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工程降水地下連續墻帷幕降水井點降水減壓井及回灌井施工方案及計算書(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651
2023-07-10
15頁
77.50KB
1、 降水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節 工程概況一、場區地下水情況第一層上層滯水,埋深-3.24-4.46m,水位標高41.2742.48m,分布于上層雜填土中;第二層層間潛水,埋深-15.50-15.80m水位標高30.1830.48m,分布于標高28.1630.17m以上的細砂層1和卵石層中。含水層厚度約2.0m;第三層承壓水,埋深-17.15-17.59m,水位標高28.6128.85m,存在于22.2826.64m以下的細砂1及卵石層中。含水層厚度約16.0m,承壓水頭約26.70m;第四層也是承壓水,分布于-47.80m以下的細砂及卵石層中;地層組成及地質水文情況詳見本工程勘察報告、地質水文報告。2、二、基坑開挖標高及受地下水位影響情況1. 中心建筑橢圓形基坑,主要開挖標高:-27.00m、-33.60m和-43.00m,受第二層潛水、第三層承壓水的影響,-33.60m和-43.00m,受第四層承壓水水頭壓力的影響。2. 南側建筑主要開挖標高-8.00m、 10.00m及-18.00m,其中-18.00m受潛水影響,其他部位受上層滯水影響。3. 北側建筑主要開挖標高12.0,僅受局部上層滯水影響。三、降水工程特點1. 超常深基坑開挖降水;中心建筑-27.00m、33.60和43.00,降水深(幅)度14.00、19.00m和23.00。是目前國內最深、最大的城市建筑基坑降水工程。2. 基坑3、進入承壓水層,計算基坑出水量最大。 本工程中心建筑進入承壓水層7-14m,最深23.00m,由于開挖范圍大,水位降深大,滲透系數大(200300m/d),如全部采用常規降水,總出水量高達20萬m3/d.如-43.00m基坑采用帷幕降水,其他部分采用常規降水,出水量也達10萬m3/d,是單體建筑基坑降水計算出水最大的工程。四、特殊的工程地理環境及降水方案的選擇與評估1. 本工程位于天安門廣場西側,是全國政治文化中心,中心建筑基坑開挖邊線東距人民大會堂90余米,場區北臨長安街及地鐵復八線,西面和南面都是密集居民區和商業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超常深基坑降水,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十分重要,必須作到萬無4、一失。2. 根據降水工程的特點和難點,經過精心設計,反復論證,提出了多種降水方案,進行優化選擇。其中對如下兩個降水方案進行了重點討論。第一種方案:-43.00m臺倉基礎采用地下連續墻帷幕降水,其他部位采用樁、錨支護常規降水。此方案具有工期短、造價低,且可以采用分步、分期降水、地下水回灌等新技術,減少出水量及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是一個挑戰性的降水方案,但需經過大量降水設計參數的采集試驗;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也需經過權威專家評估,這在短短的投標期間是不可能完成的。第二種方案:選擇了中心建筑基坑采用地下連續墻帷幕降水,其他部位采用常規降水的安全、穩妥的降水方案。經專家評估確認,選用第二種降水方案。第二節 5、主要降水方法一、基坑降水方案以基坑部位、降水方法、地下水類型劃分,分別采用中心建筑地下連續墻帷幕降水,南側建筑-18.00m基坑管井井點降水、上層滯水滲井井點降水和減壓井及回灌井(見附基坑降水方案一覽表 1-2-1)。1. 中心建筑地下連續墻帷幕降水:1) 基坑周圍采用落地式地下連續墻,在進行邊坡支護的同時形成降水帷幕,阻止地下水滲入基坑,防止降水漏斗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2) 坑內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內,井孔直徑600mm,井管為325mm鋼壁管和橋式濾管,井孔與井管間填48mm濾料。由地下連續墻頂標高開始打井,井深約25.00m。3) 降(抽)水井布置在地下連續墻帷幕周邊肥槽內,井中距連續墻外皮6、1.80m,井距25.00m,預計在基坑內布置降水井22口,臺倉內也布置降(抽)水井2口。4) 井內安裝揚程大于30m,出水量20m3/d的潛水電泵。5) 坑內降(抽)水井要隨挖土的深(高)度,逐節拆除直至坑底標高以上1.0m。肥槽回填土時,如需保留部分降(抽)水井,再進行接井。6) 坑內降水井的排水管道為200mm鋼管,設在地下連續墻頂部,還要設置集水箱進行二次提水至地面。2. 南側建筑-18.00m管井井點降水:1) 中心建筑南側東西長約80m,南北寬約40m,基坑底標高-18.00m,采用樁錨支護不能隔水,因此,須采用管井井點降水。本基坑要求將潛水全部疏干,因此,降水井進入承壓水,采用抽7、滲結合,抽吸少量承壓水,利用水頭高差,加速潛水滲入承壓水層.經計算出水量約2200m3/d(詳見基坑降水計算書),因承壓水位隨季節年變幅約3.0m,除冬季外可自滲至下層。2) 管井降水井,井孔直徑f600mm井管f300mm水泥礫石管,為增加孔隙率,潛水層底標高下,安裝2m長的鋼板網過濾器(水泥礫石管孔隙率約15%,鋼板網過濾器約60%),以加速層底殘余潛水流入井內。3) 管井降水井有由- 8.00m開始打井,井深20.00m,井距7.50m,布置在東、西、南護坡樁外側,井中距樁外皮1.30m ,共布置降水井23口,注意降水井要布置在護坡樁后面,防止被錨桿擊穿。4) 降水井井內安裝揚程大于308、m,出水量5m3/d的潛水電泵,要用調整出水量及降深,防止過多抽吸承壓水。5) 地面排水管為150mm鋼管2-3排,抽出的地下水經沉淀箱后部分排入臨近的市政管道內。3. 減壓井及回灌井:1) 臺倉坑底標高-43.00m,已進入粉質粘土層, 因本工程勘察報告未提供-47.80m以下的地層組成及其他水文地質參數,參考地鐵復八線有關資料進行了驗算并提出減壓井方案;經驗算,坑底有被承壓水頂穿的可能,因此須采用減壓井抽水,降低承壓水頭約16.0m,方可保證基底安全。2) 經計算,臺倉承壓水頭降低16.0m,總出水量約25000m3/d,水頭穩定后維持出水量約18000 m3/d。據此,在臺倉周圍布置169、口減壓井(其中兩口同周邊減壓井重合,詳見基坑降水井點平面布置圖)。3) 根據本工程的勘察報告,-33.60m的坑底也有被第四層承壓水頂穿的可能,為穩妥安全,在基坑周邊地連墻內側也設減壓井,兩口坑內降水井間布置一口減壓井,由-12.0m開始打井。共布置周邊減壓井20口。連同臺倉共布置減壓井36口。減壓井布置在周邊是為了便于抽水。4) 減壓井井孔直徑f600mm,井管為f325mm鋼管,其中井底以上12.0m為橋式濾管,其余為鋼壁管。井孔與井管之間、濾管部分填48mm濾料,粉質粘土層范圍內用粘土球止水,其他部位填混合料。5) 減壓井內安裝揚程大于150m,出水量80m3/h的潛水泵。6) 周邊減壓10、井由-12.00m開始打井,井深44.00m,臺倉減壓井起始標高為-20.00m,井深36.00m,要隨著挖土深度逐節拆至坑底標高+50cm。7) 抽出的地下水經f300mm排水管及二次揚水裝置排入地面回灌井,及市政雨水或污水管道。8) 減壓井封井采用填碎石,壓灌水泥漿法。9) 由于減壓井出水量較大,采用回灌方式將水回灌地下。回灌井采用“深抽淺灌”,即減壓井抽第四層承壓水,回灌至第三層和第四層承壓水層內。10) 回灌井井孔直徑f700mm,井管為f325mm鋼管和橋式濾管,井深85m,其中-35.00-85.00m為橋式濾管,周圍填48mm濾料,035.0m為鋼壁管,井孔與井管間填紅粘土止水。11、回灌井管邊側綁一根f50mm,長60m測水管,觀測回灌水位。11) 地鐵復八線天安門西站構造相同的回灌井,平均單井回灌量約4000m3/d,本工程單井回灌量按3000 m3/d計算,6口回灌井平均每天回灌15000 m3/d(扣除回揚井),回灌臺倉減壓井出水量約80%。12) 為保持單井回灌量,回灌井每七天回揚一次。13) 回灌井6口,布置在南側建筑的東側和西側各3口,要布置在遠離基坑錨桿區的地段,防止被錨桿擊穿。 周邊減壓井因暫缺設計參數,暫不布置回灌井。應當指出的是,業主暫未提供-47.86m以下的地質水文資料,開工前要進行詳勘,根據詳勘資料進行設計與校核,因此,減壓井及回灌井的數量有可能12、增加或減少。基底穩定驗算及減壓井出水量計算詳見后附“基坑降水設計計算書”。4. 上層滯水滲井井點:1) 上層滯水存在于-3.24m-4.46m的雜填土內,水量因補給源而異,可利用地層的組成特點,利用滲井將雜填土、粉質粘土夾層穿透,使上層滯水導入下層細紗和卵石層消散。2) 滲井井孔直徑f300mm,井深不小于12.00m,井孔內填24mm濾料或水洗粗砂。3) 滲井井距1.53.0m,根據滯水量確定,出水量較多時1.50m,反之3.0m,如水量極少可不布置滲井井點,計劃布置滲井約 300 個。4) 當出水量大,自滲效果不明顯時,可在滲井內安裝f50mm井點管,配備射流泵箱及排水總管進行強制抽水,每13、20個井點配備一臺射流泵箱。5) 滯水量很大,分布集中時,要挖探坑,尋找補給源,如為管道漏水要堵漏治理,切斷補給源是治理滯水最好的辦法。5. 在基坑坑邊,布置f127mm水位觀測孔10個,其中觀測承壓水位6個(30m深),觀測潛水位4個(20m深)用減壓井觀測第四層承壓水位。位置見圖 1-2-1 基坑降水井點平面布置圖。6. 坑內鋼管井降抽水井、水泥礫石管井、減壓井、回灌井及水位觀測孔,構造及止水位置,詳見圖 1-2-2 各類管井構造簡圖。7. 沉降觀測點布置見第九章工程測量方案。二、降水施工1. 管井施工: 管井包括-18.00m內管井井點,坑內抽水井、減壓井以及回灌井。1) 管井降水施工工14、藝流程: 放線定井位挖泥漿溝(坑)埋設鋼護桶井機就位成孔下井管填濾料封井洗井安裝排水管裝泵抽水2) 打井采用泵吸反循環鉆機,自造漿護壁,地下有舊房基或卵石粒徑過大時可采用CZ-22沖擊鉆。3) 成孔后立即下井管,鋼管井接頭要焊牢,并包塑料布,水泥礫石管要用竹片夾牢、綁緊,防止彎曲或脫落。4) 填濾料要從井孔四周均勻回填,防止將井孔擠偏。水泥礫石管要加井蓋。5) 洗井采用空壓機氣舉法,要從井底逐節,逐層吹洗,將井底泥砂吹凈,洗出清水為止。6) 潛水泵用鋼絲繩吊在井內,置泵標高為坑底設計標高下4.50m,根據出水量及降深調整置泵位置,直至達到降水要求。7) 管井水泵分別連接與出水口徑相匹配的橡膠管15、,與地面排水管相連。2. 滲井井點施工:1) 滲井鉆孔(井)采用長螺旋鉆機,滯水量大,塌孔嚴重時采用門式正循環鉆機。2) 成孔(井)后立即填濾料,防止塌孔,縮徑,影響滲水效果。3) 大型機械難以就位的地段,可采用套管法成孔。4) 滲井內安裝井點管,按照輕型井點工藝要求和規程施工。3. 水位觀測孔采用SH30地質鉆套管法成孔。4. 降水井和減壓井的水泵要保持晝夜連續運轉,防止因停泵,使水位上升,造成“涌槽”事故,為此采取以下措施:1) 每面分電閘箱,接水泵不多于3臺,每臺水泵用一個電插銷。2) 現場準備300KW柴油發電機組。3) 專人巡查,發現停泵立即處理。第三節 基坑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基坑16、降水對周圍環境產生的影響,主要是地下水下降引起的地層壓縮固結,產生地面沉降和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資源超長開采以及打井及回灌井造成的水質污染。一、地面沉降的預測1. 潛水分布于標高28.1630.17m的細砂和卵石層中,含水層厚約2.0m,因砂卵石層壓縮模量很大(60120Mpa),用S=H0P/E1-2計算降水引起的沉降量極小,其降水影響半徑R=2S(HK)1/2=2x1.8x(2x250)1/2=80.00m,對重要建筑物不會構成影響。2. 承壓水由于含水層厚度大,影響范圍也較大,人民大會堂及地鐵復八線天安門西站均在影響范圍之內,其中地鐵復八線及天安門西站持力層就在位于容易因降水產生固結沉降的17、粉質粘土層,且地基沉降尚未穩定,為此我們將挖深及降深都較大的中心建筑采用地下連續墻帷幕降水,就防止了基坑降水對其產生的影響。 基坑南側建筑-18.0m 基坑采用管井井點降水,由于排降的潛水降深小,其北側有帷幕墻,東西側設回灌井,不會因降水而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3. 減壓井抽降的是-50.00m以下的第四層承壓水頭,即使降低16.00m,水頭仍在第三層承壓水,即不排降第三層承壓水,不會引起粉質粘土層的固結沉降,且采取回灌及地連墻加深等措施,因此,降水都不會引起地面有較大沉降。二、防止因基坑降水引起周圍地面沉降的措施 除采用帷幕止水及回灌外,還應采用以下措施:1. 保證降水井、回灌井成井質量,井管18、接頭要接牢,接縫纏塑料布,濾料符合設計要求,使管井排降水含砂量控制在1/100000。2. 采用分次降水,即邊打井邊洗井邊抽水,用調整泵深來調整控制降水深度,以使水位緩緩平穩下降,因劇烈水位下降會增加沉降量。3. 保持連續抽水,防止水位忽起忽落,因水位反復起落每次都會產生固結沉降,次數愈多,疊加沉降愈大。4. 在現場周邊及主要建筑物設置沉降觀測點,定期對其進行沉降觀測,發現異常立即采取措施處理。5. 水位觀測孔觀測頻率為:基坑開挖階段,水位每天一次;進入土建結構施工階段,水位每周三次。地面沉降觀測點觀測頻率見測量方案。三、水資源保護措施1. 臺倉減壓井出水量的80%通過回灌井回灌地下。2. 回19、灌井密封,防止污水流入,每次回灌都要請有關部門進行水質化驗,符合回灌要求時方可回灌。3. 打井原土自造泥漿護壁,封井止水采用自然紅粘土,洗井用氣舉法,不得使用化學劑。第四節 主要機械配備及施工進度一、基坑降水主要施工機械配備及插入施工時間1. 正式挖土前三天,配備長螺旋鉆機2臺,正循環鉆機2臺,進行滲井施工,每天可完成滲井50口。連續作業6天可完成全部滲井。2. 中心建筑地下連續墻完成1/3時,立即插入坑內打坑內降水井和周邊減壓井,配備泵吸反循環鉆機8臺,每天成井4口,連續作業6天可完成,注意必須先做地下連續墻,再打降水井,防止地下連續墻施工泥漿堵塞降水井。要邊打井邊進行坑內降水井的水泵安裝和20、排水管組裝,抽水7天后即可挖土。3. 臺倉減壓井配備反循環鉆機3臺,每天成井3口,連續作業6天可完成全部臺倉減壓井。4. 南側-18m基坑管井同護坡樁施工平行作業,護坡樁成樁后,立即插入打降水井,泵吸反循環鉆機4臺,每天成井4口,連續作業5天可完成-18.00m基坑管井邊打井,邊進行水泵管道組裝,群井抽水7天后方可挖土。5. 回灌井采用泵吸反循環鉆機5臺,每天平均打井2口,6口回灌井共打3天,安泵組裝管道5天共計8天,原則上,除滲井需提前插入外,降水工程見縫插針、不占工期,按要求完成進度計劃。綜上所述,降水工程主要施工機械為長螺旋鉆機2臺,正循環鉆機2臺,泵吸反循環鉆機10-12臺.第五節 質21、量安全要求1. 開工前對全體職工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建立現場質量安全保證體系,作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2. 打井前要摸請地下障礙物情況,以保證施工安全。3. 保證成井質量,井孔直徑,井深不得偏小,井位位移10mm,井斜百米不得大于2度。4. 濾料要符合要求,含泥(屑)量不小于5%。5. 管井降水井,回灌井抽排水含砂量不大于1/5萬。6. 施工機械不得碰壓降水井及供電、排水系統。7. 卵石層中承壓水滲透系數大,一旦停泵,水位回升很快,降水井、減壓井運行期間,必須在現場配備專用發電機。8. 土釘錨桿施工要躲避降水井,防止將其擊穿。9. 遵守值班制度,夜間值班人員不得睡覺,22、防止煤氣中毒及觸電事故.季節性施工措施見第七章其他土建分項工程施工方案。第六節 施工準備工作1. 進行測量放線,根據打井起始標高確定井深,根據帷幕或護坡樁位置確定井位。2. 作好施工用電:打井每臺鉆機用電30KW,抽水用電每臺水泵4-10KW,打井用電約300KW。抽水用電約250KW.3. 作好施工用水:現場設置f50自來水龍頭不少于4-6個,供打井用。同市政等有關部門聯系,在絨線胡同和人民大會堂西側路指定雨水或污水井不少于 4個,以排放抽出的地下水附: 基坑降水計算書一、 基坑降水1. 由于降水最大的中心建筑采用了落地式地連墻,隔斷了地下水的來源,降(抽)水目的只是抽取帷幕內原有積水,濕作23、業施工水及帷幕滲水;出水量難以確定,僅從土方要求水位下降的工期及帷幕內積水量估算確定坑內布置24口降(抽)水井,單井出水量約400 m3/d。2. 南側-18.00m,要求潛水全部疏干,雖管井已進入承壓水。用抽取承壓水替換潛水,故仍按潛水完整井計算。基坑面積 A=80 m40 m=3200m 2 降水深度 S=30.50 m -28.70 m =1.80m 含水層厚度 H=30.50 m -28.50 m=2.0m 滲透系數 K=200m/d 基坑半徑 r0=(A/)1/2=(3200/)1/2=32.0m 抽水影響半徑R=2SKH=72m 基坑涌水量 Q=1.366K(2H-S)S/Lg(124、+R/r0)=1081.872/0.512=2113.03m3/d 由于需將潛水全部疏干,含水層又薄,采用井距7.50 m,是根據在坑邊形成降水帷幕及護坡樁間距的倍數(防錨桿擊穿)確定的,井深是由置泵高度和沉淀高度確定的。因此,井距、井深都不能按常規公式計算確定。用小流量潛水泵抽吸少量承壓水,加速潛水下滲是根據管井抽滲結合的原理確定的。抽取承壓水量 5t/h24h0.7523口=2070m3/d (其中0.75為井利用系數) 2070m3/d2113.03m3/d抽取承壓水量小于潛水計算出水量。二、 臺倉基坑抗滲流穩定驗算: 臺倉基底標高-43.00 m,已進入粉質粘土層(隔水層),這層隔水層25、的厚度與下層承壓水的關系是,基坑穩定驗算的重要數據,目前我方掌握兩份資料,一份業主提供的地質勘察報告,另一份是地鐵復八線天安門西站地層組成情況,排除兩份資料在其他地層組成上的差異,就涉及臺倉安全的粉質粘土層而言,業主提供勘察報告粘性土層底埋深為-47.86 m,下層承壓水厚度未提供,地鐵天安門西站,粘性土底標高為-50.35 m(已換算為本工程相對埋深),下面有一層厚4.40 m的砂礫石(即承壓水層),再下面是粘性土層,(見附圖 1-2-4地鐵天安門西站地層參考示意圖),承壓水頭標高-22.7m-23.70m(已換算為本工程相對標高)。 根據招標文件關于地質水文資料指出:“投標人有義務通過自己26、的努力核查這些資料的準確性”的精神。在業主提供的地質水文資料埋深以外的范圍內參考了地鐵天安門地層資料進行了基底穩定驗算:1. 基底穩定驗算:1) 基底涌水土層厚度 D=50.35 m-43.00 m =7.35 m2) 承壓水頭高度 h=50.35 m-22.70 m =27.65 m3) 涌水層土的飽和重度 rm=20KN/m34) 水的重度 rw=10KN/m35) 承壓水水壓力Pw Pw=rwh=10KN/m327.65 m=276.5KN/m26) 覆度重g g=D rm =7.35m20KN/m3=147.3KN/m27) 安全平衡計算:滿足g=KPw判為安全,K為安全系數取1.1 27、147.3 KN/m2128.1KN/m2 安全。 以上根據“建筑基坑工程技術規范”(YB9258-97)有關公式計算,由于未考慮土的粘結力、摩擦力以及減壓井釋放的壓力,所以計算結果是偏安全的。 根據同理,如按照本工程的地質勘察報告中粉質粘土層厚度,-33.60m基底也不夠穩定,但鑒于暫缺有關地質水文參數,故只提出減壓井方案,而不進行出水量計算。2. 臺倉減壓井計算 根據以上驗算,需降低承壓水頭16.00 m基底方可安全。 計算參數 滲透系數 K=250m/d降水深度 S=16.00m/d降水面積 A=62m45m=2790 m2(減壓井內包面積)抽水影響半徑R=10S(K)1/3=2530m28、基坑半徑 r0= (A/)1/2=29.80m含水層厚度M=4.40m總出水量Q: Q=2.73KMS/Lg(1+R/ r0)=48048/1.934=24834.85 m3/d單井出水量估算 g=120rsL(k)1/3 r s 過濾管半徑取 =1724m3/d L過濾管進水部份取4.40m K滲透系數250m/d計算井數 N=1.1Q/g=1.124834/1724=15.85口 取16口。以上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有關公式計算,根據實際經驗總出水量偏大,隨著抽水時間的延續,出水量將減少1/3。回灌井是根據地鐵復八線天安門西站相同構造的回灌井實際回灌量確定的。環29、境影響.超常降水,出水量影響半徑都很大,采用地連墻帷幕降水,防止了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潛水含水層薄(約2.0m),抽水影響半徑約80m,砂卵石降水固結沉降小,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較大影響。布井方式.地連墻內側肥槽內布井(包括臺倉內),井距25m,共24口。.由-12.00m開始打井,井深25.00m。.沿護坡樁外側布井,井距7.5m(護坡樁樁距倍數),共布置降水井23口。.由-8.0m開始打井,井深20m。管井類型及水泵型號.f600mm井孔,f325mm鋼井管,其中濾管為橋式濾管。.20t潛水泵。.f600mm井孔,f300mm(內徑)水泥礫石井管,井下10m安裝長2.0m鋼板網過濾器。.5t30、潛水泵。降水方法.落地式地連墻帷幕隔斷潛水、承壓水。.坑內設降(抽)水井,抽坑內積水及帷幕少量滲水。.管井井點利用水頭差,抽滲結合降水。.管井底進入承壓水,要控制泵流量。少量抽吸承壓水,使上層潛水滲入。.除冬季外,水位降低有可能全部引滲。降水目的.滯水、潛水全部疏干。.承壓水位,降深10-14m,最深23m。.滯水、潛水全部疏干。.降低少量承壓水頭。部位中心建筑(橢圓基坑)南側-18.00m基坑.埋深淺,水量少,對周圍環境很少產生影響,但對淺基民房及管線稍微有影響。.深層抽水、降水范圍小,同時采用回灌措施,對周圍建筑物不會產生較大影響。.出水量80%回灌地下,節省水資源。(不含周邊減壓井).沿31、基坑周邊布井,井距1.5m-3.0m,根據水量確定,無滯水部分不布井,共打滲井約300個。.由地面開始打井,井深12.0m。.沿臺倉周圍布減壓井16口,沿基坑周邊布置-33.60m減壓井20口。.回灌井布置在坑上帷幕外,東西側各3口。.減壓井由周邊-12.00m,臺倉-20.00m開始打井。.回灌井由地面開始打井,井深85.0m。.f300mm井孔,填2-4mm濾料或水洗粗砂。輕型井點管f50mm鋼管和濾管。.輕型井點S射流泵。.f600mm井孔,f325mm鋼管及橋式濾管。.80t潛水泵。.滲井將上層粘性土內滯水引滲至下層細砂、卵石層內消散。.水量集中或污水不便引滲下層時,采用輕型井點(真空井點)強制抽水。.挖探(溝)找補給源加以治理。.減壓井抽水,降低承壓水頭。.回灌井“深抽淺灌”,將水回灌第三、四承壓水層。.保持連續抽水,備發電機。.封井采用填碎石,壓力灌漿。.排降上層滯水。.降低第四層承壓水頭約16.0m,防止臺倉基底隆起。.在目前47.80m以下地質水文資料暫缺情況下,-33.60m也需打減壓井。南北側建筑(含裙房)減壓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