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泥穩定底基層施工組織設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828
2023-07-10
14頁
108KB
1、重慶繞城高速與江合高速江津區連接線一 期 工 程 A 標 段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施工方案重慶博達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項目部2009年8月1日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一、工程概況1、編制原則a、以施工圖設計為基礎,確保工程質量和工期為前提,在保障施工安全和交通暢通的同時,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勞動效率.b、運用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方法,優化人力,加大設備和資金的投入,均衡的組織施工.2、工程概況本項路線起于雙寶加油站,途經千秋坊,七家學堂,東風水庫,津風水庫,到達終點與江合高速公路江津互通式立交A匝道連接。全線2.628公里,A標段長1.295公里。本合同段路面結構為:20cm厚4%水泥穩2、定砂礫墊層32846.12m2,18cm厚4%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35999.45m2,18cm厚5%水泥穩定碎石基層33230.59 m2二、施工組織和施工安排(一)管理及施工人員配備表(見附表一) (二)施工主要機械配置表(見附表二) (三)施工計劃起訖時間:2009年8月10日2009年11月30日。 (四)施工準備:1. 技術準備:2. A、試驗室標準試驗成果匯總表(包括填料的重型擊實,CBR,塑、液限,含水量,顆粒分析等);混合料配比設計與試驗(1)、混合料的組成設計符合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規范(JTJ034-2000)的有關規定。(2)、試驗(1)用于基層的原材料應進行標準試驗,試驗3、項目見水泥穩定土基層原材料的試驗項目,試驗項目見下表。水泥穩定土底基層原材料的試驗項目試驗項目材料名稱頻度含水量土、砂礫、碎石等集料每天使用前測2個樣品顆粒分析砂礫、碎石等集料每種土使用前2個樣品,使用過程中每2000m3測2個樣品。液限、塑限土、級配礫石或級配碎石中0.5mm以下的細土每種土使用前測2個樣品,使用過程中每2000m3測2個樣品。相對密度、吸水率砂礫、碎石等每種土使用前測2個樣品,使用過程中每2000m3測2個樣品,碎石種類變化重做2個樣品。壓碎值砂礫、碎石等同上水泥標號終凝時間水 泥做材料組成設計時測一個樣品,料源或標號變化時重測。(2)混合料按設計摻配后,進行重型擊實試驗、4、承載比試驗及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3)水泥穩定混合料的設計考慮氣候、水文條件等因素,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057-94)規定進行試驗,通過試驗選取最適宜于穩定的材料,確定最佳的水泥劑量和最佳含水量。(4)底基層為20cm厚4%水泥穩定碎石, 7天無側限抗壓強度大于或等于Mpa,其彎沉值為53.8mm,壓實度大于97% B、測量全套資料另附表(采用導線點測量記錄、導線點、水準點加密、橫斷復測資料)。2、現場準備:A、相應人員組織安排均己到位、協調工作己做好;B、施工機械、混合料配備已到位;三、施工工藝如下: 施工工藝流程圖養生接縫調頭處理抽檢自檢碾壓集料攤鋪取樣測定含水量及5、水泥用量制取試件集料運輸配合比選定集料拌合測高量程放橫樣坡基層準備準備配合比調整準備好4%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的下承層即對已鋪筑好的路面的石塊與雜務進行清理。1、 施工放樣:施工前在路基上恢復中線,根據中線放樣出左右兩幅道路的邊線。直線段每10-20m設一樁,平曲線段每5-10m設一樁,并在路基中心線和兩側路肩邊緣外設指示樁,同時在兩側指示樁上用明顯標記標出底基層邊緣的設計高。2、 備料與設備準備:根據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混合料的配合設計比及底基層的寬度、厚度與預定的干密度計算需要的碎石、水泥與河砂的用量。拌和站根據施工計劃和施工任務提前確保貯存或落實足夠數量且合格的碎石、河砂和水泥。施工前對所需6、的運輸車輛、操作機具、人員等進行全面具體的計算、統一配置、統籌安排,并保證提前到位。同時拌和設備、運輸設備、施工設備的生產能力必須匹配,盡量避免窩工。對相應的拌和設備、運輸車輛、操作機具進行檢查與修理,保證完好地投入使用,減少非正常停工發生。正式拌制混合料之前,先調試所用的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都達到規定的要求。3、 拌和與運輸:水泥穩定碎石料的拌和采用廠拌法。采用先進的電子計量設備,并定期進行校驗。確保配料準確,拌和均勻。拌和前,根據設計的施工配合比及拌和站的生產能力,確定應配送的水泥、碎石、水的數量并將相關參數輸入計算機,確保拌和的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達到規定的要求。拌和時含7、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根據拌和站的生產能力和運距計算運輸車輛的需要量,足額配置運輸混合料的車輛,以確保拌和樓滿負荷運轉,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進度,減少拌和樓的“停機待裝”現象,并及時將混合料運至現場,同時注意裝載均勻,以便現場布料。運輸車輛通過盡量避免車轍和不均勻碾壓。根據水泥穩定碎石底基層的厚度、寬度及預定的干密度計算每車料的堆放縱橫向距離,用石灰布設卸料點標記。由遠到近將混合料按上述計算距離或卸料標記卸置于路基上,卸料位置應嚴格控制,以避免路段混合料不夠或過多,減少平地機的工作負擔。卸料時控制速度和落差,防止混合料離析。5、攤鋪和整形根據混合8、料的特點、理論干密度、經驗計算混合料的松鋪厚度?;旌狭系臄備伈捎帽O理工程師批準的機械進行,并使混合料按上述的松鋪厚度,均勻地攤鋪在規定的寬度上。表面要求平整,并有規定的路拱。攤鋪時混合料的含水量要高于最佳含水量0.5%-1.0%,以補償攤鋪及碾壓過程中的水分損失。攤鋪采用平地機輔配合人工進行。在直線段,平地機由兩側向路中心進行刮平;在平曲線段,平地機由內側向外側進行刮平。必要時,再返回刮一遍。設一個3-5人的小組,攜帶一輛裝有新拌混合料的小車,跟在平地機后面,及時鏟除粗集料“窩”和粗集料帶,補以新拌的均勻混合料,或補撒拌勻的細混合料,并與粗集料拌和均勻。用壓路機立即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壓一遍,9、以暴露潛在的不平整。再用平地機進行整形,整形前用齒耙將輪跡低洼處表層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平,然后用壓路機碾壓一遍。最后再用平地機整形一次。要將高處料直接刮出路外,不能形成薄層貼補現象。每次整形都要達到規定的坡度及路拱,并特別注意接縫的順適與平整。對局部平地機無法施工的區域由人工進行攤鋪。人工攤鋪區域同樣嚴格控制其相關技術指標。用人工進行整形時,用鍬和耙先將混合料攤平,用路拱板進行初步整形。初壓1-2遍后,根據實測的松鋪系數,確定縱橫斷面的標高,并設置標記和掛線。利用鍬耙按線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型。嚴格控制粗細集料離析,如果已離析,棄除不合格料,碾壓前重新攤鋪合格料。特別鏟除10、局部粗集料“窩”。攤鋪過程中禁止車輛通行。攤鋪完成,由人工對邊緣進行檢查和修理。對寬度和厚度過大的區域對可利用的材料進行回收,對寬度不足或厚度太薄的區域采用相同的材料進行修補,且快速完成,以便在水泥初凝之前對底基層進行壓實。6、 碾壓:根據路寬、壓路機的輪寬和輪距使各部分碾壓的次數盡量相同,路面的兩側可適當多壓2-3遍。整形后,立即用20t壓路機在結構層全寬內進行碾壓。碾壓時,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即為一遍。一般需碾壓6-8遍。壓路機的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5km-1.7km/h,以后采用2.0-2.5km/h。碾壓過程中,水泥穩定碎石的表面始終保持潮11、濕。如表面水蒸發得快,及時補灑少量的水,但嚴禁灑大水碾壓。嚴禁壓路機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和急剎車,以保證水泥穩定碎石層表面不受破壞。碾壓過程中,如有“彈簧、松散、起皮”等現象,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的水泥)或用其他方法處理,使其達到質量要求。經過整形的混合料,在水泥初凝前確定的合適的延遲時間內完成碾壓,并達到要求的密實度,同時沒有明顯輪跡。在碾壓結束之前,用平地機再終平一次,使其縱向順適,路拱和超高符合設計要求。終平要求司機仔細進行,必須將局部高出部分刮除并掃出路外,對于局部低洼之處,不再進行找補,留待鋪筑基層時處理。.7、 養生: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立即進行養生。12、養生時間不少于7d。底基層養生7d后方可鋪筑基層。養生方法采取灑水車灑水的方法。在整個養生期間始終底基層表面濕潤。養生期內禁止除灑水車外的一切車輛通行。8、 其他事項:盡量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和延遲時間,但已攤鋪的混合料要盡快碾壓密實;底基層每2000m2取樣一次,檢查混合料的級配是否在規定的范圍內;按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JTJ 057-94)標準方法進行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含量和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在已完成的鋪筑段上按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JTJ059-95)進行壓實度試驗,每一作業段或不超過2000m2檢查6次。四、質量保證措施1、施工時嚴格按圖紙和施工規范進行施工13、。2、底基層鋪筑時,嚴格控制混合料質量及填料的含水量,并選擇合適的壓實時間。3、現場鋪筑時,認真及時地填寫鋪筑過程中的各類數據,以保證底基層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4、虛心接受監理單位及業主提出的指導意見,積極請教完善質保措施。五、安全保證措施設立專職安全員并建立跟班旁站制度,及時糾正和消除施工中出現的不安全苗頭。對施工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識的考核。工地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項宣傳欄。各類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無證人員或非本機人員不得上機操作。場內的電路布置規范化,電器開關設在防雨防曬的電器箱柜內,距離地面不小于1.5m。六、環境保護措施在機械化施工過程中,盡量減少噪音14、廢氣、廢水及塵埃等的污染,以保障人民的健康,運轉中塵埃過大時及時灑水。清理施工機械、設備及機械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質以及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指定位置進行統一處理。附表一.管理及施工人員一覽表序號姓名專業技術職稱本項目任職聯系電話1王 彬工民建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2古學明道路工程工程師技術負責人3雷世均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師項目副經理4李陽道路工程工程師施工測量負責人5王浩道路工程工程師測量工程師6黃明偉道路工程工程師測量工程師7張華陽道路工程助理工程師測量助理工程師8龔清林道路工程工程師試驗工程師9廖化祥道路工程施工負責人10何忠政道橋助理工程師試驗員11李玉容道路工程助理工程師資料員12楊亞熊15、工民建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后場負責人)13王勇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師穩定土攪拌站負責人14羅慶才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師水穩層施工負責人(前場負責人)15鄒洪飛道路工程工程師瀝青砼施工負責人16蔣曉燕材 料 員17趙樹剛道路工程工程師測量工程師18李世榮電 工附表二.施工主要機械配置表機械名稱規格型號額定功率(kw)或容量(m3)噸位(t)廠牌及出廠時間數量(臺)柴油發電機150GP150kw揚州20XX1振動壓路機LSS22020t山推20XX2自卸汽車紅巖17t重慶20XX5油罐車EQ1415t二汽20XX1灰漿攪拌機JY2507.5 kw成都20XX1砼拌合機JSY35015 kw徐州20XX116、灑水車EQ1415t二汽20XX1穩定土廠拌設備WBC300300t/h洛陽20XX1攤鋪機WTL75007.5m天津20XX2工 程 質 量 控 制 總 程 序 圖實施控制檢驗試驗結果評定試驗報告標準試驗原材料取樣合 格提出處理意見分析原因不合格進入下一道工序檢驗結果評定成品抽樣檢驗各工序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圖全面質量管理領導小組驗獎工優計罰價劣質量控制質量第一的思想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應用標準化工程測量計量工程試驗創優規劃檢查制度評定制度獎懲制度思想保證體系群眾性QC小組職能管理部門QC領導小組組織保證體系以科技進步保證質量文明施工主人翁精神用戶第一施工過程保證體系質量管理保證體系確定創優目標制定創優規劃和措施制定創優管理模式提供最優化施工方案控制體系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框圖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檢查保證思想保證項目部每月一次檢查隊每周一次檢查按照規定提取技術措施經費其它經濟獎懲逐級簽訂包保責任制定期檢查工班每天一次檢查班組每工序檢查對安全隱患逐一落實解決項目部安全領導小組安 質 科專(兼)職安全員隊安全領導小組義務安全員班組長開展安全活動普及教育專業教育殊工種教育強化安全意識,增強預防能力安全生產組織保證定期檢查經濟兌現經濟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