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F薄壁箱體現澆混凝土空腹樓蓋施工方案(6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936
2023-07-10
6頁
21.52KB
1、BDF薄壁箱表達澆混凝土空腹樓蓋施工方案BDF薄壁箱表達澆空腹樓蓋施工技術是將薄壁箱體構件依照設計安放在樓板中,有效 解決非抽心成孔而形成的現澆混凝土空腹樓蓋。一、BDF薄壁箱體結構體系及施工特點現澆混凝土空腹樓蓋結構體系施工工藝技術是以BDF薄壁箱體作內模,在鋼筋混凝土 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現澆混凝土空腹樓蓋,并著重解決箱體制安、抗浮措施、安裝預留預埋等 關鍵技術問題,該體系可改善使用功能,拓展實用空間;綜合造價降低,施工工期縮短;具 有成熟的設計技術,可行的施工方法;隔間隔熱,保溫環保;免吊頂裝飾,減少消防隱患; 鋼度大、變形小,提高抗震性。二、適用范適用于大跨度、大荷載、大空間的各類多層、高2、層現澆混凝土上空腹樓蓋結構,特別 適用于學校、商場、寫字辦公樓、地下停車場及民用或工用建筑中。三、工藝原理在現澆混凝土樓蓋結構中,按設計要求綁扎寬扃梁(暗梁)、密肋梁鋼筋,在密肋梁形成的空心中安放永久性薄壁箱體,(箱體底部采用鋼絲網內置箱體底面內)薄壁箱體上部鋪 設構造鋼筋,將鋼筋綁扎成形后澆注商品混凝土,到達用薄壁箱體來實現非抽芯成孔的現澆混凝土空腹樓蓋。么!、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紅線局部為重點控制項)(一)工藝流程施工準備f測量放線一支模-彈線一鋪設板面筋-1綁扎密肋梁鋼筋薄壁箱安放定位 f 預埋水電管線 f綁扎板面筋,抗浮控制f 檢查驗收鋪設混凝土澆灌道澆注箱體底部混凝土澆搗樓蓋混凝土養3、護混凝土 拆模(二)操作要點1、施工準備。按設計圖紙要求明確薄壁箱體的規格型號、各項技術參數。為便于施工 操作管理,根據柱網尺寸和安裝預留情況,確定箱體規格型號套長度繪制箱體安放圖,統計 箱體數量,定購專用的薄壁箱體。2、測量放線。為軸線引測、支架支模做準備。3、支模。根據受力承荷狀態,確定模板施工技術方案。(1)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能力,上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下層支架的立柱,并鋪設墊模板。(注:當轉換層時,支模受力承荷大,其支模立柱底端應該用金屬管或角鋼或木方作墊層,其條形墊層的長度大于3米以上,到達整體受力,防止支模立柱底端承受上 層大的荷載損壞樓蓋)。(2)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板4、,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 拱高度宜按單向板或雙向板跨度的2/1000-3/1000o4、彈線。按施工圖,在平板模上彈出暗梁或密肋梁位置線、鋼筋分布線及水電安裝管道等預埋位置線。5、在樓蓋底模板上安放帶斜角箱體在密肋中間。6、安裝預留預埋。(1)施工過程中,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工作必須與鋼筋綁扎、薄壁箱體的安放等工序交 叉平行進行,否那么過后很難插入。(2)預埋水平管線應根據管徑大小盡量布置在暗梁處或密肋梁間。該工程箱體規格統計 有實際尺寸的箱體,管線集中放置密肋梁中,放棄安置箱體來予以避讓。(3)穿過樓板豎向管道宜用預埋鋼套管,并按劃線位置與鋼筋骨架焊接定位牢固,其中 心5、允許偏差控制在3mm之內,嚴禁事后剔鑿。鋼套管與薄壁箱體的凈距離應大于50mm (電 線預埋盒安放在肋下部,假設與肋鋼筋不匹配時,將肋鋼筋局部張開)。7、局部密肋梁鋼筋可以在地面綁扎完成,將綁扎好的密肋梁在搬運、堆放和吊運過程 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密肋梁鋼筋彎曲變形。8、薄壁箱體安放。在底模板上鋪設面板筋,將吊運的密肋梁縱鋼筋按彈線定位后串托 橫密肋梁鋼筋,在綁扎好的縱橫密肋梁形成的空腹中放置薄壁箱體,在安裝過程中應注意:(1)根據設計要求制作的薄壁箱體采用箱體上下均有保護層的空腹樓蓋其箱體邊長大于 600 nlm必須在箱體中央;預留孔洞;采用小密肋空腹樓蓋的箱體其一外表必須是帶弧性面。(2)薄6、壁箱體在運卸、堆放,吊放過程中,應小心輕放,禁止拋甩,防止其損壞,吊運 安放時,應制作專用吊籃卸至施工點。(3)在薄壁箱體的安放過程中,應采取技術措施保證其位置準確和整體縱橫排列順直, 以保證空腹板肋間及上板混凝土的幾何尺寸帶弧形。薄壁箱體的弧形面必須安放在底部,目 的是有利于小量混凝土砂漿滲入底部,與鋪設的抗裂面板筋復合成光滑的樓蓋頂面。薄壁箱 體安放時,與暗梁、肋梁結構鋼筋的凈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一般應保持20mm以上。(4)薄壁箱體安放過程中要隨時鋪設架板,對鋼筋、薄壁箱體成品進行保護,嚴禁直接 踩踏。當板面筋未綁扎之前發生薄壁箱體損壞,應予全部撤換;當板面筋已綁扎完發生薄壁 箱體小面積7、損壞,應采取填充輕質材料封堵措施。(5)將梁兩側箱體用管道連通,使空腹樓蓋形成能儲藏和循環風能的暗風道系統,連通 管道在梁中和軸通過。9、綁扎板面筋。薄壁箱體安放和預留工作全部完成后鋪設面筋,并與密肋梁鋼筋進行綁扎。10、抗浮措施。(1)當薄壁箱體安放好后,檢查調整薄壁箱體的位置,以及薄壁箱體與暗梁、密肋梁結 構鋼筋的凈間距,均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采取抗浮技術措施。(2)箱體安放完畢,面筋綁扎后,為防止面筋與箱體直接接觸,在縱橫面筋的交叉點用 10鋼筋墊放在交叉點與箱體之間。(3)抗浮措施一般設抗浮點。抗浮點的距離定為在網柱中縱橫每隔1500 mm2000 mm處 設抗浮點,在抗浮點定點位置用8、手電鉆鉆一小孔,然后用12#14#鉛絲雙起來拴住任何一根 受力鋼筋,其雙起來的鉛絲兩端頭穿過橫板與支模架體拴扭固緊。(4)根據結構具體情況,考慮流態混凝土上對薄壁箱體的浮力以及振動棒震激混凝土時 對上的頂托力,對壓筋直徑、間距和鉛絲規格、拉結間距通過計算后,在施工技術方案中予 以確定。薄壁箱體空心樓蓋鋼筋綁扎、薄壁箱體安放及抗浮措施。在每隔一個肋梁的底部鋼 筋上用鐵絲栓著底部鋼筋,鐵絲串出樓蓋模板綁扎在腳手架鋼管上,抗浮點最好設置成梅花 點狀。11、澆搗混凝土。根據設計要求確定混凝土配合比。(1)在澆筑混凝土之前,除對鋼筋、預留預埋質量檢查驗收外,應對薄壁箱體的安放順 直度及抗浮措施進行檢查驗9、收,符合規定要求后,才可澆筑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時,應派 專人對芯管進行檢查驗收,符合規定要求后,才可澆筑混凝土。在澆筑混凝土時,應派專人 對箱體內模進行觀察、維護和修補,當箱體位置發生偏移時,應及時校正處理。(2)澆筑混凝土應架空鋪設澆筑道。禁止將施工機具直接壓在薄壁箱體上,施工操作人 員不得直接踩踏薄壁箱體和鋼筋(假設特殊情況下腳采在兩個箱體結合處)。(3)混凝土澆筑宜采用泵送,一次澆筑成型,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1618cm范圍內, 先將箱體濕水后用一臺專用振動棒振動澆注混凝土,通過振動先讓一局部砂漿滲入箱體弧 底,密實底面使抗裂面板筋與箱底滲入砂漿有機結合,形成光滑的底面。澆筑推進方向沿10、肋 梁軸線方向循序漸進地進行。混凝土卸料應均勻,防止堆積過高而損壞薄壁箱體,振搗混凝 土時應采用直徑為30或中50的振動棒或高頻振動片。利用振動的作用范圍,使混凝土擠 進薄壁箱體底部,保證底部混凝土砂漿滲入和薄壁箱體底部的密實,嚴禁振動棒(片)直接 振動薄壁箱體。(4)建議采用布料機先局部布混凝土料,局部料面積每次200平方米為宜。采用專用棒從 箱體預留孔洞和箱邊緣震動,將布的料有效的滲入到弧型箱體底部震密實,使滲入的砂漿與 設置的抗裂面板筋和箱結合,形成光滑的樓底面。(5)建議在商品混凝土供應間,按比例調度專用澆灌薄壁箱體底部的砂槳,采用布料機先在 密肋梁中布一層薄薄的專用砂漿,專用振動棒振11、動澆注混凝土沙漿,此法密實薄壁箱體底部效果特佳。12、混凝土養護、拆模。混凝土養護宜采用麻袋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混凝土外表濕 潤,如遇高溫天氣濕水次數相應增加。混凝土經養護到達施工驗收要求的強度即可拆模。五、材料1、水泥。其質量指標應符合國家標準GB175-1999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 相應規定。2、水泥、鋼筋、砂、石、外加劑、摻和料等原材料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準混凝 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XX)中的檢查數量和檢驗方法的規定進行驗收。3、薄壁箱體技術參數(1)箱體壁厚應大于5mm,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并現場進行外觀質量、尺寸規格驗 收檢驗。(2)出廠檢驗工程12、內容為:外觀質量、尺寸偏差、吸水率,氣干性密度、抗壓荷載值、 浸水抗壓荷載值、抗振搗性性能、對鋼筋銹蝕性。(3)進場抽樣檢驗工程內容為:外觀質量、尺寸偏差,抗壓性能,浸水抗壓性能。(4)進場檢驗批及檢驗方法:同一材料按同一工藝方法生產的同一規格的產品檢驗批的 批量為宜5000只(或以同一樓層用量作為一檢驗批),隨機抽取20根,在外觀質量檢驗合格后,再各自選取3根分別作尺寸偏差、抗壓性能和浸水抗壓性能的檢驗。(5)薄壁箱體技術指標、質量要求及檢驗方法見附錄。六、所需相關機具設備表1機具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名稱規格型號數量經緯儀、水準儀各1-2臺混凝土攪拌站1套電焊機2-4臺混凝土輸送泵HBT視工13、程量定箱體專用吊籠每臺塔吊用2-3個塔吊視情況選定視工程量定電動機割機手提 式2-5臺混凝土振動器、 片平板式和插入 式視工程量定鋼筋加工設備1套手搶式電鉆視工程量定七、質量要求1、薄壁箱體秤的產品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工法第五(三)所列的質量技術要求。2、薄壁箱體安裝要按圖紙標識及弱線位置順直準確安放。3、薄壁箱體防側移抗浮措施到位,方法正確,應對照施工技術方案全數檢查,以保證 整個樓板不浮起、不超厚、保證板肋厚度尺寸。4、現澆薄壁箱體空腹樓蓋混凝土,應遵照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 范(GB50204-20XX)。附錄薄壁箱體進場檢驗方法一、技術要求1、外觀質量。薄壁箱體外表不14、得有貫通裂紋、飛邊及毛刺,蜂窩氣孔不應貫通箱壁。 箱體質量必須保證設計施工要求。2、尺寸偏差(見下表)。薄壁箱體尺寸允許偏差檢驗工程允許偏差(mm)邊長0-10高度5壁厚大于5重量不同規格型號符合企業標準3、吸水率。浸水12h后最大吸水率W18。4、抗壓荷截。薄壁箱體應承受荷載應21050N。5、浸水抗壓荷載。薄壁箱體浸水12h后,箱體面應承受荷載2800N。二、檢驗方法1、外觀質量。距被測試件0.5m遠處,在光照明亮的條件下,對被測試件進行目測檢 查,記錄外觀質量缺陷情況。2、尺寸偏差。選取3根試件進行檢測。邊長:用鋼尺檢測每根邊長,取每根3只的長度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高度:在每只的兩端及中間處,用鋼尺、靠尺或卡尺檢測直徑,以3處的平均值作為 檢測結果。壁厚:將薄壁箱體任意處切斷,用卡尺檢測,以3點的平均值作為檢測結果(其它檢 驗方法依據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