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泉水池施工方案-secret(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251
2023-07-10
8頁
38KB
1、涌泉水池1.水池施工工藝流程圖:土方開挖(驗槽)3:7灰土C10混凝土墊層池底鋼筋綁扎、池壁豎筋預留池壁支模池底、池壁澆砼養護池頂綁扎鋼筋池頂支模板池頂澆砼養護、拆模水泥砂漿找平層1。5厚聚氨酯防水層池內側壁、池底裝修施工2.池坑土方開挖開挖基坑(槽),不得挖至設計標高以下,如不能準確地挖至設計基底標高時,可在設計標高以上暫留一層土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3. 3:7灰土墊層施工 3。1 首先檢查土料種類和質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質量是否符合標準的要求;然后分別過篩。如果是塊灰悶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篩子過篩,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篩子過篩,均應確保粒徑的要求.32、。2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應用體積比,除設計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為37。基礎墊層灰土必須過標準斗,嚴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時必須均勻一致,至少翻拌兩次,拌合好的灰土顏色應一致. 3.3 灰土施工時,應適當控制含水量。工地檢驗方法是:用手將灰土緊握成團,兩指輕捏即碎為宜.如土料水分過大或不足時,應晾干或灑水潤濕. 3.4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應清理干凈。特別是槽邊掉下的虛土,風吹入的樹葉、木屑紙片、塑料袋等垃圾雜物. 3。5 分層鋪灰土:每層的灰土鋪攤厚度,可根據不同的施工方法,各層鋪攤后均應用木耙找平,與坑(槽)邊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標準木樁對應檢查。 3。6 夯打密實:夯打(壓)的遍數應根據設3、計要求的干土質量密度或現場試驗確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應一夯壓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縱橫交叉。 3.7 灰土分段施工時,不得在墻角、柱基接槎,上下兩層灰土的接槎距離不得小于500mm。3.8 灰土回填每層夯(壓)實后,應根據規范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灰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才能進行上一層灰土的鋪攤. 用貫入度儀檢查灰土質量時,應先進行現場試驗以確定貫入度的具體要求.環刀取土的壓實系數用dy鑒定,一般為0。930。95;4。 C10混凝土墊層施工4。1混凝土攪拌4。1.1根據配合比(其強度等級不直低于C10),核對后臺原材料,檢查磅秤的精確性,作好攪拌前的一切準備工作。后臺操作4、人員認真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投料,每盤投料順序為石子水泥砂水。應嚴格控制用水量,攪拌要均勻,攪拌時間不少于90s。 4.1.2澆筑混凝土:混凝土墊層厚度不應小于100mm.為了控制墊層的平整度,地面可在填土中打入小木樁(30mm 30mm200mm),拉水平標高線在木樁上做墊層上平的標記(間距2m左右)。在級配砂石基層上可抹100mm100mm,找平墩(用細石混凝土),墩上平為墊層的上標高。 鋪設混凝土前先在基層上灑水濕潤,然后從一端開始鋪設,由一端退著操作.4。1。3振搗:用鐵鍬鋪混凝土,厚度略高于找平堆,隨即用平板振搗器振搗。厚度超過20cm時,應采用插入式振搗器,其移動距離不大于作用半徑的15、。5倍,做到不漏振,確保混凝土密實。4。1。4 找平:混凝土振搗密實后,以墻上水平標高線及找平堆為準檢查平整度,高的鏟掉,凹處補平。用水平木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有坡度要求的地面,應按設計要求的坡度做。4。1.5 養護:已澆筑完的混土墊層,應在12h左右覆蓋和澆水,一般養護不得少于7d。5。鋼筋混凝土池底、池壁施工5。1鋼筋綁扎鋼筋采用現場制作,現場綁扎,底板、池壁為雙層雙向8200。5.2按彈出的鋼筋位置線,先鋪底板下層鋼筋。根據底板受力情況,決定下層鋼筋哪個方向鋼筋在下面,一般情況下先鋪短向鋼筋,再鋪長向鋼筋.5。3鋼筋綁扎時,靠近外圍兩行的相交點每點都綁扎,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隔6、交錯綁扎,雙向受力的鋼筋必須將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如采用一面順扣應交錯變換方向,也可采用八字扣,但必須保證鋼筋不位移。5。4底板采用雙層鋼筋,綁完下層鋼筋后,擺放鋼筋馬凳或鋼筋支架(間距以1m左右一個為宜),在馬凳上擺放縱橫兩個方向定位鋼筋,鋼筋上下次序及綁扣方法同底板下層鋼筋。5.5底板鋼筋如有綁扎接頭時,鋼筋搭接長度及搭接位置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鋼筋搭接處應用鐵絲在中心及兩端扎牢。如采用焊接接頭,除應按焊接規程規定抽取試樣外,接頭位置也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6. 池壁筋綁扎:6。1在底板混凝土上再次校正預埋插筋,先綁24根豎筋,并畫好橫筋分檔標志,然后在下部綁兩根橫筋定位,并畫好豎筋分檔標7、志。一般情況橫筋在外,豎筋在里,所以先綁豎筋后綁橫筋.橫豎筋的間距及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6.2池壁筋為雙向受力鋼筋,所有鋼筋交叉點應逐點綁扎,其塔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的要求。7. 模板安裝池壁采用18厚膠合板,豎向50100木方500,橫向一側用248鋼管,用12對拉止水螺栓加固,管豎向間距400,螺栓水平向間距500,上下排相互錯開,內壁模支撐可利用予埋鋼筋頭靠木枋固定;8.砼施工水池砼C25普通密實性砼,底板砼一次澆完,中間不間歇,注意振搗密實,底板砼完后養護35d,再進行池壁施工。池壁砼每次澆注高度以500600為宜,振搗均勻,不得搗固時間過長,避免跑漿、脹模,砼澆完后,8、認真養護,特別是豎向砼要著重養護,擬用舊麻袋片澆濕覆蓋,始終保持濕潤,連續養護不少于7d。再進行池頂砼澆筑前檢查模板支撐是否牢固,澆筑完畢后,擬用舊麻袋片澆濕覆蓋,始終保持濕潤,連續養護不少于7d。9.抹水泥砂漿找平層:9.1灑水濕潤:抹平層水泥砂漿前,應適當灑水濕潤基層表面,主要是利于基層與找平層的結合,但不可灑水過量,以免影響找平層表面的干燥,防水層施工后窩住水氣,使防水層產生空鼓.所以灑水達到基層和找平層能牢固結合為度。9.2貼點標高、沖筋:根據坡度要求,拉線找玻,一般按l2m貼點標高(貼灰餅),鋪抹找平砂漿時,先按流水方向以間距l2m沖筋,并設置找平層分格縫,寬度一般為20mm,并且將9、縫與保溫層連通,分格縫最大間距為6m。9。3鋪裝水泥砂漿:按分格塊裝灰、鋪平,用刮扛靠沖筋條刮平,找坡后用木抹子槎平,鐵抹子壓光.待浮水沉失后,人踏上去有腳印但不下陷為度,再用鐵抹子壓第二遍即可交活。找平層水泥砂漿一般配合比為13,拌合稠度控制在7cm。9。4養護:找平層抹平、壓實以后24h可澆水養護,一般養護期為7d,經干燥后鋪設防水層。10。聚氨酯防水層施工10。1 基層處理:涂刷防水層施工前,先將基層表面的雜物、砂漿硬塊等清掃干凈,并用干凈的濕布擦一次,經檢查基層無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10.2 涂刷底膠(相當于冷底子油): 10。3 底膠(基層處理劑)配制:先將聚10、氨酯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攪拌均勻,配好的料在2h內用完.10。4 底膠涂刷:將配制好的底膠料,用長把滾刷均勻涂刷在基層表面,涂刷量為0.3kg/m2左右,涂刷后約4h手感不粘時,即可做下道工序。11.涂膜防水層施工:11。1 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和二甲苯以11。50。3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電動攪拌器強制攪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勻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應2h內用完,不可時間過長。11。2 附加涂膜層:穿過墻、頂、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陰陽角,變形縫并薄弱部位,應在涂膜層大面積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強涂層(附加層)。 附加涂層做法:是在涂膜附加11、層中鋪設玻璃纖維布,涂膜操作時用板刷刮涂料驅除氣泡,將玻璃纖維布緊密地粘貼在基層上,陰陽角部位一般為條形,管根為塊形,三面角,應裁成塊形布鋪設,可多次涂刷涂膜.11。3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層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應先檢查其附加層部位有無殘留的氣孔或氣泡,如沒有,即可涂刷第一層涂膜;如有氣孔或氣泡,則應用橡膠刮板將混合料用力壓入氣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進行第一層涂膜施工。 涂刮第一層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勻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mm左右,即用量為1。5kg/m2。11.4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勻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應與第一道的涂12、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與第一道相間隔的時間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11.5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與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應與其垂直。11。6 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徑約2mm的石碴,加強涂膜層與其保護層的粘結作用.11。7 涂膜保護層: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抹水泥砂漿保護層。12.花崗巖貼面12。1基層處理:將地面墊層上的雜物清凈,并清掃干凈.12。2刷水泥素漿及輔砂漿結合層:試鋪后將于砂和板塊移開,清掃干凈,用噴壺灑水濕潤,刷一層素水泥漿(水灰比為0.40.5,不要刷的面積過大,隨鋪砂漿隨刷)。根據板面水平線確定結合層砂漿厚度,拉十字控制線,開13、始鋪結合層干硬性水泥砂漿(一般采用1213的干硬性水泥砂漿,干硬程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厚度控制在放上花崗巖時宜高出面層水平線34mm。鋪好后用大杠刮平,再用抹子拍實找平(鋪攤面積不得過大).13。鋪砌花崗巖:13。1根據水池拉的十字控制線,縱橫各鋪一行,做為大面積鋪砌標筋用。依據試拼時的編號、圖案及試排時的縫隙(板塊之間的縫隙寬度,當設計無規定時不應大于lmm),在十字控制線交點開始鋪砌。先試鋪即搬起板塊對好縱橫控制線鋪落在已鋪好的干硬性砂漿結合層上,用橡皮錘敲擊木墊板(不得用橡皮錘或木錘直接敲擊板塊),振實砂漿至鋪設高度后,將板塊掀起移至一旁,檢查砂漿表面與板塊之間是否相吻合如發現14、有空虛之處,應用砂漿填補,然后正式鑲鋪,先在水泥砂漿結合層上滿澆一層水灰比為0。5的素水泥漿(用漿壺澆均勻),再鋪板塊,安放時四角同時往下落,用橡皮錘或木錘輕擊木墊板,根據水平線用鐵水平尺找平,鋪完第一塊,向兩側和后退方向順序鋪砌. 13。2 灌縫、擦縫:在板塊鋪砌后l2晝夜進行灌漿擦縫.根據花崗巖顏色,選擇相同顏色礦物顏料和水泥(或白水泥)拌合均勻,調成11稀水泥漿,用漿壺徐徐灌入板塊之間的縫隙中(可分幾次進行),并用長把刮極把流出的水泥漿刮向縫隙內,至基本灌滿為止。灌漿l2h后,用棉紗團蘸原稀水泥漿擦縫與板面擦平,同時將板面上水泥漿擦凈,使大理石(或花崗石)面層的表面潔凈、平整、堅實,以上15、工序完成后,面層加以覆蓋。養護時間不應小于7d。14.噴泉設備安裝14.1總體安裝施工程序由于噴泉設備的安裝需在施工現場進行,且為露天作業,所以對管道、電氣、水下燈等凡有條件均應采取提前預制加工的方法,這是確保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的關鍵.施工流程圖材料采購、訂貨廠內預制管道管道二次鍍鋅廠內預制管道水泵支架廠內加工噴頭搖桿機構廠內加工燈具、噴頭廠內預制電控制柜系統接線編制軟件水泵電機電纜線防腐漆管道配件燈具支架切割片等外購件現場施工安裝系統接駁系統調試試運行驗收移交14。2主要工藝流程:(1)預制及加工主要工藝流程a)預制管道:放樣畫線切割下料鋼管變曲主管打孔立管套絲泵口加工焊接立管焊接法蘭一次清16、洗二次鍍鋅運往施工現場.b)噴頭加工:熔銅鑄造車床車削拋光處理防腐處理合格入庫。c)控制設備:元件檢測線路板焊接整板調試組件安裝整機調試老化試驗合格入庫.d)配電設備:機箱加工電氣設備安裝與連線合格出廠.(2)現場設備安裝主要工藝流程a)管路及設備安裝:管路拼裝水泵固定檢漏試驗二次清洗系統接駁管道二次防腐處理待系統調試。b)燈光安裝:燈具定位燈具接線系統檢測調線c)電纜的鋪設及防水連接:泵、燈、接線按圖紙規定走線連接接線盒泵燈按圖編號電纜沿電纜溝鋪設到控制室系統調試。d)配電控制設備安裝:控制及配電設備在控制室按圖就位按線纜編號將負載設備接入控制設備的相應端子電控柜接零線線路、電氣設備檢查絕緣17、(3)系統調試系統安裝完成后,進行系統調試。a)系統調試前準備清潔水池,并將水池注水至正常水位;清掃機房室內衛生及清潔設備外殼和柜(箱)內雜物;對電氣設備進行干燥處理;檢查系統流程安裝是否完全正確;對電氣設備進行單機試運行。b)系統統調試 檢查所有閥門 打開所有控制閥門,關閉所有排水通道的閥門。 檢查所有噴嘴是否安裝到位,并查看噴嘴有無堵塞等不良狀況。 按流程圖及管道施工圖查看管道安裝情況,有無脫裂,變形等有可能導致漏水,壓力損失的問題。(3)單機調試 按電氣原理圖及電控柜二次接線圖仔細查看水泵、水下燈、變頻器、程控器接線是否準確無誤。 在確認水泵有工作水源的情況下,單機手動開啟調試(在某一臺18、水泵單機調試時,關閉其它所有用電設備的電源,以免引起連鎖破壞)。水泵運轉后,根據出水狀況查看水泵有無反轉,有無噪音等不良狀況. (4)所有水泵手動開啟 在每臺水泵都單機調試過后,將所有水泵一并開啟(注:此時應關閉控制回路,以防意外!)查看噴泉的噴水效果。(5)變頻器單臺手動調試 根據每臺變頻器所連水泵電機的參數,對每臺變頻器進行參數設置,并根據每臺變頻器工作要求設置好所有參數.參數設置好后,對每組變頻器帶相應水泵進行單組手動調試。(6)對所有變頻器帶相應水泵手動開機,查看噴水效果及各設備運轉情況。(7)整體試機運行 將變頻器、水泵等全部打到自動控制,讓程空器運行,查看整個噴泉的運轉情況。 (8)調整閥門大小及頻率高低 根據噴泉的各式噴嘴的噴水高低及效果要求調整閥門及變頻器頻率大小,使相關水形高一致,形狀大小達到設計要求。 (9)根據設計要求及程序,進行最終效果調試,調整相關的時間長短控制及各噴嘴變換程序穿插,以使水形及整個噴泉效果達到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