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利津縣陳北水庫工程施工方案-第五分部-臨河堤腳(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9404
2023-07-10
9頁
36KB
1、利津縣陳北水庫工程(第五分部 臨河堤腳)專項施工方案四川三一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利津縣陳北水庫工程項目部二零一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JL-A002 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東營市利津縣陳北水庫工程 編號:003致: 東營市新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陳北水庫工程項目監理部 : 現報上 第五分部 臨河堤腳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已經我單位項目負責人及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和批準。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承包單位項目部(公章): 項目負責人(簽字): 先子福 項目技術負責人(簽字): 劉賓龍 日 期: 20XX 年4月25日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1同意 2。不同意 3。按以下主要內2、容修改補充 專業監理工程師(簽字): 日 期: 年 月 日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1同意 2。不同意 3。按以下主要內容修改補充項目監理機構(公章): 總監理工程師(簽字): 日 期: 年 月 日注: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一式三份,連同施工組織設計一并送項目監理機構審查。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各一份。目 錄一、編制說明11、編制依據12、使用規范和相關技術文件1大壩工程(第二分部)堤基防滲專項施工方案 2.1在地形地勢上,應避開淤灘泛灘、崩岸、沉積等原因形成的地帶,這些地帶從實地看一般略高,原為河道過水的一部分,其下伏地層一般由淤泥、砂、卵礫層組成,透水性強,層土較為松散,穩定性低;開挖、壓填或防滲3、處理工程量大,從投資上和處理難度上均不可取。而處于河岸邊的階地,實地看一般較高,一般粘性土覆蓋層較厚,地勢較高,土層密實,可考慮作為新筑堤的基礎。2.2在地貌上,由于河堤一般緊排居民集居地,改變堤線比較困難,因此在堤線選擇上,既要注意結合堤型的選擇,盡量做到少占耕地少拆遷,又要結合防洪留有適當余地,根據河流制導線要求,布置留有適當寬的灘地。由于占地拆遷費用很大,牽扯多,處理復雜,往往會導致工程開工困難和工期拖延,故堤型的選擇極為重要。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村原則,結合地形、地勢和地質狀況,選擇合適的堤型,如斜坡式堤、直擋墻式堤或直斜復合式堤等,同時考慮采用加筋土、擋墻式、沉箱式等工程技術措施使得4、堤型和堤線布置均可行。2.3堤線布置時,應進行實地踏勘,翻閱歷史記載,深入實地集居地調查收集洪災資料,對河道的歷史演變、改道、泛濫情況進行充分的調查,盡量能避免穿越故河道和歷史泛濫區,從而減少堤基處理措施,節省投資。3、堤壩基礎防滲處理堤線布置是根據防洪規劃和保護對象的要求形成的,堤防工程面廣線長,堤防基礎條件不好時基礎處理困難較大。堤基的土層結構及各土層厚度、水文地質狀況,決定了堤防的防滲處理方案。針對水庫堤壩的堤基,地層性質為沉積(或沖積)土形成,地層多以粉砂土層為主,土層結構由粘性(或砂性)土、淤泥構成的地基。3.1對于相對不透水層埋藏較深、透水層較厚的堤基,當臨水側有穩定灘地時宜采用水5、平防滲處理,一般是采用鋪蓋的方法;當臨水側灘地難以滿足設鋪蓋時,考慮采用粘性土截水槽或建造地下截水墻方法;以上兩種方法均是起到延長滲徑,減小水頭壓力作用,使堤防難以達到穩定滲流,從而保護堤防安全。鋪蓋防滲是國內外常用的方法。3.2對于由粘性土、砂卵礫構成的淺層透水堤基,宜采用粘性土截水槽或其他垂直防滲措施截滲。堤基結構是較厚的粘性土層,相對不透水層,形成雙層地基。3.2.1地面上部粘性土層破壞,堤內地下水潛伏,滲透破壞表現為管涌、沸砂,此類破壞多發生于堤后池塘、溝渠或耕植土深挖處,需進行填塘加固基處理。3.2.2粘性土情況下堤內地下水為承壓水。由于地下水位較高,與堤基強透水層相通,當洪水期時水6、位抬高,壓力增大,粘性土頂板遭沖決而產生激涌、沸砂和地表塌陷。原來嚴重漏水段(1+1001+300和1+4001+800)在構筑防滲墻后,堤后漏水已得到解決,嚴重漏水段(0+1500+300)堤后漏水情況也得到大大改善,運行至今效果良好。3.3對于由粘性土或淤泥、砂、卵礫構成的深層透水堤基,宜采用堤后壓載、設排水減壓溝或減壓井等措施,使得堤基滲出口滲透坡降小于允許滲透坡降。當表層弱透水層較厚時,宜采用堤后壓載;當表層弱透水層較薄時,可考慮采用減壓溝或減壓井。減壓溝(井)始建工程量小,但管理維護工作量大,特別是減壓井容易淤堵,洗井費用很高;堤后壓載始建時工程量大,有時鋪蓋料要經過遠程運輸,費用較7、大,但管理維修容易。故應根據具體堤防的實際情況。從堤基的地質資料揭示,堤基屬沖洪積和淤積層,由透水性強的砂土層、砂層和卵石層組成,堤基強透水層達1624m,因修建堤防時,未對地基作適當處理,汛期外江水位上漲,堤內便發生不同程度的滲透管涌。為了使堤防能抗御百年一遇洪水,除需加厚堤身外,應特別處理好堤身及堤基的滲漏問題。經過方案比較,確定采用設置減壓井和構筑射水法懸掛式混凝土連續防滲墻相結合的處理方案,首先在漏水嚴重地段的堤后設置減壓井以降低滲流滲出口滲透坡降,同時在堤的迎水坡上穿過堤身構筑射水法懸掛式混凝土連續防滲墻以增長滲徑,經過滲流計算時,當防滲墻進入堤基長度足夠使堤基滲出口滲透坡降小于允許8、滲透坡降時,堤后就不產生管涌砂沸,故能有效地解決堤身和堤基的防滲問題。4、結束語4.1筆者認為,防洪堤是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生命線工程,堤線長,保護范圍廣,工程和資金投入巨大。因此,堤線的布置和選擇應經過充分論證,經過各方面的綜合比較,才能達到最經濟、安全和合理。4.2其次,防洪堤堤基防滲是堤防建設的一個關鍵問題,要根據堤身堤基的歷史現狀,通過勘探全面了解堤基組成和各土層情況,通過經濟技術比較,采取合理、有效和經濟和處理措施。堤防工程建設關系重大,不僅在堤線布置和堤基防滲問題處理上,其他各方面我們也得從為國家和人民利益出發,認真、細致做好每一項工作。四川三一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利津縣陳9、北水庫建設工程項目部20XX年4月25日大壩工程(第五分部)臨河堤腳專項施工方案 什么是河道堤防護堤地臨河堤腳?背河堤腳臨河堤腳:臨河側的堤腳,一般在最低運行水位下0.5m(如果有方沖刷要求時,則在沖刷線以下)。一般采用砼齒墻,可視工程條件而定。背河堤腳:在背水側堤坡線與地面線交界處,一般采取加強措施黃河是經千百年泥沙沉積形成的一條地上“懸河”,時刻威脅著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多少年來,廣大勞動人民想盡一切辦法治理黃河,其中根本的一點就是對大堤的保護,使之不決口,洪水不泛濫。一、黃河臨河堤腳的現狀和形成二、河水、灘區和堤腳地勢互動性對大堤的危害黃河筑堤多采用粉砂土,土質粘連性極差,抗沖擊力低10、下,在水的浸泡和沖刷下極易出現坍塌和滑坡,如遇大水險情將防不勝防。此外靠堤腳的坑塘和串溝,在大水靠堤后,長期浸泡滲透力都將對堤基形成致命的隱患。 三、堤腳地勢隱患消除方法的分析對比 消除堤腳地勢低洼的方法有多種,如:疏浚河道、清淤排泄,砼砌石護坡、平整串溝、填筑坑塘、土方抬高地勢等。 因此使用混凝土模袋加固堤腳堤基,消除隱患不失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新方法。 四、高強機織混凝土模袋的性能和作用 高強機織模袋布選用高強低伸的丙、錦、滌綸復合成纖維長絲為原料編織而成,抗拉強度高,耐磨,抗頂破性能好,抗化學腐蝕。 采用高強機織砼模袋,即是在雙層模袋中充灌流動性砼而成。實際上是一種軟體砼模板。他強度高、整體11、性能好,可按工程要求制成面積大小、厚度不一等各種幾何形狀,灌注時柔性好。可保證成型厚度緊貼地面。適應于復雜地形。可以水下施工,不需作圍堰,護坡整體性好。抗風浪、水流沖擊能力強,和用漿砌石護坡比較,具有施工機械化程度高,速度快,工期短,工程維護費用低,不易被動物破壞。特別對缺乏石料等防洪材料的地區來講,具有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五、如何使用砼模袋防護堤坡、堤基 使用砼模袋保護黃河大堤的堤基和堤腳,消除隱患,首先要以河勢自上而下確定高程點,上控點可選擇在堤腳上3米,下控點定在堤腳(堤基)下1.5-2.0米。 堤坡清除雜草等物,不需平整,依原堤坡形式即可。堤腳(堤基)可用人工或機械垂直下挖1.5-12、2.0米的槽便于模袋垂放。上述工作完成后即鋪放模袋,灌充砼或砂漿。標號不低于C20,厚度控制在15-20cm。充填飽滿進行養護后,用50cm土覆蓋夯實。堤腳的槽可用原土水灌淤實。 高強機織模袋充灌混凝土,形成砼模袋,將大堤的堤坡、腳、基裹護起來,在洪水偎堤行洪時,不僅可以防止洪水對堤腳的沖刷,堤基的破壞,保護土體的完整性,不出現坍塌滑坡,而且在個別堤段出現小面積滲水,滑坡時,隨時可以用砼模袋及時補救,保護黃河大堤安然度汛。 四川三一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利津縣陳北水庫建設工程項目部20XX年4月25日CB01 施工技術方案申報表( 四川三一 20XX 技案 003 號 ) 合同名稱:利津縣陳13、北水庫工程 合同編號:20XX-3-4承包人:四川三一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致: 東營市新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陳北水庫工程項目監理部 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約定完成了 第五分部 臨河堤腳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的編制,并經我方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現上報貴方,請審批。附: 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措施計劃 安全措施計劃 分部工程施工方法 工程放樣計劃 承 包 人:四川三一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分公司 項目(副)經理:先子福 日 期: 20XX年 4 月 25 日 監理機構:東營市新匯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陳北水庫工程項目監理部 簽 收 人: 日 期: 年 月 日說明:本表一式 3 份,由承包人填寫,監理機構審核后,隨同審批意見承包人、監理機構、發包人各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