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制安施工組織設計工程制安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8841
2023-07-10
10頁
24KB
1、模板制安施工組織設計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編 制 人:審 核 人:二00 年 月 日模板制安施工方案 一、本工程模板制作與安裝 (一)樁身、柱網軸線構造、梁型概況: 本工程由縱橫軸正交所形成的四邊形,雖邊長各異,但均為矩形,故梁的縱橫向長均為直線形,從梁幾何尺寸分析,斷面為矩形,該樓最大跨度為14.4m,斷面為600mm1000mm。柱斷面均為矩形或園形,最大斷面為650650。 (二)柱梁的幾何尺寸分析: 本工程梁斷面均為矩形;立柱為矩形或園形。 (三)模板類型 依據(一)、(二)情況:矩形立柱和矩形直線梁模板均采用組合鋼模板和金屬扣件施工。園形柱采用定做定形模板和金屬扣件施工。(四)各類模2、板的支撐、固定結構決定: 1、梁的模板固定,一律采用鋼管固定:a.梁與梁的模板間距,一律采用平面矩形網管固定。b.每梁的側模、正方形柱模板之間采用拉結鐵片穿插入嘏扣內固定。c.梁的底板支撐:若采用木桿大頭撐間距為600-800,立桿要直,最小頭直徑為100,竿底墊50厚枋木,長在1500以上,3m以上層高支撐與支撐之間要設置腰間系材一道。底頭要求雙邊和木楔,若不用大頭撐,用鋼管支撐,應設置雙排,排距不大于800,橫桿間距為600。排竿設剪刀撐,桿腳鋪墊50厚枋,并設掃腳竿。 2、立柱的固定: a.構造柱模板,采用組合鋼模配置,模板與模板之間的聯接必須要按固定眼孔穿滿S形操,不宜跳躍設置。 b.3、柱與構造柱抱箍,在柱底15cm和距梁底板下10cm處必須設置抱箍,箍與箍間距為600-800。 c.梁、柱接頭部分模板,必須按幾何尺寸規范固定,不允許隨意用不規格的木條或磚頭等檔填,應保證梁、柱、板兩平面交面處陰陽角規整,砼成型符合設計要求。 d.梁、柱、模板接頭縫隙要小,不允許漏漿,以保證砼面面光。二、模板和支架的要求模板工程由模板和支撐系統兩部分組成,模板的作用是保證澆灌砼的位置和幾何尺寸,形狀的準確性,在施工中應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以保證在砼自重、施工荷載及砼側壓力的作用下,不破壞、不變形,支撐系統保證模板形狀、尺寸及空間位置的支撐體系。支撐系統是支持和穩固模板的結構,它概要保證模板的4、空間位置的準確,又承受模板、鋼筋、砼的自重及施工荷載,并在上述荷載作用下不沉陷、不變形、不破壞。 1、模板及其支架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a.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b.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澆砼的自重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c.構造簡單,裝拆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安裝和砼的澆筑、養護等要求。d.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2、模板與砼的接觸面應涂隔離劑,對油質類等影響結構或防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不宜采用,嚴禁隔離劑沾污鋼筋和砼接槎處。3、豎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當安裝在基土上時應加設墊板,且基土必須堅實并設排(防)水措施,模板及其5、支架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臨時固定設施。4、現澆鋼筋砼梁、板、柱,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1000。5、現澆多層房屋和構筑物,應采取分層分段支模的方法,安裝上層模板及其支架應符合下列規定:a.下層模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高支架支撐。b.上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下層支架的立柱,并輔設墊板。c.當采用懸吊模板,木行架支模方法時,其支撐結構的承載能力和剛度必須符合要求。6、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日期,取決于結構的性質、模板的用途和砼硬化速度。及時拆模可提高模板的周轉為后繼工作創造條件。如過早拆模,因砼未達到6、一定強度,過早承受荷載而產生變形甚至會造成重大的質量事故,因而現澆結構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側模(不承重模板),在砼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時方可拆除。b.底模(承重模板),在砼強度與結構同等條件養護的試塊達到規定的強度時方可拆模板結構,跨度小于等于2m,砼強度達到設計標準值的50%時,方可拆除,跨度大于2m小于等于8m,砼強度達75%時方可拆模。跨度大于8m砼強度達100%時方可拆模,對梁拱殼結構跨度小于等于8m,砼強度達75%時方可拆模,跨度大于8m,砼強度達100%時,方可拆模,對懸挑構件跨度小于等于2m砼強度達75%時方可拆模,7、跨度大于2m時,砼強度達100%方可拆除。三、對支架的具體要求1、梁下底板配好后,加設大頭撐,大頭撐間距梁高在0.8-0.6m,為0.8m,梁高小于0.6m時,間距為0.9-1.0m。2、對構造柱的配模,一定要在砌體墻上留出抱箍孔,要求模板緊貼墻面,支撐牢固,構造柱成型后,其柱面高出墻面一定要控制在5mm以內。四、對綜合樓框架柱、梁、模板搭設和固定的技術要求及注意事項1、每層施工中,搭設滿堂紅腳手架,縱橫立桿間距在1.5-2.0m,現澆梁下支撐系統為:梁下用鋼管組成門式架,與園木大頭撐相間配置。在跨度大于8m,梁高為500至600高,梁厚為250-300時,架子與架間距為1.4-1.6m,梁跨8、面小于8m時,架與架間距可為1.8-2.0m。木大頭撐間距可為1.8m至2.0m。門式架兩立桿間距為800。2、模板拼裝前,均須待施工員測標高控制點驗和軸線測驗后進行。3、柱子模板自下而上依次連拼,全部柱模就位后,調整柱模垂直度,直到柱模方正為止,柱箍間距每80cm一道,柱模安裝全部完成后,全面復核模板垂直度,對角線長度差,截面尺寸要求支撐必須牢固,預埋件、預留孔洞嚴禁漏設且必須準確、穩牢,超偏的必須進行校正。4、梁模板安裝在柱模拆除后進行,其安裝程序為:放線搭設支模架安裝梁底模梁模起拱綁扎鋼筋與墊塊安裝兩側模板固定梁夾安裝柱點模板檢查校正安梁卡箍相鄰梁模固定。a.梁模安裝前,須待墻上或柱子彈9、出梁的標高,中心線和模板安裝內邊線后進行。b.第一層梁搭設支模架支承于地面時,應先將地面基土平整夯實,且在立桿下墊長枋木,立桿上200mm鎖設橫桿一道,當支模架支承在樓面上時,應充分考慮施工荷載對下部樓層結構的影響,若下部樓層強度不夠或支承能力不足時,必須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如相鄰的下一層或兩層支承架暫不拆除等辦法。同時,上下樓層的支模架立桿應在同一條垂直線上,且立桿下鋪墊板。c.凡凈跨度大于4m時,底模均須按梁全跨的1-3起拱,梁模安裝完成后,檢查其中心線、標高、斷面尺寸等項目,支模架及梁模夾具必須牢固。d.根據梁斷面厚度,設計梁立桿間距800-1000mm,小橫桿間0.9-1.0m,大橫桿10、間距1.5m,并按要求設置剪刀撐和斜撐。對于該工程最大截面梁,立桿和小橫桿間距縮小到0.8m。5、樓板模板安裝程序:復檢樓板底柱高搭設支模架安設龍骨安裝模板安裝柱、梁、板節頭模板安放預埋件及預留孔洞模板等檢查,校正交付驗收。樓板模板宜從樓板四周向中心鋪設,若梁板一起現澆、梁板交接處的模板不應連在一起,以便分別拆模。預埋件的固定可采用焊接固定、綁扎固定和鐵釘三種方法固定,視其精確度擇優而用。6、模板拆除前,應先壓同條件養護試件,確認砼達規定強度,并經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同意后方準拆除,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五、模板施工的安全技術措施模板安裝的安全技術措施1、基礎及地下工程模板基礎及地下工程模板安11、裝,應先檢查基坑土壁邊坡的穩定情況,發現有塌方的危險時,必須采取安全加固措施之后,才能開始作業。操作人員上下基坑要設扶梯。基槽(坑)上口邊緣1m以內不允許堆放模板構件和材料。向坑邊運送模板如果不采用吊車,應使用溜槽或繩索,運送時要有專人指揮,上下呼應。模板支撐支在土壁上,應在支點墊板,以免支撐不牢或造成土壁坍塌。地基地上支立柱應墊通長墊板。采用起重機運模板等材料,要有專人指揮,被吊的模板構件和材料要捆牢,避免散落傷人,重物下方的操作人員要避開起重臂下方。分層分階的柱基支模,要待下層模板校正并支撐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層的模板。2、混凝土柱模板工程柱模板支模前,四周必須設牢固支撐或用鋼筋、鋼絲繩拉結12、牢固,避免柱模整體歪斜甚至傾倒。柱箍的間距及拉結螺栓的設置必須依模板設計要求做。當柱模在6m以上,不宜單獨支模,應將幾個柱子模板拉結成整體。3、單梁與整體混凝土樓蓋支模單梁或整體樓蓋支模,應搭設牢固的操作平臺,并設防身欄。要避免上下同時作業,樓層層高較高,立柱超過4m高時,不宜用工具式鋼支柱,宜采用鋼筋腳手架立柱或門式腳手架。如果采用多層支架支模時,各層支架本身必須成為整體空間穩定結構,支架的層間墊板應平整,各層支架的立柱應垂直,上下層立柱應在同一條垂直線上。現澆多層房屋和構筑物,應采取分層分段支模方法。在已拆模的樓蓋上,支模要驗算樓蓋的承載力能否承受上部支模的荷載,如果承載力不夠;則必須附加13、臨時支樁支頂加固,或者事先保留該樓蓋模板支柱。上下層樓蓋模板的支柱應在同一垂直線上。首層支模,地面應夯實平整,立柱下面要墊通長墊板。冬期不能在凍土或潮濕地面上支立柱,否則土受凍膨脹可以將樓蓋頂裂或化凍時立柱下沉引起結構變形。4、混凝土墻模板工程一般有大型起重設備的工地,墻模板可采用預拼裝成大模板,整片安裝、整片拆除,可以節省勞力,加快施工速度。對于這種拼裝成大塊模板的墻模板,一般沒有支腿,在停放時一定要穩固的插放架。大塊墻模由一般定型模板拼裝而成,要拼裝牢固,吊環要進行計算設計。整片大塊墻模安裝就位之后,除了用穿墻螺栓將兩片模板拉牢之處,還必須設置支持或相鄰墻模連成整體。如果小塊模板就地散文散14、拆,必須由下而上,逐層用龍骨固定牢固,上層拼裝要搭設牢固的操作平臺或腳手架。5、圈梁與陽臺模板支圈梁模板要有操作平臺,不允許在墻上操作。陽臺支撐的立柱可采用兩種方法,一種是由下而上逐層在同一條垂直線上支立柱,拆除時由上而下拆除,一種是陽臺留洞,讓立柱直通頂層,總之,陽臺是懸挑結構,附加的支模立柱傳來的集中荷載是難以支承的,弄不好可能要塌下來。首層陽臺支模立柱支承在散水回填土上,一定要夯實并墊墊板,否則雨季下沉,冬季凍脹都可能造成事故。支陽臺模板的操作地點要設護身欄、安全網。模板拆除的安全技術1、基礎拆模基坑內拆模,要注意基坑邊坡的穩定,特別是拆除模板支撐時,可能使邊坡上發生震動而塌方。拆除的模15、板及時運到離基較遠的地方進行清理。2、現澆樓蓋及框架結構拆模一般現澆樓蓋及框架結構的拆模順序如下:拆柱模斜撐與柱箍拆柱側模折樓板底模拆梁側模拆梁底模。樓板小鋼模拆除時,應設置供拆模人員站立的平臺或架子,還必須將洞口和臨邊進行封閉后,才能開始工作。拆除時先拆除鉤頭螺栓和內外鋼楞,然后拆下U形卡、L形插銷,再用鋼釬輕輕撬動鋼模板,用木錘或帶膠皮墊的鐵錘輕擊鋼模板,把第一塊鋼模板拆下,然后將鋼模逐塊拆除。拆下的鋼模不準隨意向下拋擲,要向下傳遞到地面。已經活動的模板,必須一次連續拆除,按由上而下的順序拆除,拆除最后一道連桿應與拆除立柱同時進行,以免立柱傾倒傷人。多層樓板模板支柱的拆除,下面究竟應保留幾層樓板的支柱,應根據施工速度、混凝土強度增長的情況、結構設計荷載與支模施工荷載的差距通過計算確定。3、現澆柱模板拆除柱模板拆除順序如下:先拆除斜撐或拉桿(或鋼拉條)自上而下拆除柱箍或橫楞拆除豎楞并由上向下拆除模板連接件、模板面。六、柱、梁、樓面板底模搭設示意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