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建監 A2苗木種植(專項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122
2023-07-10
12頁
37KB
1、浙建監 A2 苗木種植(專項施工方案)報審表工程名稱:杭州繞城下沙互通至江東大橋高速公路工程綠化(二期)工程LH02標段 編號:A2_ _* 致:杭州交通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監理單位) 我方已根據施工合同的有關規定完成了 杭州繞城下沙互通至江東大橋高速公路工程綠化(二期)工程LH02標段的苗木種植(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并經我單位上報技術負責人審查批準,請予以審查。 附件:苗木種植專項施工方案 承包單位(章): 項目經理: 日 期: 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意見:專業監理工程師: 日 期: 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章): 總監理工程師: 日 期: 本表一式三份,經項目監理機構審核后,建2、設單位、監理單位、承包單位各存一份。杭州繞城下沙互通至江東大橋高速公路工程綠化(二期)工程LH02標段苗木種植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審核人:批準人:杭州原景建設環境有限公司二0一六年二月苗木種植專項施工方案一、場地準備 1、土質 為使植物有良好的生長基礎,使其生長良好并保持較長時間的景觀壽命,種植植物的土壤必須為壤土類,如有粘土類和沙土類必須進行改良。種植土層必須與地下土層連接,以保持土壤的毛管上下貫通,保持液體、氣體的上下連貫。如種植層下有水泥板、瀝青、石層等隔斷層,必須將其鏟除,直至上下土壤連接。 2、土層厚度 在缺少表土或厚度不足的表土層上種植植物時,應撒鋪經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土壤,使土壤厚3、度達到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最低土層厚度,土層厚度應依據GB440300/T8-1999中的規定。序號種 別植物生存的最小土層厚度(cm)1草 坪302花 壇403小灌木454大灌木605淺根性喬木706深根性喬木90 3、土地的平整、耕翻 雜草、雜物的清除:為避免工程建成后雜草生長而影響景觀效果,工程施工前必須徹底消滅雜草。并深挖草根或用“草甘磷”等滅生性的內吸傳導型除草劑消滅雜草,“草甘磷”用量控制在0.2-0.4ml/m3,使用 2周后可開始種草。同時,必須將瓦塊、石礫、建筑垃圾及雜物全部清出場地外。 換土:在耕翻過程中,若發現土質不符合要求,則必須換填合格種植土。換土后應壓實,使密實度達 84、0%以上,以免因沉降產生坑洼和高低不平。 整平、施基肥及耕翻:在清除了雜草、雜物及壓實后的地面應進行鏟高填低的平整。平整要順地形和周圍環境整成龜背形、斜坡形等。邊緣要低于路面或道牙3-5cm表面平整,無坑洼。平整后撒施基肥。如用堆漚蘑茹肥、堆漚木屑等,必須加3%的過磷酸鈣和 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使用;用量宜控制在10m 3左右。施肥后應進行 1次耕翻,深度30cm,使肥與土充分混勻,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養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氣良好的作用。 4、 對于不良土質的處理,施工前應提出處理方案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方可施工。 二、灌木種植的施工方法1、定點:應以圖紙為準每隔 5株訂一木樁作為定點和種5、植的依據。定點時如遇電桿、管道、涵洞、變壓器等障礙物必須躲開,并符合規范的有關規定。 2、種植溝:宜開溝種植,溝槽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 3、防意外:開溝前應向有關部門了解施工地點的地下管線埋設情況;開溝時要小心,發現電纜、管道等必須停止操作,及時找有關部門配合解決。 4、清除瓦礫、堆放基肥。開溝后如發現瓦礫多或土質差,必須清除瓦礫垃圾、換新土。根據土質情況和植物生長特點施加基肥。如用堆漚蘑菇肥或木屑,蘑菇肥或木屑必須用3%的過磷酸鈣加上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方可使用。基肥必須與泥土充分拌勻。 5、灌木的種植: 選苗:苗木質量的好壞是保證植樹成活的關鍵。按照設計要求進行選苗。原則上是先6、本地后外地,先近后遠,這樣盡量減少運輸距離,從而提高植樹成活率;要選擇符合設計規格要求、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苗木。然后做出明顯的標記待起苗。特殊形態苗木要符合設計要求。 起苗時間:起苗時間宜選在苗木休眠期,并保證栽植時間與起苗時間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栽。 起苗方法:起苗前 1-3天應當澆水使泥土松軟,起苗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時運走栽植應進行假植。帶土球苗木起苗應根據灌木的大小來決定土球規格,土球應嚴密包裝,打緊草繩確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 6、苗木修剪、運輸及假植 苗木修剪:灌木種植前,應進行修剪。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植物自然形態的特7、點和生物學特性,在保持基本形態下剪去干死枝、病蟲枝、徒長枝、重疊或過密的枝條,對于常綠樹木并適當摘去部分葉片。對于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的根,也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口均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蒸發水分及病害的發生。 苗木運輸:苗木的裝車、運輸、卸車等各項工序,應保證灌木的根系、土球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苗皮或損傷根系。 苗木假植:苗木運到種植現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進行假植。可事先挖好寬 1.5- 2m、深 0.4m的假植溝,將苗木排放整齊,逐層覆土。帶土球苗木應盡量集中,將其直立,將土球墊穩,周圍用土培好。若假植時間過長,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7、灌木的8、栽植 回填底部植土:拌有基肥的土為底部植土,在接觸根部的地方應鋪放一層沒有拌肥的干凈植土,使溝深與土球高度相符。 排放苗木:將苗木排放到溝內,土球較小的苗木應拆除包裝材料再放入溝內;土球較大的苗木,宜先排放溝內,把生長姿勢好的一面朝外豎直看齊后墊上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裝材料。 填土插實:填入好土至樹穴的一半時,用木棍將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實,然后繼續用土填滿種植溝并插實。 澆定根水:栽植后,必須在當天對灌木澆透定根水。 三、喬木種植的施工方法1、定點放線: 坐標定點法根據植物配置的疏密度先按一定的比例在設計圖及現場分別打好方格;在圖上量出樹木在某方格的縱橫坐標尺寸,再按此位置用皮尺量在現場相應的方格9、內。 儀器測量法用經緯儀或小平板儀根據地上原有基點或建筑物、道路將樹群或孤植樹依照設計圖上的位置依次定出位置。 目測法對于設計圖上沒固定點的喬、灌木,如樹群、灌木叢等可用上述兩種方法劃出栽植范圍,其中每株樹的位置和排列可根據設計要求在所定范圍內用目測法進行定點,定點時應注意植株的生態要求并注意自然美觀。 定點后,宜采用白灰打點或打樁,標明樹種、坑徑、栽植數量(指灌木叢和樹群) 2、種植穴:以所定灰點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坑,坑的大小依土球規格及根系情況而定,帶土球的應比土球大 16-20cm,裸根苗的應保證根系充分舒展,坑的深度應比土球高度深 10-20cm。除行道樹的坑外,坑的開頭一般宜用圓形,10、且須保證上下口徑大小一致。3、意外:挖穴前應向有關部門了解施工地點的地下管線埋設情況;挖穴時要小心,發現電纜、管道等必須停止操作,及時找有關部門配合解決。4、除瓦礫、施放基肥:挖穴后,發現瓦礫多或土質差,必須清除瓦礫垃圾、換新土。根據土質情況和植物生長特點施加基肥;如用堆漚蘑菇肥或木屑,蘑菇肥或木屑必須用3%的過磷酸鈣加4%的尿素進行堆漚后方可使用,基肥必須與泥土充分拌勻。 5、喬木的種植 選苗:喬木要求干形通直,分叉均勻,樹冠完整,生長健壯,無折斷折傷,樹皮無損傷,無病蟲害的苗木,然后做出明顯標記待起苗。特殊形態的苗木要符合設計要求。 起苗時間:起苗時間在苗木休眠期;并保證栽植時間與起苗時間11、緊密配合,做到隨起隨栽。 起苗方法:起苗前 1-3天應適當澆水使泥土松軟。起苗要保證苗木根系完整,裸根起苗應盡量多保留根系并留宿土;若掘出后不能及時運走,應埋土假植。帶土球苗木起苗時一般土球直徑為胸徑的8-10倍,難成活的樹種要考慮加大土球,土球的高度可比寬度少5-l0cm;土球的形狀可根據施工需要挖成方形、圓形、長方的半球形等,土球應削光滑,包裝嚴密,打緊草繩,確保土球不松散、底部不漏土。 6、喬木修剪、運輸及假植: 苗木修剪:種植前,應對苗木進行適度修剪。修剪時應遵循各種樹木自然形態的特點和生物學特性,在保持基本形態下剪去干死枝、病蟲枝、徒長枝、重疊或過密的枝條。對于常綠樹木并適當摘去部分12、葉片。對于斷根、劈裂根、病蟲根和過長的根,也應進行適當修剪。剪口均應平而光滑,并及時涂抹防腐劑以防蒸發水分及病害的發生。 苗木運輸:苗木的裝車、運輸、卸車等各項工序;應保證樹木的樹冠、根系、土球的完好,不應折斷樹枝、擦傷樹皮或損傷根系。裝運高度2m以下的苗木,可以立放; 2m以上的壓斜放,土球向前,樹干向后,并用木架將樹干架穩扎牢,墊牢擠嚴。卸車時應雙手抱土球輕輕放下或用網格兜著土球底部抬下。若土球較大,宜借助木板將土球從車上按順勢慢慢滑下,不可滾動土球。土球直徑超過 60cm的,應用吊車裝車,卸車時直接吊到樹穴輔助種植。 苗木假植:苗木運到種植現場,若不能及時種植,應進行假植。可事先挖好寬 13、1.5-2.0m、深 0.4m的假植溝,將苗木排放整齊,逐層覆土。帶土球苗木應盡量集中,將其直立,將土球墊穩、排嚴,周圍用土培好。若假植時間過長,則應適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同時注意防治病蟲害。 7、喬木的栽植: 回填底部植土:以拌有基肥的土為樹坑底部植土,使穴深與土球高度相符;盡量避免深度不符來回搬動。 擺放苗木:將苗木土球放到穴內,土球較小的苗木應拆除包裝材料再放穴內;土球較大的苗木,宜先放穴內,把生長勢好的一面朝外,豎直看齊后墊土固定土球,再剪除包裝材料。行列樹一般要求按從粗到細、從高到低進行排列。 填土插實:在接觸根部的地方應鋪放一層沒有拌肥的干凈植土,填入好土至樹穴的一半時,用木棍將14、土球四周的松土插實,然后繼續用土填滿種植溝并插實,使種植土均勻、密實地分布在土球的周圍。 澆定根水、立支架:栽植后,必須在當天澆透定根水。行道樹在種植時應同時樹立砼柱扶固。砼柱一般規格為:高 250cm10cm10cm,柱埋深 70cm,柱內側間距85cm。護樹板一般規格為:長 110cm8-10cm2.5-3.0cm。樹干與板之間用 2.5cm寬、0.5-0.8cm厚的黑色車輪膠帶綁扶,砼柱與板之間用鐵絲綁固。若條件允許,也可采用方鋼扶樁扶固。除路樹外的其它需扶護的喬木,一般要求每株喬木用長3-5m、尾徑大于 4cm的 3根毛竹扶固。大型喬木要按照實際情況用鐵箍箍住樹干,四周用角鐵拉住,并將15、角鐵深深釘入地下來固定其樹干,確保樹木不傾斜、不倒伏。四、草坪、植物的養護管理(一)、草坪的管養草坪一級管養的標準是草坪生長旺盛,整齊美觀,四季常綠,覆蓋率達 98%以上,雜草率不超過 2%,平整度達95%以上,無坑洼和積水。 l、生長勢:生長勢強,葉色濃綠,無枯黃葉。 2、修剪:考慮季節特點和草坪的生長發育特性,使草的高度一致,邊緣整齊。冷地形草草高不超過6 cm,綠色期達300天,暖地形草草高不超過7 cm,綠色期達210天。3、灌溉、施肥:根據草坪植物的生長需要加強澆水和施肥,保證肥水充足,肥料的施用方法和用量要科學,施肥時要防止過量或不均勻引起肥傷。在雨水缺少的季節,澆水量的次數要多些16、,使含水量保持在:砂土為 3 -6%,砂壤土為 6 -12%,壤土為 12 -23%。需水量大的草坪植物,其土壤含水量一般要求砂土為 4 .5-6%,砂壤土為9 -12%,壤土為 18 -23%,粘土為 22 -23%:需水量少且不耐澇的植物,其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砂土為 3-4.5%,砂壤土為 6 -9%,壤土為 12 -18%,粘土21-22%。特別在2-10月份要勤澆水多施肥,保證草坪正常性生長。 4、除雜草:經常除雜草,使純草坪和混合草坪的純度達97%,新接管的綠地要求半年內達標。 5、填平坑洼:及時填平坑洼,使草坪內無坑洼積水,平整美觀。 6、補植:對被破壞或其它原因引起死亡的草坪植物17、應及時補植,使草坪保持完整,無黃土裸露。補植要補與原草坪相同的草坪,適當密植,補植后加強養護,保證一個月內覆蓋率達98%。 7、病蟲害防治: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經常檢查,早發現早處理。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不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時,一般在晚上進行噴藥;藥物、用量及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發生病蟲害最嚴重的危害率在 5%以下。 (二)、灌木和花卉管養灌木和花卉一級管養的標準是生長旺盛,花繁葉茂,造型美觀修剪工藝精細,植物造型具有藝術感。 1、生長勢:生長健壯,枝多葉茂,18、葉色鮮艷,下部不光禿,無枯枝殘葉,植株基本整齊,花卉適時開花,花多色艷,常年開花植物一年四季鮮花盛開,花壇輪廓完美,無殘缺,綠籬無斷檔。 2、修剪:考慮每種植物的生長發育特點,既造型美觀又能適時開花,花多色艷:花灌木和草本花卉在花芽分化前進行修剪,以免將花芽剪除,花謝后及時剪掉殘花老枝,常年開花植物要有目的地培養花枝,使四季有花。綠籬和花壇整形效果要與周圍協調,增強園林美化效果。 3、灌溉、施肥: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合理灌溉和施肥。 4、除雜草:經常除雜草和松土,除雜松土要保護根系,不能傷根及造成根系裸露,更不能造成黃土裸露。 5、補植、改植:及時清理死苗,一周內補植同原來的種類并力求規格與19、原來植株接近,以保證優良的景觀效果。補植要按照種植規范進行,施足基肥并加強澆水等養護措施,保證成活率達98%以上。對已呈老化或明顯與環境不協調的灌木和花卉及時進行改植。 6、病蟲害防治:及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防為主,精心管養,使植物增強抗病蟲能力,經常檢查,早發現早處理。采取綜合防治的方法,防止病蟲害蔓延,不影響植物生長。盡量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用化學方法防治時,噴藥一般要在晚上進行,藥物、用量及對環境的影響,要符合環保的要求和標準。發生病蟲害,最嚴重的危害率在5%以下。 (三)、喬木管養喬木一級管養的標準是生長旺盛,枝葉健壯,樹形美觀。行道樹下緣線整齊,修剪合理,內20、膛不亂,通風透光,干直冠美,無死樹缺株,無枯枝殘葉,景觀效果優良。1、生長勢:生長旺盛,枝多葉茂,葉色鮮艷,無枯枝殘葉。 2、修剪:考慮每種樹的生長特點如萌芽期、花期等,除棕櫚科植物外,其它喬木一般在葉芽和花芽分化前進行修剪,避免把葉芽和花芽剪掉,使喬木花繁葉茂,喬木整形效果要與周圍環境協調,以增強園林美化效果,行道樹修剪要保證樹冠完整美觀,主側枝分布均勻和數量適宜,內膛不空又通風透光,并根據不同路段情況確定下緣線高度和樹冠,樹高一般控制在 10-17米之間,注意不能影響高壓線、路燈和交通指示牌;單位附屬綠地內種植的樹木的枝葉伸向城市公共道路或他人物業范圍內的,要及時修剪;修剪時按操作規程進行21、,盡量減小傷口,剪口要平,不能留有樹釘;下垂枝、下緣線下的萌蘗枝和干枯枝葉病蟲枝要及時剪除。 3、灌溉、施肥:根據不同生長季節的天氣情況、不同植物種類和不同樹齡適當澆水,并要求在每年的春、秋季重點施肥 2-3次。施肥量根據樹木的種類和生長情況而定,種植三年以內的喬木和樹穴有植被的喬木要適當增加施肥量和次數。肥料要埋施,先打穴或開溝。施肥后要回填土、踏實、澆足水,整平,切忌肥料裸露。喬木施肥穴的規格一般為 303040厘米,挖溝的規格為 3040厘米。挖穴或開溝的位置一般是樹冠外緣的投線影(行道樹除外)每株樹挖對稱的兩穴或四穴。 4、補植、改植:及時清理死樹,要求在兩周內補植回原來的樹種并力求規格與原有的植株接近;以保證優良的景觀效果。補植要按照樹木種植規范進行,施足基肥并加強澆水等養護措施,保證成活率達95%以上,對已經不成形與環境不協調的喬木及時進行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