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臺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9534
2023-07-10
9頁
218.50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施工準備11、主要管理人員12、主要機械配置情況23、填筑材料24、臺背回填施工范圍35、技術準備36、現場準備4四、施工方案41、施工工藝流程42、施工工藝5五、質量控制61、試驗62、檢測6六、資料整理7七、質量保證措施7八、安全、文明、環保措施7涵洞臺背回填首件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廣東省龍川至懷集高速公路TJ21合同段由湖北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起訖樁號K175+184。147K183+100,全長7。9158Km,起于英德市橋頭鎮許屋村,經過橋頭鎮頭圍村、巷尾村、竹子坑、鄧屋村、賴屋村、下河村、止于橋頭鎮五石村。本標段共有鋼筋砼蓋板涵22道,通道2、2道,線外圓管涵一道。本合同段首件臺背回填選擇K179+600涵洞,涵長53.75m,填土高度8。98m,涵高3m,進出口形式均為八字墻。二、編制依據1。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兩階段施工圖設計圖紙;2.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XX);3.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XX);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JTGF9-20XX);5.連英管工20XX111號連英管理處關于印發工程建設標準化管理指南 (試行)(第一冊、第二冊)的通知;6。南粵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連英管理處編制的各項管理性文件;7。湖北省路橋集團有限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3、系和安全管理體系文件;8。我單位擁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現有的管理水平、勞力設備,技術能力,以及長期從事高速公路建設所積累的豐富的施工經驗。三、施工準備1、主要管理人員序號姓名崗位職責1魏遵廣項目經理全面組織管理2石義學項目總工技術負責3李俊峰工程部長技術,方案制定4李創業現場施工員現場施工管理5陳文濤質檢工程師負責施工現場的質量檢測6覃世創測量負責人負責施工現場的測量工作7楊春試驗負責人試驗檢測8楊磊試驗員負責施工現場的試驗工作9朱雷安全員負責施工現場的施工安全10譚廷杰路基1隊負責人現場施工管理11吳成勇路基2隊負責人現場施工管理12陳文剛路基3隊負責人現場施工管理2、主要機械配置情況臺背回填4、施工機械情況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技術狀況1裝載機ZL50C2良好2挖掘機1m2良好3平地機1801良好4推土機220KW2良好5震動壓路機22T2良好6后八輪自卸車18m10良好7小型沖擊夯2良好3、填筑材料根據設計圖紙對填筑材料的規定,首件施工我標段依據就近取材的原則,臺背填料選擇透水性良好的砂礫石。4、臺背回填施工范圍(1)、蓋板涵臺背回填范圍為:(見下圖)縱向(順路線方向)長度,自臺背墊層起算底部寬為0.5m,上部為H+1.7米(H為臺高)的倒梯形。橫向:路堤隔層寬度兩側各加0。5m超寬碾壓。5、技術準備(1)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熟悉研究技術文件和圖紙中各項內容和要求,全面領會設計意圖5、;對現場實地勘察,做好原始資料的進一步調查分析,了解當地的自然條件,交通運輸狀況和可提供的施工用水用電狀況;編制施工方案;對施工隊伍進行工前培訓和技術交底。(2)施工放樣:施工放樣前應對涵洞圖紙數據進行認真復核,準確無誤后放出涵洞臺背的中樁及邊樁,誤差值不能超過規范要求.(3)原材的控制:試驗室開工前做好進場原材料的試驗,符合要求的填料方可進行施工.6、現場準備(1)場地清理和平整:施工前用挖掘機對涵洞臺背施工區域內的場地進行清理和平整,盡量不要擾動原地面,靠近構造物0。5-1米范圍內由人工進行修整并夯實。(2)構造物主體已經施工完成,結構物強度均達到70以上,防水層施工完畢,隱蔽工程驗收合格6、。(3)現場軟基處理及排水工程完成,排水設施完備,施工現場無積水。(4)搞好施工現場“三通一平”和安全防護設施.(5)現場原材料準備充足,質量證明資料齊全。(6)工程測量和工程試驗工作準備完畢。(7)所有施工機具安裝調試完畢。四、施工方案1、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報驗不合格合格基底和過渡段處理三方驗槽合格回填透水性材料分層碾壓不合格自 檢合格 不合格 報 驗合格進行下道工序2、施工工藝(1)測量放線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要求,放出臺背回填范圍及標高范圍。使用白灰灑出臺背施工范圍。(2)基底處理填筑前應首先對施工范圍內基底進行雜物和清表處理,基底允許承載力應滿足臺后填土立方體高度自重.(3) 過渡7、段處理臺背回填與路堤銜接部分俗稱過渡段,過渡段應采用反開挖施工工藝以避免其端部臨空面壓實不足的質量缺陷,過渡段長度應不小于2m,反開挖后以1:1坡度挖出搭接硬質臺階,臺階寬度小于1m。(4) 基坑回填回填應做到兩個臺背同時分層夯填,分層厚度不大于20cm,其壓實度不得低于90.(5) 臺背標線臺背應根據壓實層厚度20cm一層用紅漆標出每層位置以控制填料厚度。(6)分層碾壓根據事先經過試驗確定的松鋪厚度上土初評初壓精平碾壓.22T壓路機應沿橫橋向反復進、退碾壓,邊角處采用小型手扶震動夯補強。(7) 壓實標準采用沉降差法2mm控制壓實標準.(8) 其他注意事項A、 臺背回填整體作業,不得分段施工;8、臺背回填之前必須由監理組長、施工單位質檢工程師和測量人員及以上級別的三方到場驗槽,臺背回填全過程應留影像資料;B、 涵洞臺背回填必須做到沿路基橫向雙側全幅對稱填筑(含八字墻位置),在填筑前必須對結構物進行驗收,全面進行防水處理,確保不漏水;五、質量控制1、試驗在臺背回填前,選擇較好的透水性材料砂礫石進行回填施工.砂礫石尺寸應大小合適,滿足規范要求。2、檢測臺背回填壓實度檢測采用沉降差方法進行,采用22T壓路機碾壓,沉降差以2mm控制.平整度及層厚每三層抽檢一次,累計厚度總誤差三層不超過10cm。根據相關規范標準制定的臺背回填檢驗項目表:臺背回填檢驗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9、1壓實度96%每50m2檢測1處2縱斷高程(mm)+10,15每50m2檢測1處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每個臺背檢測1處4平整度(mm)153m直尺:每50m2測1處10尺5橫坡(%)0。3水準儀:每個臺背1個斷面6中線偏位(mm)50每個臺背檢測1處7邊坡不陡于設計值每個臺背處兩側各檢測1處平順度符合設計要求六、資料整理每個臺背應單獨整理資料,留存影像資料,分別反映臺背回填前、中、后現狀并注明填筑時間、材料及質量檢驗情況等,為結構物的整體質量檢驗提供基礎原始記錄。并明確和落實臺背回填責任人,以便出現質量問題時對相關責任人的追究。七、質量保證措施1、每步工序施工完畢之后,必須經施工隊自檢、質檢部復檢10、監理工程師終檢,合格后方可進入下步工序施工.2、項目部質檢工程師對現場進行控制,并以測量工程師檢測沉降差結果為施工依據。3、質檢工程師應及時聽取監理工程師對本項目質量工作的意見,特別對監理工程師提出的改進意見、措施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落實。4、在每步工序施工過程中,項目部現場工程師須向班組交底,并全程指導。5、因在雨季內施工,在臺背回填施工期內,做好回填區域排水工作。6、嚴格控制每層松鋪厚度符合施工規范要求,并派專職人員現場旁站監督,確保按照分層厚度填筑和填料質量,避免因填筑厚度過厚碾壓不實或過薄發生起皮現象。八、安全、文明、環保措施1、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制度,從制度上規范施工。2、建立持證11、上崗制:進入現場安全員、質檢員、試驗員等管理人員和特殊工種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進入現場施工人員必須頭戴安全帽。3、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生產管理小組,各級領導和施工人員全員貫徹執行安全制度,形成安全生產責任制度,責任明確到個人。4、加強安全培訓,確保安全生產投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安全檢查,舉行安全演練以增強所有施工人員的應急水平。5、認真貫徹執行建設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各項規定,加強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安全文明施工意識。加強各工序的施工管理,施工機具、設備、材料有計劃的組織進場,多余的機具、材料及時運出現場,不用的機械設備及時退場。每道工序作業完畢后必須清場,保持整潔不12、亂,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6、建立文明施工責任區,劃分區域,明確管理人,實行掛牌制,做到現場清潔整齊;衛生符合標準。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按平面布置規劃定點存放,遵守操作安全規程,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7、處理好與當地人民群眾的關系,積極參與當地精神文明建設.8、施工現場的廢物專門收集在一起,不隨地亂丟,廢水、廢渣排入指定的地方,最后一起清運到棄土場。9、建立、健全施工過程中環境管理體系和各項環境管理規章制度。10、加強對施工人員進行環保知識教育,提高全員環保、水保意識,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11、所有施工機械做好檢修工作,尤其是廢氣的排放檢測,必須符合環保部門廢氣排放檢測標準。不合標準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嚴格控制施工產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