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樓板GZ高分子空心內模專項施工方案(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037
2023-07-10
9頁
30.46KB
1、第1章 編制依據及說明 本工程施工方案,主要依據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結構技術規程 CECS 175: 20XX;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XX;現澆混凝土空心樓蓋05SG343;公館一八六六花園施工圖紙以及國家相關文件、規范、規定等要求編制。第2章 工程概況 本工程是由正興隆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的高檔商住小區,位于深圳市龍華擴展區,小區用地呈四邊形.周邊交通便利,小區用地東側是梅隴路,西側是民塘路,南側是民興街,北側是天湖路。用地面積32000m2,總建筑面積為:185493。38m2。其中空心板主要分布在一層、二層,每層建筑面積大約為29860。01 m2.本工程空心樓2、板內采用GZ高分子組合芯模現澆砼空心樓板,樓板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 本工程GZ高分子組合芯模型號主要有:250、350、400三種型號,400型標準規格長度為1000mm、500mm兩種,自重小于6.5KG/米,主要用于D19D26/DEDK軸之間裙樓的一層樓面;350型,標準規格長度為1000mm、500mm兩種,自重小于5.5KG/米,主要用于一層除D19D26/DEDK軸范圍的裙樓樓面,二層DLaDAa/D2a D5a及D1bD4b/A軸的裙樓樓面;250型號,標準規格長度為1000mm、500mm兩種。自重小于4KG米,主要用于DLaDAa/D2a D5a及D1bD4b/A軸外的二3、層附樓樓面。第3章 勞動力安排序號施工班組需要人數進場時間1木工班20020XX年12月01日2鋼筋班12020XX年12月01日3內模進場組裝620XX年1月05日4電焊班620XX年12月01甘5砼班4020XX年12月01甘第4章 砼澆筑計劃見附圖1第5章 內模安裝施工方案5.1模板梁、板模板支撐系統搭設(詳見地下室施工方案)1、板模板支撐體系: 1)地下室樓板支架材料:立桿及水平桿均采用483。5鋼管。 2)板厚在H=180 mm和空心板厚H=370 mm、H=520 mm與H=570 mm時的立桿間距均為900900,腳手架步距為1500,立桿頂部采用頂托支撐方式,托梁內采用雙鋼管支4、撐。 3)支模架應離地200 mm高設掃地桿,立桿上端自由端的長度不應大于200。4)支架沿縱、橫兩個方向設置豎向剪刀撐,防止支架失穩、變形。剪刀撐搭設寬度為3。6m,間距不大于4m,與地面的夾角為4560度之間。2、梁模板支撐系統參數:梁底支撐信息序號截面尺寸梁底支架情況步距(m)粱兩側立桿距離(m)梁底增加承重立桿立桿跨度方向間距粱底木方間距剪刀撐16001000700110070012001。51.220。6m0。25m跨中設置270080060060060070060075060080060090050070050080040010001.51。210。6mO。25m跨中設置350065、001。50.900. 9mO.25m跨中設置1)支架搭設技術及質量要求 要求嚴格按照施工方案規定的參數搭設支架,做到立桿垂直、橫桿水平。 2)扣件應擰緊、擰牢,不得有松弛現象。對有質量問題的扣件如絲扣磨損、滑絲等均不得用于工程上。 3)所有梁底處除采用頂托外應為雙扣件,必須滿足扣件抗滑移要求. 3、模板安裝 1)模板統一采用18 mm厚新膠合板,所有方料全部要求過刨,確保方料平整、順直,才能保證砼表面質量; 2)支架搭設完畢后,嚴格按照地下室施工方案內容控制木方間距,并根據測量小組提供的標高進行復核,確保標高無誤后才能進行模板的鋪設。 3)模板應由各施工隊技術負責人根據模板圖進行現場組裝,組6、裝原則為單跨內先鋪四周,最后鋪設中間,模板鋪設完成后再次核查標高是否滿足要求,并將暗梁位置一一彈線放出。 4)現澆鋼筋砼梁、板,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模板應按設計規定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度的1/10003/1000進行起拱。 5)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件和預留孔洞均不得遺漏,安裝必須牢固,位置準確,其允許偏差如下: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預埋鋼板中心位置32預埋管、預留孔中心位置33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4截面內部尺寸中心線位置+10,04、模板工程施工質量標準 1)模板的陰陽角應方正,線條應順直,統一起拱,表面平整,垂直度偏差控制在規范規定范圍內. 2)嚴格按技術方案要7、求施工,避免脹模、漏漿、扭曲變形等質量缺陷,模板拼縫應嚴密,稍大處粘貼膠帶紙補縫.3)模板質量的規范要求如下:1、制定模板配置質量的要求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置(柱、墻、粱)5尺量檢查2底模上表面標高+5,一5用水準儀或拉線和尺量檢查3截面尺寸(柱、墻、粱)+4,一5尺量檢查4每層垂直度5用2M托線板檢查5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用直尺和尺量檢查6表面平整度4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2、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實行三檢制:班組自檢合格后報分包單位檢驗一分包單位檢驗合格后報項目部負責該棟的工長檢驗項目部組織各棟工長復檢,合格后再報監理驗收,通過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5.2鋼筋18、梁鋼筋綁扎要求1)框架梁端箍筋加密區長度取3倍梁高(暗梁),1.5倍梁高(明梁)且不小于1000。2)框架暗梁縱筋在保證鋼筋凈距38(面筋),25(底筋)的情況下應盡量穿過柱,且至少50以上穿過柱.3)框架暗梁及空心板施工時應起拱23/1000(除注明外),其它按規范執行 4)暗梁為實心混凝土,管離肋梁邊凈距不應小于100mm 5)離預留洞邊凈距不應小于100mm離暗梁邊凈距大于100mm, 6)暗梁留孔且邊長(直徑)300時,主筋應按1:6的彎度繞過,孔邊每側300范圍內箍筋應加密至間距為50。 7)梁鋼筋的綁扎重點在梁柱核心區,梁柱核心區鋼筋綁扎的質量控制,在此區段梁和梁、梁和柱交錯穿插9、鋼筋重疊,也是綁扎中的一個難點。為解決這個問題應遵循先梁底筋,其次套梁柱核心箍筋,后梁面筋的順序。 8)在梁側面筋上畫出箍筋間距,擺放箍筋。 9)先穿主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穿次梁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及彎起鋼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間距將架立筋與箍筋綁扎牢固;調整箍筋間距使間距符合設計要求,綁架立筋,再綁主筋,主次同時配合進行.10)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點,梁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點錨固長度及伸過中心線的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框架梁縱向鋼筋在端節點內的錨固長度也要符合設計要求。一般大于45d。綁梁上部縱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綁扎。11)箍筋在疊合處的彎鉤,在梁10、中應交錯布置,箍筋彎鉤采用1 35.,平直部分長度為10d。12)梁端第一個箍筋應設置在距離柱節點邊緣50mm處,暗梁箍筋加密區為三倍梁高。梁柱節點處,由于梁筋穿在柱筋內側,導致梁筋保護層加大,應采用漸變箍筋,漸變長度一般為600mm,以保證箍筋與梁筋緊密綁扎到位. 13)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應墊墊塊(或塑料卡),保證保護層的厚度.受力筋為雙排時,可用短鋼筋墊在兩層鋼筋之間,鋼筋排距應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14)梁筋的連接:梁的受力鋼筋直徑22mm時,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接頭,22mm時,可采用綁扎接頭,搭接長度要符合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折處的距離,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11、于構件最大彎矩處,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II級鋼筋可不做彎鉤),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扎牢.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當采用綁扎搭接接頭時,在規定搭接長度的任一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百分率,受拉區不大于5 0。15)梁鋼筋節點大樣。2、板底筋綁扎要求1)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彈好主筋、分布筋間距線。2)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3)綁扎板筋時一般用順扣或八字扣,雙層雙向鋼筋必須滿扎.4)在鋼筋的下面墊好砂漿墊塊,間距1.5m。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如設計無要求時,板的保護層厚度應為15mm。5)板支座筋錨固12、長度為35d(d為鋼筋直徑),板底筋錨固長度為300mm且應伸過扁梁中心線5d。6)因樓板留孔而切斷板受力筋,則應在留孔四周板肋內加筋,加筋原則為:與管平行方向每側板肋內各加一半被切斷鋼筋,且直通入兩端梁內300,與管垂直方向孔每側各加212直通兩端梁內300。7)因樓板留孔使板受力筋無法穿過且孔寬300時,板受力筋應按1:6的彎度繞孔穿過.5。3空芯內模安裝250 mm、350 mm、400 mm芯模施工,安裝范圍為:400 mm芯模用于D19D26/DEDK軸之間裙樓的一層樓面;350 mm芯模用于一層除D19D26/DEDK軸范圍的裙樓樓面。350 mm芯模用于DLaDAa/D2a D513、a及D1bD4b/A軸外的二層裙樓樓面,350 mm芯模用于除DLaDAa/D2a D5a及D1bD4b/A軸外的二層裙樓樓面。1、施工順序:放線定位 暗梁及板底筋綁扎 水、電管線安裝 芯模支座焊接安裝固定芯模,管端作抗浮錨定 安裝面層鋼筋 鋪設架空馬道 敷設砼輸送管澆搗混凝土 混凝土養護、拆模。2、主要施工方法:1)放線定位板模板鋪設完成以后,根據本項目施工圖紙所示的空芯內模布置圖,在模板面上經過測量放線,然后用墨線彈出暗梁、空芯內模的布置方向與邊線位置,再進行下道工序。2)空芯內模水平位移控制的設置暗梁與板底筋綁扎完畢后進行空芯內模支座的焊接,根據空心管擺放位置,在空心管兩端L/4左右處各14、設置支座一個,主要是對空芯內模水平移位進行控制。支座采用蟲14的鋼筋焊接而成,垂直于空芯內模管方向每個芯模兩邊都焊接兩道固定點。焊接時調整對線,保證芯模之間及管與暗梁、墻柱之間的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并且在安裝過程中保證肋梁位置在同一直線上;具體樣式見下圖。3)鋼筋抗浮設置:采用14+鐵絲按圖所示穿過模板將板底鋼筋綁扎固定于下部的支模鋼管架上或模板底面上,固定時必須拉緊鐵絲保證板底鋼筋之間的保護層厚度符合圖紙要求。綁扎前在板模板上均勻鉆孔(直徑5mm孔),布置間距見下圖;4)芯模下的預留水電線管盒應接線預埋,為減少其對樓蓋斷面的削弱,管線盒宜盡可能布置在管間肋位置.豎向穿管宜先預埋套管;5)空芯內15、模抗浮設置:綁扎芯模肋片,根據己焊接完畢的芯模支座,直接將空心內模放入即可,擺放時芯模兩端要拉線安裝,保證所有內模處于同一直線上。最后將250芯模、350、400的芯模用14鐵絲繞過內模固定在板底主受力鋼筋上.6)芯模安裝施工從兩端梁開始擺放,安裝過程中嚴禁直接踩踏芯模;7)芯模安裝完成后須進行檢查驗收,對施工中破壞的芯模進行更換、調整、合格后方可轉入下道工序施工,及時如實地做好隱蔽記錄;8)芯模安裝合格后進行上部鋼筋綁扎及預埋管線安裝。預埋管線須在上下層鋼筋之間,不影響芯模保護層厚度。9)模板與鋼筋施工,一般操作應遵循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20420XX)20XX版的有關16、規定;3、板面筋安裝:鋼筋綁扎順序:1)上層鋼筋支架及馬鐙擺放,鋼筋畫線,按圖紙間距布置面板主受力筋;2)鋼筋綁扎,綁扎原則為先綁扎下層鋼筋,再綁扎上層鋼筋.施工前認真熟悉圖紙,不得將上、下層鋼筋的位置擺放錯誤。鋼筋間距150 mm時靠邊兩排鋼筋全部滿綁,中間可以間隔一空,梅花型綁扎。當鋼筋間距150 mm時,全部滿綁。3)板面筋全部綁扎完畢后掛設拉鉤,拉鉤為中8的鋼筋,拉鉤間距板厚370 mm的為320;板厚520 mm的為420;板厚570 mm的為480;綁扎時上下鋼筋要拉結牢固,不得有脫落現象。a、綁扎完板面鋼筋后,即可使底筋、肋片鐵絲、板面鋼筋形成一個可受臨時施工荷載的空間結構,鋪上17、模板板后可作為臨時道路,以方便操作和防止踩壞芯模。b、鋼筋綁扎后,嚴禁在上面隨便踩踏,無關人等不得進入,確保成品保護落到實處。4)鋼筋質量控制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表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一C25C30一C35C40光圓鋼筋HPB235級45d35d30d25d帶肋鋼筋HRB335級55d45d35d30dHRB400級、RRB400級55d40d35d注:兩根直徑不同鋼筋的搭接長度,以較細鋼筋的直徑計算。(1)受力鋼筋順長方向全長的凈尺寸允許偏差10mm,寬度允許偏差5;(2)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尺寸允許偏差20mm。(4)箍筋內凈尺寸允許偏差5mm;間距允許偏差10;受力鋼筋18、排距允許偏差5;箍筋、構造筋間距允許偏差20;受力筋保護允許偏差5。(4)綁扎鋼筋的缺扣、松扣數量不得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5)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6)用I級鋼筋制作的箍筋,其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7)嚴禁隨意割斷鋼筋。5.4混凝土澆筑 1、砼采用商品混凝土,通過泵車運輸至現場,再通過輸送泵輸送至樓層,樓層的混凝土澆搗順序如下圖所示;澆搗原則始終順管長方向作業.混凝土施工線路圖2、施工便道:本工程混凝土在樓面的輸送時用模板鋪設臨時專用便道,混凝土泵送管必須放在鋼管馬鐙上,不得直接放在鋼筋和空心19、管上;施工人員不得直接踩踏板筋或管.澆筑混凝土時,要求有木工和鋼筋工跟隨,及時修復芯模與鋼筋,防止偏位、破損。3、混凝土澆筑不宜沿垂直于芯模管方向澆筑,砼坍落度宜取1518cm,考慮到內模與內模之間肋設計寬度較小,配合比骨料粒徑為l-3cm為宜。且布料與振搗應同步進行,混凝土布料時應在空心管的兩側均勻下料,相對振搗,以保證空心管底被充填飽滿,無積存氣囊、氣泡即可,避免過度振搗,否則空心內模可能會出現上浮現象;施工時宜采用直徑30mm的振動棒,下棒時振動棒禁止與空心內模板直接接觸,防止內模損壞。4、本工程無梁樓蓋范圍內的混凝土要求一次成型,不允許留設圖紙要求以外的施工縫,墻柱混凝土和梁板混凝土標20、號不同時,按設計要求布置快易收口網位置。5、在樓蓋的一定面積范圍內利用鋼筋作板厚和空心管標高控制標識,以保證其在后續混凝土澆筑中符合要求;6、砼的養護砼的養護采用人工自然養護法。在砼澆筑完畢后的12h以內對砼加以覆蓋麻袋或草包并澆水養護,養護時間當砼中無外加劑摻入時,不得少于7d,當砼中有外加劑摻入時,不得少于14d。第6章 主要施工技術措施6.1 成品保護措施1、空心內模安裝完畢后任何人不得直接踩踏或行走,如有違反者將處以人民幣500元罰款。2、空心管如在安裝現場損壞,采取如下臨時應急補救方式:1)如小面積破裂用寬膠布粘貼上;2)如破損面積較大用管片補釘。3、空心管在裝卸、搬運、疊堆時應小心21、輕放,嚴禁拋擲。吊運安裝時,用專用吊籃吊運,禁止用纜繩直接綁扎空心管進行吊運。吊至安裝樓層后應及時排放。6。2 空心管抗浮措施在澆筑混凝土前必須采取防止單個內模上浮、樓板底模局部上浮和鋼筋移位的有效措施。施工中采用抗浮措施如下:1、直接用14鐵線對單個內模進行捆綁,捆綁點在距空心管端1/4位置,鐵線兩端垂直捆綁固定在板底筋縱橫向節點上;2、樓蓋板縱橫向底筋綁扎采用梅花狀綁扎,在板底模上lmm2范圍內均勻鉆取6個鐵絲穿過孔,用12#鐵絲綁扎底板鋼筋縱橫向節點,并雙肢穿過底模鉆孔綁扎固定于下部的支模鋼管架上,確保固定可靠、穩定。6。3 空心管現場安裝后,還須符合如下要求兩片芯模拼接安裝后側肋寬度要求在810mm,安裝固定釘孔間距120mm10mm. 第7章 施工質量事項要求1、在保證內模安裝位置準確和整體順直,并符合下列規定:1)內模的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2)區格板周邊和柱周圍混凝土實心部分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2、施工過程中,預留、預埋設施(水平管線、電線盒等)的安裝應與鋼筋安裝、內模安裝等工序交叉進行.3、預留、預埋設施宜布置在樓蓋結構的樓板實心區域、肋寬范圍內。當預留、預埋設施無法避開內模時,可對內模采取端開或鋸缺口等措施,事后封堵。4、墻、柱主筋插筋與底板上、下鐵件需仔細綁扎固定牢固,必要時可附加輔助筋電焊固定,混凝土澆筑前,應加強檢查,澆筑過程中由專人負責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