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護工程加固及水渠改造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699882
2023-07-10
10頁
68KB
1、 賓陽縣昆侖雅苑1#、2#、3#樓基坑支護工程加固及水渠改造專項施工方案編 制:校 對:審 核: 審 定: 廣西快步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四年八月賓陽縣昆侖雅苑1#、2#、3#樓基坑支護工程加固及水渠改造方案簽字欄單位簽字欄職務/職稱審核意見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目 錄一、工程概況1.1、工程基本情況1.2、工程概況1.3、基坑周邊環境情況1.4、基坑支護設計情況1.5、工程地質條件附圖:1、 基坑支護樁加固及水渠改造平面示意2、 重力式擋土墻大樣圖3、 水渠改造橫斷面圖4、 支護樁加固示意圖5、 現場照片一、工程概況1.1、工程基本情況 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賓陽縣昆侖2、雅苑1#、2#、3#樓工程2工程地址廣西南寧市賓陽縣商貿城區3建設規模地下2層、地上18層6建設單位廣西賓陽縣昆侖資產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7勘察單位中化廣西地質工程勘察院8設計單位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勘察設計院9監理單位廣西桂新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10施工單位廣西快步升建筑工程有限公1.2、工程概況:廣西賓陽縣昆侖資產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擬在賓陽縣金城路北面興建昆侖雅苑,該項目有三棟樓高18層住宅樓及2層板地下室(半層為架空層)組成,擬建場地整平標高(0.00)為114.60m,基礎底面標高為-8.05m。高層建筑采用筏板基礎,地下室部分采用獨立柱基礎和條形基礎。擬建基坑周長約325m,大3、面積開挖深度約7.08m。1.3、基坑周邊環境情況擬建場地位于賓陽縣賓州鎮金城路北面,地貌上屬于丘陵地貌,場地中部分布有菜地及蓮藕地,東部分布有原賓陽縣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樓(一層),西部分布有湖景花園生活小區修建的臨時道路。擬建場地北面為賓陽縣農業局辦公區及湖景花園,東面為居民區,南面為一人工水渠,西面為規劃路,場地地形較平坦,地勢高差不大,勘察期間量測到鉆孔孔口標高在113.20114.57m之間,最大相對高差1.37m。另據了解,擬建場地四周除南面外,其余北面、東面及西面均分布有排水溝、通信光纜及高壓電纜等。1.4、基坑支護設計情況:本支護工程安全等級為二級,采用樁錨結構支護方案。支護設4、計方案根據基坑周邊環境及地質情況不同,將基坑支護分為3個剖面,采用支護形式具體如下(具體見設計圖): 1-1剖面剖面邊坡開挖深度8.0米,采用支護樁加預應力桿支護結構,嚴格控制基坑變形。樁徑0.6m,樁長12m,樁間距1.0m,樁頂設冠梁高600mm,寬600mm;樁身、樁頂冠梁砼強度C30,保護層厚度均為50mm,支護樁施工時應跳樁進行,確保相鄰樁施工距離不小于3.0m,垂直開挖。本剖面共設1排預應力錨索:設置在樁頂冠梁以下2.5m處,錨桿鉆孔直徑為130mm,傾角為向下15度,其水平間距為2.0m,錨桿采用HRB400級鋼,長度L=15.0m。采用螺絲桿錨具,一次高壓注漿工藝,注漿材料:水5、灰比0.40.50的純水泥漿,注漿壓力25MPa,錨下承載結構采用2條16a號槽鋼,與支護樁用膨脹螺栓焊接固定。樁間掛8200200(單層、雙向)鋼筋網,噴射100mm厚C20細石混凝土。錨桿部位設2根20#槽鋼腰梁作張拉承壓面。樁間沿縱向約2.0m設一泄水孔;2-2剖面邊坡開挖深度6.75米,采用普通錨桿拉結加噴漿支護結構,按1:2.5放坡開挖。錨桿鉆孔直徑為110mm,傾角為向下15度,水平間距1.5m,豎向間距1.52.0m。錨桿采用純水泥漿注漿,注漿壓力0.300.50MPa,水灰比0.40.5。本剖面共設3排錨桿:第一排長度L=6.0m、豎向距頂面1.5m,第二排長度L=6.0m、豎6、向間距2.0m第三排L=6.0m、豎向間距2.0m。每排錨桿水平方向通長設置214鋼筋加強。噴射砼面層:度C20,厚度=100mm,內配 8200200(單層、雙向);放坡面噴射砼面層應插入底面大于200mm,坡頂設護頂,護頂寬大于1.0m。3-3剖面邊坡開挖深度7.75米,采用普通錨桿拉結加噴漿支護結構,按1:2.5放坡開挖。錨桿鉆孔直徑為110mm,傾角為向下15度,水平間距1.5m,豎向間距1.52.0m。錨桿采用純水泥漿注漿,注漿壓力0.300.50MPa,水灰比0.40.5。本剖面共設4排錨桿:第一排長度L=8.0m、豎向距頂面1.5m,第二排長度L=8.0m、豎向間距1.5m第三排7、L=8.0m、豎向間距2.0m,第四排L=6.0m、豎向間距2.0m。每排錨桿水平方向通長設置214鋼筋加強。噴射砼面層:度C20,厚度=100mm,內配 8200200(單層、雙向);放坡面噴射砼面層應插入底面大于200mm,坡頂設護頂,護頂寬大于1.0m。降水設計方案沿基坑周邊止水帷幕內外,設置13個300降水井,將帷幕以內的地下水降到基底以下2.0m。在基坑上延設置明挖內空300300截水溝,對雨水和基坑頂周邊明水進行堵截;在基坑底設置內空200200排水溝及集水坑,及時排出基坑內積水。 1.5、工程地質條件 場地各巖土層分布及水文情況根據勘察報告,場地巖土層主要為第四系(Q)素填土、耕8、表土、沖積成因粘土等,下伏二疊系上統(P2)硅質巖組成,巖土層自上而下分布為: (1)素填土:灰褐、褐黃色,稍濕,松散,主要成分為粘性土,含植物根系,局部含少量碎石,土質不均勻,未經壓實,欠固結,為高壓縮性土,填土年限少于5年,揭露層厚0.502.80m。(2)耕表土:灰褐色,松散,不均勻,含少量有機質及植物根系,屬高壓縮性土。該層土在場地內大部分地段有分布,層厚0.300.60m。(3)粘土:棕紅、褐黃色,局部夾少量灰白色,稍濕,呈硬塑狀,成分為粘性土,局部含少量鐵錳質結核及515左右中粗砂,局部中粗砂富集成團,分布不均勻,韌性和干強度較高,無搖震反應,切面有光澤。本層在擬建場地均有分布,鉆9、探揭露層厚10.8025.50m。(4)全風化硅質巖:灰白色、局部淺灰色,棕紅色,呈全風化狀,巖石結構與構造基本破壞,呈密實粉土狀或堅硬粘土狀,干鉆可鉆進,巖芯尚可辨認有殘余結構,局部粘性差,遇水易崩解,無膨脹性,手捻有滑膩感,局部含少量石英顆粒,屬極軟巖,巖體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級。本層在擬建場地均有分布,鉆探揭露層厚1.505.20m。(5)強風化硅質巖:灰色、灰白色,呈強風化狀,巖石結構與構造大部分已被破壞,局部含少量硅質巖角礫,風化裂隙很發育,干鉆不易鉆進,采用回轉干鉆法施工僅能取上少量破碎巖芯,巖芯呈碎礫狀或圓餅狀,用手可捻碎;采用泥漿回轉鉆進擾動后巖芯呈顆粒狀,遇水易崩解10、,無膨脹性。屬極軟巖,巖體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分類為級。本層在擬建場地均有分布,鉆探揭露最大層厚8.40m。 1.5.2場地水文地質條件本次勘察在鉆探深度范圍內揭露到一層地下水,為主要賦存于素填土及耕表土層孔隙中的上層滯水,主要靠大氣降水、地表水(臨近水渠)下滲補給,再以蒸發和地下滲透方式排泄,水量小。勘察期間在部分鉆孔測得初見水位埋深在0.503.00m之間,穩定水位埋深在0.303.05m之間,不具統一水位,水量很少。二、編制說明和依據2.1、編制說明:賓陽縣昆侖雅苑1#、2#、3#樓工程已完成基坑支護、CFG樁地基處理的全部施工內容,以及基坑開挖至基底標高。本項目基坑支護AB段的側面11、原有一條灌溉水渠,且有一灌溉管渠分支口位于2733#支護樁旁,此部位的的土質較軟弱,因年久失修管渠底板已開裂,渠內水往下滲透,加劇了該部位土質的松動性。20XX年2月5日受連續5天陰雨天氣的影響,及水渠上游水庫開閘放水,導致水渠內水位急劇上升,水流湍急,沖刷水渠側壁致損壞,水流直接沖刷AB段基坑支護背面的土層,增加了支護樁的背側壓力,同時土質的松動使得支護樁錨桿拉力大大減弱,以致于支護樁產生位移,向基坑內傾斜,最終部位段坍塌,渠內水涌入基坑內。為防止基坑內支護樁進一步坍塌及水渠內水倒灌入工程基坑,施工單位協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設計及勘察單位進行了專項處理會議,經研究決定對清理塌方后對支護修復12、加固,并對AB段側面的灌溉水渠進行加固改造及防滲處理。基坑支護樁加固及水渠改造范圍見平面示意2.2、編制依據:1巖土工程詳細勘察報告(中化廣西地質工程勘察院);2昆侖雅苑基坑支護設計(中化廣西地質工程勘察院);3重力式擋土墻(GJBT-368);4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XX);5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術規范(JGJ 180-20XX);6屋面工程防水技術規范(GB50108-20XX)7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XX2.3、編制原則:1、精心組織、精心施工,確保按要求保質保量完成施工任務;2、根據施工現場環境條件及設計要求,確定合適的施工方法,合理調配機13、械設備及人力、物力資源;3、合理安排施工順序,作好工序銜接,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加固及改造工作。三、施工加固、改造方法及處理細則3.1、防水堵漏,防止基坑進一步損壞:1、為防止水渠內水繼續沖刷基坑內支護樁對支護樁護壁進一步損壞造成連續坍塌,及水渠內水倒灌入基坑內部造成基坑積水損壞基坑內部結構,需聯系水利部門將水渠上流水分流以及截流。2、待坍塌部分穩定,立即組織人員對基坑水渠坍塌部分邊上進行堆砌沙泥袋堵漏。3、調派5臺三相抽水機至于基坑各角落抽水,盡快將基坑內部水排出,防止基坑內水位上漲及進一步浸泡基坑。3.2、重力式擋土墻:由于16#50#支護樁部分已坍塌及損壞,此部分計劃砌筑片石重力式擋土墻以14、進行基坑與水渠邊坡防護。重力式擋土墻做法見示意圖。、材料要求1、片石:單塊片石厚度不得小于15cm,墻面采用塊石鑲面35厘米,卵形或薄片、風化剝落、受腐蝕嚴重的石料不得使用。 2、砂:采用中(粗)砂,砂的粒徑不大于5mm,使用前用5mm孔徑篩過篩。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5%。 3、水泥:每批水泥均應有生產廠家的出廠合格證,儲存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應重新試驗確定標號。水泥儲存在通風良好處,并做好防潮防水措施,結塊的水泥嚴禁使用。 4、拌合水:使用經化驗合格后的水或飲用水,不得使用田間地頭的溝渠水。 、砌筑操作要求 1、砂漿:使用經試驗確定的配合比,嚴格采用重量比配料,用機械拌合,嚴禁用人工拌合砂漿。砂15、漿應有良好的和易性,施工現場可用直觀法進行檢查,即用手能將砂漿捏成小團,松手后既不松散,又不會由灰鏟上流下。砂漿應隨拌隨用,在攪拌后3-4小時內用完。每個施工班組每天至少做兩組砂漿試件。 2、砌筑工藝: 砌筑石塊在使用前澆水濕潤,石料表面如有泥土、水銹,應清洗修鑿干凈。砌筑基礎第一層砌塊前,如基底為巖石,應將基底表面清掃、濕潤,再坐漿砌筑。如基底為土質,將基底整平,直接坐漿砌筑。嚴禁拋石灌漿砌筑。砌體應分段分層砌筑,分段長度一般不超過10m,分段位置宜盡量設在沉降縫處,各砌筑段水平縫應大致水平,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差不宜超過1.2m。 砌筑時應在橫向、豎向雙掛線,各砌層的石塊應安放穩固,砌塊間應16、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鋪或脫空,底漿應鋪滿,豎縫砂漿應先在已砌完的石塊側面鋪放一些,然后在后一塊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砌筑上層砌塊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塊,嚴禁由基坑上方往砌體上扔石塊或砂漿,避免沖擊砌體。砌筑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砌體表面應加以清掃并灑水濕潤。 石塊應分層砌筑,23層砌塊組成一個工作層,每一個工作層的水平縫應大致水平,各工作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轉角石應選擇較為方正和尺寸較大的石塊,并長短相間地與里層砌塊咬接,漿砌片石砌縫寬度為2-3cm。較大的石塊應放置在下層且大面朝下,石塊尖銳突出部分應敲掉。 沉降伸縮縫間距一般為10米,縫寬2厘米,應橫向貫通,采用瀝青油毛氈17、填塞,沿墻的內、外、頂三側填塞,深度不小于15厘米。 每隔2-3米上下錯列設置一個瀉水孔,瀉水孔采用32mmPVC管,墻背瀉水孔處采用土工布包裹碎石反濾。 3、石砌體的勾縫及養護 石砌體的勾縫工具可由圓鋼制作。本合同段砌體要求勾凹縫,勾縫砂漿標號不低于10號,勾縫應嵌入縫內10mmmm。縫槽深度不足時,應鑿夠深度后再勾縫,縫寬、縫厚應大致相同。勾縫初凝后澆水養生,防止裂縫脫落。3.3、水渠改造:基坑旁灌溉用水渠由于年久失修,水渠邊壁及底部已有不同程度損壞。因基坑距離水渠較近,水渠內水會通過水渠順壞部分滲透入支護樁旁,進一步流入基坑內部。為防止水渠內水滲入基坑內部,需對基坑旁全段水渠經行加固及防18、滲改造。3.3.1、清淤 對基坑旁全段水渠經行人工清淤,鑿出水渠邊壁及底部損壞部分,并用清水將水渠邊壁及底部清洗干凈,將水渠內淤泥垃圾全部清出水渠運走以對水渠經行改造工作。、加固 1、基坑旁水渠全段邊壁及底部布置鐵絲網,后用C30細石商品混凝土經行敷設加固,C30細石商品混凝土敷設厚度為60mm。 2、水渠坍塌部位混凝土內需布置HRB40014200通長鋼筋加強,以防止水渠沉降開裂。3.3.21施工準備材料要求1.水泥宜用標號不低于32.5號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硅酸鹽水泥,要求新鮮無結塊。2.砂宜用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2%。3.石子應采用級配良好的堅硬碎石或卵石,粒徑一般為515mm,含泥量19、不應大于1%。4鋼絲宜采用b4冷拔低碳鋼絲,應符合有關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并應有出廠質量合格證。3.3.22細石混凝土施工工藝 基層處理灑水濕潤抹灰餅綁扎鋼筋網刷素水泥漿澆筑細石混凝土抹面層壓光養護1、清理基層將基層表面的雜物、灰塵、泥土、水泥漿以及油污等清理干凈,并用水沖洗干凈。3、灑水潤濕澆筑地面混凝土前1d對基層表面進行澆水濕潤,表面積水應予以掃除。4、刷素水泥漿結合層在澆筑細石砼面層之前,在已潤濕的基層上刷一道素水泥漿,其配合比為108膠:水=1:2,膠水水泥=1:2。不要刷的面積過大,要隨刷隨鋪細石砼,避免時間過長水泥漿過干而空鼓。5、澆筑細石混凝土施工時,隨即將攪拌好的細石混凝土分20、段順序鋪抹到地面基層上,緊跟著用2m長刮杠順著標筋刮平,用木抹子拍實,表面塌陷處用細石混凝土補平,再用木杠刮一次,用木抹子搓平。緊接著用長帶形平板振搗器振搗密實,直至面層出現泌水現象然后用木抹子搓平。木抹子搓平后,在細石混凝土面層上均勻地撒一薄層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待灰面吸水后再用2m長杠刮平(邊刮邊退)。6、抹面層、壓光(1)、當面層灰面吸水后,用木抹子用力搓打、抹平,將干水泥砂拌合料與細石砼的漿混合,使面層達到結合緊密。(2)、第一遍抹壓:用鐵抹子輕輕抹壓一遍,將腳印壓平。(3)、第二遍抹壓:當面層砂漿初凝后,地面面層上有腳印,但走上去不下陷時,用鐵抹子進行第二遍抹壓,把21、凹坑、砂眼填實、抹平,不得漏壓,盡量不留波紋。(4)、第三遍抹壓:當面層砂漿終凝前,即人踩上去稍有腳印,用鐵抹子壓光無抹痕時,用機械進行壓光。7、養護混凝土地面第三遍抹壓完12h后進行澆水養護,每天不少于2次,澆水次數應能保證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于7d,養護期間必須安排專人養護。、防水 由于此次支護樁坍塌主要由于水渠內水滲漏原因造成,要確保加固改造后的水渠不再滲水,需對基坑旁全段水渠做防水處理。3.3.31、防水施工工藝1、基層表面應壓實平整,必須充分養護,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現象,應符合設計要求。2、混凝土表面含水率不應大于10%。3、基層清理完畢后,應先將伸縮縫、施工縫22、等重點部位進行處理,刷2-3遍防水底層涂料。4、備好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基層涂料和粘接卷材的涂料必須要分清。涂刷底層涂料。為提高防水卷材與基層粘結性,可用底層涂料反復涂刷,并涂刷均勻,覆蓋完全,充分滲入混凝土基層,以提高粘結強度和抗剪切強度。5、卷材鋪貼:鋪貼卷材前,要量好要施工的防水面積,然后根據材料尺寸合理使用材料,從最低處開始鋪貼,先將卷材按位置放正,長邊留出8cm接茬、短邊留出10cm接茬。然后點燃噴燈對準卷材底面及基層表面同時均勻加熱(噴燈嘴距卷材表面約30cm為宜),待卷材表面熔化后,隨即向前滾鋪卷材,并把卷材壓實壓平,接茬部分以壓出熔化瀝青為宜,滾壓時不要卷入空氣和異物,并防止偏23、斜、起鼓和折皺。最后再用噴燈和壓子均勻細致的把接縫封好,防止翹邊。6、砂漿抹面:防水卷材鋪貼完成后對水渠底部及兩側經行M15砂漿抹面保護,砂漿面層要求20mm。砂漿因符合設計強度要求,應按從高往低的順序進行施工。砂漿要求抹面均勻平滑,不能對防水卷材造成損壞。3.3.32、防水施工質量要求1、防水層粘貼要“牢固,無損傷,翹邊,開口、皺折。2、卷材與卷材有拾接誤差不大于10mm。3、卷材搭接縫,收口封閉必須嚴密、牢固、無脫層等缺陷。4、防水層無滲漏現象。3.3.33、施工注意事項1、嚴格遵守總包現場各種安全保衛及文明施工的規章制度;2、施工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方可進入作業區域,按規程操24、作,不得違章作業;3、現場嚴禁吸煙、用火;4、防水材料設專人管理,發放,分類保存并保持安全距離,尤其是有稀釋劑(如汽油、二甲苯等) 易揮發、易燃材料;5、注意成品保護,不得在防水層上剔鑿打孔,不得穿釘鞋在防水層上走。3.4、 支護樁加固:為預防AB段基坑支護樁坍塌,決定對全線支護樁進行加固處理,采用工字鋼逆向斜撐的式對支護樁進行加固。加固方法見支護樁加固示意圖。1、在原支護樁腰梁上打孔用膨脹螺釘裝上200mm200mm10mm的加強鋼板用于連接工字鋼,工字鋼呈45斜撐,其底部距支護樁距離與腰梁距基坑底部距離一致。2、工字鋼斜撐底部用500mm500mm400mmC30混凝土墩支撐。工字鋼埋設于25、混凝土墩中,混凝土墩面低于地下室樓板底面。、架設工字鋼時可用現場塔吊進行協助架設。施工順序為:腰梁連接鋼板安裝開挖工字鋼底部混凝土墩坑塔吊協助連接工字鋼與腰梁用鋼筋固定工字鋼底部澆筑底部混凝土墩3.5、供電開閉所旁卸載: 1#15#支護樁部分,旁邊有一供電開閉所及高壓電桿。為不影響此供電開閉所及高壓電桿,研究決定對此部分支護樁進行減壓卸載處理。開閉所卸載做法見開閉所卸載示意圖。做法為:在1#15#支護樁身旁開挖深度m,長15m,寬2的一段基槽,并用水泥砂漿對此基槽表面進行抹灰壓光處理,砂漿厚度為。由于此卸載基槽深度比水渠深,不能把基槽內水排入水渠內,可在支護樁之間隔開一泄水孔,聯通此基槽,讓基槽內水流入基坑底部排水溝,再一同抽出基坑外部。四、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組織保障為圓滿完成該工程,使工程質量達到設計要求,在20XX年春節前完成工作。我公司按照項目管理要求,加班加點對擋土墻及水渠進行加固及改造施工,對工程的質量、安全、成本等進行有計劃的組織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合格,安全、文明施工等達到業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