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溫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382
2023-07-10
11頁
95.50KB
1、目 錄1.0工程概況11.1總體簡介11.2建筑概括11.3結構概況21.4自然環境32.0方案編制目的33.0具體措施44.0成立領導小組65.0中署介紹66.0中暑事件急救及安全事故應急預案86.1人員、物資準備86.2施救方法96.3善后處理工作96.4應急恢復、重新進入96.5應急演練101.0工程概況1.1總體簡介序 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2工程地址3建設單位4勘察單位5設計單位6監理單位7質量監督單位9施工總承包單位10資金來源11合同范圍12結算方式13合同工期14合同質量目標1.2建筑概括序號項 目內容1建筑功能 以住宅為主2建筑特點由10棟12、15、18、21、23層住宅2、樓和二層地下室組成3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m2)129870占地面積(m2)4563地下建筑面積(m2)48423地上建筑面積(m2)814474建筑層數地上12-23層地下2層5建筑層高地下部分層高(m)地下1層7.1地下2層3.6地上部分層高(m)首層J型3.15T型3.15標準層J型3T型36建筑高度絕對標高(m)+17.500室內外高差(m)0.300底板面標高(m)-8.800最大基坑深度(m)9.9最高檐口高度(m)69.650最高建筑總高(m)79.7007建筑防火建筑物耐火等級為一級8墻面保溫外墻墻材使用蒸壓加氣砼砌塊,20mm厚砂漿9外裝修外墻裝修大面為面磚,局部涂料門窗工程鋁3、合金門窗屋面工程三色瓦10內裝修頂棚水泥膩子打底,刮大白粉磨光,涮內墻乳膠漆地面公共大堂地面為大理石地面,戶內及其他部位為毛坯內墻20mm厚水泥石灰砂漿,刮大白粉打磨光門窗工程普通門高級夾板門帶門套特種門甲級和乙級防火門樓梯頂棚為20mm厚水泥石灰砂漿,刮大白粉打磨光公用部分主要為公共大堂:1:2.5水泥砂漿找平,大理石地面11防水工程地下底板、側壁:2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頂板:2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 4厚SBS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屋面1.5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 3.0厚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聚酯胎)廚房1.5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廁浴間14、.5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屋面防水等級一級1.3結構概況序號項目內 容1結構形式上部結構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室部分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樁基礎靜壓高強預應力混凝土管樁2地下防水混凝土自防水抗滲等級P6,材料防水底板、側壁:2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頂板:2厚聚合物水泥(JS)防水涂膜型+ 4厚SBS改性瀝青耐根穿刺防水卷材3混凝土強度等級 部位C30P6、C45、C40、C35、C30、C254抗震等級工程設防烈度6度框架抗震等級四級剪力墻抗震等級四級5鋼筋類別非預應力筋及等級直徑8為HPB300級鋼,直徑為10、12、14的為HRB335級鋼,直徑16的為HRB45、00級鋼6結構斷面尺寸基礎底板厚度(mm)500外墻厚度(mm)200、300、350柱斷面尺寸(mm)地下室主要為600600方柱,異形柱600600600890 梁斷面尺寸(mm)200400、200500、200600等樓板厚度(mm)地下室負一層板厚塔樓范圍內150、200、250,無梁樓蓋250;首層板厚塔樓范圍內100、160、200、250、300;無梁樓蓋4007樓梯、坡道結構形式樓梯結構形式現澆鋼筋砼板式樓梯坡道結構形式現澆鋼筋砼結構板8建筑沉降觀測由甲方委托勘測單位進行測量,施工期間每完成一層進行一次沉降觀測,主體結構封頂后第一年每季度觀測一次,第二年每半年觀測一次,直至沉6、降穩定為止。9構件最大施工部位地下室承臺、底板;坡屋面結構、結構線條等2.0方案編制目的進入盛夏季節,日照強度高,高溫天氣持續,為做好高溫期間勞動保護工作,改善項目管理及現場施工人員的生產、生活條件,保障廣大施工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促進項目及企業和諧發展,切實做好在生產一線施工人員的防暑降溫工作,避免出現中暑事件,堅決杜絕因中暑等情況而引發的安全事故,配合廣州市建委和分公司防暑降溫工作要求,特制定方案如下:3.0具體措施為切實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結合翡翠綠洲十三期項目工地現場實際情況,現將做好建筑工地防暑降溫工作的有關事項羅列如下:(1)時刻關注天氣情況,加強宣傳、7、檢查、巡視,對未采取相關安全施工措施的隊伍、班組要求立即整改。(2)所稱高溫天氣,是指市氣象臺發布高溫天氣預告最高氣溫達35以上(含35)的天氣。在高溫天氣期間,各施工隊伍應根據下列要求,合理安排工人作息時間,確保工人勞逸結合、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但因人身財產安全和公眾利益需要,必須緊急處理或搶險的情況除外。a、日最高氣溫達到39以上時,當日應停止作業;b、日最高氣溫達到37以上時,當日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c、日最高氣溫達到35時,應采取換班輪休等方法,縮短工人連續作業時間,并不得安排加班;原則上11時15時應停止露天作業(注:在沒有降溫設施的塔吊、挖掘機等的駕駛室內作業視同露天作業);因特8、殊情況不能停止作業的,11時15時工人露天連續作業時間不得超過2小時。(3)合理調整施工作業時間,延長午休時間,避免超時勞動,結合現場各班組的作業特點,如鋼筋班組、外架班組、木工班組等進行作業調整,盡量避開中午高溫之下進行作業。(4)努力改善職工的生活環境,要明確劃分施工作業層和生活區,合理安排宿舍、食堂、飲水、淋浴等生活設施;改善集體宿舍的內外環境,宿舍內有必要的通風降溫設施,確保作業人員的充分休息,減少因高溫天氣造成的疲勞;在宿舍內可采取限電、斷電措施控制作息時間,同時做好集體宿舍的管理工作,保證室內通風,避免互相干擾,保證高溫作業人員有充分的睡眠與休息;各隊食堂要達到衛生防疫要求,提供衛9、生干凈的飯菜,及時清除變質腐敗食物,避免食物中毒現象的發生。(5)項目各施工隊伍根據各自勞務人員人數,撥付適當的活動經費,配合分公司共同做好防暑降溫工作。(6)由于夏季高溫作業時,身體會大量出汗,若人體水分未能及時補充,也會造成中暑,因此,在作業過程中,要多喝水,保證人體有足夠水份。(7)加強對高溫天氣作業人員的防暑和中暑急救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工人的自我保護意識;配備急救器材、藥品及中藥熬水,確保為現場作業人員提供良好的防暑降溫條件。(8)在夏季高溫作業時,應穿白色、淺色或素色的衣服,不宜穿黑色或藍色衣服,因為白色、淺色或素色的衣服吸熱慢、散熱快、穿著涼爽,不易中暑,而黑色或藍色的衣服吸熱快10、散熱慢,穿著悶熱,容易中暑。(9)按廣東省地方標準關于公布廣東省高溫津貼標準的通知,項目部按自有在冊職工,自行采購防暑降溫物品,統一開據購物發票(發票種類應開防暑降溫物品,如:綠豆、西瓜、白糖、茶葉、涼茶、冷飲等,或開勞保用品),施工現場應視高溫情況向作業人員供應符合衛生標準的含鹽清涼飲料。(10)施工現場應設置休息場所,場所應能降低熱輻射影響,內設有座椅、風扇等設施。(11)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持久性高血壓、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在高溫天氣露天作業的人員,應調離露天作業崗位。(12)施工現場應配備常用的防暑藥品,有相應的兼職中暑急救員,一旦中暑人員病情嚴重應立11、刻送醫院治療。(13)做好夏季防火工作。針對夏季炎熱、天氣干燥,火災事故易于發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預防火災措施,對配電房、倉庫、油漆房等易燃場所進行定期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同時按規定配備滅火器材。(14)嚴格用電管理。夏季既是高溫又是多雨季節,人體電阻因出汗等原因會降低,極易發生觸電事故。要規范用電安全管理,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規章制度嚴禁帶電作業和無證作業。要認真檢查電氣(器)設施、設備,配備合格的漏電保護器,檢測接地裝置,及時整改事故隱患,糾正違章作業,防止觸電事故發生。(15)各施工隊伍要高度重視防暑降溫安全工作,保證真切關懷現場施工人員。4.0成立領導小組為確保夏季高溫天氣防暑降溫12、工作的順利開展,切實加強防暑降溫措施的組織領導,項目部成立防暑降溫工作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全面負責項目防暑降溫的各項工作。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 長:副組長: 現場搶救組: 安全保衛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善后處理組:事故調查組: 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人員的聯系方式見附件1。1、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組織檢查各施工現場及其它生產部門的安全隱患,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及各種安全管理制度。 進行教育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定期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生產素質。 制定生產安全應急救援預案,制定13、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實施,確定企業和現場的安全防范和應急救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檢查、驗收、監控和危險預測。4、現場搶救組職責搶救現場傷員;搶救現場物資;組建現場消防隊;保證現場救援通道的暢通。5、安全保衛組職責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阻止非搶險救援人員進入現場;負責現場車輛疏通;維持治安秩序;負責保護搶險人員的人身安全。6、醫療救護組負責現場傷員救護;記錄傷員傷情;協助120和上級部門對傷員的搶救。7、善后處理組職責做好傷亡人員及家屬的穩定工作,確保事故發生后傷亡人員及家屬思想能夠穩定,大災之后不發生大亂;做好受傷人員醫療救護的跟蹤工作,協調處理醫療救護單位的相關矛盾;與保險部門一起做好傷亡人員及14、財產損失的理賠工作;慰問有關傷員及家屬。8、后勤保障組職責協助制訂施工項目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儲備計劃,按已制訂的項目施工生產應急反應物資儲備計劃,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的儲備數量,收集和建立并歸檔;定期檢查、監督、落實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管理人員的到位和變更情況及時調整應急反應物資資源的更新和達標;定期收集和整理各項目經理部施工場區的應急反應物資資源信息、建立檔案并歸檔,為應急反應行動的啟動,做好物資源數據儲備;應急預案啟動后,按應急總指揮的部署,有效地組織應急反應物資資源到施工現場,并及時對事故現場進行增援,同時提供后勤服務。9、事故調查組職責保護事故現場;對現場的有關實物資料進行取樣封存15、;調查了解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及相關人員的責任;按“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教育、總結。5.0中暑介紹5.1環境溫度過高、濕度大、風速小、勞動強度過大、勞動時間過長而引起的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血管系統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5.2中暑的癥狀:頭昏、胸悶、心悸、面色潮紅、皮膚灼熱;有呼吸與循環衰竭的早期癥狀;肛溫升高可達38.5度。5.3中暑的治療:應使患者迅速遠離高溫作業環境,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安靜休息,給予含鹽清涼飲料,必要時給予葡萄糖生理鹽水靜脈注射。6.0中暑事件急救及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各類緊急情況發生后,需調集的主要專業救援隊伍、應急救援物資。主要物資及人員職責安排如下:616、.1人員、物資準備 項目部全體管理人員為組員。物資的購置由材料員孔令杰負責,主要藥品及醫療救護器具如下:(1)藥品:感冒藥、發燒藥、腹瀉藥、消炎藥等治療藥品及仁丹、十滴水、正氣水、菊花茶、降火涼茶、綠色保健食品等。(2)做好防暑降溫藥品的發放及藥品發放臺賬工作, (3)救護器具:單架、救護汽車、小型氧氣瓶、聽筒、病床、毛巾、藥用藥箱、冷凍柜(冰塊)等。 (4)項目部內部設置醫療室、配置經專業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的專職醫療救護人員。6.2施救方法(1)輕度患者 現場作業人員出現頭昏、乏力、目炫現象時,作業人員應立即停止作業,防止出現二次事故,其他周邊作業人員應將癥狀人員安排到陰涼、通風良好的17、區域休息,供應其涼水、濕毛巾等。并通知項目部醫療救護人員進行觀察、診治。(2)嚴重患者(昏倒、休克、身體嚴重缺水等) 當作業現場出現中暑人員時,作業周邊人員應立即通知項目部,并及時將事故人員轉移至陰涼通風區域,觀察其癥狀,以便于醫療人員來臨時掌握第一手醫治資料。項目部應根據具體情況,由應急總指揮劉憲德決定是否啟動防暑降溫預。并立即組織救護人員親臨現場對事故人員進行救治。癥狀嚴重者,在項目部醫療設備無法救治的情況下,應第一時間轉移到最近的醫院進行觀察、治療。并上報公司。6.3善后處理工作根據事故“四不放過”原則,認真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采取針對性強的防范措施,加強對各班組的宣傳、教育,使每人18、都掌握夏季施工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做到每人都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救護他人。總結經驗教訓,杜絕同類事件的再次發生。 具體防范措施如下: (1)由信息小組在施工現場設置溫度計,并對每天的天氣情況進行收集、處理,然后上報項目部防暑減溫保障小組,依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 (2)當室外氣溫高于39時,項目部應對各班組進行施工降溫專項安全交底,令其各班組停止現場施工作業。 (3)后勤保障小組,應能隨時保證作業人員現場的飲水、防暑降溫藥品的發放。 (4)由防暑降溫應急救援機構依具當年的氣溫情況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人員作息時間表”避開每天氣溫的最高時間(11:00 13:00)段進行施工作業。 (519、)對項目部各班組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作業人員對各種情況的應緊處理能力。加強對夏季施工安全宣傳工作,使每人都了解、掌握防暑減溫的安全小常識,提高作業人員在實踐中的應變能力與處理能力等。 (6)項目部內部設置專職醫護人員,加強項目內部的醫療救護宣傳、保障人員的生命、營造一個人性化的施工現場。 6.4應急恢復、重新進入當應急恢復后,重新進入之前必須對危險區進行評價,并且應對事故進行分析,待危險區已確定安全時方可進入現場,繼續操作。6.5應急演練 應急預案和應急計劃確立后,經過有效的培訓,項目部或公司每年夏季到來前進行大型救援演練一次。每次演練結束,及時作出總結,對存有一定差距的,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提高20、。 1、演練目的 1)、測試應急預案和實施程序的有效性及充分程度 2)、檢測應急設備 3)、確保應急組織人員熟知他們的任務和職責 4)、測試應急人員的協調能力 5)、辨別和改正計劃中的缺陷 6)、檢測應急設備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應急預案演練情況 為了提高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使在事故的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有效的效果。3、應急訓練與演習的基本任務是:鍛煉或提高隊伍的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或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4、應急演練內容假設一位架工班組現場施工人員高溫中暑,較為嚴重,首先在場人員須進行送醫院前的急救處理,之后及時送附近的暨華醫院,演練后及時總結經驗,分析事故原因,處理事故相關責任人,救援具體路線圖如下: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