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毛石擋土墻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539
2023-07-10
6頁
18.50KB
1、毛石擋土墻施工方案 -XXXXXXXXXX工程 重力式擋土墻施工方案 編制 : 審核 : 審批 : 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XXXXXXX 建設單位:XXXXXXXX 設計單位:XXXXX 地質勘探:XXXXXXX 施工單位: 監理單位:XXXXXXX 工程建設地點:XXXXXXXXXX 該工程位于昆明市東郊黃龍山東側,祭蟲山山腳,距昆明市區約10km;項目北側為兩面寺至干海子的瀝青路;西側距黃龍山腳約1公里為昆明國家糧食儲備有限公司;東側為渾圓小山(山頂為祭蟲山公園)場地屬于昆明市官渡區阿拉彝族鄉高坡村委會三瓦村管轄。 漿砌毛石重力式擋土墻工程,是昆明市三瓦村廢舊物資回收處理中心工程非常重要2、的一項、4、5、6鋼結構廠房與辦公樓、倒班宿舍、綜合分項工程。該分項工程位于倉庫和3#之間的分臺位置,擋土墻共分為八段,高度2,5米,總長426.4米,根據設計要樓2#廠房求各分段擋土墻選用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4J008P145頁均為重力式毛石擋土墻;擋土墻高度以墻頂路面標高為準,順道路坡度調整,最終墻頂高度低于路面標高0.3m;擋土墻下以?1紅粘土作為持力層,該層承載力特征值為140Kpa;有填土區域要求用土夾石進行換填,然后分層壓實,壓實系數不小于0。94,承載力不小于120Kpa;擋土墻做法相關要求嚴格按照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04J008說明要求施工。 二、編制依據 1、擋土墻施工圖及3、總平圖 2、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XX 3、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范JGJ12099 4、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GJ7920XX 5、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程JGJ98-2000 三、材料要求: 1。石料 應符合設計規定的類別和強度,石質應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紋;石料強度、試件規格及換算應符合設計要求,石料強度的測定應按現行規程執行。 毛石一般是用爆破或楔劈法開采的石塊,卵形和薄毛者不得采用。用做鑲面的毛石,應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塊體的中部厚度不宜小于150mm.片石中部厚度不應小于200mm。 2.水泥 水泥進場應有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進場后應對強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試指4、標進行取樣復試.其質量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 根據國家現行標準硅酸鹽水泥、普通硅酸鹽水泥(GB175)等的規定,當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3個月時,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復試,并按復試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3。砂 (1)、砂的質量標準應符合混凝土工程相應的質量標準. (2)、砂的最大粒徑:用于砌筑毛石時的砂,最大粒徑不宜超過5mm。 (3)、砂的含泥量:因本工程砌筑砂漿強度等級為M7。5,因此砂的含泥量應不大于3%。 4. 水 砌筑砂漿所用的水宜采用飲用水,當采用其他水源時,應按有關標準確認合格后使用。砂漿按設計規定,毛石擋土墻5、砌筑采用強度等級為M7.5的水泥砂漿砌筑、溝縫、抹面,砂漿的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砂漿應有良好的和 易性,圓錐體沉入度50mm70mm,氣溫較高時可適當增大。 四、施工工藝及流程 測量放線 -土方開挖-擋土墻砌筑-排水溝-土方回填-擋土墻勾縫 1、基礎測量放線 根據設計圖紙及總平圖,按道路中線、高程點測放擋土墻的平面位置和縱斷高程。精確測定出擋土墻基座主軸線和起訖點,伸縮縫位置,每端的銜接是否順直,并按施工放樣的實際需要增補擋土墻各點的地面高程,并設置施工水準點,在基礎表面上彈出軸線及墻身線. 2、基坑開挖 (1)、擋土墻基坑采用挖掘機開挖,底部預留200mm的土層人工挖除。基礎的部位尺寸、形6、狀埋置深度均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當基礎開挖后若發現與設計情況有出入時,應及時通知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及建設方進行調整。 (2)、基礎開挖為明挖基坑,在松軟地層或陡坡基層地段開挖時,基坑不宜全段貫通,而應采用跳槽辦法開挖,以防止上部失穩。當基底土質為淤泥時應采用級配砂石換填,當基底土質為碎石土、砂礫土、砂性土、黏性土等時,將其整平夯實。 (3)、基坑用挖掘機開挖時,應有專人指揮,在開挖過程中不得超挖,避免擾動基底原狀土。 (4)、基坑清底時要預留20的反坡(即內低外高)預留坡底的作用是防止墻內土的擠壓力引起擋土墻向外滑動. (5)、因場地內預留土方過多,開挖基坑的土方全部外運. (6)、任何土質基7、坑挖至標高后不得長時間暴露,擾動或浸泡,而削弱基底承載能力.基底盡量避免超挖,如有超挖或松動應將其夯實,基坑開挖完成后,應放線復驗,確認位置無誤后,方可進行基礎施工. 3、砂漿拌制 (1)、砂漿采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應先倒砂、水泥,最后加水。攪拌時間宜為35min,不得少于90s。砂漿稠度應控制在50mm70mm。 (2)、砂漿配制應采用質量比,砂漿應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的稠度,一般宜在34h內使用完畢,氣溫超過30?時,宜在23h內使用完畢.發生離析、泌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 (3)、為改善水泥、砂的和易性,可摻入無機塑化劑或以皂化松香為主要成份的微沫劑等有機塑化劑8、,其摻量可通過試驗確定. (4)、砂漿試塊:每工作臺班需制作立方體試塊2組(6塊),如砂漿配合比變化時,應相應制作試塊。 4、擴展基礎澆筑 (1)、開挖基槽及處理后,檢查基底尺寸及標高,澆注前要檢查基坑底預留坡度是否為20%(即內低外高),預留坡度的作用是防止墻內土的擠壓力引起墻體向外滑動.驗收合格后澆注墊層 (2)、進行放線擴展基礎,支模前放出基礎底邊線和頂邊線之間掛線控制擋土墻的坡度。 (3)、支模:模板采用15mm厚覆膜光面多層木板,50100木枋背楞.要求模板拼縫整齊,做到橫平豎直,施工過程必須橫向、豎向均拉通直線檢查。豎向拼縫需錯縫,錯縫位置為模板長度的一半。操作時按從下到上順序邊拼9、校正邊加固,保證施工位置平整不漏漿。 (4)、澆注:澆注時用振動棒振搗,防止出現蜂窩、麻面等影響質量及觀感的現象.在墻身斷面及持力層變化處設置沉降縫,其余位置每隔10m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寬2,3cm,縫中填塞瀝青麻筋,塞入深度不小于200mm.要求隔離必須完整徹底不得有縫隙,以保證擋土墻各段完全分離。 5.毛石墻身砌筑 (1)、放線:基礎施工完進行墻身測量放樣,用全站儀找出擋土墻的控制線,并根據基礎測量放樣控制點測定出墻身內外邊線,以及各伸縮沉降縫的位置,檢查每端的銜接是否順直。 (2)、基礎砌筑時,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石塊嵌塞,不得采用先擺碎石塊,后塞砂漿或干填碎石塊方法。 10、(3)、基礎灰縫厚度20mm,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不得有相互接觸現象。 (4)、砌筑前應將石料表面泥垢清掃干凈,并用水濕潤。砌筑時必須兩面立桿掛線或樣板掛線,外面線應順直整齊、逐層收坡,內面線可大致適順以保證砌體各部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漿砌石底面應臥漿鋪砌,立縫填漿補實,不得有空隙和立縫貫通現象。砌筑工作中斷時,可將砌好的石層孔隙用砂漿填滿,再砌時表面要仔細清掃干凈、灑水濕潤。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宜在伸縮縫和沉降縫處,各段水平縫應一致. (5)、當基礎完成后立即回填,以小型機械進行分層人工夯實,并以表層稍留向外斜坡,以免積水滲入浸泡基底。 6、墻體砌筑規定及要求 一般規定: (1)、為了控制11、好墻身內外側的坡度,在砌筑前,首先用松木板釘好坡度架,其坡度按各段設計圖紙進行控制.坡度架制作好后立于砌筑段的兩端,并拉小線進行砌筑。 (2)、砌筑順序以分層進行為原則。底層極為重要,它是以上各層的基石,若底層質量不符合要求,則要影響以上各層。分層砌筑時,應先角石,后邊石或面石,最后才填腹石. (3)、因此段擋土墻較長,砌體除分層外,還要按圖紙設計要求分段砌筑。分段砌筑時,分段位置應設在沉降縫處,各段水平砌縫應一致。相鄰砌筑高差不宜超過1。2m.縫板安裝應位置準確、牢固,縫板材料應符合設計規定。 (4)、相鄰擋土墻設計高差較大時應先砌筑高墻段.擋土墻每天連續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砌筑中墻體不得移位變形. (5)、砌筑擋土墻應保證砌體寬(厚)度符合設計要求,砌筑中應經常校正掛線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