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夯工程專項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655
2023-07-10
6頁
20KB
1、強夯工程專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冀衡路全長10.080km, 全線建筑紅線寬50m,路面寬度30。5m,兩側各設3。5m人行道,6.25m綠化帶,設計速度60km/h.路基標準橫斷面采用雙向八車道斷面(含非機動車道),設計速度為60km/h,路基采用整體式斷面,路基寬度為30。8m,路面寬30。5m。中央分隔帶0。5m,兩側行車道寬度各33。75m,非機動車道2*3。75m;兩側各3。5m人行道(含0.15m路緣石)。二、強夯主要工程量及工期安排(1)主要工程量K3+044K3+150,;K7+550K7+765。(2)工期計劃安排路基自2010年6月15日至2010年9月15日 。三、強夯施2、工方案(1)施工準備、清除表層土30cm后,平整場地,進行表層松散土碾壓,修筑施工便道。、查明強夯場地范圍內地下構造物及管線的位置,確保安全距離及高程,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強夯施工造成破壞.、測量放線,定出控制軸線、強夯施工場地邊線,并在不受強夯影響的地點,設置水準基點.(2)試驗段夯點間距、夯擊遍數、夯擊能等參數的確定依據設計要求,通過試驗段施工,對夯前、夯后的地基土采用壓實度檢測、靜力觸探、濕陷性系數檢測等方法進行檢測,驗證設計夯擊能、夯點間距、夯擊遍數是否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路基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有效加固深度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為級非自重濕陷性黃土路基強夯處理提供施工技術參數和施工工藝方3、法。(3)施工步驟、清表并平整施工現場,當現場地基土軟弱時,預先鋪設砂礫石墊層50cm.、夯錘進場后必須標定夯錘重量,根據以下公式來確定落距:錘重(KN)落距(m)=600KNm錘重(KN)落距(m)=1000KNm、根據設計圖紙用白灰標出第一遍夯點位置,夯點按正方形布置,間距為4m,在夯區2m外布置護樁,確保第二遍夯點放樣準確,并測量夯前原地表高程。、起重機就位,夯錘置于夯點位置。、測量夯前錘頂高程,按由外向內、間隔跳打的原則進行夯擊。、將夯錘吊到預定高度,開啟脫鉤裝置,待夯錘脫鉤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鉤,測量錘頂高程,若發現因坑底傾斜而造成夯錘傾斜時,應及時將坑底整平,重新進行夯擊。、重復步驟4、,按設計規定的夯擊次數(第一遍12擊、第二遍10擊)及控制標準(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小于5cm)完成每一個夯點的夯擊。、換夯點,重復步驟,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施工。、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測量平整后的地表高程。、強夯第一遍到第二遍夯點之間應不少于7天間歇時間,如果產生超孔隙水壓力、夯坑周圍出現較大隆起時,不能繼續夯擊,要等超孔隙水壓力大部分消散后,再夯下一遍。本試驗段無間歇時間,按上述步驟逐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最后用設計規定的低能量(600 KNm和800KNm)滿夯,將場地表層松土夯實,下一夯擊點與前一夯擊點搭接長度為1/3夯錘直徑,擊數為2擊,依次連續進行,直至滿夯結束,滿夯結束后測量5、夯后地表高程。夯點布置圖如附圖1:、采用靜力觸探方法測定復合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大于150Kpa,采用環刀法測定復合地基壓實度,設計要求達到93,采用室內土工試驗檢驗濕陷系數是否消失。試驗段取樣數不少于3處,取土深度分別為50cm、100cm、150cm、200cm、250cm。、夯擊達到質量控制指標后采用平地機將地基土整平,再用大于22T的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至表面無輪跡,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四、施工注意事項1、強夯前應對起重機、滑輪組及脫鉤器等全面檢查,并進行試吊、試夯,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強夯施工.2、強夯施工產生的噪聲不應大于建筑施工場界噪聲界限(GB12523)的規定,強夯場地與建筑物間6、應按設計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當強夯施工所產生的震動對鄰近建筑物或設備會產生.有害影響時,應設置監測點,并采取挖隔震溝等隔振減震措施.一般即有建筑200m范圍內不宜采用強夯措施。當橋臺附近、涵洞附近需進行強夯時,可先進行路基范圍的強夯后,再施工橋臺、涵洞。3、起吊夯錘保持勻速,不得高空長時間停留,嚴禁急升猛降防錘脫落。停止作業時,將夯錘落至地面。夯錘起吊后,臂桿和夯錘下及附近15m范圍內嚴禁站人。4、干燥天氣進行強夯時宜灑水降塵。5、當風力大于5級時,應停止強夯作業,以防機械傾倒,保證安全。五、質量控制及檢驗1、質量控制(1)夯錘重量必須標定,開夯前檢查錘重和落距,以保證單擊夯擊能量符合設計7、要求。(2)夯擊時夯錘的氣孔要暢通,夯錘落地時應基本水平.(3)各夯點應放線定位,夯完后檢查夯坑位置,發現偏差及漏夯應及時糾正。強夯施工時應對每一夯擊點的單夯夯擊能量、夯擊次數和每次夯沉量等進行詳細記錄。(4)夯點的夯擊次數嚴格按最后兩擊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cm控制,且夯坑周圍地面不應發生過大的隆起,不因夯坑過深而發生提錘困難。(5)強夯過程的記錄及數據整理、每個夯點的夯坑深度、夯坑體積、夯坑四周隆起高度都須記錄、整理。、場地隆起和下沉記錄,特別是鄰近有建構筑物時。、每遍夯擊后場地的夯沉量、外部補充填料量的記錄。2、技術指標強夯施工完成后,通過檢測路基復合地基承載力可以達到150Kpa以上,地8、表壓實度能達到93%以上,在2。5m范圍內濕陷系數均小于0。015。六、施工質量、工期、安全及文明工地建設1、質量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分項工程質量管理體系,實行以項目總工為首的指揮體系和技術保證體系,以工程試驗檢測為主的內部監控體系,制訂嚴格的工序管理與崗位責任制,確保工程質量的穩定性。(2)定期召開主管工程領導、技術負責人和質量檢查人員參加的質量工程會議,分析工程質量情況和存在問題,研究制定改進措施。加強質量教育,增強全員質量意識。2、安全保障措施(1)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安全生產教育,提高全員安全意識.進入施工現場,必須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2)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9、。簽訂安全生產承包責任書,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進入施工區內,必須戴安全帽,機械操作工必須戴壓發防護帽;非有關操作人員不準進入危險區;不準帶小孩進入施工現場;不準在施工現場打鬧。3、工期保障措施 (1)人員、機械保障:按照工程需要,及時調整人員配備,機械及時保養維修,確保工程進度滿足施工需要。(2)施工保障:作好生產計劃,根據天氣狀況及時調整施工區段,合理安排工作面和工序交叉配合,加強現場的指揮協調,保證工序的連續性,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縮短工期。4、文明工地建設(1)施工現場管理做到科學化、合理化,要制作、設立各種標志、標牌,人員實行掛牌上崗。在強夯施工區設彩旗和明顯的安全警示牌。(2)提高員工思想素質,增強文明意識,遵紀守法。(3)遵守鄉規民約,處理好與當地村民關系,積極參與精神文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