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道路工程施工方案(7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1988
2023-07-10
7頁
16.70KB
1、田間道路工程施工方案1、施工流程 施工準備測量放線表土清除土方開挖、回填路基壓實砂礫石路面鋪設C25砼路面澆筑報驗。 2、測量放線 (1)按照設計圖紙對道路進行放線,并打樁、拉線做出標記。 (2)施工過程中注意保護施工測量標志特別是原始標志和記錄。3、表土清除 施工前將路基用地范圍內的樹木,灌木、垃圾、有機物殘渣及原地面以下10-20cm內的草皮和表土清除。對妨礙視線、影響行車的樹木、灌木叢等進行砍伐或移植及清理。將樹根和垃圾全部清除的。4、土方開挖 由于開挖深度較淺,擬安排挖掘機、自卸汽車配合挖裝運土。5、路槽底換填處理 施工時土基如為腐質土或淤泥等軟弱地基時,應對土基進行處理。如遇換填基底2、地下水豐富或涌水現象,則填筑土方砂前應首先做好施工排水工作,以確保質量,防止路基在今后使用過程中發生較大的沉降和變形,這是保證路面具有良好平整度的重要環節。當填方基底為耕值土或松土時,應將基底充分夯實或碾壓密實。 當填方位于水田、溝渠、池塘或含水量很大的松軟土地段,應根據具體情況按圖紙或監理工程師的要求,采取排水疏干,或將原路基一定深度和范圍內的淤泥全部挖除,換填1.5米厚的級配砂礫。換填時,在清理的基底上分層鋪筑符合要求的砂礫墊層,分層鋪筑松厚不得超過200mm,并逐層壓實,使之達到規定的壓實度。壓實的方法應根據地基情況而選擇振動法(平振、插振、夯實等)、水撼法、碾壓法等。若采用碾壓法施工時3、,應控制最佳含水量。砂礫墊層應寬出路基邊腳0.51.0m,且無明顯的粗細料分離現象。兩側端以片石護砌,以免砂料流失。施工中應避免砂礫受到污染。如有嚴重污染,應換料重填。在軟基地段路堤完工到路面鋪筑之前,應有路堤預壓期,預壓期應按圖紙規范規定施工或按監理工程師指示辦理。在沉降期內,沒有監理工程師的批準不得在預壓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6、路基填方 (1)路基填筑工藝框圖(2)填料鑒定填土路基施工前,通過土工實驗選擇合格的土方砂料。按規定測定其物理力學指標,以試驗結果作為評定土質是否可以作為路堤填料的唯一根據。路堤填料選定后,測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為路堤填筑、4、壓實提供質量檢測標準。(3)鋪筑試驗段開工前,選擇試驗段,對壓實設備的類型、最佳組合方式;碾壓遍數及碾壓速度、工序;每層材料的含水量等進行試驗。繪制填料厚度、含水量、壓實方法、壓實遍數與設計指標相關的規律曲線,確定施工最佳參數,并把試驗結果以書面形式報告監理工程師審批,作為實施性施工指導參數。(4)填料攤鋪施工中采取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方法施工。填料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進行攤鋪,分層填筑,振動壓路機碾壓。按“四區段、八流程”作業法組織各項作業均衡進行,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序進度和關鍵工序的作業循環,做到挖、裝、運、卸、壓實等工序緊密銜接連續作業,盡量避免施工干擾,做到路基施工5、的正規化、標準化。運到填筑工作面的填料要先用推土機或挖溝機攤平后方可進行壓實作業。施工時按以下要求控制施工質量:(5)填料碾壓對路基土進行碾壓是確保路基具有足夠強度和穩定性的重要措施,是影響路基施工質量的關鍵環節之一。根據工程質量與施工進度要求、填土工程性質等因素,嚴格控制在最佳含水量下壓實。擬調撥、投入足夠數量和種類的碾壓機械用于本工程的施工,以確保質量和提前工期。當工作面較大時用重型機械按規范操作碾壓,局部區域輔助小型夯實機具進行壓實。結構物處回填土分層壓實后隨機抽檢壓實度,壓實度不低于設計要求的規定。采用“薄填、慢駛、多次”的方法。7、砂礫石路面施工 (1)路基填壓實作業:填料在鋪料、平6、整、灑水潤濕,并要求灑水后進行碾壓壓實。 在路肩施工完畢后施工,即可用汽車運砂、碎石料至施工地段上進行路面面層施工,用人工運至現場工作面上進行攤鋪,攤鋪的厚度應達到設計要求,再用振動壓路機壓實。砂礫石的質量應符合規范要求,且級配良好、不得有超粒徑的現象發生。8、C25砼路面施工8.1工藝框圖8.2、施工準備(1)確定施工方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2)施工前水電供應,交通道路,機械設備等;(3)清除路基上的各種障礙物,保證施工順利;(4)做好各種材料、砼的試驗分析;(5)復測平面和高程控制樁,據以定出路面中心,路面寬度和縱橫高程等樣樁。測量的精度應符合國家的有關標準。8.3、砼的澆筑模板選用鋼模7、板。模板制作及立模應符合下列規定:鋼模板的高度應與砼厚度一致。立模的平面位置與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模板時,應按放線位置把模板放在基層上,其兩側用鋼釬打入基層來固定模板,鋼釬間距內側1.0-1.5m,外側0.5-1.0m。對彎道交叉路口邊緣處,鐵釬適當加密。模板底與基層間局部出現的間隙可用水泥砂漿填塞,以防漏漿。并應支立準確牢固,接頭緊密平順,不得有離縫,前后錯縫和高低不平等現象。接頭縫不得漏漿。模板與混凝土接觸面應涂脫離劑。砼澆注前應對模板情況全面檢查,在施工時,也要經常用水準儀檢查模板平面和高程,不符合要求時要予以調整,要嚴格控制,不合格的應返工,全部檢查合格后才能開始澆砼。裝設傳力桿8、:模板安裝好后,在需要設傳力桿的脹縫或縮縫位置安設傳力桿。脹縫傳力桿的安裝方法是在嵌縫板上預留圓孔以便傳力桿穿過,嵌縫板上設木制和鐵制壓縫板條,其旁再設一塊脹縫模板。傳力桿的位置和間距由脹縫模板挖的U型槽控制。傳力桿兩端固定在鋼筋支架上,支架腳插入基層內。砼攤鋪要求:本標段砼路面為20cm厚,可一次攤鋪,攤鋪厚度應考慮振實預留高度;采用人工攤鋪時,應用鐵鍬反扣。嚴禁拋擲和樓耙,防止拌和物離析。 砼拌和物的振搗密實規定:所有砼,一經澆注,應立即進行全面的振搗,使之形成均勻的整體。靠邊角應先用插入式振搗器順序振搗,再用功率不少于2kw平板振搗器縱橫交錯全面振搗。縱橫振搗時,應重疊10 20cm,然9、后再用振動梁振搗拖平。振搗點要均勻,間隔距離不得超過有效振動半徑的1.5倍。振動應保持足夠時間和強度,同一位置的振搗時間不宜少于20秒,以徹底搗實砼。模板的拆除:模板的拆除應根據氣溫和砼強度增長情況確定拆模時間,拆模應仔細,不應損壞路面和模板,拆模后檢查砼板側面是否有蜂窩麻面和孔洞。必要時應用細石砼或砂漿修補。砼表面修飾完畢后,即可進行養生,養生方法噴灑養護劑,灑布要均勻,量要足。覆蓋草席或麻袋養生,每天淋水2-3次,使表面保持足夠的濕度,養生時間以砼面板抗彎抗拉強度達到3-5Mpa以上為準。不得低于7天。8.4、砼路面養護砼路面施工完畢,應及時養護。即用草袋等覆蓋,每天均勻灑水,保持潮濕狀態;養護時間不能少于14d,一般為20d。養護期滿后方可將復蓋物清除,板面不能留痕跡。砼在養護期間和填縫前,應禁止車輛通行。在達到設計強度的40以后,方可允許人通行,并設明顯的警示標志,以示注意。拆模時間一般為24小時,但應從成型后(整平后)起計算。砼板達到設計強度后,可允許開放交通,一般應在 20d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