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園7號線K0+400至K0+480段填方施工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750
2023-07-10
10頁
76.50KB
1、生態園7號線K0+400至K0+480段填方施工方案簽 發:審 核:編制日期:2013年8月4日編報單位:中水電青島中德生態園項目二工區目錄一、生態園7號線K0+400K0+480填方路基段概況1二、土方路基填筑1 施工準備1 路基填筑施工1 路基碾壓2三、石方路基填筑2四、具體施工流程3五、路基檢測4六、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4七、安全生產保證措施4 組織保證措施4 制度保證措施5 思想保證措施5 路基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6八、衛生防疫措施6九、環境保護措施7 防止水土流失和廢料廢方處理7 防止和減輕水、大氣受污染7 保護古建筑、古文物8填方路基施工方案一、生態園7號線K0+400K0+4802、填方路基段概況此段填方段需要在路基外修筑輔路600米,寬度8米,至填方段底部。現狀填方路基底部有一水塘,需抽水機排水約200立方,挖除淤泥約1500立方。現狀地表種植土遠遠超出圖紙清表30cm工程量,原邊坡土十分松軟需將種植土及松軟土全部清除后測量填方工程量。二、土方路基填筑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首先用全站儀復測導線網基點樁,對主要施工控制樁進行保護。根據設計進行路堤施工放樣,在路堤坡腳外50cm處埋設樁橛,其間距為10m。場地清理:路基用地范圍之內的障礙物以及樹根、草皮等清理出路基填筑范圍之外,同時對填方和借方地段的原地面進行表面清理,填方地段清理出的種植土堆置于填筑范圍之外,用地范圍之內。經3、監理工程師確認后進行填筑前碾壓,經檢測合格后方進行填筑。填料試驗與取土場的選擇:施工前對擬選用的路堤填料,按規范規定進行試驗,試驗合格后作為路基填料。試驗路段:在進行路基施工前,選擇地質條件、斷面型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路段長度不小于50m)作為試驗路段,通過試驗路段確定壓實工藝、整平工藝,確定挖運、整平、壓實最佳機械組合,確定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碾壓速度,含水量在保證壓實度情況下的最大偏差。從而確定出 路 10基施工的施工組織方案及工藝。 路基填筑施工填土前根據松鋪厚度、車輛運輸方量,做好厚度控制。設專人收料對超粒徑的材料及時清理,路基外觀做到表面平整、排水順暢、邊坡順適,并及時修設邊坡臨時4、急流槽和排水溝。路基填筑按試驗路段所確定的松鋪厚度分層填筑,分層的最大松鋪厚度不應超過30cm,石方不應超過40 cm,填筑至路床頂面最后一層的最小壓實不應小于10cm。填料的填筑寬度比設計寬度壓實后每側超出50cm,保證邊部壓實效果。路基填筑時自底層到路基設計高程下2.3米范圍內由挖掘機挖直坡后分層填筑,路基設計高程下2.3米內挖設寬度為2米,向內坡度4%臺階,當填挖路基結合處路基加寬小于壓路機工作寬度時,采取超寬添筑或挖翻原有路基等工程措施。 路基碾壓碾壓前首先對填土層的松鋪厚度、平整度和含水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再進行壓實作業。根據試驗路段所確定的壓實參數,選擇填料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5、壓實(當填料的含水量超過或低于最佳含水量時,采用翻晾或灑水的方法對填料的含水量進行調整),壓實采用振動壓路機進行,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時,第一遍不開啟振動進行靜壓,第二遍采用振動;壓路機的碾壓行駛速度開始時宜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過4Km/h,碾壓時直線段由兩邊向中間,縱向進退式進行,橫向接頭對振動壓路機一般重疊0.4-0.5m,確保無漏壓、無死角,碾壓均勻。每個作業面每層路基填筑完成時進行各項指標檢測,合格后進行下一層填筑。 三、石方路基填筑 填石路基邊坡,應符合圖紙規定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基底處理同填土路基。 填石路基施工時,將石塊逐層水平填筑,每層厚度不大于40cm。作填料的石塊尺寸不得大于6、層厚的2/3,石料強度不小于15MPa。大面朝下擺放平穩,緊密靠攏,所有縫隙用小石塊或石屑填實。在路床頂面以下2.3米范圍內鋪填有適當級配的土石料,最大粒徑不大于10厘米。 填石路基的壓實,使用重型振動壓路機分層進行,壓實層厚度和壓實遍數根據現場壓實試驗決定。壓實時,隨時用小石塊或石屑填滿縫隙。一直要進行到在重輪下不出現石塊轉動、移動、無輪跡、石塊緊密、表面平整均勻為止。 填石路基壓實要求填石路基在壓實前,應用大型裝載機平整個別不平處,用人配合以石屑找平。填石路堤使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填石路堤的壓實,應從兩側向中間排壓,壓路機沿路線縱向相互平行反復碾壓,直到達到密實度要求為止。施工使用的壓實7、機具在使用之前應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正式施工前,按監理工程師的要求進行壓實試驗,根據施工所使用的壓實機具和建議的壓實方法進行壓實試驗,取得的參數用以指導施工。四、具體施工流程 首先對K0+400KO+480段進行清表,清表后測量工程量整平碾壓。 清表段整平碾壓檢驗合格后放出填方邊線,進行第一層填方,第一層用挖方段挖出的土方進行填方,嚴格控制土方填方的松鋪厚度。 在K0+400和K0+480處設出入口,拉土車輛在K0+400處進入,向大樁號方向卸土后,在K0+480處駛出。裝載機在車輛卸土后對土方進行整平。 待第一層填方整平碾壓檢驗合格后進行第二層填方。 若挖方路段挖出石方,將進行路基石方填筑,嚴8、格控制石方填方的松鋪厚度及質量要求。 當路基填方填至距路基設計高程2.3米位置時,用挖方段挖出的土石混合細料進行填方。 路基設計高程下2.3米范圍內按路拱方式進行填方。 配合實驗及檢測部門嚴格控制好填料的質量。五、路基檢測當路基達到碾壓遍數后,觀查表面有無起皮、開裂、翻漿現象,并按規定頻率進行自檢,檢測不合格,需重新進行碾壓或換填料處理,直至再次檢驗合格后,進行下層填筑前的準備工作。每三層恢復一次中線,進行高程、寬度、平面位置檢測。六、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路基填筑必須掛線施工,路基外觀做到表面平整、排水通暢、邊線順直、邊坡順適,并修筑邊坡臨時急流槽及排水溝。 每層路基填筑均設報驗牌,注明樁號9、層次、壓實度、抽檢時間、合格率,上一層填土檢驗合格,下一層填土方可進行。 對路基填料隨時檢測含水量,偏低時灑水,偏高時晾曬,保證在達到最佳含水量時碾壓。施工中除保證達到規范要求壓實度外,還要作到層層找平,即每層均有一定的平整度,每層都要有路拱,隨時防止雨水聚積,影響填方質量。 為防止路基不均勻沉降,采用“小段薄層上土、機械作業、當日成型”的經驗,實行水平分層填筑,高層掛線控制厚度、層數,用前導段引路,邊施工邊整形. 做好試驗工作,嚴格按規范規定的試驗檢測頻率進行填筑質量檢驗,確保壓實度合格。七、安全生產保證措施我單位歷來把安全生產工作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生命為重”的安全生產理念已深入每個10、職工的心中,單位已有一套健全安全生保體系和一套完成的安全生產管理,結合本工程的實際,我部將采取以下幾項措施,確保本項目安全生產工作萬無一失。 組織保證措施 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下轄各業務口負責人,機務科配專職安全工程師。 施工隊亦成立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配齊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在高邊坡施工及施工用電等易發生安全事故的重點部位和工序,設置專職安檢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確保施工安全。 制度保證措施 嚴格按照當地有關保證安全生產的文件和規定執行。 為加強施工中管理、保障施工人員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根據“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11、的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各級負責人簽訂安全生產責任狀,誰出了問題,追究到哪一級的責任。 建立安全生產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制度。每月對安全生產情況進行一次檢查,每季度進行一次大檢查,每年配合安全檢查組進行一次總檢查,評比打分,獎罰兌現。 思想保證措施 全體施工人員嚴格執行黨和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令和安全生產技術規程,自覺遵守業主的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規定。 增強全員安全意識。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生產、預防為主”的方針,打好安全基礎,使各級明確自己的安全目標,制定各自的安全規劃,達到全員參加,全員實施的目的,體現“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原則。 抓好安全崗位培訓。開工前,12、對所有上崗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分批培訓,每人參加安全培訓不少于兩次,每次不少于四小時,把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印發給各基層單位,對照檢查,對照實施,特種行業人員一律持證上崗。 隨時接受業主及監理單位對安全生產的督促、檢查、考評,對提出的問題,馬上確定方案組織實施,確保安全生產。 路基工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 應急措施路基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隱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機械事故、交通事故等。任何人發現上述情況之一,應立即撥打120或其他急救電話,保證受傷人員得到及時救治,同時須說明事發詳細地點。若發生交通事故,在救治傷員的同時須保護好現場,撥打122電話報警。發生事故后,施工現場負責人負責指揮救治及現場處置工作13、,有權調動機械、人員等組織搶救,其他人員須無條件服從指揮。發生事故后,現場指揮員應立即將簡明情況向項目部主要領導匯報。相關部門得到求助信息后,應協調人力物力全力配合組織搶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脫。 責任分析由于機械原因造成的機械事故,而導致人員傷亡,機械操作手負全部責任,本人風險抵押金將全部扣除,并作進一步處理直至辭退。交通事故中將根據責任劃分,處分施工負責人或民工隊長,若現場安全措施不到位,負責人承擔主要責任。現場人員或相關部門不服從指揮延誤救治工作的,將依據事發后果嚴重程度給予相應處理。八、衛生防疫措施為保證項目部全體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我部堅持一手抓工程建設,一手抓14、衛生防疫工作,堅決杜絕流行性傳染病的發生。具體衛生防疫措施如下:項目部成立衛生防疫工作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對本工程項目的衛生防疫工作負全責。項目部出臺衛生防疫管理制度,加強對食堂、宿舍的衛生管理。積極做好衛生防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衛生防疫知識達到人人皆知,家喻戶曉,提高思想認識和自我預防能力。安排專人負責項目部的衛生清潔工作,每天對項目部駐地、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衛生清理,搞好環境整治,改善生活、工作條件,保持良好的通風和衛生條件,定期對工作、生活場所噴灑消毒,切斷傳染、傳播途徑。九、環境保護措施保護、改善生產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止污染和破壞自然環境,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堅持“以防為主、防治15、結合、綜合治理、化害為利、文明施工”的原則,采用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和破壞自然環境。 防止水土流失和廢料廢方處理 排水處理施工期間始終保持工地的良好排水狀態,修建有足夠泄水斷面的臨時排水溝渠,并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連接,不形成淤積和沖刷。施工平面布置盡量利用已征用地,臨時房屋不隨意搭建,保持生態平衡,避免水土流失。雨季填筑路提隨挖、隨運、隨填、隨壓;每層表面筑成24%的橫坡,不積水。 廢料廢方處理清理場地的廢料和土石方工程的廢方處理,不影響排灌系統及農田水利設施。按業主指定的適當地點設棄土場,力求少占土地,結合改地造田。 防止和減輕水、大氣受污染 保護水質、施工廢水、生活污水不排入農田、耕地、飲用16、水源、灌溉渠道和水庫。施工區域、砂石料場在施工期間和完工以后,妥善處理。 控制場塵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除在場地的作業人員配備須要專用勞保用品外,施工便道及場地隨時進行灑水。易于引起粉塵的細料或散料進行遮蓋或適當灑水。不在工地燃燒各種垃圾及廢棄物。 減少噪聲、廢氣污染各種臨時設施和場地如堆料場等,遠離居民區,而且設于居民區主要風向的下風處。合理分布動力機械設備的工作場所,避免一個地方運行較多的動力機械設備,噪音超標的機械設備,采用消音器隔音材料、隔音內襯等措施,降低振動部件的噪音。 保護古建筑、古文物施工中如發現文物、古墓、古建筑基礎和結構、化石、錢幣等有考古、地質研究等價值的物品,在4小時內通知業主代表,并與國家有關管理部門取得聯系,派專人看守保護,等有關專業人員鑒別及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