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修補技術施工方案MicrosoftWord文檔(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103
2023-07-10
5頁
19KB
1、裂縫修補施工技術方案一、凡裂縫寬度小于0.3mm的豎向或斜向裂縫,均采用環氧水泥進行封閉。封閉層騎縫涂抹,寬度30mm,厚度2mm,長度延伸出縫端30mm。在涂抹環氧水泥封閉層以前,混凝土表面用鋼絲刷清理,采用壓縮空氣或皮老虎吹干凈,表面必須處于干燥無油漬狀態,如有油漬需用丙酮或甲苯擦干凈。二、裂縫寬度等于或大于0.4mm的豎向或斜向裂縫,采用壓力灌環氧樹脂漿液粘合補強。灌漿按下列工序進行:1、表面處理:用小捶、鋼絲刷及砂布將沿裂縫封閉范圍200mm寬的混凝土表面碎屑、浮渣、鐵銹及油污等清除干凈,粘貼灌漿嘴子的地方采用棉絲蘸丙酮或甲苯擦洗。待封閉的表面必須處于干燥及無油漬狀態。2、粘貼灌漿嘴子2、和裂縫封閉 :環氧樹脂漿液是通過嘴子壓入縫隙的,嘴子的布置距離視裂縫寬度而定,縫寬度大時,嘴子距離可稍大些,一般為300500mm,在縫端均應布置嘴子,當裂縫有縱橫交錯時,在交叉處必須布設嘴子,貫通構件截面的裂縫,兩側均應布設嘴子,其位置應上下相互錯開。先用鉛筆在裂縫上畫出布設嘴子位置,用小鴨嘴(泥刀)把環氧水泥刮在已用丙酮或甲苯擦干凈的嘴子底盤上,厚度約12mm,并靜置1520分鐘后,把嘴子按貼到所確定的位置上,同時把嘴子底盤周圍用環氧水泥封閉。嘴子之間的裂縫也用環氧水泥騎縫抹成2030mm寬、2mm厚的封閉帶。3、表面局部封閉:沿裂縫寬200mm范圍內采用環氧瀝青漆或環氧膩子封閉,以防止在3、灌漿過程中由于混凝土為多孔性材料,在裂縫兩側一定范圍出現滲漏現象。4、試氣:試氣目的是為吹凈殘留在縫隙內的塵土;檢查裂縫貫通程度以便灌漿時掌握進漿情況;檢查封閉質量,是否有漏氣現象。試氣壓力應先小后大,一般可控制在0.30.4Mpa。試氣時吹凈縫隙內的塵土后,堵塞除進氣嘴以外的其余嘴子,用肥皂水或洗滌劑水滿刷封閉層表面,如有漏氣會出現冒泡現象。漏氣處如果只發泡不沖破,一般不會在灌漿時產生滲漏,否則應采用環氧水泥或環氧膩子堵補,待硬化后再進行試氣,直到無沖破封閉層的漏氣現象才可進行灌漿。為檢查裂縫暢通與否,在試完是否漏氣后,把堵塞嘴子的塞子逐個取下,觀察通氣程度,如果裂縫較長,嘴子較多,可換進氣4、嘴分段檢查通氣情況。試氣這道工序非常重要,必須重視,否則在沒有保證封閉層質量及不掌握各嘴子間暢通情況下,灌漿時一旦出現漏漿或進漿不暢,將會造成灌漿失敗而無法補救。5、灌漿:將配制好的環氧漿液倒入灌漿罐后,蓋上進料口,檢查各管路接頭,保證無漏氣漏漿發生,打開儲氣罐出氣閥門,借助壓縮空氣把漿液頂住輸漿管,通過輸漿管把漿液由嘴子壓入混凝土縫隙內。當進漿嘴子鄰近的嘴子冒漿后,立即用塞子堵住,繼續灌漿,待最后一個嘴子冒漿堵上塞子后,需恒壓510分鐘才可撤下進漿嘴子上的輸漿管。在灌漿過程中,當相鄰嘴子冒漿而相隔遠的嘴子不冒漿時,應將進漿嘴子換到另一嘴子,采用接力方式逐漸施灌。灌漿應由下往上,不可倒行逆施。5、灌漿壓力視裂縫寬度而定,0.4mm以上裂縫,施灌壓力一般為0.150.2Mpa,壓力應先小后大,進漿宜緩慢,不應急促進漿,防止進漿太快造成縫隙中漿料短路而影響灌漿質量。漿液配制成為成品后,宜在1小時內用完,否則粘度增大,進漿困難。如裂縫有粗有細,宜先灌細縫,剩下的漿液再灌粗縫。灌漿24小時后可把嘴子墊木塊敲下,把殘存在鋼嘴內外的環氧樹脂硬化物用明火燒除擦凈后,可重復使用。三、灌漿應注意的事項:1、縫隙和表面局部封閉是灌漿成敗的關鍵,通常只要不發生嚴重漏漿現象,灌漿的質量是能夠保證的。在施灌過程中發生小的漏漿,可采用水玻璃水泥等臨時堵塞措施,但將影響質量。2、試氣和灌漿壓力,應逐漸增大,否則容易6、沖破封閉層的薄弱點,重新補封或造成漏漿,也容易使漿液在縫隙內流動過快形成短路,空氣不能排出而造成缺漿和氣泡。3、如果采用不透明的耐壓膠皮管作輸漿管時,應隨時檢查灌漿罐內漿液量,避免由于漿液被用完而將空氣壓入縫隙內,形成氣泡,影響質量。4、環氧樹脂材料在低溫條件下硬化極慢,而且影響硬化后的性能,在5以下時反應幾乎停頓。故灌漿施工的環境溫度宜在10以上。5、在氣溫較高的夏天,室外露天構件應盡量在早晨或傍晚施灌,否則漿液硬化反應過快,粘度急劇增大,會造成灌漿困難。必須在高溫條件下施灌時,可將灌漿罐放在涼水中降溫。6、當需要施灌的裂縫較多時,宜將配制成成品的漿液先灌較細裂縫,粘度增大后的漿液灌較寬的裂7、縫,這樣既有利操作又能減小較寬裂縫內漿液硬化物的收縮量。對于較寬的裂縫,漿液中可摻入少許滑石粉或減少配方中的稀釋劑用量。7、嚴格檢查每道工序的施工質量,試氣情況及進漿量應有記錄,以確保灌漿質量。用指甲在漿液硬化物上劃道無紋或用布沾丙酮在硬化物上擦抹不溶解,不發粘,可認為硬化已完全,此時修補的受力裂縫構件可開始承載。8、灌漿時,操作人員應配制三人,其中一人負責配料及往灌漿罐內添加料,一人負責掌握氣壓及開關閥門,一人負責施灌。當梁兩側均布置嘴子時,宜配四人或負責配料的人兼管另一邊試氣及出漿情況。儲氣罐也是調壓罐,與灌漿罐應放在鄰近處,便于操作和掌握罐內漿液情況,輸漿管宜采用透明耐壓管,長度不應太長,從灌漿罐到最遠進漿嘴距離加一定長度為宜,否則清洗費事,還浪費漿液。每次(指不連續灌漿,間隔時間2小時)灌完漿,灌漿罐、輸漿管、連接件等必須用丙酮或甲苯徹底清洗。9、灌縫的漿液量,可根據裂縫縫隙體積計算,一般按每立方厘米縫隙,用漿液3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