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460-K2080段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精(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9337
2023-07-10
6頁
94KB
1、K0+460K1+000段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K0+460K1+000段 , 全長 0.54Km , 共有清表 0.58萬 m 3, 河塘清淤 0.9萬 m 3,路基填方 5.5萬 m 3。二、施工組織及安排:根據本合同段工程數量及工期要求,我項目部將組織一個路基施工隊 伍來完成本合同段的路基土石方施工任務。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我項目 部選定了李家巷楊家山作為借方料場,運輸考慮用汽車直接運到工地,在 施工時應認真安排臨時道路、便橋的修建給施工創造良好的施工條件。同 時將池塘清淤以及池塘宕渣回填工作做為重點工程, 集中突擊, 早日完成, 保證工程質量。具體人員安排情況如下: 主要機械2、設備如下 : 三、進度安排:路基填筑計劃開工日期為 20XX年 8月 11號,計劃完工日期為 20XX年 11月 31號, 施工時間為 112天;詳見橫道圖及網絡圖。四、道路工程各工序的主要施工方法為:1、中樁及水準點復核及保護:路基開工前必須復核中樁及水準 點的準確性,并將復核記錄及平差計算結果報現場監理組復核認可。 2、清表及便道施工、進場后先組織測量員按設計道路中心每 20m 間隔對原地面的標 高進行測量并畫出橫斷面圖 , 報監理審核。然后根據實際地形、地勢特征 清理表層余土, 將路基范圍內的雜填土、 耕植土挖除并外運。 之后從 K2+040長洪公路起沿中線填筑 10m 寬便道,貫通全線3、。便道跨越河道處折向路基 人行道外側。其中一號橋左側 21m 處計劃搭設凈跨為 12m 凈寬 4.5m 的便 橋一座,二號橋右側 21m 處便道采用宕渣直接填筑法過河。、 由于施工時已為雨季, 對上述工作的施工質量及進度影響較大。為此采取了以下兩個措施:a、調查了解并收集相關的氣象信息,關注本地的天氣預報,粗平土 基并形成路拱,及時壓實土基,增加表層土壤密實度,縮小孔隙,以減少 降雨時的地面滲水量。b、由于地下水位較高,故在紅線外,綠化帶內開設縱向邊溝,并與 河道貫通,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土基碾壓的密實性。3、河塘地段填方:a 、河塘地段填方宜在干燥和雨量較少的季節進行。b 、按圖紙或工程師的4、要求,先圍堰、抽水、清除表面淤泥,然后用 滲水性良好的宕渣分層壓實回填。c 、當遇路基半側在河塘中時,施工注意拼填部位的填筑質量。除需 清除河堤上的樹根雜草外,還應將表面松土清除。拼填時隨填高按要求挖 出臺階,分層壓實至設計要求的壓實度4、路堤的施工:本合同段路基采用清表 30cm 后外借塘渣填筑,所用宕渣均采購自李 家巷楊家山,宕渣數量質量均滿足設計要求。在路基正式施工前將 K0+460 K0+560段做為試驗路段進行施工,在 試驗段完成后,提交實驗段施工報告,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以此為指 導進行路基的填筑施工。路堤具體的施工措施為:分層填筑a 、分層填筑要注意路基沉降而需補填的土方,根據5、設計要求及施工 現場實際情況分層填筑。按預測沉降隨路堤填筑一次拋填到位。b 、采取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的填筑方法進行施工。當原地面高低不 平且坡度小于 1:10時,先從最低處分層填筑;當坡度大于 1:10時,挖 設臺階后自低向高分層填筑,臺階寬度不小于 1m, 臺階頂做成 2%-4%的向 內傾斜坡度。為保證路堤全斷面壓實一致,路基兩側各加寬 0.3m, 最后刷 坡整平夯實;c 、根據填土高度及試驗段確定的分層厚度和壓實系數計算出計劃分 層數、壓路機行走速度和碾壓遍數,并繪出分層施工圖,向現場施工人員 進行技術交底;d 、為節約攤鋪平整時間,在運輸填料時,計算控制卸土密度,一般 15T 自卸車間隔6、 4到 5米,梅花形卸車。攤鋪平整a 、填筑區完成一段卸料后,用推土機進行攤鋪整平,可以用拉線和 打方格網的方法保證攤鋪厚度一致,做到攤鋪面在縱向或橫向平順均勻 , 以保證壓路機輪表面能均勻接觸地面進行碾壓 , 達到碾壓效果。b 、在攤鋪平整的同時,用推土機對路肩進行初步壓實,保證壓路機 進行碾壓時,路肩不致發生滑坡。松鋪厚度:宕渣攤鋪時,應分層填筑,粗細顆粒分布均勻,避免出 現粗粒集中堆積, 松鋪厚度一般為 36cm , 或控制在試驗路段松鋪層厚度數 據的 90%以內。機械碾壓為盡量減小路基沉降,保證路基、路面強度與結構穩定,必須嚴格控 制填土的壓實度,保證路基壓實達到設計規定的壓實標準。a7、 、 壓實作業用重型振動壓路機 20T (靜壓 以上分層碾壓。 壓實順序 如下:先靜壓一遍,速度為 2.5 Km/h;弱振一遍,速度為 2.5Km/h;強振 7遍,速度為 3Km/h。b 、壓實前必須由技術人員進行檢查,確認分層厚度,平整程度符合 要求之后再進行碾壓。c 、壓路機按照壓實部位密實度標準、填層厚度及控制壓實遍數,沿 線路縱向進行碾壓,橫向行與行之間重疊 0.40.5m ,前后相領兩段間重 疊 1.52m 。壓實遍數由試驗人員根據試驗段確定的壓實參數確定。壓實 后若密實度試驗不合格時要重新壓實后再做試驗,直到合格為止。檢驗簽證在檢查填料質量、填筑厚度、 填層面縱橫方向平整均勻度等符8、合規定 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密實度測定,密實度應按下表控制。檢查合格,及時填 寫工程檢查表和分項工程評定表,并經檢查工程師簽證后請監理工程師簽 認。凡未達標準者返工后復驗。 路基頂面修整路基在達到設計標高后,進行路槽的整整和中線標高、寬度的測量,修筑路拱并用壓路機進行碾壓,橫坡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邊坡修整 邊坡依據路肩邊線樁設計坡率掛線,刷去超填部分,人工整修,整修 后達到轉折處棱線明顯,直線處平直,變化處平順。壓實密度試驗合格。 質量檢驗,按規范及設計要求對路基進行整體檢驗。 沉降及位移觀測: 本路段路基 K1+688K1+708 段位于河塘中,為保證路基的質量, 按設計要求以上路段均需設臵沉9、降及位移觀測板。 A、施工觀測儀的設臵 本合同段為觀測路堤沉降及位移,主要設臵沉降板 27 塊,位移邊樁 6 塊,根據圖紙設計的位臵進行沉降板及位移邊樁的埋設。 a、在埋設沉降板點地面挖一 500*500*200mm 左右的土坑,坑內用 厚 3050mm 黃砂墊平壓實,將沉降板平放在坑內,四周用黃砂填平并用 水準儀校正水平,再回填土整平壓實,護套管埋設于離底板 30cm 處。 b、 位移邊樁埋設于地表以下不小于 1.2m,樁頂露出地面的高度不大 于 10cm,埋臵采用打入法,樁周圍回填密實,上部用混凝土澆注固定,確 保邊樁穩定,樁頂預埋不易磨損的測頭。 c、水平位移觀測斷面與沉降觀測吻合在與路10、基垂直的斷面上。 d、沉降板的位臵可根據施工實際進行調整。 B、填筑 地基處理完成后適時進行路堤填筑并控制填筑速率。填料時應先在沉 降板周圍填料壓實以保護沉降板。天柱采用分層天竺、分層壓實分層壓實 分層檢驗, 其方法同前路堤填筑施工。 填筑速率應進行控制 3m 以內按 2.0m/ 月, 填土高度大于 3m,按 1.0m/月填筑速率填筑。 沉降速率要求不大于 10mm/ 天,位移速率不大于 5mm/天。 C、觀測及資料分析 a、觀測工藝流程圖: 平整場地時設臵水準點 和工作測量基點 埋設沉降標和位移觀測 邊樁 填筑 沉降速率及側向位移速 率不滿足要求 沉降觀測 沉降速率及側向位移速 率滿足要求 11、觀測數據分析 施工結束以后 繼續觀測 b、觀測技術要求 邊樁及沉降標在施工期間每填筑一層即進行一次觀測,如果兩次填筑簡 隔較長時,每 3 天至少觀測一次,路堤填筑完畢后,每 14 天進行一次定 期觀測,一直觀測到預壓期未,觀測過程中及時整理繪制:荷載時間 沉降過程線。 預壓期內始終保持設計要求的預壓標高, 直到預應期完成后, 多余填料卸除。 對邊樁、沉降標及為觀測設臵的基樁,工作點,在施工及觀測過程中必 須采取有效保護措施避免人為破壞和移位。 c、位移邊樁及沉降板在施工期間每填筑一層即進行一次觀測,如果兩 次填筑間隔時間較長時,每三天至少觀測一次,路基填筑完畢后,每 14 天進行一次觀測。觀測12、過程中及時整理繪制:荷載 線。 對邊樁、沉降板,在施工及觀測過程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人為破 壞和位移。 d、若日變形量陡增,就必須增加觀測次數,分析原因,并采取必要的 措施,若日沉降速率大于控制標準,而水平位移未超過控制標準,則應減 緩填土速率,加強對位移的觀測和分析,只有在位移速率不增大,無異常 現象填筑才可正常進行。當日變形量控制值為:沉降不大于 10mm/天,位 移不大于 3mm/天。 資料分析 a、所有觀測數據及時記錄填寫,隨時計算、校核、匯總并整理分析, 發現問題及時復查、復測、處理。 b、及時計算沉降和水平位移速率,當速率驟增時,應及時進行動態跟蹤 觀測,及時分析原因,并提出減13、緩填筑速率或停止填筑等有效措 時間 沉降過程 五 質量保證體 1、建立健全質量檢查組織機構,牢固樹立全體人員質量意識,進行 全面質量管理,嚴格控制每一道工序,以工序質量保證工程質量。 2、質量保證措施 A:技術方案交底 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明確工程目的。 B:制定崗位責任制 六、施工時注意事項 1、路基填筑時粗細料要均勻,防止攤鋪時粗細料集中的現象; 2、攤鋪碾壓時應注意填料到邊,壓實寬度大于設計寬度 50cm; 3、在填筑邊坡線上時采用較細材料填筑,禁止較大粒徑集中到邊坡; 4、每層填筑結束后應保持 2-4%橫坡,以利排水; 以上為我路基組施工方案基本要求,現場實際情況由監理工程師指 導以作進一步完善! 長興縣經四路南延工程第一合同段項目部 路基組 07 年 8 月 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