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天然氣管線與原天然氣管線交叉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077
2023-07-10
5頁
20KB
1、烏蘭圖嘎農安天然氣管線工程穿越輸氣管線施工方案建設單位: 吉林東大天然氣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吉林新龍建筑有限公司編制日期: 20XX年11月12日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1 新建工程概況 烏蘭圖嘎-農安天然氣管線全長85km,沿線3座工藝站,3座分輸閥室,起點為烏蘭圖嘎首站,重點為農安末站。與此輸氣管線有六處穿越交叉。六處穿越點分別在吉林省農安縣和長嶺縣,姜馬架村1處,李家村2處,曹家屯1處,太合2處。2 交叉工程基本情況 新建工程主要采用168。35。6mm和6.4mm,L290N鋼管,管線長約85km。本工程在吉林省農安縣和長嶺縣,姜馬架村1處,李家村2處,曹家屯1處,太合2處與長春輸油氣分公2、司710輸氣管線相交。施工區域內無輸氣管道標識等附屬設施.穿越方式:大開挖穿越.現場土質:粉質粘土.3 現場踏勘及保護設計審查情況: 現場確定交叉位置,施工單位需要采取人工開挖方式確認管道、光纜的位置和埋深。按照長春輸油氣分公司提出的保護要求,我公司對給水管道與輸油管道交叉角度、管道凈距離、穿越方式進行了核對,工程設計滿足交叉保護要求。4 施工標準: 根據烏蘭圖嘎農安天然氣管線工程施工圖紙、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GB50253)、油氣長輸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369)、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規范(GB50424)、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企業標準QSY GD000820XX要求,兩管3、道交叉時,后建管道應從原管道下方通過,嚴格按照施工圖紙施工,保證穿越角度大于60,交叉處垂直凈間距不應小于0。6m。60作業帶邊界 原天然氣管線新建天然氣管線探坑二、主要施工方法1。 土方工程1。1 根據長春輸油氣分公司長嶺輸氣站提供的探測結果,兩條管線交叉點處原輸氣管線管頂埋深為H=2.6m。根據油氣輸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規范(GB50424)要求,新建天然氣管線必須在原天然氣管線下方通過,新建天然氣管線管頂距輸氣管線管底的安全距離為0。6m,新建天然氣挖深定為H=4。3m-4.6m。1。2 相交處的新建天然氣管線溝槽挖方處10米范圍內均采用人工挖方。根據當地土質情況,放坡系數為i=1:0。54、。由于挖深為4.9m,故在H=2。2m處設置人工倒土平臺,寬度B=1.5m;1。3 首先,利用人工在確定的管線交叉點挖探坑,明確原天然氣管線的位置和埋深,再進行新建天然氣管線溝槽土方工程。原天然氣管線采用大開挖,人工挖出原天然氣管道后再進行管下穿越施工。1.4 管線安裝經檢驗合格后,進行溝槽土方回填。土方回填采用人工分層夯填,每300一層。利用平板振動器夯實,每層經檢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層夯填。回填土不得對原天然氣管線及通訊光纜造成砸擊。2. 管線安裝工程2.1管線安裝:采用挖溝機及人工下管相結合的方法將管材吊運至槽底,采用掛手扳葫蘆,套尼龍吊帶,扳動手扳葫蘆,使插口裝入承口.并要派人進入管里5、檢查膠圈是否撞勻,并記錄在案。2.2 新建天然氣管線與原天然氣管線相交夾角必須保證60,交叉處垂直凈間距不小于0.6m.2。3 新建天然氣管線與原天然氣管線并行段相距距離應大于10米,此要求經雙方現場監護人員檢驗合格,簽證確認,記錄在案.三、施工風險分析及預防控制措施1、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對原天然氣管道造成的風險有:(1)管道管體損傷(2)管道外防腐層損傷(3)光纜斷纜(4)管道標識破壞2、預防控制措施1.在進入現場前,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專項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結束后,方可進入現場。2對人工開挖原天然氣管道管段注意保護防腐層和伴行光纜,對裸露原天然氣管道采取棉質材料包裹,以防落石或人為機械損6、傷防腐層。交叉施工作業完畢后雙方共同檢查裸露管線,確認無誤后方可回填。3現場管材堆放點要距離施工作業點至少15米遠,采取防護措施避免管材滾落造成原天然氣管線損傷。4要堅決杜絕施工作業時管線吊裝或者其他作業工具與原天然氣管線發生擦碰。5.輸氣站監護人員不在現場,施工方不得擅自施工.6.雙方現場設專職安全員便于及時溝通,檢查各項安全措施,發現隱患,立即整改。四、施工進度計劃及人員措施1。施工工期安排計劃20XX年11月16日開挖穿越.2.建設單位人員安排及聯系方式3.施工人員安排及聯系方式4。監理人員安排及聯系方式總監代表中油管道長春輸油氣分公司 負責人: 長嶺輸氣站建 設 單 位: 負責人施 工 單 位: 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