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路面改造工程水穩層施工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364
2023-07-10
4頁
23.50KB
1、XXX路面改造工程 水穩層施工方案一、鋪筑水穩層的目的1、確定碎石的級配;2、根據天氣、運輸距離、攤鋪速度調整含水量,確定水穩層的拌和含水量;3、根據碎石級配及含水量確定松鋪系數;4、根據拌和出料速度對設備、人員配置進行科學調整;5、培訓管理人員,優化勞動組合;二、水穩層施工方法水穩層底基層、基層施工前,首先會同業主、監理、路基施工單位等多方辦理原路面交接手續,并及時組織足夠的勞動力按規范要求對原路面進行整理,保證路面底基層、基層的順利開工。本工程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的厚度為16cm,要求的壓實度:98%;平整度:10mm;厚度允許偏差:10mm;中線高程:20mm;橫坡度:20mm且不大于%2、;寬度:不小于設計寬度;7天無側限浸水強度分別為:底基層、彎沉值:()?;鶎?;方案二彎沉值:()、方案三彎沉值:()。1、材料技術要求、水泥穩定級配碎石基層中,水泥摻量為%,選用終凝時間在3小時以上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嚴格控制水穩層碎石級配,碎石選擇質堅干凈的粒料,其最大粒徑應小于,級配組成如下表:通過下列篩孔(mm)的重量百分率(%)層位基層10068-8638-5822-3216-188-150-32、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放樣集中拌和運輸、攤鋪處理接縫整形碾壓養生3、具體施工方法、準備工作(1)向監理單位報送“底基層、基層開工報告單”,經同意后才進行施工;(2)原路面經過自檢合格,報請監理工程3、師檢驗、簽字認可后,才開始鋪筑;(3)各種原材料進入拌和場前,及早檢查其規格、品質和數量,并按規定要求對其抽樣檢查,將檢查結果報監理工程師。、施工放樣(1)在驗收合格的路基上恢復道路中心線,每10米設標樁,樁上劃出底基層、基層設計高和松鋪厚度的高程;(2)特殊地點,如雨水口、彎道進行加密標樁;、現場集中拌和(1)現場配置400型穩定土廠拌設備,計量采用電子配料系統以保證準確配料。測定料場粒料含水率,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2)混合料的含水量控制略大于最佳值1%左右,使混合料運到現場攤鋪后碾壓時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3)拌和時間從粒料全部入斗至出料不少于120S,保證拌和均勻。(4)卸入運輸車輛4、時設專人對混合料的質量進行檢查,保證配料準確,混合料含水量適中。當發現質量不穩定時,及時找出原因進行調整。、攤鋪(1)整個道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設計厚度20cm,由于車行道路寬度為米,分左右兩幅鋪筑攤鋪。20cm厚的分左右兩幅單層攤鋪。鋪筑段沿中線一側先放上與基層壓實厚度相等高度的方木,以控制底基層與基層的寬度和厚度。邊線一側靠路肩進行控制。(2)采用人工攤鋪,松鋪系數,具體松鋪系數視現場實際情況而定,隨時調整。(3)用510輛5T自卸車運送混合料到現場,直接喂入攤鋪機,裝車時控制每車料的數量基本相同。混合料從拌和到碾壓之間延遲時間控制在34h,必須延遲時間的不應超過水泥終凝時間。因此,采用流水5、作業法,各工序必須緊密銜接,盡量縮短從拌和到完成碾壓之間的延遲時間。一般情況下,每一流水作業段長度為50m100m。、整形、碾壓(1)初步整平后,用壓路機快速碾壓一遍,暴露出基層潛在的不平整,組織一個經驗豐富的3人小組,用手推車裝上新鮮混合料對基層表面的不平整處給予整形,包括鏟高填洼、消除砂窩(細集料集中)和碎石集中現象。(2)對局部低洼處,用齒耙將表層5cm耙松,撒新拌的混合料進行找補、整平,不允許用貼“薄餅”的方式找平。(3)整型過程中,嚴禁任何車輛通過。(4)整型后,立即用20t三輪壓路機碾壓,碾壓時車速控制在每分鐘15m左右,由邊向中、由低向高碾壓,碾壓遍數68遍,至表面無明顯輪跡 ,6、邊沿處加強碾壓。(5)在碾壓過程中,基層表面始終保持濕潤。如果失水太快,就補灑少量的水,若遇“彈簧”、“松散”、“起皮”等部位,及時翻開重新拌和(加適量水泥),或換填新料。(6)在檢查井及雨水口周圍,先用人工分層攤鋪,再用振動平板夯夯實。、橫縫的處理在橫縫留設位置,保留一段不進行碾壓或碾壓成斜坡(封水),下次施工時,剔除未經壓實的混合料,并將已碾壓密實、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的末段挖成一橫向(與中線垂直)的垂直向下的斷面,然后再攤鋪新的混合料。、縱縫的處理(1)前一幅混合料攤鋪時,在靠后一側用方木做支撐,方木的高度與混合料壓實厚度相同。(2)在攤鋪另一幅前,將方木除去,清掃原路面頂面,繼續攤鋪混合料,并整型、碾壓。、養生(1)經壓實,壓實度達到97%合格后,立即開始養護。(2)采用灑水車灑水養護。(3)養生時間不少于7天,養生期間封閉交通。(4)養生結束,如不能立即鋪筑瀝青下面層,則延長養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