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砂流泥施工方案信息港(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117
2023-07-10
4頁
17KB
1、1. 施工概況本工程為綜合性工程,分項工程內容多,且施工都在基坑內進行,工期短,施工人員多,施工又逢雨季,給施工帶來極大不利,本場地表部分布有呈松散狀態且組成不均,局部含砼塊,場地基巖面起伏較大,部分地段在礫質粉質粘土及全、強風給粗粒花崗巖層中夾有較多的中等及微風化花崗巖透鏡體.施工正逢雨季,給施工造成很大影響。根據對A、B棟挖孔樁施工發現大部分樁在孔口 b、在坑內土方開挖時,根據土體含水量及天氣情況及開挖集水坑,使基坑內的積水能及時排出坑內。c、充分利用已成孔的基樁作為降水井:施工時利用已完成的樁作為降水井,降低水壓力對護壁的作用,同時對土體也有一定的固結作用,在挖土過程中不斷從孔底抽出地下2、水以降低基坑內的地下水,確保挖孔施工順利進行。d、可向護壁內斜插16鋼筋,長度3050cm,加強護壁與土層的磨擦力。e、適當減少每節護壁的高度。d、挖至夾層破碎層時,若用風稿無法打進時,應采用爆破,爆破前必須根據現場情況做出詳細施工方案.f、樁孔挖至孔底設計標高或持力層時,應通知甲方、監理會同勘察、設計及有關質檢人員對孔底巖樣共同鑒定,經鑒定符合設計要求后迅速做擴大樁頭工作.終孔時,必須清理好護壁泥土和樁底的殘渣,清除積水,經監理同意驗收,辦好簽證手續,并立即作砼封底處理和盡快澆注樁芯砼,防止土質軟化。g、如遇回填土及淤泥質土層或地下水較大時(如構造蝕變帶),出現塌方、流砂等現象,應采取護壁節3、高適當縮減到300500mm,并在支模前先采取特殊的防護措施,如堵砂包、護壁砼加厚、鋼筋加密等加固措施。同時在坑底一側挖一臨時集水坑,加泵抽水,防止塌崩加大,經加固處理后再進行挖土,所塌崩后的空隙應澆搗護壁的同時,用砼填好。h、打樁前,根據地質報告認真作好配樁工作,并密切注意施打時樁長及貫入度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配樁的長度,同時在收錘時嚴格控制柴油錘的落錘高度,防止管樁因錘高不均而損壞管樁。技術重點:本工程樁持力層設計部分樁為微風化巖,且主樓基坑底已到達強風化巖面,施工進度較慢,入巖施工時,用一般的挖掘方式無法進行,需采用爆破施工措施,這是本次施工的技術重點.結合公司多年來人工挖孔樁爆破的實踐4、經驗,炮眼深度在0.81.2m之間為宜;鉆眼孔徑取40mm鉆頭。爆破參數根據具體情況經計算后確定.對于有水存在的炮孔,選用參在水下作業的防水乳膠炸藥,為配合鉆眼孔徑,選用藥卷直徑32mm,裝藥方法為不偶合狀裝藥,剩下不裝藥部分采用細沙或粗沙堵塞密實。爆破網路設計:爆破網路采用大串聯接法,每一個挖孔樁為一個爆破網路,分次進行起爆,降低噪音對附近居民影響。爆破器材包括發爆器、電雷管及專用測試儀檢測,起爆能源彩直流電,并配合用電雷管,正向起爆.爆破網絡設計必須事先經深圳市公安局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安全距離:在爆破安全距離計算,考慮爆破地震波的安全距離和爆破空氣沖擊波的安全距離。根據國家標準爆破安5、全規程(GB672286)規定,由爆破安全規程(GB6722-86)中的有關公式可計算相應的允許最大一段裝藥量,取兩者中的較小者。爆破飛石的控制:為了保證放炮時不產生個別飛石,必須制訂嚴格的防護措施,可在樁孔上加蓋板,確保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有毒氣體排放:每次放完炮后,要揭開井蓋,用高壓風管進行通風,徹底將有毒氣體吹散;并用毒氣測試儀或小動物進行測試,確認安全后,才允許工人下井清碴,防止中毒.噪音:為防止放炮時的噪音過大,影響附近居民的工作、生活,人工挖樁逐個分開放炮,并在每個孔口覆蓋物上加一些吸音效果好的材料(如麻袋等)降低噪音,做到既要正常施工,又要不擾民.警戒范圍:爆破工程為保證安全,根6、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2286)確定安全距離,在施工范圍內的人員都必須撤離至安全范圍之外,對現場部分設備由現場技術人員具體決策。護壁砼內模拆除,一般在12小時后進行,使混凝土有一定強度,才能擋土。由于本工程工期緊,砼中加入速凝劑后可增加早期強度,在保證安全前提下,為加快施工進度,可帶模施工。當第一節護壁砼拆模后,即時將軸線位置標定在護壁上,并測量護壁頂標高和作相應的標記,作為控制樁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確定樁深度和樁頂標高的依據.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挖孔的地質情況,并要勤檢查,注意土層的變化,當遇到流砂、大量地下水等影響挖土安全時,要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才能繼續深挖。如遇流動性淤泥或流砂時,孔壁應7、采用鋼護筒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與施工質量.同時施工準備足夠的角鋼、砂包等材料,防止出現流砂、流泥或其它現象時便于及時處理。發現護壁有蜂窩、滲水等其它現象應及時補強以防造成事故。少量流砂的樁位,先將附近無流砂的樁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將樁孔和附近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狀態下施工.樁孔開挖過程中,要經常用 COSMOSXPO317毒氣檢測儀檢查檢測井內有無毒害氣體和缺氧現象,堅持井下作業排水送風先行,施工中應不斷向孔內輸送足夠的新鮮空氣,必要時抽、送同時進行。挖至設計標高或達到持力層時,孔底不應積水,終孔后應及進清理好護壁上的淤泥和孔底殘碴積水然后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驗收合格后,應8、立即封底和澆注砼。對在本場地砂層等不利地段,為了防止塌孔,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a、充分利用已成孔的挖孔樁進行降水,降低水壓力對護壁的作用,同時對土體也有一定的固結作用,在挖土過程中不斷從孔底抽出地下水以降低基坑內的地下水,確保挖孔施工順利進行。b、可向護壁內斜插16鋼筋,長度3050cm,加強護壁與土層的摩擦力,當流砂、流泥較為嚴重時應及時加設鋼護筒進行施工,確保施工安全與施工質量。C、適當減少每節護壁的高度.d、挖至夾層破碎層時,若用風稿無法打進時,應采用爆破,爆破前必須根據現場情況做出詳細施工方案。e、微(強)風化巖終孔的施工措施,樁孔挖至孔底設計標高或持力層、孔底成型時,首先由技術人員9、仔細復核巖質,幾何尺寸、中心位置,達到設計要求后,認真仔細將孔底清洗干凈,并挖好小積水坑。準備好檢驗條件后再通知甲方、監理會同勘察、設計及有關質檢人員對孔底巖樣共同鑒定,經鑒定符合設計要求后迅速做擴大樁頭工作。終孔時,必須清理好護壁泥土和樁底的殘渣,并將孔頂余土清干凈防止跌落井內,清除積水,經監理同意驗收,辦好簽證手續,并立即作砼封底處理和盡快澆注樁芯砼,防止土質軟化。4.3.4 周邊建筑物及道路、管道等的保護措施施工時應對注意周邊緊鄰道路或地下管線,因此應特別注意搞好場地的安全和周邊建構筑物的安全。在樁基施工前應根據設計圖紙布置好監測系統,沉降、位移監測在進場后即開始進行,開挖期間每兩天測一次,開挖完畢每十天觀測一次,如位移趁于穩定,則15天觀測一次,當坡頂、地面出現裂縫,應及時通知業主、監理和設計單位協商解決。在施工中嚴格進行監測,密切配合基坑開挖和支護施工,及時反饋和分析監測的數據信息,并及時定期向有關單位進行反映,以利于有關單位做出相應預防或應及措施。管線分布地段,當基坑變形超過30mm時,應進行預警,并研討發展趁勢,并及時報告相關部門進行處理.對場地周邊存在的地下管線,在施工中應搞好保護,特別是做好煤氣管道和電纜及己作邊坡的保護,開挖前把煤氣管線位放出,并做好明顯標志,在車輛通過的地段應在其上鋪高鋼板進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