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校園廣播施工方案(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303
2023-07-10
5頁
28KB
1、3.3校園廣播施工方案1、系統總體要求校園廣播系統采用基于TCP/IP的微機控制全自動多分區系統。全自動多分區系統可以獨立控制播放的各個多區,(如體育館、操場、教學樓、教師辦 公室、學生宿舍等,)對不同區域在不同時間播放不同節目。在室內有吊頂的地方設置吸頂喇叭, 在沒有天花的地方設置壁掛音箱,操場設置室外音柱,室外綠化區 設置草坪音箱,并在每間教室、實驗室設置一臺壁掛式 IP 終端。IP 網絡廣播,可以基于學校的局域網來建設,安裝時無需單獨布線數據線。基于 IP 網絡的節目傳送,每個廣播點都可以有各自獨立的廣播節目,為廣播引入日常廣播提供了可行性。它可在同網段的局域網內、跨網關的局域網內或 I2、nternet 網上使用。穩定可靠的網絡廣播直取決于網絡服務器及網絡適配器軟硬件結合的完好性能。IP 網絡廣播系統是由 IP 網絡廣播控制中心、IP 網絡適配器、音頻工作站等組成。系統采用高速的雙 CPU 處理、數字功放、延時短、音質好,支持各種音頻格式的數據網絡傳送,完善的網絡適應能力,同時支持外接音頻的實時編碼。系統具體功能:(1)定時節目播放(2)領導網上講話(3)網上電臺轉播(4)音頻實時采播(5)自動音樂打鈴(6)自由點播 (7)音頻觸發啟動設備(8)音頻素材制作 (9)數字音源庫 (10)無線遙控廣播 (11)廣播監聽(12)節目播放方式及音量調節2、校園廣播系統施工工藝1)公共廣3、播與緊急廣播系統設備、材料進場驗收要求:揚聲器(音箱)、功放、音源設備、控制設備、IP終端、廣播機柜、電源的各項技術參數應符合設計和產品技術要求,均應提供生產廠的合格證及相關測試證明,資料齊全,各類線纜具有出廠合格證等質保資料。2)施工工藝流程技術資料復核機房設備安裝線路敷設IP終端安裝現場功放安裝揚聲器安裝系統測試,以上流程可同時進行,如機房設備和現場設備安裝以及線纜敷設可同時進行。3)機房設備安裝u 機房內布局按設計要求進行。u 控制室設備的安裝應考慮到維修方便,設備間不應過分密集,控制臺與機架間應有較寬的通道,與落地式廣播設備的凈距一般不宜小于1500mm,設備與設備并列布置時,應保證間4、隔便于通行,不宜小于1000mm。u 廣播機柜安裝應平穩、端正,其垂直度進行調整,垂直誤差不大于1.5/1000。u 機柜內設備要固定在機柜的托盤上。4)線路敷設u 話筒輸出必須使用專用屏蔽軟線。長度在10m至50m之間應使用雙芯屏蔽軟線作低阻抗平衡輸人連接,中間若有話筒轉接插座的必須要求接觸特性良好。u 音源及全部周邊設備之間的連接均需采用單芯(不平衡)或雙芯(平衡)屏蔽軟線連接。u 功率輸出的饋電是指功放輸出至揚聲器箱之間的連接電纜,視距離遠近進行截面及高或低阻抗的選擇。u 室內擴聲系統宜用低阻抗輸出,采用其雙向計算長度的直流電阻應小于揚聲器阻抗的0.020.01。u 接地與防雷應按標準規5、范要求進行安裝敷設。u 應設有專門的接地地線,不與防雷接地或供電接地共享地線。u 音頻接地必須為單點,不得形成音頻接地環流。 5)現場控制設備安裝u 現場控制設備主要IP終端、現場功放等。u 教室IP終端自帶功放,固定安裝。u 其它的現場控制設備安裝在機箱內。6)揚聲器的安裝u 擴聲揚聲器系統宜采用明裝。u 揚聲器安裝必須牢固,不得因振動而產生機械噪聲。u 與火災事故廣播合用的背景音樂揚聲器(箱),在現場不得裝設音量調節或控制開關。u 擴聲公共廣播系統聲特性測量方法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GBT495919953校園廣播系統的調試調試過程和要點如下。u 暫時先不打開廣播功放的電源,逐臺打開其他設備6、的電源,并檢查有無不通電、過熱或冒煙等異常現象。如果沒有,則進一步檢查它們的功能是否基本可用。可讓音源播放節目,觀察信號修飾處理設備(信號壓縮、擴展設備、均衡器、前置放大器等等)是否有信號指示,如果都有,則表示這些設備基本正常。將節目信號流過的設備的音量分別調到飽和輸出的7成左右,這樣就能基本保證節目信號的質量和系統的信噪比。之后檢查一下分區器、監聽器等設備的功能,并將分區器的全部分區關閉。u 將上述設備的開關、旋鈕打到相應的位置,特別是音量要適當。u 關閉廣播功放的音量,并打開其電源,稍等待一下,觀察有無不通電、過熱或冒煙等異常現象。之后逐步開大音量,通過觀察信號指示燈檢查功放是否有輸出。之7、后逐個地打開相應的分區,并檢查所有分區是否有聲音播放出來。最后將功放音量調到合適的位置。u 若經過這些測試都正常,則主要工作已完成,最后再詳細測試一下設備和系統的細節功能。 u 進行較長時間的設備通電老化,如至少60分鐘以上。老化過程中必須有人值守觀察,并每隔幾分鐘檢查一次升溫情況。u 帶話筒和音源接口的IP終端要接入話筒和其它音源,進行調試。u 應急消防廣播系統應具有強插功能。4、校園廣播系統系統檢測公共廣播與緊急廣播系統系統安裝完畢后,應進行系統檢測和功能檢測。u 系統檢測包括以下內容:系統的輸入輸出不平衡度、音頻線的敷設和接地形式,保證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設備之間阻抗匹配合理;放聲系統8、應分布合理,符合設計要求;最高輸出電平、輸出信噪比、聲壓級和頻寬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通過對響度、音色和音質的主觀評價,評定系統的音響效果。u 功能檢測應包括:業務宣傳、背景音樂和公共尋呼插播等全部滿足設計要求,公共區域的IP終端具備尋址、插播本地廣播功能。緊急廣播與公共廣播共用設備時,其緊急廣播由消防分機控制,具有最高優先權,在火災和突發事故發生時,應能強制切換為緊急廣播并以最大音量播出;緊急廣播功能檢測按有關規定執行;公共廣播系統應分區控制,分區的劃分不得與消防分區的劃分產生矛盾。5、校園廣播系統施工重點和難點校園廣播系統的施工工藝十分成熟,系統建設的關鍵技術是音色和音量的調整以及和緊9、急廣播的切換,也是系統建設的重點和難點。1、音色音量調整,通過調整公共廣播的后臺設備,音源(播放器)、主機、功放和前端調節電阻的精細調整,做到音色飽滿、音量適中、聲場均勻的要求。2、公共廣播和消防共用一套廣播系統,分區應完全一致,當有消防信號輸入廣播系統時,系統立即自動強行切到消防廣播狀態使相應防火分區進行消防廣播,并用中英文兩種語言進行自動循環播放消防廣播。消防廣播必須符合有關消防規范,具有最高優先權。當緊急情況發生時,相應區域的正常廣播立即被中斷,并且可以轉換至緊急廣播,由緊急廣播通知各區域的人們分別疏散,并支持多路消防同時報警。系統根據編程可以按照消防規范,自動切換到Nn區域進行人工廣播或自動廣播,或者對全區進行播放緊急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