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工機械新橋箱車間工程模板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823
2023-07-10
8頁
136KB
1、山工機械新橋箱車間工程模板腳手架工程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審批人:上海揚子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模板排架工程施工方案一、基礎模板工程1、基礎承臺及基礎梁模板施工流程彈線、找平 鋼筋綁扎 安裝側模 安裝支撐系統。2、基礎承臺、梁側模2。1、模板構造:采用18厚膠合板作為面板、50100木枋背楞、鋼管、扣件加固.2.2、模板施工要點:1)模板支設時,豎向木枋在里、橫向鋼管圍檁在外,豎向背檁采用50100木枋,橫向圍檁采用483。5鋼管.2)承臺側模,用鋼管和木枋作為斜撐支撐于土壁,以保證承臺側模有足夠的剛度和可靠的穩定性。3、墻模板3。1、模板構造:采用18厚膠合板作為面板、50100木枋背楞、2、48鋼管、扣件、10對拉螺栓連接加固;對拉螺栓中間加焊止水片.3.2、墻模支設要點:1)支模前在底板表面彈出墻的邊線,彈好模板安裝位置線和支模控制線,并核對標高找平.2)墻板的對拉螺栓應在中間和兩邊加焊45050的鋼板止水片,加20厚小木塊,以利拆模后鑿除,使對拉螺栓割除后,能用水泥砂漿填平。3)為防止墻模下口跑漿,發生爛根現象和控制支模高度,在打砼之前將木底模與底板之間的縫隙用砂漿或海綿條等堵嚴。4)墻模校正時拉桿與地面夾角宜為45,連接拉桿的預埋筋直徑不小于25mm,距離為墻高的3/4。5)墻模支好后,加底模頂撐和中上部加拉撐,以保證結構截面尺寸的準確性。二、主體結構模板工程1、柱模板1.3、1、柱模構造:面板采用d=18mm膠合板,木楞為50100木枋,木楞間距為200mm。采用48鋼管(雙桿)圍檁,間距為:2m以下間距400 mm;2m以上間距600mm設一道箍。 1.2、柱模板施工要點:1)柱模板拼裝前復核基層上的模板控制線,在主筋上做好找平層控制標高,然后在基層上做30mm厚砂漿找平層。模板拼裝前板面涂刷脫模劑,用吸塵器、鼓風機清除結構內的垃圾。2)在澆筑梁板混凝土前,在柱的每面柱外300mm處預留兩根18鋼筋頭高出樓面150mm,在支柱模板時,采用木方將模板與預留的鋼筋頭固定,以確保柱定位的準確。3)對柱模的標高及垂直進行校正,無誤后用斜撐夾固定。4)對通排柱模板,先裝兩4、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長線校正中間各柱模板。模板按柱子大小,預拼成一面一片(一面的一邊帶一個角模),或兩面一片,就位后先用鉛絲與主筋綁扎臨時固定,用U形卡將兩側模板連接卡緊,安裝完兩面再安另外兩面模板.5)安裝柱模的拉桿或斜撐:柱模每邊設2根拉桿,固定于事先預埋在樓板內的鋼筋環上,用經緯儀控制,用花籃螺栓調節校正模板垂直度。拉桿與地面夾角宜為45O,預埋的鋼筋環與柱距離宜為3/4柱高。6)柱模安裝時應在一側靠近根部及沿柱高每隔2000mm設置200mm高的檢查口,待模板安裝完成并清理結束澆筑砼前將檢查口封堵.2、梁板模2。1、模板選型:1)采用梁側模包底模,樓板模壓梁側模法施工.2)梁側模及5、底模采用膠合板(d=18mm)。3)樓板底模下設50100木枋作為縱向小擱柵,間距為400mm,大擱柵采用100100木枋,間距為900mm.放置于支撐立柱上部的調節支撐頭上。4)梁側模采用48鋼管做背楞,當梁高小于600mm時,間距取750mm,當梁高大于600mm時,間距宜600mm,且沿梁長度方向設48鋼管做水平背楞;梁中央和梁底模下口應設12拉桿一道,抵抗砼的側壓力,拉桿間距為:當梁高600mm時,間距為800mm;當1200梁高600mm時,間距為600mm梁中部拉桿外加塑料套管,可以使拉桿拆卸后周轉使用。梁側向加斜撐,以確保梁模穩定,間距為900mm。5)梁底模鋪在木枋50100的6、小擱柵上,小格柵間距根據梁寬尺寸定為200250mm之間,主擱柵采用100100木枋。6)梁板的承重體系采用鋼管排架承重的形式,選用48鋼管作為立桿,立桿縱向間距選為800mm,橫向間距選為1000mm;所有立桿下均應設50100木方墊木,長度不少于2跨;從樓地面向上200mm左右要設置縱向掃地桿,橫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然后在第一步距為1800mm設置水平拉桿,以后每間隔1500mm均要設置水平拉桿;水平拉桿采用對接扣件連接,接頭位置的應交錯布置,相鄰接頭不得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主次梁等交叉處,7、為防止砼在澆搗中產生變形,影響砼的外觀質量,另外增設立桿頂撐。7)由于該工程辦公區梁板排架層高為4.5m的滿堂腳手架,在支架四邊與中間每隔四排支架立桿應設置一道縱向剪刀撐,由底至頂連續設置;水平剪刀撐應在支架兩端與中間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設置一道;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應根據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角度為45、50、60而分別為7根、6根、5根,最低不得少于4跨,且不應小于6m.8)梁板模板構造示意見附圖2.2、模板施工:1)在樓層平臺梁板砼澆搗完畢,彈出主梁的中心線、軸線和位置線。2)按規范要求支搭梁底和板底鋼管腳手架.3)從邊跨一側開始安裝,先安第一排立桿,上好連接橫桿,再安第二8、排立桿,二者之間用橫桿連接好,依次逐排安裝.4)按設計標高調整支撐頭的標高,然后安裝梁底模板,并要拉線找直,并進行梁底板起拱,起拱高度為梁跨度的13,注意起拱應在支模開始時進行,而后將側模和底模連成整體。在預留起拱量時,要迭加上支撐間隙閉合等因素,使梁在拆模后起拱量符合規范要求.5)梁斜撐搭設須牢固,且與水平夾角不得大于60,使斜撐起作用。6)在梁模與柱模的接口處理、主梁樓板與次梁模板的接口處理,以及梁模板與樓板模板接口處的處理,謹防在這些部位發生漏漿或構件尺寸偏差等現象。7) 按樓板尺寸,鋪設樓板模板,從一側開始鋪設板,盡可能選用整張的,并且是經包邊角處理的膠合板,余下尺寸再需裁切。以利于多9、次周轉使用.8)模板鋪設完畢,應用水平儀測量模板標高,進行校正。9)標高校正完后,支撐系統加設剪刀撐,加設二道縱橫水平向拉桿,以保證支撐系統的穩定。10)支撐搭設時,必須保證上下層支撐在同一垂直線上。2.3、模板拆除2.3.1、拆模條件1)模板拆除應以同條件試塊確定拆模時間,確保混凝土表面不會缺棱掉角、蜂窩麻面。2)板、梁底模應在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時方可拆除。梁跨度超過8m或懸挑梁時必須在同條件混凝土試塊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方可拆除。2.3.2、首先拆除梁側模板,再拆除樓板模板,樓板模板拆除時,先調節頂部支撐頭,使其向下移動,達到模板與樓板分離的要求,保留養護支撐及10、其上的養護木方或養護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滿堂腳手架上。2.3.3、用鉤子或扁鏟撬棍將未拆下的模板撬下,等模板全部落下之后,再集中運出并堆放指定地點,分規格碼放好。2。3.4、梁模加設拉桿螺栓時,應先拆掉拉桿和背楞之后,再拆除側模和底模,梁底模拆除時砼強度必須滿足規定的要求才可以拆除。2。3。5、梁、板底支撐拆除時,須在上層梁板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時,才可以拆除.模板計算:1、假定條件及有關參數取值 樓板長度a(m) 8。1 寬度b(m) 6。2 厚度h(m) 0。12 樓層凈高H(m) 6。1 橫桿步距(mm) 1800 步數n03 模板形式: 夾板+木楞方案 荷載折減系數k為: 0。911、 模板選用:落葉松膠合板夾板厚度t0(mm) 12 慣性矩Im(mm4) 486000 截面抵抗矩Wm(mm3) 54000 彈性模量Em(N/mm2) 4000 內楞木選用: 落葉松 楞木寬度b1(mm) 50 楞木高度t1(mm) 100 慣性矩Il(mm4) 4166667 截面抵抗矩Wl(mm3) 83333 木材的彈性模量El(N/mm2) 10000 楞木凈距l3(mm) 225 小楞根數n3 外鋼楞采用 483.5鋼管 截面積A(mm2)489 截面抵抗矩W(mm3) 5080 截面慣性矩I(mm4) 121900 鋼材的彈性模量E(N/mm2) 206000 大楞間距(橫向) 12、l1(mm) 900 大楞間距(縱向) l2(mm) 900 2、計算 1、荷載計算 底模自重0.51。2= 0.60 kN/m2 混凝土自重24h1.2= 3。46 kN/m2 鋼筋重量1.1h1。2= 0.16 kN/m2 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2。51。4= 3.50N/m2 線荷載為: q1=k(+)= 6.94 kN/m2 (用于強度驗算) q2=k(+)= 3.79 kN/m2 (用于撓度驗算) 2、模板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 抗彎強度驗算: M=0.10q11000l32= 35149 Nmm =M/Wm=0.65 N/mm2 fm 其中: fm 為夾板抗彎強度設計值20 N/mm13、2 符合要求 撓度驗算: w=0。677q21000l34/100EmIm= 0.03 mm w其中: w為允許撓度 w=l3/400=0.5625 mm 符合要求 3、小楞驗算(按簡支梁計算) 抗彎強度驗算: M=0。125q1l3l22= 158169 Nmm =M/Wl=1。90 N/mm2 fm 其中: fm 為木材抗彎、抗拉強度設計值13 N/mm2 符合要求 撓度驗算: w=5q2l3l24/384ElIl= 0。17 mm w其中: w為允許撓度 w=l2/500= 1。8 mm 符合要求 4、大楞驗算(按三跨連續梁計算) 抗彎強度驗算: M=0.10q1l2l12= 5061414、2 Nmm =M/W= 99.63 N/mm2 f 其中: f 為鋼材抗彎、抗拉強度設計值 205 N/mm2 符合要求 撓度驗算: w=0.677q2l2l14/100EI= 0.60 mm w其中: w為允許撓度 w=l1/500= 1。8 mm 符合要求 5、鋼管立柱驗算 支模排架自重N=(38。4(l1+l2(1+n))+15(2+n))n01.2=1008 N每根立柱承受的荷載N: N=q1l1l2+N= 6。632 kN 一般按立柱的穩定性控制,可按兩端鉸,按受壓彎構件簡化計算 查建筑施工手冊,搭接立桿容許荷載為11。6 kN 符合要求 三、模板工程質量技術措施1、模板在每一次使用15、前,均應全面檢查模板表面光潔度,不允許有殘存的砼漿,否則必須進行認真清理,然后噴刷一度無色的薄膜劑或清機油。2、安裝模板前應檢查預埋件、預留洞的位置尺寸規格數量及固定情況,注意與安裝單位協調,封模板前保證墻內管線預埋完畢。安裝模板前應將模板內的垃圾雜物清除、沖洗浮灰。3 、模板的拼縫有明顯的縫隙者,必須采用油膩子批嵌。拆除模板必須得到項目工程師的認可后,方可進行拆模。4 、校正或拆除模板時,絕對不允許用棒撬或用大錘敲打,不允許在模板面上留下鏟毛或錘擊痕跡。5、對木模本身的質量應認真檢查:1)鋼圍檁撓曲不直者不得使用。2)木模表面有脫皮,中板有變質者不得使用。3)木圍檁及木擱柵撓曲不直,不得使用16、。4)模板的補缺必須認真、規范、吻合、嚴密不漏漿。6、模板材料及支撐材料的選用,應符合使用規范的規定和設計要求.鋼管應采用現行國家標準/(GB-13793)、碳素結構鋼/(GBT 700)中的Q235A級鋼的規定.7、模板、支撐須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模板板面要求平整,接縫嚴密,符合國家施工驗收規范要求。模板安裝后,要仔細檢查支設系統的穩定性,澆筑過程中要派專人看護,發現松動、變形等現象,要及時修正加固。四、安全、文明施工1、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遵守各項勞動紀律及規章制度。2、在搭設排架時,要注意排架的施工順序,對已經完成的排架要及時進行圍護,保證其穩定性,防止倒塌。3、 在上、下工作面施工時,應相互錯開施工.4、 在拆除模板時,應派專人看護,設置安全禁區,以防發生不良事故.5、 在排架施工過程中,要經常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各種零星材料要歸類整理堆放,文明施工。6、 拆模時,操作人員應戴好安全帽,拆下的模板等物品要專人傳遞,嚴禁向下拋棄物品。7、 夜間施工時,要有足夠的照明,如有電器設備的接線工作必須由專業電工進行操作,不得自行操作.8、 對“三洞口、五臨邊要求設置不得低于1.5高的鋼管圍護,鋼管立桿要求用膨脹螺栓固定在樓面板上,以確保圍護的穩定性,任何圍護設施的拆除均需等安全隱患消除以后并在安全管理人員的確認后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