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挖孔樁基礎專項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8617
2023-07-10
8頁
26.50KB
1、挖孔樁基礎專項施工方案一、工藝措施1、施工管理目標施工部署原則:項目實行目標管理,利用先進技術,精心組織,精心施工,優質、高速、低耗完成本樁基工程。質量目標:確保本樁基工程質量優良。工期目標:確保工期計劃時間內人工挖孔樁全部竣工。安全生產目標:杜絕重大傷亡、設備隱患、火災事故,把各種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文明施工目標:執行現場標準化管理,創一流文明施工現場。服務目標:與各方密切配合,為施工創造條件,使業主滿意。2、施工準備熟悉圖紙、會審施工圖,領會施工組織設計意圖。提出主要材料、施工機具規格和需用量計劃,并逐步落實供貨單位及進場時間。對設計院提供的坐標和水準點進行復核,做好軸線控制樁位和半永2、久性水準點,作出放線測量報告并及時與監理工程師會簽。 搭設施工臨時設施,敷設現場臨時水電供應管線。確定設備設置位置,按順序組織設備就位安裝。3、施工協調積極參與包括業主、監理、設計、地質、施工等各方參加的協調會議,及時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確保施工順利進行。服從公安、城管、環衛等政府部門的安排,認真處理好與周邊單位的關系,減少外來干擾,把主要精力投入施工,決不能因外界矛盾而影響施工。及時協調各班組之間可能出現的矛盾,做到人盡其能、物盡其用。4、施工工藝 測量放樣由項目部測量組符合設計單位提供樁孔座標,確保無誤后,用全站儀放出樁位。樁位經施工人員和測量監理工程師在開挖前檢驗合格,釘上木樁,并3、以樁上的鐵釘作標記,用砼固定木樁,放樣完畢即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樁孔中心點的控制為防止雜物在開挖時落入孔中,便于第一節砼護壁施工,防止地表水滲入井內,開挖前應以樁中心點為中心,按相應的樁徑加大40cm用磚砌一圈,寬度為120mm,高出井周圍地面150200mm,同時通過樁中心引兩條垂直直徑線與井圈相交得四點,在這四點處設置四個鋼釘,或用油漆在這四點作標記,作為控制中心點及施工中控制垂直度的依據。要求每模都進行吊中,拆模后進行復檢,及時修正,做到中心偏差在10mm以內。 支設護壁模板 模板高度取決于開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為1m。護壁中心線控制,系將樁控制軸線,高程引到第一節混凝土護壁上,每節4、以十字線對中、吊大線錘控制中心點位置, 用尺桿找圓周, 然后由基準點測量孔深。 設置操作平臺,用來臨時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護壁混凝土用。 澆筑護壁砼護壁砼要搗實,上下壁搭接5075mm,護壁采用外齒或內齒式;護壁砼強度等級為C15,厚度150mm,護壁內等距放置8根直徑68mm長1m的直鋼筋,插入下層護壁內,使上下護壁有鋼筋拉結,避免某段護壁出現流砂、淤泥而造成護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現象;第一節砼護壁高出地面200mm,便于擋水和定位。 拆除模板繼續下一段施工 護壁砼達到一定強度后(常溫下24小時)便可拆模,再開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繼續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環,直到挖至設計要求的深度。 排除孔底積5、水,灌注樁身砼灌注樁身砼前,應先吊放鋼筋籠,并再次測量孔底虛渣厚度,并按要求清除。 二、質量措施1、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領導小組 本工程設立全面質量領導小組,下設專職質檢機構質檢部,質檢部內設各專項工程質檢工程師及質檢工程師助理,專司質量檢查之職。 組成以總工程師為首,選派有多年施工經驗的技術人員組成的技術攻關小組,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與方法,結合現場實際情況,精心編制出詳細的施工方案,報業主和監理工程師批準,杜絕因施工方案不當而引起工程返工和質量事故的發生,成立創優工作領導小組。2、建立各級質量責任制按照企業法人工程質量責任終身制的原則,建立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總工程師、施工隊主管領導、單位工程6、技術負責人、質量檢查人員、質量管理部門、施工技術部門、計劃部門、物資、機械設備部門、班組作業層等質量責任制,建立各工程質量責任卡,并建立與各級責權利相統一的運行機制。3、制定獎罰辦法,將質量情況與工資、獎金相結合 將質量管理目標分解細化,按項目和工序落實到人,實行各級各類人員質量獎罰責任制,同每人的工資獎金掛鉤。 根據規范要求制定詳細的內部工程質量檢測制度和工程質量檢查評分辦法。項目部質量領導小組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全面質量檢查和評分,并將結果予以通報,此結果將是核實各工程隊工資的首要依據,工程隊質量質檢小組每天進行質量小結,每周進行一次自檢自評,并將結果報項目部的質量領導小組,此結果亦是職工工資7、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 出現質量事故時,除對責任人及所在施工隊實行經濟處罰外,還將對責任人進行相應的行政處理。4、實行質量一票否決制 當質量與進度等發生矛盾時,必須先質量后進度。對于關鍵工程質量必須采用雙控措施,經項目總工程師同意后再報監理工程師批準。5、加強職工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素質采取各種途徑,提高施工人員業務素質,利用雨天和施工間隙,請監理工程師或工程師代表講授技術規范和施工操作方法,組織技術比賽,并適當派員外出學習,及時掌握高等級公路建設中新的施工工藝和技術。每一新的分項工程開工后,均先做試驗段,確定正確的施工工藝、操作方法等,質量控制達到規范要求后,組織相關施工人員在現場進行講評,8、提出在施工中應注意的事項。6、加強設備、材料的管理 經常進行施工設備檢修、檢測儀器設備的標定、材料的檢驗,確保機械設備完好率、使用性能、檢測儀器的精度滿足施工要求和確保合格的原用于工程中。杜絕由機械設備、檢測儀器和材料原因而引起的工程質量事故。 現場設備、材料的擺放要整齊劃一、分門別類,堆碼有序,不得出現混亂、雜亂無章的現象,避免誤用設備、材料而導致影響工程質量情況的發生三、安全措施1、預防坍塌的安全技術措施在人工挖樁孔過程中嚴格按施工要求作護壁,一護到底。挖孔運到地面的土石應暫時堆在距孔口邊緣2米以外,堆放高度不應超過1米,并及時運走,載重汽車不應進入施工場地內。護壁混凝土應按配合比通知單計9、量投料,粗骨料粒徑不要過大。嚴格控制拆模前護壁質量要求,認真檢查護壁強度達到70%以上方可拆模。應按設計要求挖擴大頭,松軟砂土地層應采取短挖短護,一護到底的方法。挖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凈空尺寸和平面位置、保持孔壁圓度,使孔壁受力均衡、避免塌方。挖樁孔時如遇透水應及時排水、及時護壁,以防止水潤土質變軟而造成塌方。搞好特殊情況下的護壁,預防坍塌事故。2、杜絕觸電事故的安全技術措施施工電纜必須架空或埋于地下,不能平地而放。為防止孔內潛水泵、震動棒漏電傷人,采用三相五線制,“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實行一機一閘一保險,設備的照明線分開安裝,放在孔口處,遇到有緊急情況可隨手拉閘。孔內照明應使用橡膠軟電纜10、,不許有接頭;照明必須采用12伏低壓電源,進入樁孔內的所有電器及用電設備均應接零底線,拉動電線時禁止與一切硬物產生摩擦,電器開關應集中在樁孔口內,并應裝置漏電保護器。工作燈應采用防水移動式,懸掛在孔壁一側;作業人員上下及升降桶(藍)時,切勿碰撞照明燈。所有伸入樁孔的電線在孔口均應離地掛設,防止與孔口凸緣磨破皮漏電傷人。一旦發現漏電,必須迅速拉閘斷電,值班電工必須對所有電器設備及線路加強檢查維修,及時發現問題,妥善處理。潛水泵應用尼龍繩(鋼絲繩)作受力活動索,嚴禁用電纜或膠管提升水泵。操作手持電動工具的人員,作業前必須認真檢查設備,并配戴絕緣手套及絕緣鞋。工地電工必須持證上崗,其技術等級應與其承11、擔的工作相適應。3、預防高處墜落安全技術措施為防止孔口地面作業人員掉入樁孔內,可在孔口設1米高的護欄,護欄上留一個1米寬的作業口,在作業口旁,地面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無關人員不得靠近樁孔口,樁孔口機械操作人員不準離開崗位,口袋內不得放置物品(如鑰匙、鋼筆、懷表、手機、打火機、小型機具、玩物等)以防墜入樁孔內,每工班收工前,孔內作業人員上至地面后,應將孔口蓋封閉。平時,暫不施工時都應加蓋封閉。為防止施工作業人員上下孔時墜落,應配置安全可靠的設備,并由培訓合格的操作人員操作。施工作業前,認真檢查工作臺板、升降用的支架轆轤、卷揚機、輪軸、繩索、提引鉤的自鎖裝置、制動裝置、桶(藍)是否固定牢固并完12、好。挖孔過程中土石不能裝得過滿,升降桶時應先掛好鉤,使之居孔中心勻速升降。提升大石塊時,應綁好石塊,并要求孔內人員先回到地面,然后再提升,以防超重,繩索拉斷。由樁孔中排除的土渣,應及時運走,不得堆放在孔口周圍,如需堆放,應距孔口5mm以外,且不得堆積過多,以防坍塌。在樁孔口設置高出30cm的凸緣,擋住地面上的石塊、泥砂、工具、器具、短鋼筋等物不致掉入孔中傷人。及時清理作業現場,對挖出的石塊、泥砂隨時清運離場。在樁孔內護壁的凸緣上設置半圓形的水平防護罩,以遮蓋樁孔水平面一半。防護罩隨樁孔挖深逐步下移,使其保持在距作業面大約3米處。吊桶在孔內吊運泥土時,孔內作業人員應暫停作業,躲避到防護罩下面。半13、圓形防護罩必須堅固牢靠。樁孔內作業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穿好絕緣膠鞋方可作業。孔下需要工具,應用提升設備遞送,嚴禁向樁孔內拋擲。孔樁口與下部作業人員應有可靠的聯絡設施,如樁孔管理混亂,樁孔內應立即停止作業回到地面上。地面孔口作業人員須待井下作業人員上來后方可離崗。送大直徑、超長的網筋籠時,應使用吊車進行起吊作業。挖孔間隙吊架不能搬動,成孔后蓋上鋼筋網。施工作業區設防護欄,備有紅燈警示,防止人墜入孔內。高空交叉作業在下面挖孔時,孔上面應采取封閉棚或遮擋,以防高空墜物,殃及挖孔人員。4、預防中毒窒息安全技術措施每日開工前應檢測井下有無危害氣體和不安全因素,孔深大于10m及腐殖土層較厚時,應有專門送風設備,風量不應小于25L/s,向樁孔內作業面送入新鮮空氣,樁孔爆破后,必須向樁孔內送風,或向樁孔內均勻噴水,使炮煙全部排除或凝聚沉落后,才能孔樁內作業,當樁孔內土層含有毒氣體及有機物質較多時除加強通風外,還應對有害氣體加強檢測。在孔內作業,如作業人員感到頭痛、腦帳、呼吸困難,應及時停止施工,立即返回地面,待檢測孔內氣體,針對情況加以處理后,確認安全,方可換人下孔。 5、成孔間隙期及混凝土澆灌完成后孔口應加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