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925大橋空心板預制施工組織(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8011
2023-07-10
9頁
23KB
1、汶川地震災后S313線兩河口至黑水溝公路恢復重建工程K6+925 6-20m 大橋 空心板預制施 工 組 織 設 計兩黑公路LHSG1合同段項目經理部K6+925大橋空心板預制組織設計一施工人員安排 技術員: 2名施工員: 2名試驗員: 2名安全員: 1名二空心板預制1.預制場布置安排遵循“安全、緊湊、通暢”的原則,根據現場地形狹窄,集中預制、移梁存放難以實施的實際情況,空心板預制場地采用因地制宜的辦法,即每一片梁設一個預制底座,在0號臺北岸臨時征用一塊荒地,整平、碾壓后作為預制場地,可預制18片梁板;在橋頭路基初步成型后,可在其上預制其余12片梁板。2.模板的制作與安拆空心板的側模與芯模按照2、施工圖紙在模板廠定制,加工成分片拼裝式組合鋼模。模板制作完成后要進行組裝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預制底座采用水泥砼澆注,砼標號要達到C15以上。底座澆注前要先對地基整平、碾壓,以確保地基不積水、不沉陷。模板裝拆時應注意以下事項:a.在整個施工過程中要始終保持模板的完好狀態,認真進行維修保養工作;b.模板在搬運過程中,應注意避免碰撞;c.模板在首次使用時,要對模面認真進行除銹。除銹采用鋼絲刷清除銹垢,然后涂刷脫模劑,脫模劑的涂刷要注意均勻、不遺漏;d. 拼裝時要注意接縫的緊密情況,必要時粘貼雙面膠帶,以確保接縫緊密、不漏漿;e.安裝完畢后要進行全面檢查,若超出容許偏差,則應及時糾正。3.鋼筋骨架的3、制作與安裝鋼筋骨架的制作在鋼筋加工棚進行,然后運至現場綁扎成型。鋼筋綁扎及模板組裝順序是:.地模澆注養生(須控制地模砼強度、平面尺寸、平整度、拉桿預留孔位置等);.標記梁板底面尺寸、安放梁底預埋鋼板、標記梁底板縱橫筋位置、地模上涂石蠟;.擺放底板下層橫筋、擺放并綁扎底板下層縱筋、穿腹板箍筋、綁扎腹板縱筋;.鋼筋位置校正、襯墊塊后就位于地模上、擺放并綁扎底板上層鋼筋;.校正腹板箍筋位置、底板上層橫筋與腹板箍筋點焊、焊接芯模支撐鋼筋、綁扎板端抗裂鋼筋和錨端加強鋼筋及螺旋筋;.安放波紋管并穿塑膠抽芯管、波紋管豎向定位后加以固定、腹板鋼筋籠墊塊綁扎;.板底內倒角斜筋綁扎、檢查并校正芯模支撐鋼筋、拼裝芯4、模并校正;. 波紋管橫向定位、架立側模并校正、側模與地模間隙處理;.兩側腹板鋼筋骨架頂部間距檢查并校正、頂板鋼筋綁扎、安放橋面連續預埋鋼板、橋面鋪裝連接筋和人行道及伸縮縫預埋筋綁扎;.架立端模并校正、預留板底排氣孔和翼緣板吊裝穿繩孔、地模清理。所有鋼筋在加工之前,必須先做清污、除銹和調直處理。4.混凝土澆注鋼筋綁扎和模板安裝完畢,經監理人員檢查驗收并簽認后進行混凝土的澆注施工。混凝土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拌制,近距離時(500m以內)蘭駝車運輸、遠距離時(500m以外)砼罐車運輸。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經試驗確定摻加適量減水劑。振搗以插入式振搗為主、附著式振搗為輔。澆注時要先澆底板、后澆腹板、再澆頂板并5、確保前后跟進;對腹板采用水平分層、斜向分段的連續澆注方式,分段長度4m6m,分層下料厚度不超過30cm,上層混凝土必須在下層混凝土振搗密實后且在下層混凝土初凝之前覆蓋,以保證分層處混凝土的良好結合;從梁的一端向另一端順序澆注,待距另一端4m5m時,從另一端向相反方向投料澆注至合攏,以避免結束端漿體過多、骨料過少。澆注頂層時,要及時校正預埋鋼筋及鋼板,并要及時整平、抹面收漿、跟進養生。混凝土澆注施工要注意如下事項:a.預應力混凝土所用的一切材料,必須全面檢驗,各項指標均應合格。拌和時,水、水泥、減水劑用量應準確到1;骨料用量準確到2%。b.澆注前,要對所有操作人員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并對模板和鋼6、筋的穩固性以及砼的拌和、運輸、澆注系統所需的機具設備是否齊全完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滿足要求后方可開始施工。c.澆注時,下料要均勻、連續,不能集中猛投而造成砼阻塞。在鋼筋密集處,要短時開動側振或插入式振搗器以輔助下料。分段澆注時,在混凝土尚未到達的區段內,禁止開動附著式振搗器,以避免空模振動而導致模板移位或變形。用插入式振搗器時,對波紋管附近不能強行硬插,注意不能造成波紋管破裂致使漿體流入。d.為避免腹、翼板交界處因腹板混凝土沉落而造成縱向裂紋,可在腹板混凝土澆完后略停一段時間,使腹板混凝土能充分沉落,然后再澆注翼緣板。但必須保證在腹板混凝土初凝前將翼板混凝土澆注完畢。e.施工中隨時注意檢查模板7、鋼筋及各種預埋件的位置和穩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f.澆注過程中要隨時檢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嚴格控制水灰比,不得隨意增加用水量,攪拌和澆注密切配合,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g.每片梁除制作足標準養護試件外,還應制作隨梁同條件養護的試件3組,作為張拉、吊裝等工序的強度控制依據。h.認真填寫混凝土澆注施工原始記錄。 5.拆模待混凝土初凝后,即可抽卸芯模,但須注意輕拆輕卸,不能對砼造成任何破損。為確保萬無一失,亦可在澆注后第二天拆卸芯模和側模。但波紋管內所穿的塑膠管必須在混凝土初凝后立即抽拔掉,并用水泥袋等綁扎成棒狀堵塞波紋管口,避免穿束張拉前雜物進入。側模拆除后,立即將絞縫連接筋伸出部分掏出,但不能8、對梁體造成過多破損。6.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后,即可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對端部和側面采用草席覆蓋、對頂部進行鋪砂并根據天氣情況進行充分灑水;對空心采取兩端砌磚、內灌水的辦法,并將同條件養護試件置于其內。三空心板預應力施加待空心板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即可進行預應力施加:孔道檢查穿束前,應對孔道和錨墊板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孔道暢通無阻、錨墊板位置真確。若錨墊板移位,造成墊板平面和孔道中軸線不垂直時,應用楔形墊板加以糾正。穿束按設計、規范要求對鋼絞線下料;對下好料的鋼絞線按每束根數用西鐵絲間斷2m3m綁扎成束,并按孔位和長度編號,對先入孔束端用膠帶粘纏后采用人工直接穿束。張拉采用兩端同時張拉,為減小應力9、損失,應先壓緊一端錨塞,并在另一端補足至k值后,再壓緊錨塞。兩端千斤頂升降速度應大致相等,測量伸長的原始空隙、伸長值等工作應在兩端同時進行。張拉程序: 量測引伸量1總張拉噸位的1015初張拉P0 初應力0持荷2min 控制張拉應力k持荷量測引伸量23min 回油錨固 量測引伸量3安全操作注意事項:a.張拉現場應有明顯標志,與該工作無關的人員嚴禁入內。b.張拉或退楔時,千斤頂后面不得站人。c.油泵運轉有不正常情況時,應立即停車檢查。在有壓情況下,不得隨意擰動油泵或千斤頂各部位的螺絲。d.作業應有專人負責、指揮,操作時嚴禁摸踩及碰撞力筋,在測量伸長時,應停止開動千斤頂。e.張拉時,夾具應有足夠的夾10、緊能力,防止錨具夾具不牢而滑出。f.千斤頂支架必須與梁端墊板接觸良好,位置正直對稱。g.在高壓油管的接頭應加防護套,以防噴油傷人。h.已張拉完而尚未壓漿的梁,嚴禁劇烈振動。孔道壓漿A.壓漿前的準備工作:a.采用切割機割切錨外鋼絞線,預留長度5cm。b.封錨。錨具外面的預應力鋼絞線間隙應用環氧樹脂砂漿填塞,以免冒漿而損失灌漿壓力。封錨時應留排氣孔。c.沖洗孔道。孔道壓漿前應用壓力水沖洗,以排除孔內粉渣等雜物,保證孔道暢通。沖洗后用空壓機吹去孔內積水。B.水泥漿的拌和:先下水再下水泥,拌和時間不少于1min,灰漿過篩后存放于儲漿桶內。此時桶內灰漿仍要低速攪拌,并經常保持足夠的數量以保證每根孔道的壓11、漿能一次連續完成。水泥漿自調制到壓入孔道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40min。C.壓漿工藝:a.孔道壓漿順序是先下后上,要將集中在一起的孔一次壓完。若中間因故停歇時,應立即將孔道內的水泥漿沖洗干凈,以便重新壓漿時孔道暢通無阻。b.鋼絞線張拉后,孔道應盡早壓漿,一般不得超過3d。c.壓漿采用活塞式壓漿泵。壓漿的壓力,開始時要小,逐步增加,一般為0.50.7MPa,但不得小于0.3MPa。每個孔道壓漿至最大壓力后,應有一定的穩壓時間。壓漿應達到孔道另一端飽滿和出漿,并應達到排氣孔排出與規定稠度相同的水泥漿為止。d.為檢查孔道內水泥漿的實際密度,壓漿后應抽查壓漿的密實情況,如有不實,應及時處理和糾正。e.要12、在拌制水泥漿的同時,制作標準試件,經與構件同條件養護到20MPa后可撤銷養護,方可進行吊裝。f.孔道壓漿時,工人應戴防護眼鏡,以免水泥漿噴傷眼睛。g.壓漿完畢后,認真填寫施工記錄。封端孔道壓漿后立即將梁端水泥漿沖洗干凈,同時清除墊板、錨具及端面砼的污垢,以備澆注封端混凝土。封端混凝土澆注程序如下:a.綁扎封錨端鋼筋。b.妥善固定封端模板,以免在澆注混凝土時模板走動而影響梁長。立模后校核梁體全長,其長度應符合允許偏差的規定。c.封端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規定。d. 澆注封端混凝土時,要仔細操作并認真插搗,務使錨具處的混凝土密實。e.封端混凝土澆注后,靜置1h2h,帶模澆水養護。脫模后在常溫下一般養護時間不少于7晝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