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鋼筋保護層及現澆板厚度控制專項施工方案(10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9790
2023-07-10
10頁
18.48KB
1、一、編制依據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XX)2、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3、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16G1011) 4、混凝土結構用鋼筋間隔件應用技術規程(JGJ/T219)二、水泥砂漿墊塊水泥砂漿采用1:2水泥砂漿制作,嚴格控制水灰比,一般“手握成團,落地即報”為宜。選擇一塊平坦的場地,下面平鋪一層吸水性較強的紙張(比如報紙),將攪拌均勻的水泥砂漿均勻攤鋪于基層上,按照設計規定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抹平,用木抹拍實,切割成5050見方的小塊,然后覆蓋養護.墊塊制作完成后澆水養護7D以上具有足夠強度后方可使用。用2、于柱等豎向構件上的墊塊,應在制作時預先插入鋼絲。不同規格的墊塊嚴禁混放,應按規格分別裝袋,并做明顯標識,以免誤用.不得使用其它材料如石子等代替水泥砂漿墊塊。墊塊應墊在主筋下,間距不大于1m,可適當加密.三、馬凳馬凳用于支撐板的上部鋼筋,保證其位置并在澆筑時不致被踩踏移位,形式有“八”字形、“L”形等。馬凳的間距一般為10001000間花布置,可知適當加密,并保證板45角內的負筋疊加處有足夠支撐。馬凳的下料高度為“板厚鋼筋保護層*2-上、下部鋼筋直徑,馬凳應支撐在下部鋼筋上或墊塊上。“八字形馬凳腳長度應不小于5d且不小于馬凳高度的1/2。馬凳最小直徑選用表板厚(cm)12直徑(mm)6梁雙排筋之3、間可用25鋼筋作為馬凳。鋼筋砼墻鋼筋之間用拉鉤定位如設計沒有明述,一般間距600間花布置。四、綁扎注意事項1、基礎:(1)鋼筋網(篩底)的綁扎,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每注意相鄰綁所點的鐵線扣要成八字形綁扎(左右扣綁扎).(2)基礎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設置鋼筋馬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上、下層鋼筋位置的正確和兩層之間距離.筋變鉤應朝向下。(4)獨立柱基礎的鋼筋網雙向彎曲受力,如圖紙沒有規定綁扎方法時,其短向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邊。(5)現澆柱與基礎連接的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縮小一個柱筋的直徑,以便連接.2、柱:(1)豎向鋼筋的彎鉤應朝向柱心,角部鋼筋的彎鋼平面與模4、板面夾角,對矩。(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轉角與豎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綁扎箍筋時,鐵線和要想到成八字形綁扎.(3)下層柱的豎向鋼筋露出樓面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將其收進一個柱筋直部分,必須要綁扎梁鋼筋之前,先行收分準確。3、梁與板:(1)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并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飄梁則箍筋接頭在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扎牢,雙向主筋的鋼筋,必須將全部鋼筋相互交點扎。(2)有180彎鉤的鋼筋彎鉤應向上,不要倒向一邊;但雙層鋼筋網的上層鋼形柱應為45角,截面小的柱,用插入振動器時,彎鉤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應小于15。(3)縱向受力鋼筋出現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25mm的5、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格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4)板的鋼筋網綁扎與基礎相同,但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別是雨篷、挑檐、陽臺等縣臂板,要嚴格控制負筋位置。(5)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在中層,主梁的鋼。(6)樓板鋼筋的彎起點,如加工廠(場)在加工沒有起彎時,設計圖紙又無(L板的中-中跨度)。(7)框架梁節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留(8)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4、注意事項:(1)鋼筋骨架外形尺寸不準,綁扎時宜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規定位置及骨架扭曲變6、形。(2)鋼筋骨架吊將入模時,應力求平穩,鋼筋骨架用“扁擔”起吊,吊點應根據骨架外形預先確定,骨架各鋼筋交點要綁扎牢固,必要時焊接牢固.(3)鋼筋骨架綁所完成后,會出現斜向一方,綁扎時鐵線應成八字形。左右口綁扎發現箍筋遺漏、間距不對要及時調整好。(4)鋼筋定位:劃出鋼筋安裝位置線,如鋼筋品種較多時,應在已安裝好的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鋼筋在上;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規定彎起鋼筋,板的邊跨支座按跨度1/10L為彎起點.板的中跨及連續多跨可按支座中線1/6L為彎起點。1)搭接長度的未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未端應做彎鉤,II、II7、I級鋼筋可不做。3)直徑不大于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未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未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5倍;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及設計規定,受力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取受拉鋼筋綁扎接頭搭接長度0.7倍。5)受接焊接骨架和焊接網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及設計的規定。(5)柱子箍筋接無錯開放置,綁扎前要先檢查;綁扎完成后再檢查,若有模板上標明各種型號構件的鋼筋規格、形狀和數量。(6)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件時,應事先考慮支模和綁扎的先后次序,宜制定安裝方案。五、成品、半成品保護措施(1)成型鋼筋、鋼筋網片應按指定地點堆放,用墊木8、墊放整齊,防止壓彎變形。(2)成型鋼筋不準踩踏,特別注意負筋部位.(3)運輸過程注意輕裝輕卸,不能隨意拋擲.(4)成型鋼筋長期放置未使用,宜室內堆放墊好,防止銹蝕。(5)樓板的負筋綁好后,不準踩在上面行走,走澆筑砼之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狀,并派鋼筋工專門負責修理.(6)綁扎完樓板鋼筋后,及時搭設人行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時直接踩踏負筋上,使負筋產生位移及變形.(7)裝電線管、水衛管線或其他設施時不得任意切斷和碰動鋼筋。保證鋼筋間距、位置、保護層始終符合設計要求.(8)澆筑砼過程中,安排專職鋼筋工值班,發現鋼筋位移和變形后及時修復。 現澆板厚度控制專項措施一、保證負彎矩鋼筋的位置 1、現澆樓板,鋼筋9、綁扎數量較多,因此要控制上部負彎矩鋼筋的位置及保護層厚度,保證現澆樓板的有效截面就尤為重要,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定了以下監控措施: 2、利用水泥砂漿墊塊,保證鋼筋的保護層,用于保護層的墊塊長、寬各為 30mm,根據所應用部位的不同厚度各不相同,每平方米墊塊數量不少于 4 塊. 3、樓板鋼筋采取現場制作綁扎,在綁扎前應在模板上量、畫出距離符號,以利于鋼筋位置正確,負彎矩的錨固長度及外伸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其位置固定應有措施(采用水泥砂漿墊塊或鋼筋馬凳等),單向板的鋼筋網靠近外圍兩行鋼筋相交點,必須全部綁扎,雙向受力鋼筋應全部綁扎。為確保鋼筋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嚴防上層鋼筋位移,上層鋼筋設有90度彎10、鉤,彎鉤不得抵觸模板,其長度等于板厚減去鋼筋保護層厚度;砼澆筑時,應配備責任心較強的鋼筋工跟班作業,隨時對位移鋼筋進行整理。 4、為保證負彎距鋼筋的位置,上層負彎距鋼筋應用鐵馬凳或預制混凝土墊塊等定位措施進行支撐,間距為每平方米至少設四個,普通的做法是使用鋼筋制成的馬凳,但是馬凳使用時容易在模板上滑動,不能有效地對鋼筋進行保護,并且在馬凳與模板接觸部位缺乏保護層,拆除模板后在該部位容易銹蝕,造成抹灰后表面上出現繡跡,而使用同標號混凝土墊塊則可有效的解決這種現象,且起到與馬凳一樣的效果。墊塊的使用方法同鐵馬凳,每平方米為四塊,在模板上呈梅花形布置. 5、底層鋼筋,其定位墊塊的厚度應滿足鋼筋保護層11、厚度要求,強度不低于砼設計強度;施工及檢查人員進行檢查時,可使用鋼筋制作的操作平臺進行檢查。 為了防止施工過程中人為踩踏鋼筋,引起鋼筋變形,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使用專門的操作平臺,電工穿線套管敷設應在上層鋼筋綁扎前進行,其管道應在上下兩層鋼筋之間(雙向配筋)或底層鋼筋(單向配筋)之上敷設;嚴禁在底層鋼筋之下穿行. 鋼筋的綁扎和接頭應符合規定,綁扎牢固。對雙向板,其雙向鋼筋交叉點應全部綁扎;對單向板,雙向鋼筋交叉點應在周邊兩排處全部綁扎,中間部位可采用梅花形綁扎,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最好是全部綁扎。 6、綁扎時應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變形.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12、邊;但雙層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的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梁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二、現澆樓板厚度和負彎矩筋的控制 在現澆鋼筋砼施工中,采取如下幾項措施,對樓板厚度和負彎矩筋的位置進行有效控制 。 1、用直徑14mm圓鋼焊接一種小方凳, 高度為樓板的厚度,將小方凳放在準備澆筑的模板上,間距為1。0-1.5,呈梅花狀布置。 2、制作樓板厚度檢驗器,用直徑14mm圓鋼制作,長度為600800mm,前端稍微磨成尖狀,后端焊上同一直徑圓鋼,長度為120150mm,做成T形把手。根據樓板的厚度在檢測器的前端焊上一根120mm長、直徑12mm圓鋼13、,焊接位置正好為樓板厚度上平處,使之成為十字形,用來控制樓板砼厚度. 3、在有效控制現澆樓板負彎矩筋保護層厚度的同時,要制作特別的支撐馬凳,將以前傳統用的S形馬凳改成工字型長條馬凳,用樓板厚度減去上下層保護層厚度,再減去上下兩排筋的直徑,即為長條馬凳的凈高度。采用這種馬凳,可以消除過去傳統馬凳不易固定、不牢固等問題而造成負彎矩筋下移和移位的弊病. 4、制作專用手鉤。在已澆筑砼表面找平時,有專人站在事先放好的小方凳,用手將上排鋼筋提升,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和樓板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在樓板砼澆筑完畢,以設置好的鋼筋小方凳為準,用平直的鋁尺刮平或用鋼棍找平,將小方凳取出,清洗干凈后準備下次再用。 5、在澆筑砼時,嚴禁施工工人員隨意踩踏鋼筋或將施工機具放在鋼筋上,應搭設架空專用通道. 6、嚴格控制現澆板厚度,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做好現澆板板厚度的控制標識,每1。0-1.5平方米范圍內宜設置一處。樓板厚度的檢測數量,每檢驗批按10%的樓板數且不少于5塊板抽查。鋼筋安裝位置和混凝土現澆板厚度允許偏差和檢測方法項目允許偏差檢測方法受力鋼筋、箍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基礎10mm鋼尺檢測柱、梁5mm鋼尺檢測板、墻、殼3mm鋼尺檢測混凝土現澆板厚度10mm,5鋼尺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