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鄭縣黃官鎮集鎮移民安置點一期工程排洪渠專項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001
2023-07-10
11頁
53KB
1、南鄭縣黃官鎮集鎮移民安置點一期工程排洪渠專項施工方案編制: 審核: 審批: 陜西建工第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南鄭縣黃官鎮集鎮移民安置點一期工程項目部二一六年二月二十日目 錄1.工程建設基本情況12.渠道位置地質及現場情況23.渠道施工布置及計劃24.排洪渠土方工程施工35.基坑基礎支模及砼澆筑56.排洪渠墻壁及頂板支撐體系67.排洪渠混凝土澆筑78.鋼筋制作與綁扎99.排洪渠回填土施工910.排洪渠側壁及頂板上預留孔洞1011.排洪渠施工的質量控制及質量管理10 南鄭縣黃官鎮移民安置點一期工程排洪渠改道工程專項施工方案1.工程建設基本情況黃官鎮集鎮移民安置點一期工程位于鎮西南,白巖河左岸灘地。本期2、施工現場面積約23800,設計移民住宅十四幢,建筑面積52385.37,一層總建筑面積4271.82。由于原軍民堰及上游灌區排洪明渠從安置點工程區斜穿而過,設計將安置區內排洪渠進行治理改造,改為涵洞形式,由邊緣綠化帶下埋設通過。設計渠道長度為286.5m,洞容排量凈寬2.5 m,凈高2.1m,渠壁為C20梯形埋石混凝土,渠壁基礎為矩形,下寬1.64m,厚度0.5m。上部渠壁為梯形,下寬1.64m,上寬0.8m。渠底為C20埋石混凝土,厚度150mm,凈寬2.5m。頂部為承重型混凝土蓋板,設計標號C25,渠道底部排水坡度為0.3%。(詳見附圖1)2.渠道位置地質及現場情況排洪渠改道位置為白巖河流3、域沉積河灘地段,遠古期泥石流沉積河灘農田。上部稻田耕植土厚度約1.5m,下部為卵石泥沙凝結層,地下水豐富,施工較為困難,施工現場為農耕稻田,北段地質條件略優于南段,南段為積水濕地。3.渠道施工布置及計劃本次渠道施工前先對水稻田進行施工道路墊設,場地平整,施工道路購運砂石換填。先挖取泥漿土層至礫石層,用濂水河自然段砂夾石填壓46m寬臨時施工道路方可進行施工。施工計劃從下至上分段進行,渠底每60m作為一施工標段,渠壁及頂板每50m作為一施工標段,總體按六段作業。由于1#、2#樓基礎與渠壁緊貼,因此由西向東先對1#、2#樓段排洪渠進行施工,后對南、北段排洪渠施工。新舊排洪渠接頭部分及施工現場大門處圓4、弧部分,待排洪渠常規標段施工結束后趕工進行。從開挖至結束計劃2個月完成,力爭5月1日前施工渠道基本完工。為確保雨季前完成工程,根據黃官鎮政府要求及建議,混凝土施工料改為商品混凝土澆筑。本渠道施工前,項目部提前做好施工準備,做好施工材料計劃及備料、機具、機械準備,勞動力準備,后勤供應準備,及安全生產的相關材料入場,確保工期順利完成。4.排洪渠土方工程施工4.1渠道開挖前項目施工人員認真熟悉圖紙設計線路走向的坐標位置、高程,對分段排水坡度高程進行換算。認真校對渠基開挖與臨邊樓號基礎及后期道路給排水系統的位置關系,做到準確無誤,保證工作面安全。4.2渠道開挖機械、機具投入及人員準備。根據現場土方數量5、及土方運輸量計算,開挖機械需305挖機一臺,自卸式農用汽車34臺機30鏟車一臺,進行配合作業?,F場配備水準儀一臺,施工員2人負責測量檢查、找平、找坡工作。標記點位配置專職安全員1人負責觀察,防止閑雜人員擅入及基坑邊坡塌方發生,對于北段毛石堆場及坑邊臨時圍墻穩定性作為安全重點進行管理。由于地質狀況所限項目部提前購置50mm口徑污水泵兩臺,排水軟管100米兩套,防泥沙竹筐2個及配套的電纜電箱設備。4.3渠道土方開挖為確保1#、2#樓施工,開挖先由1#、2#樓區段移動進行。根據渠道基礎設計尺寸,下部應滿足渠基施工寬度及兩邊工作面安全要求,工作面最小距不少于600mm,下底溝寬應為左工作面600mm+6、左壁基1640mm+渠底2500mm+右壁基1640mm+右工作面600mm=底寬6980mm。上部根據土石層應滿足放坡要求,挖土由于北邊緊臨隔離彩鋼皮圍墻,無法放坡。南邊與1#、2#樓基礎緊靠,不得堆存土方,挖方需全部運至8#至14#樓場內,部分礫石土可進行填場填路,農用車與鏟車配合堆方。挖方中,現場施工員跟班作業,做好渠壁基礎凹槽、渠底凸頂的測量工作,確保標高正確。底部機械開挖,保留100mm150mm人工清基層,防止超挖、留高及地基持力層擾動,及時校正邊坡灰線防止邊坡塌方。4.4基坑問題段地基處理渠壁基礎根據“陜西建科巖土工程公司”出具的勘察報告,第8頁“6.2地基基礎方案建議”,建議以7、層圓礫為地基持力層,所以渠壁必須挖掉層粉質黏土青灰色污泥及層局部中砂層,見圓礫石為準。對開挖至渠壁設計底標高后持力層無法滿足設計要求的部分進行局部加深,加深工程量由建設單位現場代表,監理單位現場代表觀察檢查、監督認定簽證后,采用濂水河自然砂夾石填充夯實至設計底標高,方可進行渠壁基礎砼施工。4.5土方開挖排水工作本次開挖層屬白巖河邊灘地,施工期間屬地下水位回升期,地下水豐富。開挖時每50m設置集水坑一個,由專人負責排水、抽水,將積水排入原排洪明渠內,不得將水排入施工現場。東段渠道所設流水緩沖懸流池,可作為臨時集水坑抽水,抽水時防止泥沙塞泵,應將水泵放入竹筐內或用密目網包裹潛水泵后進行作業。4.68、土方開挖的臨邊防護與支護渠道開挖部分段土層較深,溝深3m左右,加之原始地貌上曾堆積虛土及砂夾石,穩定性差,已發生滑落、塌方現象,對局部位置應進行對撐支護。每天應巡回觀察基坑兩邊的變化,是否有裂紋、滾石、滑塌跡象,發現隱患應及時排除。渠坑臨邊應及時做好臨邊防護工作,嚴格按照公司安全達標要求及國家相關規范要求,搭設防護欄桿,懸掛警示牌,特別是進場大門口處,應劃設汽車行駛的邊輪控制檔。4.7土方開挖前后的安全措施排洪渠道開挖前后安全生產十分重要,根據施工現場的位置和環境,南臨移民一條街,北臨黃官村鎮人口密集區緊靠街鎮商業段,人員較多,周邊新板墻開洞破口較多,人員穿梭工地現象嚴重,所以安全問題尤為突出9、,項目部應加強現場周邊圍擋修復巡查,禁止閑人入場。a.施工時配置專人值班,主管安全;b.做好臨邊防護的材料及物資準備,特別是抽水設備的用電安全;c.保證一機一箱一閘漏電器使用,抽水機漏電保護器專項匹配(15mA)。d.工地用電由專職電工接線配合,抽水機專業管理。下潛抬拉抽水機的繩索,禁止使用全金屬材料綁扎拴系,必須使用不導電的尼龍繩或麻繩之類材料。抽水機移位時,必須先關電源后移位;e.坑邊防護必須采用鋼管搭設,立桿埋深入地400mm600mm,立桿間距不大于2m,高度不小于1.2m,距離坑邊1m,扶手腰桿相距600mm,并用白紅漆刷斑馬線,內綁扎安全密目網;f.上下溝底時要搭設上下爬梯或斜道,10、禁止跳、溜、爬、跨等不安全行為發生。下坑作業人員應先對坑壁土石進行觀察,排除隱患;G.對挖機、鏟車、運土汽車駕駛員及清基、清底人員作業前做好安全交底,安全教育工作,正確佩戴安全帽;H.現場門衛要認真負責,禁止閑人入場觀看,防止小孩入場玩耍,禁止非施工人員穿越施工現場;I.雨天時,應對基坑邊坡進行檢查并用彩條布覆蓋,以防塌方、泥流發生。5.基坑基礎支模及砼澆筑渠壁基礎槽為寬1640mm厚500mm,渠底為寬2500mm厚150mm,壁基標高與渠底標高水平段基礎壁底采用磚砌胎模,外模500mm高,內模350mm高,用M10水泥砂漿砌120mm磚胎模,每2m設加強墊?;A磚胎膜施工前應將基礎下泥土清11、理干凈,局部低洼部位用砂夾石填平后砌磚,磚胎模砌完兩天后,縫隙用砂灰填平夯實。壁基500mm厚C20埋石砼與渠底150mm厚素砼一次澆筑,澆筑前每10m采用閉孔泡沫板設收縮沉降縫,兩邊先澆筑200mm厚素砼鋪底再拋石,表面刮平,兩邊拉毛,中間壓光(詳見附圖2)。6.排洪渠墻壁及頂板支撐體系本排洪渠渠底上部模板凈高2.1m為梯形渠壁,下口1.64m,上口0.8m,頂部板長3m厚0.25m,支模方式為先兩壁后頂蓋。兩壁每米埋石砼5.124m,由于每50m為一個施工段,兩壁混凝土為256.2m。為防止模板變形、漲模,分兩天澆筑,每天分層循環澆筑128m高度不超一米,以減輕對模板的側壓力。模板面為9212、0mm1820mm15mm竹纖板,后背龍骨為60mm80mm方木,間距250mm。后龍骨橫向設48mm3.5mm國標長管,豎向為48mm3.5mm國標短管,螺桿間距450mm450mm方格布置,14高強螺桿,加厚型雙螺帽及雙蝴蝶蓋為加固配件,確保剛度。渠壁下口采用螺紋12鋼筋每米設定位樁頭,電錘打孔埋入基部。渠底排洪道內每2m設三道橫向支撐、扣件連結,每4m設剪刀支撐,防止傾斜確保垂直。(詳見附圖3)溝渠頂板待渠壁模拆除后安裝模板,立桿間距800mm,上部48mm3.5mm國標鋼管,龍骨擺60mm80mm方木,間距300mm,上鋪1220mm2440mm15mm厚竹纖板,每10m采用20厚閉孔13、泡沫板設沉降縫一道。(詳見附圖4)三個檢查井內、外圓模用方木龍骨、三合板圍圓桶、圓柱支安模板,應提前做好材料計劃,提前備料進場。所需材料明細單:1. 模板面板15多層板;2. 60X80龍骨;3. 14螺桿螺帽;4. 加厚型蝴蝶蓋;5. 圖紙設計50PVC濾水管;6. 20螺栓套管;7. 2.5、5.0、7.0圓釘;8. 12#、14#鉛絲;9. 20mm厚鼻孔泡沫板;10. 48mm3.5mm國標鋼管;11. 鋼管接頭十字扣、轉扣;12. 定位支撐鋼筋頭;13. 手動、電動工具,電錘、電鉆、電鋸;14. 40螺旋頂絲桿;15. 拼縫雙面膠;16. 貼縫黃色膠帶;17. 40mm40mm定距方14、木;18. 豎向收縮縫鋼筋拼泡沫板網片;7.排洪渠混凝土澆筑本排洪渠暫按圖示286.5m計量,矩形基礎兩側每米1.64mC20埋石,共計469.86m,梯形渠壁段兩側每米5.124m,共1468mC20埋石砼;渠底部2.5m寬0.15m厚,每米0.375m,共107.45 mC20普通砼,蓋板為C25鋼筋砼,每米0.75m(3m0.25m)共214.88m,檢查井鋼筋砼每70m設置一座,井壁及井蓋4.87mC25砼,全部C20、C25砼合計2265.06m。a. 渠壁基礎與渠底設為同一作業段,一次成型澆筑。每次按60m工作面澆筑,在澆前將壁槽內泥土清刮干凈,局部超深段回填砂夾石;b.埋石部分砼15、分層澆筑,先下漿200mm厚開始下200mm400mm直徑卵石,埋石間距不小于50mm,按20%30%埋入后覆蓋混凝土與外磚胎模澆平搗振密實,上部拉毛。渠底段一次振平拉毛壓光,防止開裂。c.渠壁砼為梯形,凈高2.10m,為防止漲模、跑?,F象發生,每層澆筑控制在300mm,分段埋設圓石,進行循環澆搗三次,第一天澆搗可控制在900mm以下,約126m時停止澆筑,待第二天澆筑上部126m,三次循環澆搗至頂部;d.在拋石過程中,防止石塊砸彎、砸斷螺栓及螺栓上PVC套管,尤其是對每3m處兩道濾水50PVC管的保護;e.根據圖紙設計要求每10m采用閉孔泡沫板設沉降縫。要求渠壁與渠底貫通設置,砼澆至縫邊時應16、兩邊高度一致,防止損壞泡沫板;f.澆筑砼前對模板渠壁內斷面進行定位支撐,邊澆筑邊拆除支撐,發現澆搗過程中漏漿或加固螺栓松動變形時立即停止,守模人員進行處理后方可繼續工作;g.頂部蓋板在渠壁模拆除后再進行支模,每100m澆筑一次,C25砼量為75m,頂蓋需一次振搗抹平壓光;h.混凝土各段澆筑后12小時后安排專人澆水養生、覆蓋、防止暴曬、失水,出現干裂龜紋現象養生時間不少于7天,頂板為14天;i.每次澆筑前項目部要提前做好計劃,作業前做好安全交底及技術交底,特別是安全用電及腳手架的檢查驗收,并做好隨機試塊取樣工作,保證各部位質量合格。8.鋼筋制作與綁扎根據設計,本排洪渠渠壁為20%埋石砼,渠底為素17、砼,僅蓋板及檢查井為C25鋼筋砼,雙層雙向共計28噸,每10m收縮縫泡沫板需增加措施網片58片(詳見附圖5)。圖紙變更段渠道需經過現場9m寬主干道,原渠壁需增加支座,頂板鋼筋需加大,加大鋼筋量約2噸(詳見附圖6)a.鋼筋采購應對市場考察,要購入國標鋼筋,并要有生產許可證,材質合格證及出廠價格報告,鋼筋進場后,與監理單位協同取樣復試,合格后方可加工。b.鋼筋進場應架空嚴禁直接放置地面上,防止水浸、淋雨、生銹、露天放置應用彩條布覆蓋。c.鋼筋加工應根據圖紙設計及規定要求先翻好樣交現場技術負責人審核無誤后方可加工。d.鋼筋搭接、焊接,要符合鋼筋砼結構工程施工規范規定及焊接規定。e.鋼筋保護層應根據設18、計針對不同部位要求的厚度,采用不同厚度的花崗石板碴料墊腳(25mm、30mm)f.澆砼時要安排專人看管,防止踩踏、振動時移位、變型、扎口脫落等現象發生,對出現的問題隨時進行糾偏,并防止露筋及保護層厚度不足的缺陷發生。9.排洪渠回填土施工排洪渠壁砼強度達到70%后,應對兩邊壁槽進行回填,回填前應抽完積水,清除邊槽雜物,采用不同的土回填,并分層夯實,回填每層厚300mm砂石土,三層共900mm高,每300mm厚用振動夯分層振實,三層完成后開始填放普通土并用挖掘機碾土至蓋板平。渠頂蓋板砼達強度后方可進行填埋土施工,并分層機械碾壓平整至設計標高。碾壓時注意勿損傷蓋板兩端棱角。回填土每完成一層隨時用環刀取樣,其密實度數據記錄在案。10.排洪渠側壁及頂板上預留孔洞排洪渠緊靠加油站北側,有排污管線通過,兩邊上部埋設300mm套管,東側里壁有300mm小區留設。蓋板上口靠北小區道路應留設4個雨水排水口200mmPVC管,沿排洪渠壁每450方格留20mmPVC套管濾水,原50mmPVC管每3m間距埋設取消。11.排洪渠施工的質量控制及質量管理排洪渠施工過程應嚴格執行灌溉與排水工程施工規范要求進行,滿足設計的流量,滿足設計幾何尺寸及斷面空間,以及砼設計強度指標,保證砼內實外表面光滑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