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一定規模的大梁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584
2023-07-10
14頁
38.50KB
1、5-9交R軸標高21.00米-26.00米大梁 超過一定規模的大梁施 工 方 案 一、 概況 重慶北部都市廣場工程是一棟綜合性建筑,由于其綜合性,在A棟酒店門口處,出于立面效果的需要,導致在5-9軸交R軸在標高21.00米處開始往上至26.00米,出現大梁梁抬柱情況,大梁寬1.10米,高5.00米。鋼筋配置比較大,由于大梁是KZL梁,導致梁上部鋼筋大量錨入5、9軸柱子,到達標高20.00米處,給鋼筋的準確就位帶來了難度。二、 方案總體思路 根據大梁的特點,在施工中的總體思路是(1)、采用疊合梁方式進行施工;(2)、鋼筋連接采用直螺紋連接;(3)、砼強度等級為C40,等級較高,按照大體積砼控制程2、序對砼生產的所有環節進行嚴格控制;(4)、嚴格控制砼內外溫差,對砼進行內外溫差測量;(5)、支撐體系采用鋼管扣件腳手架,模板為普通鋼模,采用對拉螺桿加固(螺桿不取)。三、 具體施工方案(一)、疊合梁澆注的可行性 由于大梁總高度達到5.00米,寬度1.10米,如果一次性澆注,勢必造成支撐系統的搭設難度加大,在22.80米與梁板相交處的施工縫留設,也將造成梁22.80米上部的支護的難度;所以經與設計單位、監理、業主單位研究,決定采取疊合梁澆注方式,對于疊合部位的處理,由設計單位經過統一驗算,給出加強處理意見附后。 根據大梁的標高情況,將疊合部位選在22.80米處,第一次澆注與22.80米處梁板同時3、進行,在22.80米處砼強度等級達到設計強度等級的90%后,再進行從標高22.80米-26.00米的大梁的砼澆注。這樣第一次澆注高度只有1.80米,支撐體系的搭設顯得簡單了,用第一次澆注后的大梁的下半部分支撐上部第二次澆注的砼,經過驗算是可行的;當然,在第二次澆注時,整個下部支撐體系依然保持完好。(二)、模板支撐體系的設計1、 第一次澆注時的模板支撐體系(1)荷載計算荷載組合:1+2+3+5(GB50204-92、P6)荷載取值及荷載分項系數:(50204-92附錄一)梁荷載實際取值計算式:(取1m為計算單元)A、模板自重標準值(1.1+1.82)138.541.210-2=2.17 KN/m4、(根據平板P20XX,d=2.75質量為38.54kg;1.2為未考慮完全系數;1.1、1.8分別為梁寬、梁高)C、 支架自重標準值3.8410-2200=7.68KN/m(根據核算,初步估計折合為200m長鋼管重量。3.84kg/m為鋼管自重)D、 扣件自重標準值13.210-3120=1.585KN/m(根據核算,初步估計折合為120個直角扣件重量,13.2N/個為扣件自重)E、 梁鋼筋自重標準值70*4.83+20*2.98+52*2.47+30.8*10*1.21=899.52*1.1*0.01=9.89KN/M(根據梁配筋剖面圖計算,1.1為未考慮完全系數。)F、 砼自重標準值2415、.11.8=47.52KN/mG、 活荷載標準值31.1=3.3KN/m(因采用商品砼,故取了3KN/m2)荷載設計值:P=1.2Gk+1.4QkP=1.2(2.17+7.68+1.585+9.89+47.52)+1.43.3=87.23KN/m此梁總重為:87.2310.8(中跨)=942.08KN(2)模板支架計算:A、直角扣件抗滑承載力及小橫桿設計942.08/(8.00.85)=138個(8.0KN為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0.85為設計安全富余系數)設計確定梁同一斷面由4根立桿(即4個直角扣件)支承,則130/4=35排,故小橫桿間距=10800/34=318mm。B、 立桿穩定承壓驗6、算設計確定縱橫向水平桿步距1.5m,則長細比l=L0/i=kuh/i=1.155*1.05*1.5/1.5810-2=115 (公式詳見JGJ130-20XX、P50頁。i=1.5810-2 查表c=0.483)設計確定立桿數量為(35+1)/2=18排(即間距為10800/18=600mm)每根立桿承載力為設計值=N/n =942.08/(184)=13.08KN13.08KNcfA=0.532054.8910-1=48.418KN故立桿穩定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3)梁板承載力計算:A、 樓板局部承壓驗算13.08KNF=fa=3210-34.89102=15.65KN (32Mpa為C407、達80%強度值)故滿足局部承壓要求。B、 樓板抗沖切驗算據公式:0.6ftumb0=0.61.53.14154820010-3=27.14KN(1.5Mpa為C30砼的軸心抗拉設計值,200為板厚,48為鋼管直徑)13.08KN27.14KN故滿足局部抗沖切要求。C、 梁抗彎曲承載力驗算樓板模板及支架設計值:1.21.51.4-(0.35+1.1)/2=1.22KN/m(結合實際層高及板厚度,參照GB50204-92確定為1.5KN/m2)。活載設計值:1.421.4-(0.35+1.1)/2=1.89KN/m(根據GB50204-92計算支架及其它支承構件時取1.0KN/m2,考慮采用商品砼8、,故取2.0KN/m2)。計算18.000m層梁承載力線荷載設計值q=1.89+1.22+82.19+1.2(250.8750.2+250.350.7)=97.90KN/m1.2(250.8750.2+250.350.7)為18.000層梁板自重設計荷載根據設計規范計算x=fyAs/(fcmb)=3102945/(16.5350)=158mmj=X/h0=158/860=0.1830.644(故可按適筋梁考慮)Mu= fcmbX(h0-X/2)=16.5350158(860-158/2)10-6=713KN.mqf=8Mu/L2=8713/62=158KN/m97.90KN/m(為計算簡便,實9、際按單筋矩形截面、簡支梁、砼強度值達C30計算)故梁抗彎曲承載力滿足。D、 梁抗剪切承載力驗算Vu=0.07fcbh0+1.5fyvAsvh0/S=0.0715300840+1.5210450.2840/100=795.92KN97.906/2=293.7KN/m795.92KN故梁抗剪切承載力滿足。E、 樓層承載力層數的確定(系數及荷載取值詳GB50204-92)新澆板砼自重設計值:1.20.225=6.0KN/m2模板及支架設計值:1.21.5=1.8KN/m2活荷載設計值:1.420.85=2.38KN/ m2按兩層復核:6+1.82+2.38=11.98KN/ m211.98 KN/ 10、m23.5+4=7.50 KN/ m2結合實際情況,板凈跨僅有1.05m,而梁承載力完全滿足要求(根據砼筋計算,承載力滿足)故只考慮2層支架承重。由于小橫桿支撐間距較密,采用鋼模板,剛度滿足要求,故剛度驗算略。2、 第二次澆注砼時方案模板抗測壓力計算1、對拉螺栓確定根據GB50204-92、P72公式:F=0.22rct0b1b2V1/2=0.222471.021.45131/2=193.21KN/m2(商品砼初凝時間為t07h ,坍落度在160-190mm內,系數取b2=1.45,澆灌進度13m/h)F1=rch=24(25.2-22.8)=57.60 KN/ m257.60193.21所以11、:f=1.2F1=69.12 KN/ m2設計按600600mm成正分型布置螺栓,采用M16拉螺栓和蝶型扣件為26型。69.120.60.6=24.85KN24.50KN(組合鋼模板按技術規范GB50214-20XX)滿足要求。3、 模板支撐系統施工中的要求和注意事項(1)、從下部升到21-26米處的支撐桿件,在20.5米處,與此處夾層梁相連,利用剪刀支撐將部分荷載卸至20.5米夾層梁上;(2)、從0.00米處下部升上的所有支撐用腳手架,在到達以上給樓層時,利用斜向支撐,向各層樓面梁卸載,增加支撐體系的保險系數;(3)、與梁底板接觸的鋼管立柱相交扣件,全部采用雙扣件,保證支撐傳力鋼管不至于發生12、下滑現象;(4)、扣件必須擰緊,嚴禁倒扣;(5)、支撐體系搭設完成,必須經過技術負責人驗收合格方能使用,在澆注砼再次檢查無誤,方能澆注砼;(6)、未詳盡之處,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范進行施工。(三)、鋼筋制作安裝施工工藝設計1、 大梁鋼筋采用機械連接接頭,即等強直螺紋接頭工藝;必須嚴格按照等強直螺紋接頭工藝的要求,保證機械接頭的質量。2、 為滿足鋼筋準確就位的要求,在鋼筋安裝時,嚴格按照如下程序進行鋼筋的安裝工作:(1)完成20.50米夾層梁鋼筋和模板;(2)用鋼管沿大梁底板方向采大梁21.00米標高底板,并將腳手架搭設到標高25.83米處,垂直于大梁方向用鋼管搭設支護大梁第三排鋼筋的架子,間距不13、大于1000;在標高21.00米,22.80米,25.60米處從3軸-5軸,9軸-11軸搭設鋼筋安裝輔助腳手架;(3)完成大梁相關的柱子的鋼筋安裝工作,隨后將大梁上部三排鋼筋,依照3、2、1的順序下插鋼筋,完成整個上部鋼筋的主筋基本就位工作;(4)澆注20.50米夾層的梁砼;(5)進行大梁鋼筋安裝工作中難度最大的箍筋就位工作,為滿足箍筋的準確就位,箍筋彎鉤經過與設計研究,采用90度彎鉤,并用電弧焊將彎鉤焊接牢固,焊接長度滿足鋼筋搭接的長度;(6)進行大梁下部鋼筋的安裝工作和腰筋的安裝就位工作,最后完成大梁的鋼筋安裝工作;(7)大梁的疊合面加強鋼筋在砼澆注至22.80米標高時進行附加鋼筋就位。(14、四)、砼施工方案設計 1、原材料的質量保證 (1)選用低水化熱的水泥水泥水化熱是大體積混凝土中的主要溫度因素。因此大梁必須采用低水化熱的水泥作膠凝材料。水泥的水化熱又主要取決于水泥的種類、水泥熟料的礦務組成和水泥摻合料的種類和摻量。根據對重慶地區的主要水泥委托了水電部成都勘測設計院科研所進行了檢測,結果是重礦42.5R水泥的水化熱最低,其次是地維普通42.5R水泥。但由于環保等問題,重慶水泥廠老線已經停止生產,而新線主要生產普通42.5R水泥,因此在重慶地區已經基本上沒有礦渣42.5R水泥了。根據重慶地區的這種資源狀況,選用水化熱較低的地維水泥有限公司生產的普通42.5R水泥,其3d水化熱值在15、255KJ/kg左右,7d約275KJ/Kg,并且這種水泥的性能比較穩定,質量可靠,適合在重要的工程和重要的結構部位選用。(2)摻用UEAH膨脹劑采用摻用12UEAH的方式使混凝土變成收縮補償混凝土,這除了產生微膨脹對混凝土的收縮進行補償外,還相應降低水泥用量和水化熱,可使大梁內部最高溫度降低35左右,從而促進最大溫升值的控制。決定采用重慶江北特種建材廠生產的UEAH,此種產品在重慶地區應用廣泛,使用經驗豐富,便于操作和控制。(3) 嚴控粗細集料的質量大體積混凝土使用的粗細集料除了按照本公司一貫堅持的“精料”方針控制質量外,細集料除了滿足相應國家標準的要求外必須嚴格控制含泥量和細度模數,粗集料16、除了滿足相應國家標準的要求外必須嚴格控制含泥量、泥塊含量和壓碎指標。決定采用渠河特細砂和歌樂山機制砂配合的混合砂作本大梁混凝土的細集料,并嚴格控制混合砂的細度模數1.8,含泥量1.5。本公司采用歌樂山水洗01優質石灰石碎石和小泉生產的12優質石灰石碎石,并經過人工嚴格控制級配作本大體積混凝土的粗集料,并嚴格控制其壓碎指標12,含泥量1,泥塊含量0.5。由于水洗碎石不含石屑、泥粉等雜質,能夠滿足本工程大梁混凝土高質量的要求。(4)合理選用泵送劑,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必須采用適當的泵送劑與之配合,以便控制水泥的水化速度,延緩水泥水化熱的釋放過程。在泵送劑的方面,將控制泵送劑的緩凝性17、能,使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延長到30h以上,工程現場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在20h左右。(5)優化配合比,降低水泥用量在配合比方面,一方面嚴格控制水泥用量,適當摻入粉煤灰,優化配合比設計,降低水化熱。另一方面相應提高混凝土中粗粒徑碎石所占的比例,以減少混凝土本身的收縮。2、生產運輸環節(1) 水泥的存化水泥從水泥廠生產出來后,需要經過相應的存化期后其性能才能均勻和穩定。為了避免水泥沒有經過充分存化就應用于大體積混凝土的情況發生,嚴格控制所使用的水泥在本公司內的存化時間,原則上控制在7d以上。(2) 原材料的降溫原材料的降溫主要針對粗集料,因為細集料一般含有一定的水份,本身的溫度不會上升到過高的程度。當平18、均氣溫在30以上時,粗集料在烈日曝曬下可能會導致出機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過高。本次大梁澆注在高溫季節進行,所以采用對粗集料灑水的辦法進行降溫,特殊情況下可以采用在拌合水中加冰塊的降溫方式,嚴格控制混凝土拌合物出機溫度。(3) 生產線的選擇大體積預拌混凝土的生產供應,關鍵在于保證工程連續澆筑的需求。對于本工程的大梁混凝土,由于體量較小,選用日本進口的75生產線進行生產,國產60生產線預備使用,以保證工程需求的混凝土量及時供應。生產部屆時將在備料、設備、生產和運輸等各個環節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保證其預拌混凝土的連續生產和供應。(4) 坍落度控制根據大梁鋼筋布置情況,本次大梁用混凝土的坍落度在1822c19、m范圍內,嚴禁超過22cm。(5) 運輸時間根據屆時的氣溫情況限定攪拌運輸本把預拌混凝土運輸到工地上的時間,嚴禁在烈日曝曬下在運輸途中停留時間過長。做好充分的施工準備,避免攪拌運輸車把預拌混凝土運輸到現場后被迫停留過長時間的現象出現。(6) 車輛配置根據JGJ/T1095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程、泵機泵送能力和運輸距離計算,使用4輛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就可以滿足本工程的預拌混凝土的運輸需要。預備2輛5m3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計劃投入6輛攪拌運輸車來保證本次大梁澆注混凝土的運輸需求,并根據工程需要隨時增減攪拌運輸車的數量。(6) 泵機的配置根據本公司的泵機情況和工程的具體情況,對于大梁砼施工,本公司計20、劃投入1臺HBT60C“三一重工”電動泵,并后備一臺90m3/h的柴油泵,以防停電,確保工程預拌混凝土的泵送需求。(7) 輸送管降溫措施由于在氣溫較高的情況下泵送施工,應在混凝土輸送管道上鋪設濕麻袋,并定期淋水,保持覆蓋麻袋處于濕潤狀態,避免烈日曝曬輸送管導致出管預拌混凝土溫度過高的情況出現。4、 現場振搗成型保證砼輸送到作業面后,嚴格按照振搗作業要求進行分層振搗;大梁澆注采取分層連續澆筑的方法,每層混凝土的攤鋪厚度不超過500mm。這種澆筑方法是目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一方面便于振搗密實,容易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避免插筋位移,另一方面可利用混凝土層面散熱,降低混凝土塊體溫升。21、但分層澆筑的層面間隔時間要嚴格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時間以內,避免施工縫的形成。h之間。第二次澆注量為63.36立方米。澆注時間控制在3.5-4.5小時為宜。在澆筑前,為了在養護階段便于對大梁內外的溫度差、升降溫速度等進行監測,委托建科院編制相應的測溫方案,合理布置溫度檢測元件并保護性集中引出引線。溫度檢測點的數量和布置以能真實反映出混凝土塊體的里外溫差、降溫速度及環境溫度為原則。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要避免混凝土料直接沖擊測溫元件和引出線;振搗密實過程中,也嚴禁振搗器接觸溫度檢測元件。測溫元件的測溫誤差應小于0.3,測溫儀表的記錄誤差不應大于1。施工前,密切注意近期的氣象情況,避免爆熱等突發天氣襲22、擊,并做好防雨措施的準備。5、 養護環節保證措施大梁混凝土澆筑、振搗和初平完畢,應立即用塑料膜覆蓋養護。并根據混凝土的凝結情況,適時揭開塑料膜進行夯壓、滾壓等二次處理,處理完后也應立即用塑料膜覆蓋,再在薄膜上用濕麻袋全部覆蓋。利用支撐腳手架搭設擋風控溫棚進行控溫養護。控溫棚內設置足夠功率的碘鎢燈等加溫設施,并根據實際檢測得到的溫度變化適時加溫,控制混凝土塊體內外溫度差不超過25。為了保證混凝土各段溫度的均勻性,水泥水化熱釋放的集中時間在3d5d齡期,但對溫度的檢測和保溫養護的時間不得少于10天。在后期的保溫養護過程中隨時保持混凝土表明的潤濕狀態。保溫養護完成后,保溫措施的拆除應依次逐步進行,使23、大梁混凝土塊體溫度均勻降低,并嚴格控制好降溫速度在1.5/d以內,防止出現貫穿性裂縫。(五)、測溫方案 測溫工作擬委托重慶市建筑科學研究院進行,具體測溫方案由建科院形成上報。四、 組織保證措施 為保證大梁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重慶北部都市廣場項目部進行了明確的組織分工安排,具體工作安排如下: 由項目經理梅龍華同志負責大梁方案實施過程中的組織、安排、協調工作,技術負責人汪志強負責對方案落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協調處理,必要時匯同監理、業主和有關方面的專家進行研究處理。 由李建軍負責模板和支撐系統方案的實施和檢查;楊旭東負責鋼筋工程施工方案的落實和檢查;質量檢查組隨時進行方案落實過程中的日程檢查,隨時向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匯報檢查和落實情況,強調必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施工作業; 各具體作業班組在各工長的指揮下,嚴格按照方案進行施工作業,發現問題及時向工長反饋,工長隨時向項目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反饋發現的問題,絕對禁止擅自對方案進行處理。五、 操作中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