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湖220千伏輸電工程溝道(第一標段)隧道土體加固專項方案(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902
2023-07-10
10頁
2.41MB
1、龍潭湖220千伏輸電工程溝道(第一標段)隧道土體加固專項方案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XX年5月20日目 錄一、工程簡介1二、工程概況1三、注漿加固區段劃分5四、注漿支護方案5龍潭湖220千伏輸電工程溝道(第一標段) 0+0200+085、0+2020+302段暗挖隧道注漿施工方案一、工程簡介本標段屬龍潭湖220千伏輸電工程溝道(第一標段),隧道設計起點位于天壇東路與龍潭路路口東側,接地鐵5號線東側甩口,沿龍潭路北紅線南側5m位置,全長325米.二、工程概況隧道采用2.6m2。9m雙孔隧道,由兩條2。6m2.9m單孔隧道并行布置。其中單孔隧道凈寬2。6m,起拱線高2。25m,矢高0.652、m,凈高2.9m.隧道斷面拱頂埋深67m。2。1、位置及范圍1)本工程隧道0+0200+085段采用淺埋暗挖法下穿龍潭路及緊貼居民樓房。隧道內底標高29。38539.46m,居民樓房下隧道初襯頂覆土6。12m.2)隧道0+0200+085段從1#豎井至2豎井之間穿過龍潭路且距居民樓較近緊2。4m.3)隧道0+2020+302段穿越2。2m*1。97m污水方溝且沿線上方存在現況污水管線,污水方溝下隧道初襯頂覆土3.05m。4)隧道與居民樓平面位置關系示意圖如下:隧道與居民樓平面位置示意圖隧道與居民樓相對位置示意圖5) 隧道與污水方溝位置關系示意圖如下:2.2、隧道結構隧道凈寬2。6m,起拱線高23、.25m,矢高0。65m,凈高2。9m。采用直墻拱形復合襯砌結構,由鋼格柵加噴射混凝土的初期支護與模注砼的二次襯砌組成.層間設柔性防水層。初襯厚250mm,二襯厚250mm,采用上下臺階法施工。2.2、構造措施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初襯內側:30mm、外側:40mm;二襯內外側均為35mm。變形縫設置:隧道與豎井連接處各設一道,隧道間隔30m設一道;縫寬30mm。2。3、工程水文地質土質編號埋深m土壤類別備注0-3.0粘質粉土素填土、雜填土粘性土填土及雜填土約30%。3。05。0砂質粉土含粉細砂約80-90。5。0-5。5粘質粉土含中砂約70%-80%,局部少量細砂。5.512。0砂質粉土含粉細砂4、約80%-90%。隧道斷面圖2。4、沿隧道路由的現況管線0+0200+085段管線位置及埋深0+2020+302段管線位置及埋深現況管線情況統計表管線名稱結構類型位置高程與隧道關系自來水管DN400鑄鐵沿線外頂37。86距結構頂4。335m熱力管DN300鑄鐵沿線外頂37.76距結構頂4。235m電力管10+150MPP沿線外頂37.96距結構頂4.435m通信1根150熱侵塑管沿線外頂37.96距結構頂4。435m污水管D500砼0+215外頂36。11距結構頂3.51m污水方溝2。2m*1.97m0+210內底35。319距結構頂3.05m三、注漿加固區段劃分1)建議北洞采取半斷面深孔注雙5、液漿區段:0+0200+085、0+2020+302,全長330m。四、注漿支護方案4.1、注漿方案1#至2#豎井段隧道緊貼現況居民樓平行距離2。4m,隧道沿線上方存在居民樓房基礎,居民樓房基礎距隧道拱頂較近,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根據20XX年5月18日第三方監測數據看出,地表已沉降25.4mm(預警值16mm),監理單位發工作聯系單要求立即停止施工,20XX年5月19日早上6:00封閉掌子面,進行了超前注漿加固處理,效果明顯。本工程沿線龍潭路為城區主要道路路面沉降量要求非常嚴格(預警值16mm),為保證上述地段在隧道施工時土層承載力,根據以往施工成功經驗,在注入水泥-水玻璃以及外加劑組成的漿液6、發生化學反應,使顆粒間的空隙充滿漿液并使其固結,提高了各項力學指標數值,使土層透水性降低,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止水效果的地下連續注漿防護體,達到止水、加固的預防目的.經對0+0000+020段隧道土體開挖發現,采用超前導管注漿,導管打入困難,施工難度較大,對土層固化作用小,且實施困難、坍塌嚴重。故方案如下:1)緊貼居民樓段(樁號0+0200+085)建議采用半斷面深孔灌注雙液漿的加固措施.2)北洞隧道穿越2。2m1.97m污水方溝(樁號0+210),污水方溝內有流動水且沿線上方存在現狀國家體育總局訓練中心圍墻(樁號:0+2020+302),污水方溝距隧道拱頂3。05米,建議采用半斷面深孔灌注雙液7、漿的加固措施.3)隧道沿線上方存在現況D500污水砼管線(樁號0+2020+302),污水管線距南側隧道拱頂3。1米,根據現場調查為成閘口混凝土管,每2米一根且管內有流動水,為保證施工安全,建議南洞隧道加密隧道初襯拱架由原設計750mm縮短為500mm。4.2、半斷面深孔灌注雙液漿1) 注漿孔布置:掌子面孔位分三環布置,從掌子面通過三次定位鉆機使注漿軌跡呈發散狀,孔位間排距0.8米,孔深由外到內分別為6米、8米、10米,每環間交叉梅花型布置。第一工作循環為避免產生注漿盲區,多設置1環,孔深4米。隧道與居民樓半斷面注漿示意圖樁號0+2020+302段半斷面注漿加固示意2)主要技術要求及參數每一工8、作循環對地層的有效加固深度為10米;單個注漿孔位有效擴散半徑0。751米;對地層有效加固,加固范圍超過開挖輪廓線不小于1。0米;注漿加固按先外環后內環的順序施工,采用后退式注漿.3)注漿參數注漿速度:每分鐘1020升;注漿時間:每10分鐘回抽鉆桿0。5米;注漿壓力:0.20。5MPa,局部地層可適當調節;注漿量與該砂卵石的性質、范圍有關,按擴散半徑0.75米計算,注漿量約為每延長米0。35立方米;漿液材料及配合比如下:A液:水玻璃稀釋比為3:2,即水玻璃(硅酸納)60%,水40%;B液:攪拌機每次加水泥150kg,加水混合后加入液態添加劑1.2L、固態添加劑1kg及適量緩和劑.比例為:水泥349、.3%,DHP劑(固態添加劑)5。56,GOX劑(液態添加劑)4。17%,XPM劑(緩和劑)2.97%,水53%.A液B液比例為:1:1;漿液凝固時間1分鐘7分鐘可調。4。3 、深孔后退式半斷面注漿1)緊貼居民樓段(0+0200+085)為隧道標準斷面,采用臺階法施工。為減小對居民樓周邊土體擾動,本著“先加固后施工的原則,在隧道輪廓外2m范圍做深孔后退式半斷面注漿加固.2)穿越2。2m1。97m污水方溝及D500污水砼管線段為隧道標準斷面,采用臺階法施工。為減小對居民樓周邊土體擾動,本著“先加固后施工”的原則,在隧道輪廓外2m范圍做深孔后退式半斷面注漿加固。2)工藝要求a)、止漿塞初始停放位置:應根據注漿長度及注漿管前端開孔位置以及止漿塞構造精確計算止漿塞初始停放位置.b)、后退式分段注漿應注意將帶有止漿塞的芯管和頂管連接后插入到注漿管孔底,壓緊止漿塞使之膨脹,以達到止漿效果.分段后退式注漿要特別注意止漿塞損壞程度,施工過程中若發現止漿塞存在問題,應立即更換,以免引起注漿管堵塞,造成芯管無法拔出.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4
1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