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庫主壩門機安裝及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改剖析(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472
2023-07-10
14頁
122KB
1、目錄目錄01、概況12、組織機構13、人員配置安排14、門機安裝24.1安裝設備的選擇24.2安裝方法和技術要求34.2.1門機安裝工藝流程3門機安裝4門機負荷試驗55、質量保證措施66、門機安裝技術、安質量及安全控制66.1技術、質量控制要點6安裝行走機構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6組裝及吊裝門架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6吊裝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屬設施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6吊裝機臺及人字架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7安全15號平衡重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7安裝起重臂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7安裝電氣設備及輔助設施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7吊裝其余平衡重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86.2安全控制要點8組裝及吊裝門架安全控制要點8吊裝塔身管柱等及2、其附屬設施安全控制要點8吊裝機臺及人字架安全控制要點8吊裝卷揚機等附屬設施安全控制要點8吊裝卷揚機等附屬設施安全控制要點9安全15號平衡重安全控制要點9安裝起重臂安全控制要點9安裝電氣設備及輔助設施安全控制要點9吊裝其余平衡重安全控制要點:97、門機試運行安全措施9上水庫門機安裝及安全專項施工方案1、概況上水庫主壩為重力壩,最大壩高42m,壩上口長104.1m,寬7m,壩底長30m,縱向寬為41.39m(含下游護坦10m)。壩頂高程737.5m,正常蓄水位733.0m,壩軸線方向 S79.6W,壩頂溢流。主壩重力壩共分5個壩段,從左至右依次為1#壩段21.55m,2#壩段20m,3#壩段21 3、m,4#壩段20m,5#壩段21.55m。壩址位于上水庫盆地南側獅子口大沖溝“V”型峽谷中,谷底寬2030m,設計正常蓄水位處谷寬約81m。我部20XX 年6月7日上報的主壩混凝土澆筑施工方案中,原計劃混凝土垂直運輸主要以塔機為主,輔助長臂挖機和溜槽施工。考慮目前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為提高混凝土垂直運輸能力、加快施工進度,我部提出并得到業主、設計、監理同意,調整上水庫主壩混凝土垂直運輸設備,布置MQ600B/30T型門機取代C7052塔機,該門機由行走機構、門架、塔身、機臺、起升機構、變幅機構和回轉機構等組成。考慮金屬結構堆放及安裝、砼梁預制及安裝、砼垂直運輸等各方面因素,調整后門機中心線為壩上4、0+016.00,門機軌道砼地梁頂面高程為701.50m,軌道長24.0m。2、組織機構為了做好MQ600B/30T型高架門機的檢修、安裝工作,項目部成立門機安裝組織機構如下:組 長:吳遠亮 副組長:陳和勇 劉建華 劉國林 李本俊 施工技術指導:王燕 李元 成員: 葛廣才 戴火光 唐發龍 金小紅 李擁軍 杜剛艷 劉富勤辦公室設在物資裝備科,負責人:劉建華具體分工:(1)組長:全面負責,統籌安排檢修、安裝門機所需人力、設備資源;(2)副組長:陳和勇負責門機基礎方案制定實施;劉建華負責門機檢修、安裝所需物資材料準備等保障工作;劉國林負責人員使用協調;(3)葛廣才、李擁軍2人負責現場安裝指揮;(4)5、各成員按自身職責做好安全、技術、組織指揮工作。3、人員配置安排(1)總負責人:吳遠亮(2)門機安裝材料保障負責人:劉建華(3)安裝技術總負責人:陳和勇(4)安裝作業安全負責人:李本俊(5)現場指導安裝負責人:李 元(6)門機基礎處理負責人:王 燕(7)人員設備協調負責人:劉國林 杜剛艷 (8)起重工:3人(9)門機電工:2人(10)電焊工2人(11)安裝人員10人4、門機安裝 4.1安裝設備的選擇門機由新余鋼結構廠轉運至洪屏上水庫主壩上游庫盆內存放并檢修,安裝時采用25t汽車吊將其裝到20t拖掛車上,并運輸到安裝現場。現場安裝主要采用70t、25t吊車進行,機臺及頂部人字架等重型構件采用70t6、吊車進行安裝。門機安裝主要參數和使用設備分別見下表1和表2。表1 門機安裝主要參數表序號安裝部件名稱吊裝單元最大重量(t)部件總重(t)吊裝高度(m)備注1運行機構8.531.562.052門架831.31103塔身(包括三排滾子軸承)1541.41304機臺1618.2295人字架1010306起升機構1010307變幅機構88308回轉驅動裝置44309電氣設備1.553010機房及操作室1.583211臂架16163012平衡重55030表2 門機安裝使用設備表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汽車吊25t輛1構件吊裝2汽車吊70t輛1構件吊裝,八支隊3托掛車20t輛1構件運輸4平板載重車斯太爾7、20t輛1運輸,八支隊5平板載重車8t輛1構件運輸6皮卡輛2協調指揮7交流焊機BX500-2臺2焊接4.2安裝方法和技術要求4.2.1門機安裝工藝流程MQ600型門機安裝方法見工藝流程圖1。門機軌道安裝走行機構安裝門腿安裝筒身安裝機臺安裝起升、變幅機構安裝電器設備安裝人字架安裝1#5#配種塊安裝起重臂安裝6#11#配種塊安裝門機負荷試驗圖1 MQ600型門機安裝工藝流程門機安裝4.2.2.1施工準備及安裝工期門機臨時堆放場布置在上水庫主壩上游平臺上,采用25t汽車吊負責場內裝車。設備安裝前現場條件滿足門機構件堆放及拼裝要求,進入安裝現場的道路滿足門機構件轉運要求,準備好所用設備及工器具,主要安8、裝設備70t汽車吊、25t汽車吊。計劃于20XX年 1月18日開始安裝,預計安裝工期26天,拆除工期20天。工期安排詳見下表3。表3 門機安裝進度計劃序號項目起始時間終止時間歷時(天)備注1軌道安裝20XX11832行走輪安裝,第一節圓筒和兩條門架運到現場23兩條門架拼裝就位34第三、四門架拼裝就位25吊裝圓筒并拼裝就位3富余人員拼裝機臺6機臺吊裝,回轉電機豎管拼裝校正27配重吊裝就位1配重先裝一半8操作室拼裝1電工同步裝線9扒桿吊拼裝3電器調試10鋼絲繩串裝并吊裝另一半配重2試機44.2.2.2軌道安裝 門機軌道基礎要求平整、堅實,能滿足最大輪壓36t無沉陷的要求。首先確定出門機軌道中心線,9、軌道的中心間距為7m,從軌道向兩側各返1.5米,然后按中心間距500mm的距離鋪枕木,并將枕木調平,再將門機軌道鋪在枕木上。最后用人工碎石將枕木中間的空隙填充密實。4.2.2.3行走機構安裝在門機軌道上先定出77m的基準線,然后按照先后順序將行走臺車就位,并用木方將行走臺車墊平并將臺車的側面用型鋼支撐住,以防傾覆。4.2.2.4門腿及塔身安裝先在平臺上根據門腿的自重將門腿組裝起來,然后用吊車緩慢將門腿吊起,并安裝在行走臺車上,最后再將塔身分節安裝到位。注意:只有在安裝完成斜拉桿后臨時拉桿才能拆除。4.2.2.5機臺、人字架安裝機臺安裝前,將門機安裝平臺右側回填至140.2高程,形成門機安裝平臺10、,回填平臺尺寸長寬=10m7m,以減少吊車回轉半徑。回填料采用豎井開挖出的石渣,粒徑小于30cm,填筑坡度為1:1。已經安裝的門腿采用草袋和苫布包裹防護。先后安裝機臺、機臺上的電器設備以及起升機構、回轉機構等部件逐步安裝到位,再進行人字架安裝。回填料拆除后,進行電纜絞盤安裝。4.2.2.6起重臂安裝人字架安裝完,進行起重臂的安裝,起重臂由六節組成。首先在地面上用25t汽車吊將起重臂連接成整體,然后用700t汽車吊車配合吊裝,將其吊裝并安裝就位。最后穿鋼絲繩。門機負荷試驗門機安裝完成后,進行門機負荷試驗,門機負荷試驗主要采用吊鋼筋來進行。首先進行靜載試驗,先進行100%額定負荷情況下的靜載試驗,11、檢查門機各機械部分的狀況以及電氣控制的準確性與制動部分的可靠性;經檢查符合要求后,進行125%額定負荷情況下的靜載試驗,檢查各機械部分是否有損壞和制動部分的可靠程度。靜載試驗符合要求后,進行動載試驗,動載試驗的最大負荷為額定荷載的110%,在此情況下檢查門機制動部分和機械部分的可靠性。經負荷試驗檢查合格后,再由安全部門驗收,門機方可投入運行使用。5、質量保證措施 認真貫徹ISO9001質量體系標準,加強質量管理,依靠技術確保安裝質量,使安裝質量始終處于可控狀態。螺栓聯接件要緊固,焊接件的焊縫長度、高度要滿足圖紙要求。6、門機安裝技術、安質量及安全控制由于MQ600B/30T型門機安裝工作具有結12、構件較多、單元構件重量大、施工部位多為高空且多工種交叉作業、時間緊任務重等特點,在施工過程中安全生產尤為重要,全體生產人員必須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提高安全意識,要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生產時組織開好班前安全生產會并作好安全記錄,布置生產任務時指出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和作好危險部位的安全防范措施,人人作到“三不傷害”,加強防護用品用具的使用,對有質量問題的安全用具經安全員鑒定后予以更換。6.1技術、質量控制要點安裝行走機構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1)每組行走臺車中各個行走輪對軌道軸線最大偏移3mm;(2)四組行走臺車豎鉸平面與門架水平下拉桿連接支撐面標高偏差3mm;組裝及吊裝門架技術及質量13、控制要點(1)四條門腿的安裝中心距為70002mm,兩對角線為89893mm。(2)塔身管柱I上法蘭面在3250全圓周范圍內的標高偏差為95000.8mm,3250中心對基準中心的偏稱為5mm。(3)起重機及索具、吊耳能承載整個組合體的重量。吊裝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屬設施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1)所用螺栓的型號、規格及技術要求見表1(2)交叉滾子軸承上平面3000mm圓周的標高偏差為29 0700.75mm,從交叉滾子軸承回轉中心對其基準中心吊鉛垂線的偏移15mm。(3)機臺、塔身管柱與交叉滾子軸承的連接支撐面不平度不大于0.25mm。(4)塔身管柱、交叉滾子軸承的連接螺栓必須預緊。吊裝機臺及人字架14、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1)所用螺栓的型號、規格及技術要求見表4-3。(2)人字架的安裝要使其頭部略高,方便前撐桿與機臺前部的連接。(3)安裝后撐桿時,起重機應緩慢起鉤,后撐桿上應拴溜放繩。安全15號平衡重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1)安裝時按配重序號順序安裝。(2)要將各配合重放置整齊。安裝起重臂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 (1)起重臂上的吊點處,千斤繩與起重臂之間要加墊保護層。(2)臨時吊點的選擇在靠起重臂頭部的中間節的節點之上,不得選在吊臂的其他部位,防止因臂桿的管壁受力太大而引起變形。(3)起重臂上的拉索在起吊前,應與起重臂連接好,并用鉛絲臨時固定。安裝電氣設備及輔助設施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1)按廠方15、提供資料嚴格進行。(2)穿線前應將鋼管及線槽內雜物清理干凈,安全照明線應單獨敷設,三相或單相交流電源線穿管應在同一根導線管內。(3)固定敷設的電纜彎曲半徑不應小于5倍電纜外徑,動力線與控制線應隔離敷設。(4)導線終端應設方向套或標記牌注明線路標號。(5)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應標明回路編號,編號正確,字跡清晰且不易脫色。(6)配線應整齊、清晰、美觀、導線絕緣墊應良好,無損傷;備用線芯要留有一定長度并有明顯標識;試運行前必須確定各電氣裝置安裝接線正確、絕緣合格、接地良好符合要求,并經驗收合格。 (7)對全部機械電氣進行檢查、清潔、吹塵、檢查設備元件完好無損,電氣觸點接觸可靠,全部機械設備的潤滑16、系統按規定加好潤滑油。(8)檢查力矩限制器及各安全保護裝置功能,應正常,能可靠動作。(9)檢查試驗各電氣設備及編號系統是否正確,絕緣電阻是否符合要求,要求摘掉至電機抱閘的電氣線路進行動作試驗。(10)單獨給各抱閘線圈送電,檢查各閘瓦間隙、彈簧力度動作靈活及磁鐵行程是否符合要求,并進行必要調整。(11)檢查所用電器部件和電器元件是否清潔,電器元件動作和復位時是否自如,觸點組的閉合和斷開是否正常可靠,電器部件內外配線的壓緊螺釘有無松動,焊點是否牢靠。(12)檢查各燈光信號動作是否正常,動作程序是否正常。(13)應檢查起重機金屬結構、軌道及所有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金屬線管、安全照明的變壓器低壓側等的17、接地。接地電阻不小于4。(14)應檢查各操作手柄等部位的絕緣電阻,電阻值不小于0.5M。吊裝其余平衡重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1)安裝時按配重序號順序安裝。(2)要將各配重放置整齊。6.2安全控制要點組裝及吊裝門架安全控制要點(1)門腿安裝前應先在塔身管柱上搭設穿裝高強螺栓的腳手架。(2)門腿的安裝應在平整、寬闊的地面進行,禁止任何人員和車輛在此區域通過或逗留。(3)將門架放置到臺車上時,安裝人員就互相協調,待四個點處全部具備落鉤條件后,方能將門架落到臺車之上。(4)安裝人員應注意手扶位置,不得將手置于門架與臺車的結合面處,(5)人員上下門架的爬梯應固定可靠。吊裝塔身管柱等及其附屬設施安全控制要點18、(1)安裝人員應注意高空作業,防止高空墜落和高空落物,應佩帶安全帶和工具袋,并正確使用。(2)安裝塔身管柱時注意安裝方位,保證螺旋梯的安裝方向對應。(3)吊裝時,必須正確選擇吊點和吊具。(4)在高強螺栓連接處搭設可靠腳手架。吊裝機臺及人字架安全控制要點(1)吊裝機時,應選擇好機臺的吊點和所用的吊具。(2)人字架在吊裝時,前撐桿和撐桿應綁扎牢靠。(3)安裝連接銷時,安裝人員要協調配合,防止砸傷手指。吊裝卷揚機等附屬設施安全控制要點(1)吊裝以上設施時,應拴溜放繩,防止其與人字架碰撞。(2)機臺上方的指揮人員應使用對講機指揮,否則應設信號傳遞人員。吊裝卷揚機等附屬設施安全控制要點(1)吊裝以上設施19、時,應拴溜放繩,防止其與人字架碰撞。(2)機臺上方的指揮人員應使用對講機指揮,否則應設信號傳遞人員。安全15號平衡重安全控制要點 (1)安裝人員嚴禁用手扶配重底部,防止擠壓手腳。(2)臨邊作業人員要系掛好安全帶,并設監護人。安裝起重臂安全控制要點 (1)安裝連接銷時,防止擠傷手腳。(2)在起重臂往下放時,在其頭部必須用墊木支墊牢固。(3)摘鉤人員,須穿防滑鞋,帶安全帶。卡環等不得向下拋擲,可以帶在千斤繩上,將其放置帶地面。(4)摘鉤后,所用的千斤繩的繩鼻必須用卸扣或鉛絲對卡,防止鋼絲繩竄動、掉落傷人。安裝電氣設備及輔助設施安全控制要點(1)盤柜機盤柜內設備與各部件間連接牢固。(2)盤柜與基礎型20、鋼連接時應采取防振措施。(3)電線槽彎曲部分的導線、電纜受力處應加絕緣襯墊,垂直部分可靠固定。(4)線槽之間要有跨接地線。(5)盤柜內導線不應設接頭,導線芯線無損傷。(6)電氣接線及調試時,應辦理工作票,并設監護人。(7)電氣室帶電后,應懸掛“盤已帶電”標識牌。(8)電氣接線及調試應由專業安裝電工進行,并持證上崗。(9)調試時先調整控制系統,后調試動力系統。吊裝其余平衡重安全控制要點:(1)安全人員嚴禁用手扶配重底部,防止擠壓手腳。(2)臨邊作業人員要系掛好安全帶,并設監護人。 7、門機試運行安全措施(1)上機前檢查軌道應平直、無沉陷、軌道螺栓無松動,排除軌道上的障礙物,松開夾軌器并向上固定好21、。(2)機械結構的外觀情況,各傳動機構應正常;(3)各齒輪箱、液壓油箱的油位應符合標準;(4)主要部位連接螺栓應無松動;(5)供電電纜應無破損。(6)操縱各控制器時應依次逐級操作,嚴禁越檔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控制器轉到零位,待電動機停止轉動后,再轉向另一方向。操作時力求平穩,嚴禁急開急停。(7)動臂式起重機的起重、回轉、行走三種動作可以同時進行,但變幅只能單獨進行。(8)兩臺起重機同在相近軌道上進行作業時,應保持兩機之間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起的重物)距離不得小于5m。(9)作業后,將每個控制開關撥至零位,依次斷開各路開關,關閉操作室門窗,下機后切斷電源總開關。打開高空指示燈。(10)鎖緊夾軌器,使起重機與軌道固定,如遇八級大風時,應另拉纜風繩與地錨或建筑物固定。(11)任何人員上塔帽、吊臂、平衡臂的高空部位檢查或修理時,必須佩帶安全帶。(12)起重機在施工期內,每周或雨后應對軌道路基檢查一次,發現不符合規定時及時調整。(13)起重機的塔身上,不得懸掛標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