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m3噴放鍋安裝施工方案2(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7968
2023-07-10
13頁
556.50KB
1、225m3噴放鍋安裝施工方案2一、 工程概況1.1工程簡介225m3噴放鍋由鍋底部、筒體、鍋頂部三部分組成,主要材質Q235、20g。總重42900,總高17294,最大直徑5640。鍋底部重18338.11,其中底板、筒體、錐體重13801,垂直高度4399,其中底部最重的部件450016圓筒體高度3236,錐體厚度16;(以上數據摘抄自圖紙鍋底部,K179810)。筒體直徑5640,高6806,厚度14,重13120;鍋頂部高度為5070,重11441.9,由上錐體、封頭等構成。噴放鍋拆卸前包括底板在內,按環焊縫劃分為12節,其中鍋底部四節,筒體四節,鍋頂部四節,分離器分為兩節,共14節。2、拆卸后,噴放鍋分為12層,其中:頂層:1000的圓管;第1層:B1(鋼板編號)為球冠=4000,共2塊;第2層:B2共2塊;第3層:B3為錐體40005640,共5塊;第4、5、6、7層:B4、5、6、7為圓筒體=5640,每層3塊;第8層:B8為錐體56404000,共3塊;B9、10為4500圓筒體,每層 2塊;底板:共4塊,=20。其中:第4層被盜割后長度為13.3米(=14),寬度B=1.75米;第五層被盜割后總長度為13.5米(=14),寬度B=1.75米;原筒體5640壁板長度為17.7096米;第4、5層共被盜割后長度為8.6192米,寬度B=1.75米,=14的鋼板1657.73、,材質為 噴放鍋位于蒸煮車間前面,緊靠廠區主要干道。蒸煮車間第一層樓板標高為0.0m第二層樓板標高為6100;第三層樓板標高為12650;第四層樓板標高為19000;天面標高為24600 ;搬運、安裝時盡量不破壞原廠房與地面。注:全部數據來自圖紙鍋底部(K179810)、225m3平底噴放鍋(K1798)、及安陽機械廠造紙設備產品圖冊(29)1.2技術說明225m3噴放鍋為一類壓力容器,設計壓力為0.11MPa;最高工作壓力為0.25MPa;設計溫度為125,最高工作溫度為175;焊縫系數:筒體、封頭均為0.85; 本設備按GB15089及勞動部頒發的壓力容器安置技術監察規程的要求制作。二、拆4、卸方案根據現場條件,利用2738的無縫管制作一搖頭桅桿,用一臺三噸卷揚機穿掛10噸三門滑車進行提升;利用四樓的立柱作為綁扎點,用1臺三噸卷揚機穿掛20噸四門滑車進行變幅;桅桿的搖頭采用兩個絞磨或倒鏈;在地面利用桅桿或吊車配合進行每節筒體的焊接組對,組對經檢查焊縫合格后對筒體上、下環焊縫按要求開坡口,完成后可以準備吊裝工作;在每一節筒體上焊接四個3噸的吊耳;從第二節筒體開始,在焊接每一節筒體前,為確保安全及方便焊接施工、探傷,應在鍋體內、外部搭設焊接平臺或腳手架;綁扎好鋼絲繩后用卷揚機提升,提升至組對筒體上方0.5米時停止提升,然后用絞磨或倒鏈進行筒節的初步對中;初步對中完成后降低筒體至鍋體上方5、100150時進行最后對中;對中完畢,降低筒體至鍋體上方35時進行最后對中;對中完畢,由焊工對筒體進行焊接施工;焊接施工未完成,嚴禁松脫鋼絲繩;每一道環焊縫焊接完成并經檢查合格后才能吊裝下一節筒體;依次完成12節筒體的組對吊裝。三、準備工作3.1為方便施工,應在噴放鍋附近準備好一塊筒體焊接組對場地;3.2按施工機具表中的數量準備施工腳手架、竹跳板或木板;或利用無縫管在每一節筒體內部按施工安全要求焊接搭設施工平臺;3.2利用2738的無縫管制作一個搖頭桅桿,長度10300;3.3 按要求穿掛滑輪組、鋼絲繩;3.4 吊裝前筒節組對焊縫應檢查合格,環焊縫坡口應符合焊接要求;3.5在每節筒體上焊接四個6、3噸吊耳;3.6檢查鋼絲繩、滑輪組、卷揚機確保處于良好狀態;四、拆卸主要施工方法與技術措施4.1檢查噴放鍋的基礎,包括基礎水平度、強度、標高、直徑;地螺孔的數量、孔距、尺寸等是否符合要求;4.2在四樓利用定滑輪穿繞好變幅鋼絲繩、變幅滑車、錨固鋼管、絞磨,將鋼絲繩捆綁到柱子上;4.3在三樓利用定滑輪布置好提升鋼絲繩、提升滑車、卷揚機,將鋼絲繩捆綁到柱子上;4.4在三樓利用定滑輪布置好變幅卷揚機,將鋼絲繩捆綁到柱子上;4.5在一樓布置好絞磨(倒鏈)、鋼絲繩;4.5起重工再次檢查各鋼絲繩的穿繞情況,應確保每條鋼絲繩穿繞正確;4.6開動變幅卷揚機豎立吊桿;4.7焊工在基礎上焊接好噴放鍋底板,由鉗工按施7、工要求進行找正、找平;4.8焊工完成第一節筒體的裝配焊接并經檢查合格;4.9焊工開好第一節筒體的上、下環焊縫的坡口并符合要求;4.10焊工焊好筒體上均勻分布的四個三噸吊耳;4.11將搖頭桅桿擺動至筒體正上方;4.12起重工捆綁并檢查好第一節筒體四個吊耳后,開動提升卷揚機將鋼絲繩拉緊;4.13緩慢提升筒體至距地面0.5米時停止提升;4.14用絞磨將桅桿緩慢擺動至底板正上方;4.15開動提升卷揚機將筒體緩慢降低至距底板100150時停止下降;4.16由鉗工進行最后找正,如不對中應通過絞磨(倒鏈)進行調整;4.17最后找正完成后,開動提升卷揚機將第一節筒體平穩降至底板上;4.18由焊工完成第一節筒體8、與底板的焊接施工;4.19檢查第一道環焊縫,合格后進入下道工序;4.20在第一節筒體內、外部搭設等高施工腳手架或焊接施工平臺;4.21起重工捆綁并檢查好第二節筒體四個吊耳后,開動提升卷揚機將鋼絲繩拉緊;4.22緩慢提升筒體至距第一節筒體上方0.5米時停止提升;4.23用絞磨將桅桿緩慢擺動至第一節筒體正上方;4.24開動提升卷揚機將筒體緩慢降低至距第一節筒體100150時停止下降;4.25由鉗工進行最后找正,如不對中應通過絞磨(倒鏈)進行調整;4.26最后找正完成后,開動提升卷揚機將第二節筒體平穩降至距第一節筒體35時停止下降;4.27由焊工完成第二道筒體環焊縫的焊接施工,焊接未完成,嚴禁松脫鋼9、絲繩;4.28檢查環焊縫質量,合格后進入下道工序;4.29按4.204.28以上順序依次完成11節筒體的焊接組對。 五、施工機具計劃表序號 名稱 規格型號單位數量 備注1卷揚機3噸臺2提升、變幅卷揚機2鋼絲繩61921.5170米40吊索、錨固用3鋼絲繩63715.0170米200卷揚機用4卡環5t個85無縫管2738米11做搖頭桅桿6無縫管453或相應角鐵米250頂替腳手架7定滑輪組HD2502D,起重量8噸付1提升滑輪組8動滑輪組HD2252D,起重量6噸付1提升滑輪組9定滑輪組HD2504D,起重量16噸付1變幅滑輪組10動滑輪組HD2254D,起重量12噸付1變幅滑輪組11定滑輪3t個10、5導向滑輪12腳手架30004000根28013腳手架6000根5014腳手架15002000根30015扣件套76016竹跳板條360六、人力資源計劃序號 名稱數量1起重工42鉗工43焊工44冷作工35安全員16電工1七、工程質量安全技術措施6.1卷揚機使用前必須由電工及起重工進行認真檢查,如設備閑置時間過長,應進行檢查并良好潤滑,確保各個部位能夠正常工作;6.2施工前使用的鋼絲繩、滑輪組等必須符合使用要求;6.3拆卸施工前參加施工的所有人員應熟悉施工方案并進行明確分工;6.4 無關人員嚴禁進入施工現場;225m3平底噴放鍋吊裝桅桿校核計算吊桿的長度計算:水平面內的長度要求:筒體最大直徑,=11、5640;L:筒體至蒸煮間外墻的距離,L=4000;L1:預留搭設腳手架與切割吊下的筒體的距離,L1=2000;LS:吊桿水平面內長度要求;LS=10300()垂直面內的長度要求:筒體最大直徑,=5640;L:筒體至蒸煮間外墻的距離,L=4000;a:噴放鍋頂至三樓地面的距離,a =1740012650=4750;LY:滑輪組的預留長度,2000;LT:吊桿垂直面內長度要求;LT=9600()吊桿長度LST: LST=MaxLS 、LT=LS=10300()吊桿荷載的確定;鍋底部重13801,高度4399,分為四節;筒體直徑5640,高7024,重15226,分為四節;鍋頂部高度為5880,重12、14803,分為四節;在拆卸過程中B3筒體由一錐體40005600、=14及一圓筒體4000830、=10組成,其重量應為筒體重量最大值。Q底:鍋底部每一節的平均重量;Q頂:鍋頂部每一節的平均重量;Q分:每節分離器的重量;Q筒:筒體每一節的平均重量; Q:噴放鍋拆卸時每一節的最大重量; G:筒體重量最大值;L:錐體鋼板的斜向長度,1210;1:錐體上部內直徑,4000;2:錐體下部內直徑,5000;A1:錐體表面積;A2:筒體表面積;1:錐體鋼板厚度,14; 2:筒體鋼板厚度,10;H:筒體高度,830;3450.3() 3280() 2860.5()4357.75()=34.3=20.9=513、410.225410.22()吊桿計算計算基本數據:H:吊桿長度,H=10300,材料采用2738(2198)的無縫管;:吊桿水平時變幅滑車組與水平面的夾角;H1:三層樓的凈高,H1=1950012650=6850;1800:四樓錨點距地面的高度; max:拆卸過程中吊桿與水平面的傾角的最大值,此狀態在吊鍋頂部第一節時出現;A:吊桿的凈截面積;W:吊桿截面的抵抗矩;1:2738無縫管的單位重量,取52.26m;1:2198無縫管的單位重量,取41.61m;H2:吊起第一節分離器時需提升的高度,H2=23002000=300;66.57 w1=428.48=52.3/m53 w2=269.8=414、1.6/m卷揚機的選用:提升卷揚機的選用: 載荷的計算:Q計:計算荷載; 1000:提升滑輪組、鋼絲繩重量 ;k:沖擊荷載系數,取1.1;Q:噴放鍋拆卸時筒體的最大重量,計為5410.22;Q計= k(5410.221000)=1.1(5410.22 +1000)=7051.24:滑車組跑頭拉力:P:滑車組跑頭拉力;Q計:計算荷載,7051.24;E:滑輪的阻力系數,取1.04; n:滑車組的滑輪數,采用“二二走四”的穿繞法n =4 ; z:懸吊重物的繩索分支數,采用“二二走四”的穿繞法z=4;P=1942.5根據現場條件,選用一臺3噸卷揚機Q實:選用3噸卷揚機的實際提升能力及安全系數K;1015、889.7 K= 1.54:變幅卷揚機的選用(按吊桿水平時承受最大彎矩,所需最大變幅拉力計算)P:牽引力; 6:采用“三三走六”的穿繞方法,繩索分支數;G1:吊桿自重,52.2610.3=538.3; Q0:噴放鍋筒體的最大重量,5410.22;H:吊桿長度,H=10300;:吊桿水平時變幅滑車組與水平面的夾角,計為33.63;k:沖擊荷載系數,取1.1;1;吊桿與水平面的夾角;Q:變幅滑車組自重,取1000;F2:變幅滑車組自重引起的拉力,取1000; F1:吊桿懸掛一節筒體水平時所需的變幅拉力; F0:吊桿懸掛一節筒體水平時所需的變幅總拉力;=11228.3F0=F1+F2=11228.316、+1000=12228.3P=1816.3根據現場條件,選用一臺三噸卷揚機Q實:選用3噸卷揚機的實際變幅能力Q實與安全系數K;=20XX8.23K=1.65變幅錨點的計算:(采用無縫管加角鐵加固)A1=66.57W1=428.48 53w2=269.8 F0=F1+F2=12228.3+1000=13228.3:鋼絲繩夾角,取60:B:柱子的間距,取6000;T:鋼絲繩的拉力=5091.6根據現場條件采用61921.5170的鋼絲繩,其破斷拉力為29800;實際安全系數K=5.85錨固鋼管的強度校核:(按吊桿水平時錨點受拉力最大校核):吊桿受到的軸向壓應力;:20g鋼材的容許壓應力,取170017、=1984245使用2738的無縫管=4633.1=4633.1=1700 因跨度過大,不滿足要求,所以應加兩根斜撐將管子的計算長度減小為1500=496061.3=1158.3=1158.3=1700 滿足要求使用2198的無縫管=1838.6=1838.6=1700 不滿足要求,應用角鋼或槽鋼對2197的無縫管進行加固實際上,桅桿變幅角度較小,不需要變幅至水平 因為變幅錨點后有鋼絲繩拉緊捆綁,所以應由鋼絲繩的強度來計算變幅角度根據現場條件采用61921.5170的鋼絲繩,其破斷拉力為29800;取安全系數值為5;求實際變幅拉力FD:實際安全拉力T T=5960=10323=由幾何關系: 即18、 取1=由得由得取桅桿與與水平面的極限傾角為22.78承受變幅錨點拉力的水泥柱強度校核:水泥柱受到的軸向壓應力;:200#水泥的容許壓應力,取200;T:鋼絲繩的拉力;T=5091.6;H:柱子高度,24600 19000=5600;W:柱子橫斷面的截面系數;B:柱子橫截面為正方形,為640;M:作用在柱子底部的拉力所產生的彎矩;h:柱子橫截面為正方形,h =B=640; S:柱子的橫截面積; :200#水泥的容許剪應力,取2000.6=255;柱子強度計算=1425648 43691=32.63 =44.2=200 強度滿足要求抗剪強度計算:=1.24=1.24=120 強度滿足要求鋼絲繩的19、選用:提升、變幅鋼絲繩的選用N:容許拉力; P:鋼絲繩的破斷拉力; K:鋼絲繩的安全系數; 由現場實際條件,根據起重吊裝技術P120查表25選用63715.0170的鋼絲繩,其破斷拉力為14500;實際安全系數K=7.53吊索的選用由現場施工條件,根據起重吊裝技術P119查表24選用61921.5170的鋼絲繩,其破斷拉力為29800;實際安全系數K=16.9滑車組的選用D:滑車組或滾筒的最小直徑; d:鋼絲繩直徑; Q:計算荷載; N:定滑車組的荷載;N定:每個定滑輪受力;Dd提升滑輪組 =7875.74 3937.87 2975.62變幅滑輪組=14044.6 =3057.1根據起重吊裝技20、術P189查表235,225的滑輪起重量為3000,250的滑輪起重量為4000提升滑車中定滑車選用由兩個250的滑輪組成的起重量為8噸的兩門滑車;動滑車選用由兩個225的滑輪組成的起重量為6噸的兩門滑車。 變幅滑車中定滑車選用由四個250的滑輪組成的起重量為16噸的四門滑車;動滑車選用由四個225的滑輪組成的起重量為12噸的四門滑車吊桿的校核計算(按吊桿為水平時最不利情況計算) 計算基本數據材質2738(2198)的無縫管 A:吊桿的凈截面積; W:吊桿截面的抵抗矩;:吊桿的單位重量,取52.26m;H:吊桿長度,H=10300;k:沖擊荷載系數,取1.1;Q:提升滑車的重量,取1000;Q21、1:變幅滑車的重量,取1000;:吊桿水平時變幅滑車組與水平面的夾角,計為40.02;1;吊桿與水平面的夾角;G1:吊桿自重,52.2610.3=538.3; Q0:噴放鍋筒體的最大重量,5410.22;SIN=0.0.643、COS=0.766 =66.57 w1=428.48 53 w2=269.8:吊桿受到的軸向總壓力N1:重物、起重滑車組的重量、變幅滑車組自重之半、吊桿自重之半所引起的對吊桿的軸向壓力;N2:起重滑車組繞出繩的拉力所引起的對吊桿的軸向壓力;N0:吊桿上半部受到的軸向總壓力;=9194.3=1915N0=N1+N2=9194.3+1915=11109.3吊桿受到的彎矩M022、:吊桿頂部作用力的偏心所產生的彎矩;M1:吊桿自重在吊桿中部所產生的彎矩;L:吊桿的計算長度,10300;e:吊桿頂部鋼板吊耳的偏心距,取250;吊桿受到的彎矩為:頂部:M0 中部:=0.5M0+M1 距頂部吊桿全長處:M,0=221656.1=69306.1=217076.8鋼管吊桿的強度校核:吊桿受到的軸向壓應力;:20g鋼材的容許壓應力,取1700使用2738的無縫管=166.88+506.62=673.5=673.5=1700 滿足要求使用2197的無縫管=209.61+804.58=1014.19=1014.19=1700 滿足要求鋼管吊桿在壓力和彎矩共同作用下的穩定計算:r:計算直23、徑; :長徑比; dp:平均直徑;:平衡系數;p:壓桿穩定系數使用2738的無縫管9.28(cm) 根據起重吊裝技術P282查表46=110、=3時,穩定系數p=0.196=851.44()=851.44=1700 穩定性符合要求使用2198的無縫管7.39(cm) 根據起重吊裝技術P282查表46=140、=4時,穩定系數p=0.145=1445.6()=1445.6=1700 穩定性符合要求吊桿底座的校核(主要校核焊縫強度)N0:吊桿受到的軸向總壓力;N0=N1+N2=9194.3+1915=11109.3 采用5006508的一塊底板并在兩測實行連續焊,采用4803108的主擋板作為主承24、力板并用兩塊5902108的三角形加強筋進行加強;底板與預埋的槽鋼進行連續焊,后部焊接三角形加強筋進行支撐。吊桿按水平時承受最大軸向壓力進行校核,相對于底座,吊桿的軸向荷載為水平方向的剪力并在產生彎矩;剪力引起豎直方向的均布剪應力Q;彎矩引起三角形分布的水平方向的均布剪應力M;最大剪應力發生在焊縫上、下兩端,應按合力校核。hf:貼角焊縫的截面厚度(取直角三角形的較小邊長),取5;Lf:貼角焊縫的計算長度;主擋板為480 ;加強筋為510;底板為310;M:吊桿軸向荷載引起的彎矩;:桅桿外徑,219;:貼角焊縫的許用應力,取1200; B:三角加強筋板的短邊,取210;:三角加強筋板的長邊,取525、90;If:焊縫的軸慣性矩; 主擋板的校核由剪力產生的剪應力為Q: 337.7()合=337.7=1200主擋板強度足夠 三角形加強筋的校核=1607.8=121646.84cm由剪力產生的剪應力為Q: 273.63()由彎矩產生的剪應力M: =794.43()=840.23()合=840.23=1200三角形加強筋強度足夠 底板的連接計算Lf:貼角焊縫的計算長度;底板為310 ; 由剪力產生的剪應力為Q: 529()合=529=1200底板強度足夠吊桿吊耳的校核計算吊耳板采用兩塊42012012的鋼板制成,上開兩個46的吊耳孔,L:吊耳孔距,L=420284=252;b:吊桿頭部寬度;21926、;W:吊耳橫斷面的截面系數;S1:起重滑輪組出繩端拉力,取1924.5;P計:一測吊耳的計算荷載;取9194.3;B:斷面寬度,取12;H:斷面高度,取120;A:橫截面面積;M:吊耳承受的最大彎矩;:20g鋼材的容許剪應力,取1000 吊耳的強度計算:=18346.02cm=28.8 =637=637=1700 強度符合要求 吊耳的抗剪計算:=772.14=772.14=1000 抗剪強度符合要求 耳孔的強度計算(按耳孔危險截面的剪應力校核)=2.7時 =1200=2438.33=2438.33=1200 強度不符合要求,應采用增加耳孔厚度或加強吊耳的方法增加抗剪強度,將增加到36;=36時27、: =812.78=812.78=1200 強度符合要求 8.筒體吊耳的計算(主要校核焊縫的強度)吊耳采用兩四塊=810的鋼板制作,每節筒體上焊接四塊吊耳;因為吊耳主要承受垂直方向的拉力,應按剪應力計算M:荷載引起的彎矩;:貼角焊縫的許用應力,取1200Lf:貼角焊縫的計算長度;hf:貼角焊縫的截面厚度(取直角三角形的較小邊長),取5;150:吊耳在筒體上的焊縫長度;剪應力: 303.63()合=303.63=1200;吊耳焊縫強度足夠危險截面的校核L:危險截面的長度,取120;:吊耳板的厚度,取10;=185.98=185.98=1700 強度符合要求max:安裝過程中吊桿與水平面的傾角的最28、大值,此狀態在吊鍋頂部時出現;H:桅桿吊第一節時的耳板離第三層樓的高度;T:此時的變幅拉力;:此時變幅滑輪組與水平面的傾角;H=10300SIN45.95=103000.719=7403第三層樓板標高為12650;第四層樓板標高為19000;1900012650=635074036350=1053 應將錨點從四樓地面提高1053,此時變幅拉力與垂直拉力成90=5755N:桅桿的軸向荷載=8280.2+269.1=8549.3使用2198的無縫管=53 w1=269.77 7.39(cm) 根據起重吊裝技術P282查表46=140、=5時,穩定系數p=0.126=()=1280.22=1700 穩定性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