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電子廠項目回風夾道腳手架搭設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127
2023-07-10
10頁
247KB
1、XXXX項目ARRAY一二層回風夾道腳手架專 項 施工方案編制:審核:批準:項目名稱:XXXXX光電科技有限公司CRA管理公司:XXXXXX總包單位:XXXXXXX施工單位:XXXXXXX一、編制依據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XX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XX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XX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XX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91建筑施工門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28-2000相關施工設計圖紙等。二、現場概況:本場位于XXXXXXX項目ARRAY一二層,每個回風夾道軸線標準間距為:82、。1M,夾道凈寬度為:4.75M,從一層地面到三層樓板低高度為:17.25M,夾道外側需施工的墻板分上下兩層,上層墻板頂部距地面距離為:16.45M,墻板總寬度為6。9M.回風夾道的頂棚和梁柱表面需滾涂環氧涂料。三、施工進度計劃:名稱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備注腳手架搭設20XX-8-3020XX1018外側壁板施工20XX-9520XX10-20腳手架拆除20XX9620XX-10-22四、腳手架施工要求1、確保腳手架在使用周期內安全、穩定、牢靠。2、腳手架在搭設及拆除過程中要符合工程施工進度要求。3、操作人員需經項目專門培訓。五、材料與設備計劃1、搭設腳手架的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3、/T13793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于25kg。新用的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縫、結疤、分層、錯位、硬彎、毛刺、壓痕和深的劃道,鋼管要有產品質量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材質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金屬拉伸試驗方法GB/T228的有關規定,質量和鋼管外徑、壁厚、端面等的偏差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X的有關規定,必須涂有防銹漆。舊鋼管表面銹蝕深度、和鋼管的彎曲變形應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X4、X的有關規定。銹蝕檢查應每年一次。檢查時,應在銹蝕嚴重的鋼管中抽取3根,在每根銹蝕嚴重部位橫向截斷取樣檢查,當銹蝕深度超過規定值時不得使用。鋼管上嚴禁打孔。2、扣件及加固鋼管現場選用土建工地現有的材料3、搭設架子前應進行保養,除銹并統一涂色,力求環保美觀。4、腳手板、腳手片采用符合有關要求。7、門架及其配件的規格、性能及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門式鋼管腳手架JGJ1282000的規定。8、周轉使用門架及配件的維修保養或報廢,可按門架及配件的質量分A、B、C、D四類,對每類按不同情況作出保養、修理保養、試驗后確定類別和報廢處理等四種不同處理方法。 A類屬于有輕微變形、損傷和銹蝕。經清除表面粘附砂漿5、泥土等污物、除銹、重新油漆等保養工作后可以繼續使用; B類屬于有一定程度變形或損傷(如彎曲、下凹),銹蝕輕微.應經矯正、平整、更換部件、修復、補焊、除銹、油漆等修理保養后繼續使用; C類屬于銹蝕較嚴重。應抽樣進行荷載試驗后確定能否使用,試驗按現行國家標準門式鋼管腳手架JGJ1282000中第6節相關規定進行.經試驗確定可使用者,應按B類要求經修理保養后使用;不能使用者,則按D類處理; D類屬于有嚴重變形、損傷及銹蝕.不得修復,應報廢處理。9、水平加固桿、封口桿、掃地桿、剪刀撐及腳手架轉角處的連接桿等宜采用422。5mm焊接鋼管,也可采用483.5mm焊接鋼管,其材質在保證可焊性的條件下應符合現6、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鋼的規定,相應的扣件規格也應分別為42mm、48mm或42mm/48mm。六、腳手架搭設安排:針對現場凈寬度較小而高度較大的現狀,現場搭設組合式腳手架,共9層,平面尺寸為:1。9M7.8M,每層使用12個1.9*0.91.7M的小單元,底層平面尺寸為: 2。8*7.8M。相鄰的立柱之間都用抱箍連接固定,最上部用鋼管搭成高度為1M的欄桿.腳手架最上部操作平臺距地面:15.3M。最上部操作平臺滿設腳踏板供人站立操作。本腳手架自身可以保持穩定,為了加強整體的剛度,在外側設剪刀撐、底部距地200mm位置設掃地桿(見側面圖及正立面圖)圖一:回風夾道腳手架側面7、圖圖二:回風夾道腳手架正立面圖為保證腳手架的側向穩定性,在靠近核心區一側的5.35米高度,用不少于兩根橫向鋼管伸出,與此高度的砼鋼梁做連接固定,再從此鋼梁位置伸斜向鋼管到腳手架的第7層,做斜向拉接,以此確保腳手架的穩定。另在第7層架位置的腳手架兩側,分別用鋼管與旁邊的砼梁柱做支撐。下面是8.1M柱距時的腳手架軸測示意圖:(注:因回風夾道結構較為復雜,除8.1M柱距為主以外,還有:7。2M、 9M柱距,部分有閘間、通道位置的夾道,可用來搭腳手架的寬度尺寸各不相同,故最終搭設出的腳手架會與軸測圖有所出入,但基本搭設方法和搭設要求均為參照此方案,底部搭設3排寬這一點也是統一的。)腳手架軸測圖通過以上8、各項加強措施,可以保證腳手架有足夠的強度及穩定性。七、施工技術措施A、腳手架搭設技術措施1、門架的內外側均應設置交叉支撐并應與門架立桿上的鎖銷鎖牢固。2、上、下榀門架的組裝必須設置連接棒及鎖臂,連接棒直徑不應小于立桿內直徑的12mm。3、不配套的門架與配件不得混合使用.4、門架安裝應自一端起向另一端延伸安裝,并應逐層改變搭設方向,不得對應進行.搭設完一步架后應參照規范要求檢測水平度及垂直度。5、交叉支撐、水平架或腳手板應緊隨門架的安裝及時設置。6、水平架或腳手板應在同一步內連續設置,腳手板應滿鋪。7、底層鋼梯的底部應加設鋼管,并用扣件扣緊在門架的立桿上,鋼梯兩側均應設置扶手,每段梯可跨越兩步三9、步再行轉折。8、控制扣件螺栓擰緊力矩,采用扭力扳手,扭力矩應控制在4050Nm范圍內。9、加固桿和剪刀撐必須與門架同步架設。10、連梁固定桿的搭設必須隨腳手架同步進行,嚴禁滯后設置或搭設完畢補設。B、腳手架拆除技術措施1、拆架前,全面檢查擬拆腳手架,根據檢查結果,擬訂出作業計劃,報請批準,進行技術交底后才準工作。作業計劃一般包括:拆架的步驟和方法、安全措施、材料堆放地點、勞動力組織安排等.2、拆架時應劃分作業區,周圍設繩綁圍欄或豎立警戒標志,地面應設專人指揮,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3、拆架的高處作業人員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扎裹腿、穿軟底防滑鞋。4、拆架程序應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則,即先10、拆拉桿、腳手板、剪刀撐、斜撐,而后拆小橫桿、大橫桿、立桿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則依次進行。嚴禁上下同時進行拆架作業。5、拆立桿時,要先抱住立桿再拆開最后兩個扣件,拆除大橫桿、斜撐、剪刀撐時,應先拆除中間扣件,然后托住中間,再解端頭扣件。6、支撐桿(拉結點)應隨拆除進度逐層拆除,拆拋撐時,應用臨時撐支住,然后才能拆除。7、拆除時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動作協調,當解開與另一人有關的結扣時,應先通知對方,以防墜落。8、拆架時嚴禁碰撞腳手架附近電源線,以防觸電事故.9、在拆架時,不得中途換人,如必須換人時,應將拆除情況交代清楚后方可離開。10、拆下的材料要徐徐下運,嚴禁拋擲。運至地面的材料應按指定地點11、隨拆隨運,分類堆放,“當天拆當天清,拆下的扣件和鐵絲要集中回收處理。11、輸送至地面的桿件,應及時按類堆放,整理保養.12、當天離崗時,應及時加固尚未拆除部分,防止存留隱患造成復崗后的人為事故。13、如遇強風、大雨、雪等特殊氣候,不應進行腳手架的拆除,嚴禁夜間拆除。八、安全管理(1) 搭設人員必須經過身體體檢,合格者方可上崗;(2) 搭設人員必須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3) 腳手架的構配件質量與搭設質量,應按安全技術規范規定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準許使用;(4) 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得超載。(5) 腳手架的安全檢查與維護,應按安全技術規范進行。(6) 在腳手架使用期間,12、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縱、橫水平桿、連墻件、交叉支撐、水平架、加固欄桿和欄桿;(7) 搭拆腳手架時,地面應設圍欄和警戒標志,并派專人看守,嚴禁非操作人員入內。九、腳手架日常維護管理要求(1) 使用完畢的腳手架架料和構件、零件要及時回收、分類整理,分類存放.(2) 彎曲的鋼管桿件要調直,損壞的構件要修復,損壞的扣件、零件要更換;(3) 搬運長鋼管、長角鋼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彎曲。拆架應拆成單片裝運,裝卸時不得拋丟,防止損壞;(4) 腳手架使用的扣件、螺栓、螺母、墊板、連接棒、插銷等小配件極易丟失。在安裝腳手架時,多余的小配件應及時收回存放,在拆卸腳手架時,散落在地面上的小配件要及時收撿起來;(6)管理措13、施:由架子班(組)管理,采用誰使用、誰維護、誰管理的原則,并建立積極地獎罰制度、做到確保施工需要,用畢及時歸庫、及時清理和及時維修保養,減少丟失和損耗;由材料部門集中管理,實行租賃制。施工隊根據施工的需要向公司材料部門租賃腳手架材料,實行按天計費和損壞賠償制度。十、腳手架結構承載力: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單排門式鋼管腳手架,使用連墻桿搭設高度可達40米60米,本場所用腳手架為三排寬腳手架,且腳手架連成整體,自身就是一個穩定的結構,并做了剪刀撐、斜支撐等多項加固措施.本場腳手架總高度為16。3M,從豎向荷載承載力角度,是不會有問題的。側向荷載方面,腳手架所受側向荷載主要為風荷載,本場腳手架搭設位置位于室內,受風荷載影響很小,可以忽略不計。本場回風夾道地面為超過200mm厚的C25砼地面,無需擔心立桿地基承載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