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橋連續梁合攏段施工方案-secret(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208
2023-07-10
6頁
640KB
1、XX大橋南岸鐵路引橋客??鏧X大道連續梁合攏段施工【摘要】XX大橋南岸鐵路引橋客專線跨XX大道連續梁梁型采用40+72+40m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本文詳細論述了該連續梁中跨及邊跨合攏段的施工工藝,希為以后同類型工程提供一定借鑒作用。一工程概況:客專跨XX大道連續梁長為152米,橋跨布置為(40+72+40)m,主梁為單箱單室箱梁,變高度、變截面結構,全橋共有邊跨合攏段2個(客專55#56墩和客專57#58#墩邊跨合攏段)、中跨合攏段1個(客專56#57墩合攏段),共計3個,其中邊跨合攏段長度為1米,中跨合攏段長度為2m。3個合攏段梁高均為3。6米,底板厚度為0。40米,腹板厚度為0。48米,2、頂板厚度為0.35米,混凝土標號為C50,其中客專55#56墩邊跨合攏段混凝土為18.1m3,重量為47t;客專5758#墩邊跨合攏段混凝土為18。1m3,重量為47t,中跨合攏段混凝土為36.29m3,重量為94.4t.中跨及邊跨合攏段斷面圖如下:圖一合攏段施工斷面圖二合攏段總體施工方案2。1合攏順序:按照設計圖紙要求的順序:先中跨、后邊跨.即先合攏56#57墩中跨合攏段,再進行5556墩邊跨合攏段,最后完成57#58#墩邊跨合攏段.2.2吊架使用設計情況:中跨合攏段吊架:中跨合攏段利用56墩T構中跨掛藍吊架施工, 57墩T構掛藍全部拆除。邊跨合攏段吊架:邊跨合攏段吊架不利用已有掛藍,合攏段3、支架利用邊跨現澆段的墩梁式支架,底模系采用現澆段支架前橫梁與雙I450工字鋼吊架鋪設工字鋼、方木及竹膠板,側模系采用竹膠板、方木及滿堂紅支架,64#、65墩兩T構的邊跨掛藍在澆筑完第9號梁段后均進行拆除,內模系采用碗扣式支架。2.3合攏鎖定:合攏段均采用外置勁性骨架(32a槽鋼盒)鎖定(按設計圖紙施作)。由于合攏段采用剛性支撐,并設置預應力臨時張拉縱向鎖定。2.4平衡配重設置:1)、掛藍拆除時一端超過10噸,則在梁另一端進行平衡配重(本連續梁單側一套掛籃重65噸,采用普左跨和平大道菱形掛籃施工)。2)、中跨合攏前對合攏段進行壓重,澆筑中跨合攏段時邊澆邊卸配重。3)、兩邊跨合攏前進行壓重,澆筑邊4、跨合攏段時進行邊澆邊卸配重。2。5合攏時間:選擇在日照溫差較小的陰天或溫度變化幅度較平穩的時間段進行,合攏溫度控制在當天最低溫度,由于已處于冬季,則在晚上20:00點鐘后進行合攏混凝土澆筑。合攏段合攏時必須滿足設計或規范的要求:軸線偏差小于1cm;兩端頂面高差小于2cm。2。6合攏段混凝土:采用微膨脹混凝土。2。7預應力:預應力鋼絞線采用先穿束后澆筑混凝土.三中跨合攏段施工步驟及要點:3.1中跨合攏段的施工方案:中跨合攏段采用56#墩T構大里程掛藍作為吊架,在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后,將56墩大里程掛藍前移至57墩B9段梁段相應位置(在澆筑56墩及57#墩B9段梁段時應預留底模系、側模系吊桿的預留孔5、)。內模采用碗扣支架法支撐。施工示意圖如下圖二中跨合攏段施工示意圖3。2綁孔鋼筋、安裝預應力管道中跨合攏段的鋼筋分為梁段鋼筋和橫隔板鋼筋。當鋼筋和預應力管道在空間上發生干擾時,可適當移動普通鋼筋的位置,以保證鋼束管道位置的準確.施工中如發生鋼筋空間位置沖突,可適當調整其布置,但應確保鋼筋的凈保護層厚度。波紋管布置按以下步驟進行:按設計圖紙要求在箱梁肋上準確布置波紋管的定位筋,縱向間距直線部分為0.6m,曲線部分定位筋間距為0。3m,橫向位置按設計圖紙上的座標定位。還要檢查波紋管是否因為焊接等原因產生破損或變形,若發現一定要在澆筑混凝土之前補好。在與錨墊板接頭處,一定要用膠帶或其它東西堵塞好以防6、水泥漿滲進錨孔內。 合攏段預埋件、管道數量較多,為確保預應力鋼束管道密封,應注意混凝土密實度、管道的保護層厚度及管道間的凈距,對波紋管搭接處應采用有效措施進密封處理.安裝完畢后嚴格檢查位置,對預埋管道的接口嚴格處理,防止漏漿堵塞。3.3合攏口剛性鎖定及預應力臨時鎖定:合攏口鎖定是為了保證合攏段在灌注新混凝土達到足夠強度前的期間內合攏口不因為梁體由于溫度變化產生膨脹或收縮變形而使合攏段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受到影響而破壞,即保證合攏口長度的穩定性。合攏口鎖定勁性骨架為外置式,合攏段勁性骨架按照設計圖設置,采取焊接連接的辦法與懸臂兩端固接.在施工懸臂梁段A9及B9#段(邊跨現澆A11段)時按照設計位置7、準確預埋骨架連接鋼板,預埋時應并充分估計正常的施工誤差及懸臂梁的撓度變化情況,使兩側相對應骨架的軸線盡量保持在一條水平直線上。外置式勁性骨架下料按照設計提供的尺寸進行,下料并加工好后預先把其搬運至合攏口位置。鎖定分為安裝和鎖定兩個步驟進行:(1)、設置在底板上的外置式骨架在底板鋼筋及縱向預應力管道安裝完畢后進行。采用塔吊吊放就位,先對一端進行焊接固接,上下兩層(左右兩側)接頭錯開作業,另一端預先把位置調整好,并臨時定位托住,暫不進行焊接固接。(2)、待頂板普通鋼筋,豎向、橫向預應力鋼筋、鋼束安裝完畢后,兩端懸臂配重設置完成和懸灌梁標高調整到位并經過檢查合格以后,選擇合適的溫度(恒溫時)時間段進8、行外勁性骨架焊接鎖定。鎖定焊接安排8個熟練的焊工,每人負責一個連接端頭進行焊接固接,8個連接鎖定部位要求同時進行施焊,并控制在3個小時左右完成焊接鎖定。鎖定焊接操作時需在旁邊準備冷水進行澆水強制降溫的措施,以防由于施焊時梁體及骨架局部的溫度升溫過大而產生膨脹使梁體上撓。骨架焊接時應采用濕麻布對塑料管道進行覆蓋,以防焊渣掉落在其上,而燃燒破壞。鎖定完畢后需仔細檢查焊縫質量是否滿足要求,再對兩端頭的懸臂梁標高進行復測檢查是否正確。 剛性骨架支撐示意圖如下:圖三剛性骨架支撐示意圖(3)、剛性合攏骨架焊接前三天進行每天氣溫觀測,按三天的最低氣溫的平均值進行焊接鎖定。鎖定并檢查無誤后進行混凝土澆筑.(49、)、縱向臨時鎖定預應力在混凝土澆筑前對T12及Z1各兩束進行預應力張拉,各束張拉值為200KN,該4束在混凝土澆筑完后需進行補張拉。3.4中跨合攏段平衡配重的設計和施工在合攏段施工時,在安裝完成合攏前每個T構兩懸臂端應加載對稱平衡,而且在合攏段施工過程中保持兩端懸臂端受力基本不變,盡可能保持懸臂端的平衡穩定,以防合攏過程中懸臂箱梁變位,從而引起合攏段混凝土在終凝之前發生明顯的體積改變而遭到影響甚至破壞,同時也保證了大橋的成橋線形。合攏前懸臂受力以力距為主,故平衡設計遵循對墩中心力距平衡的原則.根據現場條件,采用在懸臂端加載沙袋進行配重,配重沙袋重量效應相當于合攏段所澆注混凝土重量的效應,并在混10、凝土灌注過程中同步加載、卸載調整。3.5拆除墩頂臨時固結:在中跨合攏段混凝土澆筑后(強度達到50%)需將墩頂臨時固結拆除,將臨時支座混凝土進行人工鑿除。考慮施工進度,客專57墩為固定支座且臨時固結采用支墩固結方式,只需將客專56墩全部墩頂臨時固結進行鑿除。在所有臨時固結拆除后,需對梁底混凝土進行環氧樹脂修復。四邊跨合攏段施工步驟及要點:4.1邊跨合攏段的施工方案:兩邊跨現澆段均采用墩梁式支架法施工。兩邊跨合攏段底模系利用墩梁式支架底模系進行延伸,并在A9號梁段處預留吊桿孔,采用雙I450工字鋼作為橫梁將現澆段支架前橫梁伸出的工字鋼進行鎖定。合攏段支架示意圖如下:圖四邊跨合攏段支架示意圖側模系采11、用滿堂紅支架,內模系采用碗扣式支架。滿堂紅支架橫向間距0。9m,豎向間距1。2m,具體布置如下圖所示:圖五邊跨合攏段支架剖面圖4.2底模系安裝:在掛籃拆除后,拼裝底模系。利用吊車在現澆段底模系I22工字鋼的空隙中等間距安裝合攏段施工用I22工字鋼,待工字鋼安裝完畢后,再安裝底橫梁(雙I450工字鋼)。利用A9梁段的底模吊桿孔,使用32mm精軋螺紋鋼筋及螺旋千斤頂將底橫梁鎖定.在縱向I22工字鋼再鋪設縱向方木(10*10cm),腹板處滿鋪,其余間距為20cm,最后鋪設底模板(厚為15mm膠合板).4。3外模系安裝:在底模系安裝完畢后,安裝側模系,側模系采用在現澆段前橫梁及雙I450工字鋼吊架上平12、鋪4根I512工字鋼作為平臺搭設滿堂紅支架,滿堂紅支架鋼管水平間距0。9m,上下間距1.2m,并在支架內加設剪刀撐以增強支架的穩定性,支架搭設完畢后在鋼管上鋪設方木(10*10cm)及模板(厚為15mm膠合板).4。4綁孔鋼筋、安裝預應力管道同中跨合攏段(不再詳述)。4.5合攏口剛性鎖定同中跨合攏段(不再詳述)。4.6合攏段平衡配重的設計和施工在合攏段施工時,客專56#墩及57#墩T構中跨及邊跨所有掛籃均已拆除,故配重時只考慮砼重量,無需考慮掛籃重量,邊跨合攏段共重470KN,則每端(客專56#及57墩A9#段端頭)需配重470/2=235KN,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合攏口兩端的配重同步等效應卸載13、調整,當合攏段混凝土灌注完畢時配重砂袋全部卸載完成,卸載采用塔吊進行,塔吊由專人指揮。五預應力施工5。1孔道施工合攏段施工時兩端均封閉,不能再采用在管道內加內襯PVC管的方法來防止漏漿堵管,為了確??椎罆惩o阻,采取以下措施:在合攏前先把鋼絞線穿進孔道內;加強對每根管道兩端頭的連接密封操作及檢查,增加定位架排數加強孔道定位。5。2預應力張拉合攏段預應力施加順序為:縱向束頂板橫向束-豎向粗鋼筋;縱向預應力鋼束按照合攏束張拉順序表進行張拉,張拉分為兩次,第一次預應力張拉在中跨合攏段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達到設計要求時進行,張拉完后及時壓漿。第二次預應力張拉在兩個邊跨合攏段強度及彈性模量都達到設計要求14、時進行,張拉完后及時壓漿.、中跨合攏完成:張拉并錨固縱向預應力束Z5(4束)、Z6(2束)、Z7(2束)、T12(2束)、4束T12(臨時束)及對應橫向、豎向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及時進行管道壓漿。、邊跨合攏完成:張拉分為兩批進行,:第一批張拉并錨固縱向預應力束B3(2束)、Z1(2束)、Z2(4束)、Z3(2束)、Z4(4束)、T11(6束)及對應橫向、豎向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及時進行管道壓漿.B:第二批張拉并錨固縱向預應力束B4(2束)、B5(2束)、B6(4束)、B7(4束)、T9(4束)、T10(4束)、F15(2束)、F16(2束)及對應橫向、豎向預應力筋,張拉完成后及時進行管道壓漿.15、最后解除4束臨時張拉束T12。張拉要求對稱同步進行,具體的操作規程及方法同連續剛構預應力張拉施工組織的要求。在張拉正彎矩筋(底板束)過程中,需要有專人觀察記錄齒板后端梁斷面的變化情況,檢查是否出現裂紋.縱向預應力束張拉前需將剛性骨架支撐進行固定拆除,防止因張拉造成固定處混凝土破壞.5。3 孔道壓漿孔道壓漿采用的水泥漿強度不應低于設計要求,壓漿前應對孔道進行壓水清洗干凈,并對壓漿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維修保養,確保壓漿作業的連續性。壓漿作業先用真空泵對管道進行抽成真空狀態,具體操作同主橋懸臂施工真空壓漿工藝一樣,應從低處往高處壓進,并緩慢、均勻地進行,水泥漿在使用前及壓注過程中需經常地攪動,以防水泥16、漿析出沉淀而導致堵管。每束孔道的出漿口應確保冒出濃漿后方可封堵,并在封堵后進行加壓.割束和封錨: 壓漿完畢后先將鋼束用砂輪機鋸割,任何預應力鋼筋均不能用電弧燒割,其周圍沖洗干凈并鑿毛,然后設置鋼筋網和澆筑封錨混凝土,封錨混凝土標號采用無收縮C50混凝土,現澆段端頭封錨混凝土必須嚴格控制梁體長度,以保證伸縮縫梁體間隙要求.六合攏段混凝土灌注6。1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的基本要求、合攏段混凝土設計標號為C50;、要求并具有早強、微膨脹的效果,配合比中摻入膨脹劑8;、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cm左右,要求拌合物和易性良好,易于泵送。6.2混凝土的灌注合攏段混凝土灌注宜選擇在一天中氣溫相對較低時(選擇在2017、:00以后),盡量保證新澆的混凝土處于溫度緩慢上升的環境中,在受壓狀態下大到終凝,以防混凝土開裂。混凝土的灌注采用泵車輸送,施工動作應迅速地進行,盡量保證在3小時內完成。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均勻、對稱地布料,指定專人對配重進行等效卸載,保證T構的平衡及合攏口的穩定。卸載重量需根據入模混凝土重量效應平衡、同步地進行,并安排觀測人員采用水平儀器在灌注整個過程中對懸臂梁的標高隨時進行測量、分析,指導配重的調整.混凝土在灌注前先應對各種設備及機具進行認真的檢查和保養,確保混凝土灌注的連續性.混凝土搗固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混凝土的振搗需認真、仔細,以防出現漏搗的現象。6。3混凝土的養護合攏段混凝土灌注完畢18、后應及時進行抹面處理,并用麻袋或草被覆蓋灑水養護,當在施加預應力前的時間段內日照問差過大時,懸臂梁需進行覆蓋灑水調溫,以減少日照溫差引起懸臂端變位對合攏段混凝土產生影響。七其它工作及應急措施7。1合攏前準備工作主要是合攏前的觀測及測量工作。要求技術人員在懸臂梁段施工完畢后,合攏段澆注前的連續三天時間內, 準備溫度計并派人每間隔4小時實測現場溫度(包含箱梁內、外溫度以及梁頭混凝土的溫度)并做好詳細記錄,以供按設計要求選擇最佳合攏溫度,進行鎖定(焊死所有勁性骨架),以便同時澆注合攏段混凝土。在合攏之前應進行懸臂梁段的相對的中線偏移量、標高在此期間(早中晚)的變化情況,合攏口長度(里程)變化情況的觀測和測量記錄。掌握合攏期間的溫度變化及梁體變形變位變化情況的規律性,針對具體實際情況做相應的改變調整。7。2應急措施為了保證合攏段混凝土灌注時不出現中斷現象,在保證水、電、機供給、運轉及特殊氣象變化情況方面而做相應的準備工作?;炷凛斔筒扇≤嚤帽盟?,同時備用一臺,另外準備運輸車及吊斗作臨時備用;合攏段上方設置棚架并準備遮雨棚布,以防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出現雨天現象。同時在灌注混凝土前安排相關人員對各種設備、機具進行檢修及灌注過程中進行值班待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