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井施工方案(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923
2023-07-10
6頁
39KB
1、水源井施工方案(1)施工前準備 1、打井選擇,根據管井設計的孔深、孔徑、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并考慮道路、橋涵等運輸因素. 2、打井機及附屬設備的安裝,必須基礎堅實,安裝平穩,各部件連接緊固;必要時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3、打井前按質量所需要求,選用成井材料,不合格的不使用。 4、打井施工所需管材、濾料、粘土及其他物料,必須按設計要求在開始打井前備好, 并及時運到現場。(2)管井施工1、鉆進方法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底層巖性、井深結構、鉆進工藝等因素。一般參照下表確定:鉆進方法主要工藝特點使用條件回轉鉆進鉆頭回轉切削、研磨破碎巖石,清水或泥漿正向循環。有取芯鉆進及全面鉆進之分砂土及粘性土類松散層;軟至2、硬的基巖沖擊鉆進鉆具沖擊破碎巖石,抽筒子撈取巖屑。有鉆頭鉆進及抽筒鉆進之分碎石土類松散層,井深在200米以內孔錘鉆進沖擊回轉破碎巖石,沖洗介質正向循環。潛空錘有風動及液體之分堅硬基巖,且巖層不含水或富水性差反循環鉆進回轉鉆進中,沖洗介質反循環。有泵吸、氣舉、射流反循環三種方式。除漂石、卵石(碎石)外的松散層;基巖空氣鉆進回轉鉆進中,有空氣或霧化泥漿、泡沫、充氣泥漿等作沖洗介質。巖層漏水嚴重或干旱地區施工2、鉆進中如遇見漂石或堅硬巖層,造成鉆進極為困難時,可以采用爆破。3、鉆進中,注意防斜,并按照供水水文地質鉆探與鑿井操作規程的規定進行測斜。并及時糾斜。4、井身質量符合以下要求:a) 井身圓正;3、b) 井的頂角及方位角不能突變;c) 井深100米以內井身頂角傾斜不超過1度;井深100米以下的井段,每100米頂角傾斜不超過1.5度。5、在松散層中沖擊鉆進,如鉆進用水的水源充足,并能使井內水位保持比靜水位高3-5米時,采用水壓護壁。6、在松散、破碎或水敏感性地層中鉆進,一般采用泥漿護壁。泥漿的性能根據地層的穩定情況,含水層的富水程度及水頭高低、井的深淺以及施工周期等因素確定。制作泥漿,根據測定的比重、含砂量、粘度、失水量四項泥漿指標決定。7、在松散層覆蓋的基巖中鉆進,上部松散層及下部易坍塌巖層,可采用管材護壁,護壁管需要起拔時,每套護壁管與底層的接觸長度小于40m。8、沖洗介質根據底層特點4、和施工條件等因素合理選用,一般按下列規定考慮:a) 粘土、穩定地層采用清水;b) 松散、破碎或水敏感性的地層采用泥漿;c) 滲漏地層,缺水地區,采用空氣;d) 富水底層,嚴重漏失地層,采用泡沫。9、管井施工鉆進方法的不同,分為沖洗介質護壁施工和套管護壁施工兩種鉆進方式。管井施工護壁方法比較見下表沖洗介質適用條件鉆進方法清水粘土結構穩定的松散層和基巖沖擊鉆進,回轉鉆進泥漿松散層、巖性破碎或水敏感性地層沖擊鉆進,回轉鉆進空氣或或汽化沖洗介質缺水地區、嚴重滲漏地層,永久凍土層回轉鉆進,潛孔錘鉆進10、鉆進工程中所采取的巖樣能準確反映原有地層的特征,遵守下列規則:a) 采取鑒別地層的巖土樣,在非含水層5、中,每3-5米取一個;含水層中每2-3米取一個;變層時,加取一個。b) 采取顆粒分析樣,在厚度大于4米的含水層中,每4-6米取一個,當含水層的厚度小于4米時,取一個。取樣重量不少于下列數值:砂:1千克、圓礫:5千克、卵石:5千克。c) 巖芯的采取率,不小于下列數值:完整巖層,70%、構造破碎帶、風化帶、巖溶帶,30%11、土的分類和命名按規范(附錄一)的規定執行。12、土樣和巖樣的描述,按以下表內容進行。土樣和巖樣的描述內容類別碎石土類名稱、巖性成分、混圓度、分選性、粒度、膠結情況和充填物(砂、粘性土的含量)砂石類名稱、顏色、礦物成分、分選性、膠結情況和充填物(砂、粘性土的含量)粘性土類名稱、6、顏色、溫度、有機物含量、可塑性和包裹物巖石類名稱、顏色、礦物成分、結構、膠結物、化石、巖脈、包裹物、風化程度、裂隙性質、裂隙和巖溶發育程度及其充填情況13、在鉆探過程中,對水位、水溫、沖洗消耗量、漏水位置、自流水的水頭和自流量、井壁坍塌、涌砂和氣體逸出的情況,巖層變層深度,含水構造和溶洞的起止深度等進行觀測和記錄。14、對采取的土樣、巖樣,及時描述和編錄。妥當保管并至少保存至管井驗收時為止。(3)井管安裝前,必須按照鉆孔的實際地層資料校正管井設計, 然后進行井管組合、排列、測量長度、并編號記錄。1、井管安裝前,作好下列準備工作:a) 檢驗井深的圓度和深度,井深直徑不小于設計井深的20mm,井深7、偏差不超過設計井深的千分之二。b) 泥漿護壁的井身,除自流外,先清理井底沉淀物,并適當稀釋泥漿;c) 按有關規定,檢查井管的質量,不符合要求的井管,不下入井內。2、下管方法,根據下管深度、管材強度及鉆探設備等因素選擇:a) 井管自重不超過井管允許抗拉力或鉆探設備安全負荷時,宜用直接提吊下管法;b) 井管自重超過井管允許抗拉力或鉆機安全負荷時,宜用托盤下管法或浮板下管法;c) 井深結構復雜或下管深度過大時,宜用多級下管法;3、井身全部下管時,井管應封底;井管僅下入井身一部份時,井管必須坐落在穩定的變徑井臺上;4、井管的連接,必須做到對正接直,封閉嚴密,接頭處的強度,必須滿足下管安全和成井質量的要8、求。5、過濾器安裝位置的上下偏差不超過1.5mm/m。(4)填礫和管外封閉。1、采用填礫過濾器的管井,安裝井管時,設找中器。找中器的外徑應比井徑小20-50mm;找中器的數量應根據井深確定。2、井管安裝在井的中心,上口保持水平。井管與井深的尺寸偏差,不超過全長的正負千分之二。3、填礫時做好下列準備工作:a) 除自流井外,應再次稀釋泥漿;b) 按照設計,將計劃填入井內的不同規格礫石的數量和高度精心計算,并準備一定的余量。4、填礫的質量符合下列要求:a) 按設計規格篩選,不符合規格的礫石不能超過15%;b) 磨圓度好,不能用碎石代替; c) 宜用硅質礫石。5、填入井內不同規格的礫石,應經篩分,并將9、篩分成果列入報告書。6、填礫方法,一般采用凈水填礫法,必要時,可下填礫管將礫石送入井內。7、填礫時,礫石應沿井管四周均勻連續地填入,填礫的速度適當,隨填隨測填礫深度,發現礫石中途堵塞,及時排除。8、雙層填礫過濾器,籠內礫石在地面裝好并振實后下入井內。9、采用纏絲過濾器的井管,盡管外壁孔隙較大,回填粒徑為10-20mm的礫石。10、封閉用的黏土球或粘土塊,采用優質粘土。其大小一般在20-30mm,半干投入,投入速度適當。11、封閉用的水泥漿,一般采用泥漿泵泵入或提筒注入。12、管外封閉位置偏差,上下不得超過300mm。(5)洗井和試驗抽水1、洗井方法根據含水層的特點、井管結構和鉆探工藝等因素確定10、。2、洗井必須及時。可采用活塞,空氣壓縮機,水泵,復磷酸鹽,酸,二氧化碳等交替或聯合的方法進行。3、洗井質量符合下列要求:達到設計抽樣時,前后兩次試抽的出水量之差應小于10%;井內含砂量符合本設計規范第4條第二款的規定。4、為了確保管井的出水量,洗井后必須進行抽水試驗。抽水試驗的下降次數,一般為一次,下降值不小于設計抽降。5、抽水試驗的水位和水量的穩定延續時間,基巖地區為8-24h,松散層地區為4-8h。6、抽水試驗的觀測要求按照供水水文地質勘察規范(TJ27_28)的有關規定。7、抽水試驗結束前,根據分析項目,在出水管口取足夠數量的水樣,及時送交有關單位化驗。8、水樣采取化驗符合下列要求:a11、) 取樣用的容器充分洗滌,取細菌檢驗的水樣瓶作滅菌處理;b) 檢驗不穩定成分的水樣,采樣時同時加入穩定劑;c) 水樣采取后,一個嚴密封口,并貼上水樣標簽。(6)成井驗收1、管井竣工后,由設計、施工及使用單位的代表,在現場按下列質量標準驗收。a) 管井的單位出水量與設計單位出水量是否一致。管井揭露的含水層與設計依據不符時,可按實際抽水量驗收;b) 管井抽水穩定后,井水含沙量不超過二百萬分之一(體積比);c) 超污染指標的含水層嚴密封閉;d) 井內沉淀物的高度不大于井深的千分之五;e) 井管的安裝誤差應在本規范化的允許值范圍內;f) 井深的彎曲度應在規范第三條款的允許值范圍內。2、管井驗收時施工方應該提供下列材料:a) 井的結構、地質柱狀圖b) 巖樣及填礫的顆粒及分析成果表c) 抽水試驗資料d) 水質分析資料e) 管井施工及使用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