頂1m搭設操作平臺,滿鋪木架板,架頂設護身欄桿。4.4.2澆筑時,先澆筑200mm厚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4.4.3混凝土由罐車運至現場后,用塔吊吊至施工部位。采用容積為0.7m3的立式灰斗澆筑.4.4.4鋼管柱內混凝土距柱頂8m以下采用高拋免振搗法,8m以上部分采用人工振搗法。4.4.5混凝土振搗選擇有經驗15、的振搗手,每根獨立柱配備1根長12m的振搗棒,設4個振搗點,振搗密實。 4.5梁板混凝土施工4.5.1梁板混凝土標高控制:在鋼管柱側面超出樓面部分,統一標識結構50線,在澆筑過程中拉線檢查標高,同時采用水準儀跟蹤測量檢查標高。4.5.2澆筑混凝土時必須搭設馬道,工人應站在馬道上操作。振搗混凝土時,振動棒避免直接觸碰鋼筋,并安排專人觀察模板、支架、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情況,當發現有變形移位時,要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炷琳駬v采用平板式和插入式相結合振搗,先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梁內混凝土,要求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點均勻;然后用平板振搗器振搗板內混凝土,前后兩行的重疊區不少于100m16、m,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馬道做法示意如下圖:4.5.3梁板混凝土振搗結束后,用長刮杠刮平,用木抹抹壓一遍;待表面收水后,人踩有輕微腳印時,用鐵抹子抹壓一遍,隨即覆蓋一層塑料薄膜一層麻袋。澆筑12小時后開始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4.5.4 后澆帶處理后澆帶按設計要求要在兩邊混凝土澆筑42天后方可澆筑。后澆帶混凝土施工縫處采用鉛絲網和木方支模,澆筑后澆帶混凝土前,施工縫處全部清洗并將鉛絲網露出面層部分處理掉。澆筑時先在接茬處澆50mm厚與待澆筑的混凝土同配合比的水泥砂漿,然后繼續澆筑混凝土,細致操作加強振搗,使新舊混凝土緊密結合。后澆帶處鋼筋綁扎完成后,用定型木模板保護鋼筋位置,確保其不17、變形。定型木模如下:后澆帶在混凝土澆筑前保護措施示意如下圖:4.6現場試驗現場混凝土試塊需要留置標養試塊、用于結構實體檢驗的同條件養護試塊和用于檢驗拆模強度的同條件養護試塊。4.6.1標準養護試塊在施工現場建立標準養護室,標養試塊成型后立即轉入標養室進行養護。標養室安裝空調一臺控制室內溫度保持在203之間,混凝土試塊放置在蓄水池內養護,到28天齡期送試驗室檢驗強度。4.6.2同條件養護試塊 同條件試塊成型后放入專門制作的現場保管箱內,放置在現場進行同條件養護。試驗員記錄每天的氣溫情況,用于結構實體檢驗的同條件養護試塊累計養護到600天時送試驗室檢驗強度。5、現場安全文明施工5.1現場施工道路安18、排人員及時清理,灑水降塵,防止道路揚塵。進出場的車輛采用清洗機沖洗,防止泥土帶入或帶出工地。5.2 現場水管安排人員維護,防止跑冒滴漏。養護混凝土用水要注意節約,保持麻袋濕潤即可,杜絕長流水。5.3生活區使用燃油灶和電熱爐,不得使用燃煤鍋爐,減少煙塵排放。5.4禁止在施工現場吸煙、燃燒垃圾和廢物。5.5現場存放油料的庫房,必須進行防滲漏處理。儲存和使用都要采取措施,防止跑、冒、滴、漏,污染水體。5.6生活區食堂設置簡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掏油,防止污染。生活區廁所設化糞池,由環衛隊定期清掏。5.7混凝土養護用塑料薄膜、剩余的電焊條頭應回收由相關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理,不得遺留在現場,防止污染環境。5.8操作人員安全防護用品要佩戴齊全,并正確使用。尤其是高空作業必須系安全帶,并高掛頂用。5.9電焊作業下方不得有易燃品,施焊過程中要隨時檢查下方情況,防止點焊火花失火。5.10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必須經專業安全員按相關規范標準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必須有相應的合格證書和準用資料。5.11電氣設三級控制兩級保護(總閘箱、分配箱、開關箱、在分配箱、開關箱配匹配的觸電保護器),閘箱標準化,線路規范化,有電工巡視及搖側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