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底后壓漿施工方案(2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206
2023-07-10
2頁
11.32KB
1、樁底后壓漿施工方案主要內容:一、壓力灌漿提高樁基承載力的原理二、施工工藝流程三、壓漿工程所用設備及材料壓漿提高樁基承載力的原理:用泥漿護壁鉆進的鉆孔灌注樁存在的一大弱點,就是成樁后樁底殘留軟弱沉渣,這沉渣極大地降低樁的承載能力,增大沉降,而樁底壓漿可以處理掉這些沉渣,使其壓密、脫水、變薄。固化樁側土體,同時壓漿時還可壓密樁底周圍土體,并形成擴大頭,這都會極大地提高樁端承載力.另外,樁側壓漿還可以提高樁的側摩阻力。從已經應用的例子來看,承載力至少提高80,當地層條件適當時,會成倍提高承載力。二、施工工藝流程: 1、準備好灌漿管:樁底灌漿管二根20鋼管,每節長度由施工接長時方便而定,節與節之間的連2、接用螺紋管箍、生膠帶連接,總長度由樁長確定,樁底注漿管長度大約為:樁長+空樁+0.5m的出露孔口長度=實際注漿管長。為了避免浪費及順利施工,可備若干短節灌漿管.2、造孔施工,清孔至設計要求,此步驟同一般灌注樁造孔施工。3、下設鋼筋籠:首先后起吊鋼筋籠,對正孔口,緩緩下入孔內。4、邊下放鋼筋籠邊接長灌漿管,樁底2根灌漿管緊貼鋼筋籠內側均勻對稱布置,并在適當位置用12鐵絲綁扎使其穩固。5、當鋼筋籠及灌漿管下設完畢后,就可以進行澆注工作,砼澆注同一般樁的水下澆注。此時注意的是(尤其注意)保護好灌漿管及管口,不使雜物及砼落入管中。6、灌漿前,把止漿閥聯結到灌漿管上,其中一止漿閥不用鋼球,起排水氣作用。3、如焊接,注意不使焊渣落入灌漿管中,最好螺紋連接。7、把兩個連接件分別連接到止漿閥上.之所以用兩個連接件是為了萬一一只管不通,可用另一管來補救。兩止漿閥的唯一區別是其中一只沒有鋼珠。8、準備兩個堵頭和與高壓膠管相同規格的接頭。9、檢查壓漿泵,泵要完好,壓力高,出漿量少的為佳。10、把高壓膠管兩端分別連接到泵及灌漿管上.11、泵送清水,清洗管路及灌漿腔,從一邊注水,另一端出水說明管路通暢,此時不需用大的壓力,只用緩緩的小水流就行(一邊人工注水,另一邊出水,也說明通暢)。12、檢查泵上的壓力表處于完好狀態,以便記錄壓力。13、安裝百分表至樁上:需兩只百分表,兩個磁性表座,一個基準架。基準架屬于臨時用4、,用工地上的工字鋼或槽鋼即可。14、檢查攪漿機,處于完好狀態,攪漿筒內清掃干凈。15、攪拌水泥漿:水灰比0。6。16、攪拌好的漿液通過濾網,濾去雜物及沒攪拌開的水泥團后,放入儲漿筒內備用。17、開始注漿:(樁身砼養護5天后開始注漿,注漿前壓5天令期試塊一組,砼強度達到C20).樁端注漿為雙管。當另一注漿管冒漿時,停泵,封堵冒漿管,并記錄下百分表的初讀數.然后繼續開泵灌漿:灌漿過程中要認真記錄灌漿時間,灌漿壓力,灌漿量及樁的上抬量。注漿排量控制在每分鐘3260升范圍內。19、如漿液灌不進且壓力升高很快,就有可能是發生堵管。堵管一般發生在高壓膠管及泵內,處理后繼續灌漿。如果判別不是堵管,可穩壓105、分鐘后結束灌漿.有時也可采用連續反復開關泵的方法進行加壓。20、由于高壓灌漿,為了防止發生損壞機器及人身事故,不使用大于4MPa的壓力。21、注漿過程采用三控的辦法進行控制:1)、注漿量的控制:樁底壓漿達到設計水泥量,不管壓力高低,即停止注漿;2)、壓力控制壓漿壓力達到4MPa,穩定十分鐘;3)、樁體上抬量控制,樁體上抬量不得超過3mm。22、關閉止漿閥(自動)或耐高壓閥門止漿(手動)。23、沖洗干凈高壓膠管及泵、攪拌機、料筒.記錄百分表的數值卸表。三、壓漿工作所用設備及材料灌漿泵一臺(滿足要求,壓力大于6MPa);灰漿攪拌機一臺(工作效率滿足要求,不要攪漿太慢,與灌漿泵協調);儲漿筒(容量滿足要求);濾網(過濾漿液用);32。5硅酸鹽水泥(按水灰比0。6,樁底、樁側壓漿每樁注漿2。5噸水泥備料,以免料不夠);樁底灌漿管壁厚2。2mm 20鋼管2根,每根管的長度按設計長度高出地面0。5m計,兩頭攻絲(每節長度由現場確定,備適量短管);7、止漿閥2只;堵頭2只;百分表2只,磁性表座2只;8、高壓灌漿膠管一條(起施工方便作用,長度滿足施工即可);9、高壓灌漿膠管與灌漿管的連接件2只,(方便裝卸);10、其它如焊條、鐵絲、電焊機、管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