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管道施工方案1(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465
2023-07-10
12頁
43KB
1、開挖管道施工1、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 1、1 施工工藝流程圖 見圖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藝流程圖 測量放線開挖管溝井坑溝底處理管道基礎下管穩管管道接口安裝預制檢查井回填夯填井蓋安裝檢查驗收圖鋼筋混凝土管道施工工藝流程圖2、 溝槽開挖準備工作 、開挖前根據業主提供的資料進行現場調查以查明以下情況: 、施工期間地下水位、土質情況 、地上、地下構筑物分布情況,并與當地部門洽談處理方案 、對已建管道、構筑物的銜接位置與高程 、在管線的溝槽開挖前,要取得總監對溝槽挖掘的斷面尺寸及挖掘土堆放的書面批準后再進行溝槽的開挖。 、制定土方開挖、調運方案及溝槽降水、支撐等安全措施. 、溝槽開挖前,測量人員應向挖掘機機2、手說明地下設施的布局情況,在地下設施兩側3 米的范圍內,應采用人工開挖,并對挖出的地下設施采取有效的吊架保護措施,對于重要的地下設施,開挖前應征得其管理單位的同意,必要時應在其監護下開挖. 、溝槽開挖過程中,如遇土質不好、開挖放坡受限制或土方轉運有困難時,則加鋼板樁支撐,支撐情況視土質情況而定。 、施工放線時應對西溪路的污水干管接管點管底高程進行實測,并應對站內改造的雨水管道的管底高程進行實測,確保排水通暢.如發現與設計不符,應及時通知設計人員到現場處理或做設計變更。 3、溝槽開挖、溝槽開挖形式 根據設計圖中設計管道的規格及埋置深度以及規范要求來確定溝槽開挖的形式. A、槽幫坡度的確定: 槽深3、h3.0 米時,槽幫坡度i 為1:0。5; 槽深h3.0 米時,槽幫坡度i 為1:0。75; B、槽底工作面的確定: 管道一側工作面寬度情況詳見下表: 表6.31 管道單側工作面寬度表管道結構外徑D管道一側的工作面B非金屬管道金屬管道D1500400300500D110005004001000D115006006001500D13000800800、開挖方法 A、土方開挖采用機械和人工開挖相配合的施工方法,溝槽開挖要求開挖地基為原狀土,且在施工排水過程中不受擾動,用機械開挖時不應超挖,槽底預留20cm 由人工清底。對于有地下障礙物(現況管纜)的地段由人工開挖,嚴禁破壞。 B、溝槽開挖盡量按先深4、后淺順序進行,以利排水。 C、挖槽土方處置,按現場暫存、場外暫存、外棄相結合的原則進行。開槽土方凡適宜回填的土選擇妥善位置進行堆放,槽邊單向堆土高度不得大于1.5m,離溝槽邊的距離不得大于1.2m, 挖掘機和吊車一般離溝槽邊不得小于0。8m。并不得覆蓋測量等標注,均暫存于現場用于溝槽回填。回填土施工前制定合理土方調配計劃,作好土方平衡少土方外運及現場土方調運. D、開槽后要對基地做釬探,按地勘要求執行,遇局部地基問題,如墓穴、枯井、廢棄構筑物等應及時通知設計并會同有關人員現場共同協商處理意見,不得擅自處理。 E、開槽后及時約請各有關人員驗槽,槽底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如遇槽底土基不符合設計要5、求,及時與設計、監理單位及地勘部門聯系,共同研究基底處理措施,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溝槽支撐 挖土與支撐互相配合,挖掘機挖土后必須及時支撐,防止槽壁失穩而導致溝槽坍塌。 、挖土深度至1。2m 時必須撐頭擋板。 、橫列板應水平放置,板縫應嚴密,板頭應齊正,深度應到碎石基礎面。 圖: 雨水管道施工圍護的兩種形式 圖: 橫列板溝槽開挖斷面示意圖橫列板維護是在溝槽深度小于3。00 米時而采用的支護方案。第一次挖土深度不宜過深,橫列板支撐(鐵撐腳)必須立即跟上,支撐水平距離為2.503.00 米左右,以便排管,垂直距離不大于1.50 米。橫列板采用鋼撐板(鐵圍囹), 其尺寸為厚6.4 毫米,寬20 厘米6、,長400 厘米。豎列板采用木撐板或槽鋼,木撐板的尺寸規格為10 20300 厘米。撐柱的套筒使用63.56毫米鋼管。采用的支管鋼管為10812 毫米.支撐的圓直徑大于300,槽鋼大于20#. 溝槽開挖支撐的時候,最下面的一塊豎列板插至碎石基礎面,在拆除底擋鐵撐柱進行排管前,應用短圓柱砼基礎側面與豎列板之間設臨時的支撐。 鐵撐柱兩頭應水平,每層高度應一致,每卡豎列板上不應少于兩只鐵撐柱。上下兩塊豎列板應交錯搭接。 、鐵撐柱兩頭應水平,每層高度應一致,每塊豎列板上支撐不應少于二只鐵支撐柱,上下二塊豎列板應交錯搭接。 、鋼板樁圍護,鋼板樁圍護是槽深度大于3。00 米而小于6。00 米時,采用的支護7、方案。 、管基施工 設計管道如穿越或位于明(暗)河、塘時,施工時必須清除淤泥至原狀土,超挖部分用6:4 砂夾碎石分層振實,填至管基設計高程,壓實度大于等于0。95。并在明(暗)河、塘兩側沿管道方向各按1:2 放坡,作為調整減緩地基變形措施。 管道基礎采用C15 鋼筋混凝土基座,基座下澆筑100mm 厚C15 素混凝土,管座混凝土模板采用鋼模,澆筑時兩側同時進行,采用壓茬趕漿法振搗,嚴防漏振,保證混凝土密實。同時用麻袋球或其他工具在管內來回拖動,將流入管內的灰漿拉平。管道基礎每隔20m 設一道沉降縫20mm,內填聚乙烯泡沫板,第一節管的管道基礎斷開20mm ,內填瀝青木板。 、下管 、下管前進行8、外觀檢查,發現管節存在裂縫、破損等缺陷,及時修補并經有關部門認定合格后方可下入槽內。 、下管采用吊車,并用鋼絲繩吊裝。吊裝時對管口進行保護,以免破壞管口。、穩管、接口 、管道下槽后,為防止滾管,在管兩側適當加兩組4 個楔形混凝土墊塊。管道安裝時將管道的中心、高程逐節調整,安裝后的管道進行復測,確保管道縱斷面高程及平面位置準確.每節管就位后,進行固定,以防止管子發生移位。 、在管道安裝前,在接口處挖設工作坑,承口前60cm,承口后超過斜面長,左右大于管徑,深度20cm。 、承、插口工作面清掃干凈,承口內及膠圈應均勻涂抹非油質潤滑劑,套在插口上密封膠圈平順、無扭曲。兩節承插口管對裝后管體回彈不得大9、于10mm。 、對口采用汽車吊;對口時在已安裝穩固的管子上拴住鋼絲繩,在待拉入管子承口處架上后備橫梁,用鋼絲繩和吊鏈連好繃緊對正,兩側同步拉吊鏈,將已套好膠圈的插口經撞口后拉入承口中。注意隨時校正膠圈位置和狀況。 、穩管時,先進入管內檢查對口,減少錯口現象。管內底高程偏差在+10mm 內,中心偏差不超過10mm,相鄰管內底錯口不大于3mm。 、鎖管:輔管后為防止前幾節管子的管口移動,可用鋼絲繩和吊鏈鎖在后面管上。 、管道安裝后進行兩側管基的回填。回填時管道兩側同時進行,每次厚度不大于200mm,以保證管道不發生位移和管基的密實. 、井室磚砌 、磚砌前,將磚砌部位清理干凈,灑水濕潤。對鑿毛處理的10、部位刷素水泥漿。、不同形式的井室,墻體尺寸控制及排磚方法均不同,具體方法如下: A、井室為矩形時,在墻體的轉角處立皮樹桿,以控制墻體垂直度和高度。砌筑前先盤角,然后掛線砌墻。采用滿丁慢條砌筑方法,磚墻轉角處,每皮磚需加七分頭磚。 B、井室為圓形時,以圓心為控制中心掛線,隨砌隨檢查井室尺寸。采用丁磚砌法,兩面排磚,外側大灰縫用“二分棗”砌筑.砌完一層后,再鋪漿砌筑上一層磚,上下兩層磚間豎向縫錯開。 、磚砌采用“三一”法砌筑,即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若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超過500mm。 、磚砌體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90%, 豎向灰縫采用擠漿或加漿法,使其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漿灌縫11、. 、砌筑時,要上下錯縫,相互搭接,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控制在8-12mm。 、流槽與井室同時進行砌筑,檢查井流槽高度為干線管頂高. 、蓋板及預制井筒安裝采用汽車吊吊裝就位,安裝前按設計要求進行座漿。 、瀝青路面檢查井井圈須加固,具體方法見標準圖集04 通S2-15。 、抹面: 抹面前先用水濕潤磚墻面,采用三遍法抹面,第一遍1:2。5 水泥砂漿打底,厚10mm,必須壓入磚縫,與墻面粘貼牢固,第二遍抹厚5mm 找平,第三遍抹厚5mm 鋪順壓光,抹面要一氣呵成,表面不得漏砂漿。抹面完成后,進行覆蓋養護。 、勾縫 A、勾縫前檢查墻體灰縫深度,有無瞎縫。清除墻面雜物,灑水濕潤. B、勾縫要求深淺一致,交12、接處平整,一般比墻面深34mm。 C、勾完一段清掃一段,灰縫不得有舌頭灰、毛刺。 、雨水口施工 、雨水口施工工藝 測量放線挖槽-混凝土基礎墻體砌筑及勾縫-豆石混凝土泛水找坡過梁安裝、井圈及井箅安裝。 、施工要點 A、基槽開挖 人工開挖雨水口基槽,按照所放開挖邊線進行開挖.開挖過程中,核對雨水口位置,有誤差時以支管為準,平行于路邊修正位置。 B、混凝土基礎 在澆筑混凝土基礎之前,對槽底仔細夯實,槽底松軟時換填3:7 的灰土.混凝土澆注過程中,采用人工振搗,表面用木抹子抹毛面。澆筑完成后,及時進行養護.C、井室砌筑及勾縫 a、雨水口混凝土基礎強度達到5Mpa 后,方可進行雨水口砌筑。根據試驗室提供13、的水泥砂漿配合比,現場攪拌水泥砂漿。 b、測放雨水墻體的內外邊線、角樁,據此進行墻體砌筑.按雨水口墻體位置掛線,先砌筑一層磚,根據長度尺寸,核對對角線尺寸,核對方正。墻體砌筑,灰縫上、下錯縫,相互搭接。 c、雨水口砌筑灰縫控制在8-12mm。灰縫須飽滿,隨砌隨勾縫。每砌筑300mm 將墻體肥槽及時回填夯實。回填材料采用二灰混合料或低標號混凝土。 d、雨水支管與墻體間砂漿須飽滿,管頂發125mm 磚券,管口與墻面齊平。支管與墻體斜交時,管口入墻20mm, 另一側凸出20mm, 管端面完整無破損,超過此限時考慮調整雨水口位置。 e、為確保雨水口與路面頂面的平順,按照設計高程,在路面上面層施工前,安14、裝完成雨水口井圈及井蓋。 f、道路雨水口頂面高程比此處道路路面高程底30mm,便于雨水排出。 D、豆石混凝土返水找坡 雨水口砌筑完成后,底部用10Mpa 豆石混凝土抹出向雨水支管集水的返水坡。豆石混凝土厚度最大50mm,最小30mm。 E、過梁、井圈及井箅安裝a、雨水口預制過梁安裝時要位置準確,頂面高程符合要求;安裝牢固、平穩。b、井圈安裝時,底部鋪20mm 厚1:3 水泥砂漿,位置要求準確,與雨水口內壁一致,井圈頂與路面平齊或稍低30mm,不得突出. 、出水口施工 本工程出水口采用簡易石砌八字式出水口,但下游翼墻取消。八字翼墻墻身級基礎M7。5 水泥砂漿漿砌MU30 塊石,墻身外露部分用1:15、2 水泥砂漿溝縫。翼墻及底板不得落在回填土及淤泥上,如地基為上述情況或有其他不良情況時,需進行地基處理,翼墻外側回填土密實度不得小于95。八字翼墻按1:2 河坡砌筑,如河坡為其他坡度時,不得伸出或縮入河坡以免影響河坡穩定。 、閉水試驗 、管線施工完畢后,必須按規定進行閉水試驗。閉水試驗采用從上游往下游分段進行。每段閉水試驗長度不宜大于500 米.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 米, 采用帶井試驗的方式。閉水試驗前,管道及檢查井結構應檢驗合格,將各支線管口堵嚴保證不漏水,每段上游管口砌磚抹灰封嚴(封堵應經過承壓計算).實驗按下列程序進行: 注水浸泡12 天 閉水試驗(不少于30 分鐘)16、計算試驗滲水量 檢驗合格 管線勾頭. 、根據管線長短可采用分段閉水,分段回填。如閉水試驗不符合要求,必須對滲水部位進行修補處理,合格后方可回填溝槽。 、溝槽回填 、溝槽回土應在管道各項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進行.凡具備覆土條件,應及時覆土,防止管道暴露時間過長造成損失。溝槽回填,應分層整平和夯實,大于10cm 的石料等硬塊應剔除。 、管道兩側回填高差不超過20cm。 、回填分層進行.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cm 用中粗砂回填,用木夯夯實,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20cm; 管頂以上50cm 至地面用統渣回填,HW-60 蛙式打夯機夯實,每層虛鋪厚度2025cm;應做到夯夯相連,一夯壓半夯。 、分段回填時,17、相鄰兩段接茬呈階梯形。 、回填土不得有石塊、房渣土等不能夯實的土質,防腐層周圍用細土回填. 、橫列板和覆土應自下而上的順序逐層進行,每次拆板塊數一般不得超過三塊,拆板與覆土應交替進行。板樁應在填土達到密度后方可撥除,拔樁時應采取措施,減少板樁帶土。板樁應間隔拔除,并及時灌砂,拔樁由專人指揮,謹慎操作,確保安全. 、回填壓實度標準: 管道胸腔及管頂以上500mm 范圍內用細粒土分層回填夯實,其壓實度分別為大于等于0.90(胸腔及塢膀)與0。87(管頂至其上500mm);超出管頂500mm 以上至路基以下部分若干管道位于車行道下的采用間隔土回填(20cm 細粒土,10cm 碎石,碎石粒徑不大于4cm),若管道在非機動車道下,采用良質細粒土分層回填,壓實度同前。 6.3.1.4 質量標準 、檢查井允許偏差表 表6.32 檢查井允許偏差表 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井室尺寸長、寬、直徑+202井筒直徑+203 井口高程農田與綠地 路面+20、30 4與道路一致5井底高程D1000mm +10 D1000mm+156踏步安裝水平及垂直間距、外露長+107腳窩高、寬、深+108流槽寬度+10、管線允許偏差表 表6。33 管線允許偏差表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中線位置102管內底高程D1000mm+103D1000mm+154相鄰管底錯口D1000mm35D1000mm5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3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