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穩定級配碎石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0791
2023-07-10
6頁
45KB
1、貴港市文化藝術中心基礎施工 (水泥穩定碎石層方案)經現場勘察發現,原施工單位施工的基坑開挖現已基本挖至基礎承臺底標高14。25m,由于地下水位高,基坑底土方長期受水浸泡形成淤泥、浮土,不能作為持力層(基礎承臺部位另有做法),經業主、監理、設計、勘察、施工五方單位研究決定抗水板底部位采用水泥穩定碎石層進行換填處理.為了確保施工安全、質量、進度,特制定以下方案:1、基礎施工工藝 工藝流程圖:7%水泥穩定碎石層現場原始地面驗收測量確認清理淤泥、松散碎石、浮土定位放線磚胎膜砌筑承臺、地梁開挖承臺墊層澆筑抗水板底墊層澆筑防水卷材鋪設防水層保護層底板、基礎鋼筋混凝土工程在正式開展水泥穩定層筑前,砂礫石底基2、層必須由甲方現場工程師和監理工程師驗收(包括標高、縱坡、橫坡、平整度、寬度等),合格后方鋪筑水泥穩定層。2、集料、其他原材料技術要求合理的水泥穩定碎石組成必須達到強度要求,具有較小的溫縮和干縮系數(現場裂縫較少),施工和易性好(粗集料離析較小)。水泥劑量采用6,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材料要求如下:(1)水泥水泥應選擇初凝時間3h以上和終凝時間較長(宜大于6h)的普通硅酸鹽水泥,且各項指標滿足要求的強度等級為32。5的水泥。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強水泥及受潮變質的水泥。(2)碎石水泥穩定級配碎石粗集料應采用預先篩分的幾組不同粒徑碎石及石屑組配而成,水泥穩定級配碎石采用的集料應石質堅硬、清潔、不含風化顆粒3、,宜選用反擊式破碎機扎制的碎石,碎石的最大粒徑為31.5mm,宜按粒徑 9.5 mm31。5mm、4.5mm9.5mm、2。36 mm4。75mm和02。36mm四種規格備料。碎石壓碎值28,粗集料針片狀含量應不大于18(宜不大于15)、碎石中小于0.6mm的顆粒必須做液限和塑性指數試驗,要求液限小于28,塑性指數小于9.合成碎石的顆粒組成應符合規定。細集料采用石料加工過程的細料部分及無污染的天然砂,含泥量不大于3。其級配組成符合規定。(3)水 應使用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的水源,由于現場采用地下水拌制,所以要注意水的清潔度,不能含泥沙.3、鋪筑前準備()下承層準備、水泥穩定碎石的下承層表面應為堅4、實的原始地面、清掃下承層面上淤泥、松散碎石、浮土至原始地面、在砂礫石下基層面上灑少量的水,保證水泥穩定碎石施工時下基層表面濕潤且無積水。()測量、在基坑中放出水泥穩定碎石層邊線。、布置好基準樁,施工時測量員使用儀器跟蹤測量。、施工中做好基準樁、線的保護工作。4、拌和及運輸水穩層料的拌制應選擇合適的并且清潔、無泥土、污物的場地,先將碎石、砂、水泥、粉煤灰按照設計要求配比用量參合,各種原材料混合均勻,然后再加水拌制均勻,使用20t自卸汽車運至施工現場.注意點:水穩層料的拌制需遵循拌制多少用多少的原則,不超量拌制;拌制不均勻的材料堅決不出場;同時根據天氣狀況,嚴格控制拌制時水的用量。5、攤鋪及碾壓對5、于水穩層采用1.3m斗容量挖掘機粗平,人工配合整平,確保平整度。基坑場地內每10m布置方格網基準線立柱,確保基準線立柱牢固,不得松動。測量員使用相關工具跟蹤測量,攤鋪應連續進行,盡量不停頓,并注意控制基層在延滯時間內(即拌和開始到碾壓完成不超過水泥初凝時間)。鋪筑后應專人檢查粗細集料離析的現象,對局部粗集料“窩”應該鏟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補。一般攤鋪3050m即進行碾壓,做到攤鋪一段,碾壓一段。(1)用20t振動壓路機配合緊跟混合料的攤鋪面進行碾壓。開始用振動壓路機不振進行穩壓1遍,弱振遍,然后強振碾壓4遍,靜壓遍。碾壓時壓路機由橫坡度低的一側向高的一側碾壓,碾壓范圍應較基層邊緣寬出10cm,碾6、壓時重疊1/2輪寬,碾壓速度1。51.7km/h。()在操作中應做到三塊,即快運輸、快攤鋪、快碾壓。以確保從向拌合機內加水拌合到碾壓終了延遲時間不超過小時。6、施工橫向接頭處理(1)攤鋪混合料時,中間不宜中斷.如因故中斷時間超過2小時和每天作業完畢時的攤鋪末端進行接茬處理.(2)操作人員將末端混合料橫向切齊,緊靠混合料放兩根方木,方木的高度與混合料的壓實厚度相同,然后將末端混合料整平且符合設計高程。(3)方木的另一側用沙礫(或碎石)回填整平長約3m,其高度稍高出方木.(4)將混合料按高程碾壓密實,然后將方木和沙礫材料除去,并將底基層清掃干凈。(5)如攤鋪中斷后因故未能按上述方法處理橫向接縫,且7、中斷時間已超過2小時,先將未壓實的混合料邊鏟除邊用3m直尺檢測平整度,將以碾壓密實且高程、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端挖成一橫向與穩定層平面垂直的向下的斷面,然后再鋪筑新的混合料7、定位放線按基礎施工圖紙,遵循先整體,后局部,先控制、后細部的原則。放出基礎及地梁開挖灰線.8、基礎承臺、地梁開挖 (1)采用1.3m斗容量反鏟挖掘機、人工配合開挖,挖出石料用20t自卸汽車轉運走,坑底碎石、泥土運至場地外。 (2)施工工藝:確定開挖的順序和坡度沿灰線切出槽邊輪廓線分層開挖修整槽邊清底 (3)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開挖尺寸,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要考慮工作面的增加寬度(4)查看巖石情況,同時報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勘8、察單位確認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達到要求后方可進入下一步施工工序.9、基礎墊層澆筑(1) 工藝流程:清理基底混凝土運輸基礎墊層混凝土澆筑振搗找平養護(2)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及時振搗,振搗采用平板式振搗器。(3)混凝土振搗密實后,按標高找平. (4)墊層混凝土澆筑完后,應在12h左右澆水養護。10、磚胎模砌筑 (1)按施工圖紙放出基礎承臺及地梁線 (2)按規范要求砌筑基礎及地梁磚胎模(3)磚胎模邊水泥穩定碎石層回填,人工整平、打夯壓實.11、養護水泥穩定碎石上下基層每一段碾壓完成并經壓實度檢查合格后立即開始7天養護,采用灑水養護,保證基層始終保持潮濕狀態。12、施工中應注意事項(1)每段施工完畢,及時按檢測頻率進行密實度、松鋪系數、厚度、寬度、高程等指標的檢測,以便后繼施工控制.(2)隨時注意天氣變化,加強前后場聯系,嚴禁降雨施工。(3)鋪筑完成后盡快進行檢測工作,及時整理,為下道工序施工做好準備.13、其他分項工程施工方案另詳14、附圖1附圖1:水泥穩定碎石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