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機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658
2023-07-10
9頁
56.50KB
1、目 錄1.編制依據22.工程概況22.1工程概況22。2施工電梯概況23.防護腳手架做法33.1材料準備33.2外用電梯防護腳手架的構架34。室外電梯防護棚做法74。1室外電梯平面位置如下圖所示74.2通道搭設參數:84。3搭設方法104.3質量要求105。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101.編制依據1.1 建筑施工計算手冊江正榮著1.2 建筑施工手冊第四版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720XX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3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XX;1.4 建筑施工腳手架實用手冊(含垂直運輸設施)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5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XX2、;1.6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XX;1.7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XX;1.8 另外參照本工程施工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編制本施工方案.2.工程概況2.1工程概況2。2施工電梯概況本工程采用SC200/200型施工電梯一臺,施工電梯即搭設在1#住宅樓Q軸/17軸19軸,距離建筑物1。5m,施工電梯與主體之間搭設防護腳手架、卸料平臺。3.防護腳手架做法3。1材料準備1為了確保外用電梯的使用安全,腳手桿全部采用黃色48x3。5鋼管,并用扣件連接成整體.安全防護門采用推拉式,采用10鋼筋焊接;防護架內側掛綠色密目安全網,操作層底部滿掛大眼網。2鋼管采用外徑48mm,壁厚33、。5mm的焊接鋼管,鋼管材質使用力學性能適中的Q235鋼,其材質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700-88)的相應規(guī)定。用于立桿、大橫桿和斜桿的鋼管長度為46m(這樣的長度一般重25kg以內,適合人工操作)。用于小橫桿的鋼管長度為1.22。0m,以適應腳手架寬的需要,鋼管件禁止使用有明顯變形、裂紋和嚴重銹蝕的鋼管。使用普通焊管時,應內外涂刷防銹層并定期復涂以保持其完好。3扣件應使用與鋼管管徑相配合的、符合我國現行標準的可鍛鑄鐵扣件。嚴禁使用加工不合格、銹蝕和有裂紋的扣件.4腳手板采用沖壓鋼腳手板,寬度為200250mm,長34m,自重不超過0。30kN/m2。3.2外用電梯防護腳手架的構架1施工現場外4、用雙籠電梯型號為SC200/200型。吊籠尺寸為3.21。52.5m2防護架子采用單立桿,步距為1000mm。防護架子立桿間距為1200mm。立桿縱向間距為1500mm,800mm間隔設置,1500mm處為電梯防護門。3防護架子左右兩側需設置護身欄桿,起步200mm高檔腳桿(并設置200mm高擋腳板),再加上兩道橫桿步距500mm。擋腳桿與電梯防護架子門外側立桿相連,上面兩道橫桿用短立桿架起,注意端部短立桿要與防護架子立桿離開一段距離保證推拉門向外側自由推拉。護身欄桿在外側與裝修外腳手架連接一道保證穩(wěn)定.護身欄桿上滿掛密目安全網。4。腳手架應在外側全立面連續(xù)設置剪刀撐;與水平桿的角度控制在455、60。5防護架子推拉門用10螺紋鋼焊接成型,寬1609=1440mm,豎向焊接9根鋼筋,高1200mm,左右各用10圓鋼焊接一個吊環(huán)掛在防護架子的雙橫桿的內側桿上,雙橫桿之間用扣件和短鋼管連接四道,與吊環(huán)間隔設置,保證吊環(huán)能向外推拉。6。每層腳手架的兩端在陽臺下方與剪力墻拉結一道鋼管. 防護腳手架搭設方法如下圖所示:6.每20m設置鋼絲繩拉結一道,鋼絲繩,其直徑不應小于14 ,使用預埋吊環(huán)其直徑不宜小于20 ,預埋吊環(huán)應使用HPB235 級鋼筋制作.鋼絲繩卡不得少于3 個4。室外電梯防護棚做法4.1室外電梯平面位置如下圖所示4.2通道搭設參數:4.2。1防護棚正面部分正面寬度:4m立桿縱距:16、。5m;立桿步距:1.8m;防護棚高度:5m;上下防護層間距:0。5 ;防護層水平鋼管間距a(m):1m ;鋼管類型(mm):48 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 4.2.2防護棚側面部分立桿縱距:1.8m;防護棚高度:5m ;上下防護層間距:0.5m;立桿步距:1。8m ;防護層水平鋼管間距a(m):0。5m ;鋼管類型(mm):48 3。5 ;扣件連接方式:雙扣件 防護棚側面加剪刀撐4.3搭設方法先進行主桿的搭設,在用掃地桿將主桿練成整體,在搭設大橫桿間距1.8米,用剪刀撐加固整個防護棚。上部設上下兩層防護層,防護層先滿鋪一層安全網,再鋪鋼腳手板,竹腳手板用鐵絲壓住綁牢;最外側留置1.2m7、高防護欄桿,并用多層板將防護欄桿密閉;防護棚背立面和側立面內側滿掛密目安全網,形成封閉,安全網要整潔美觀;防護棚正立面先搭設鋼管架,在其外側用多層封閉,再貼標示標語。4。3質量要求防護棚整體剛性好,架體穩(wěn)固,不晃動。防護蓋板采用雙層支鋪竹笆片,竹笆片采用鋼絲與鋼管扎牢,要求竹笆片鋪設嚴密,固定牢靠.5。落地式扣件鋼管腳手架計算書 鋼管腳手架的計算參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XX)。 計算參數: 雙排腳手架,搭設高度85.0米,立桿采用單立管。 立桿的縱距1.50米,立桿的橫距1。50米,內排架距離結構1。20米,立桿的步距1。00米. 鋼管類型為483.5,連墻8、件采用2步2跨,豎向間距2.00米,水平間距3。00米。 施工活荷載為3。0kN/m2,同時考慮2層施工. 腳手板采用沖壓鋼板,荷載為0。30kN/m2,按照鋪設4層計算。 欄桿采用竹笆片,荷載為0.15kN/m,安全網荷載取0.0050kN/m2。 腳手板下小橫桿在大橫桿上面,且主結點間增加一根小橫桿。 基本風壓0.60kN/m2,高度變化系數1.6700,體型系數0.8720.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170kN/m2,基礎底面擴展面積0。250m2,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0。80。 一、小橫桿的計算: 小橫桿按照簡支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按照小橫桿上面的腳手板和活荷載作為均布9、荷載計算小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均布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kN/m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001。500/2=0.225kN/m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2=2。250kN/m 荷載的計算值 q=1.20。038+1。20.225+1.42.250=3.466kN/m 小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彎矩 計算公式如下: M=3。4661.5002/8=0。975kN.m =0.975106/5080。0=191。897N/mm2 小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10、最大撓度考慮為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撓度 計算公式如下: 荷載標準值q=0。038+0.225+2.250=2。513kN/m 簡支梁均布荷載作用下的最大撓度 V=5。02.5131500。04/(3842.06105121900.0)=6。598mm 小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 二、大橫桿的計算: 大橫桿按照三跨連續(xù)梁進行強度和撓度計算,小橫桿在大橫桿的上面。 用小橫桿支座的最大反力計算值,在最不利荷載布置下計算大橫桿的最大彎矩和變形。 1.荷載值計算 小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001。11、5001.500/2=0。338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1.500/2=3。375kN 荷載的計算值 P=(1.20.058+1.20.338+1.43。375)/2=2。600kN 大橫桿計算簡圖 2.抗彎強度計算 最大彎矩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彎矩和 均布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彎矩計算公式如下: M=0.08(1。20。038)1。5002+0.1752。6001。500=0.691kN。m =0.691106/5080.0=135。960N/mm2 大橫桿的計算強度小于205.0N/mm2,滿足要求! 3。撓度計算 最大撓12、度考慮為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與荷載的計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撓度和 均布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載最大撓度計算公式如下: 大橫桿自重均布荷載引起的最大撓度 V1=0.6770.0381500.004/(1002。060105121900。000)=0.05mm 集中荷載標準值P=(0。058+0.338+3。375)/2=1.885kN 集中荷載標準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撓度 V1=1.1461885.0501500.003/(1002。060105121900.000)=2.90mm 最大撓度和 V=V1+V2=2.956mm 大橫桿的最大撓度小于1500.0/150與10mm,滿足要求!13、 三、扣件抗滑力的計算: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與立桿連接時,扣件的抗滑承載力按照下式計算(規(guī)范5.2.5): R Rc 其中 Rc - 扣件抗滑承載力設計值,取8.0kN; R - 縱向或橫向水平桿傳給立桿的豎向作用力設計值; 1.荷載值計算 橫桿的自重標準值 P1=0。0381。500=0。058kN 腳手板的荷載標準值 P2=0.3001。5001.500/2=0.338kN 活荷載標準值 Q=3。0001。5001.500/2=3。375kN 荷載的計算值 R=1。20.058+1.20.338+1。43.375=5。199kN 單扣件抗滑承載力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當直角扣件的擰緊力矩達414、065N.m時,試驗表明:單扣件在12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8.0kN; 雙扣件在20kN的荷載下會滑動,其抗滑承載力可取12.0kN。 四、腳手架荷載標準值: 作用于腳手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活荷載和風荷載。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 (1)每米立桿承受的結構自重標準值(kN/m);本例為0.1611 NG1 = 0。16185。000=13.694kN (2)腳手板的自重標準值(kN/m2);本例采用沖壓鋼腳手板,標準值為0。30 NG2 = 0。30041。500(1。500+1。200)/2=2.430kN (3)欄桿與擋腳手板自重標準值(kN/m);本例采用欄桿、竹笆片15、腳手板擋板,標準值為0.15 NG3 = 0。1501。5004/2=0.450kN (4)吊掛的安全設施荷載,包括安全網(kN/m2);0。005 NG4 = 0.0051。50085。000=0.637kN 經計算得到,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NG4 = 17。211kN. 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產生的軸向力總和,內、外立桿按一縱距內施工荷載總和的1/2取值。 經計算得到,活荷載標準值 NQ = 3.00021。5001。500/2=6。750kN 風荷載標準值應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其中 W0 - 基本風壓(kN/m2),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XX)16、附錄表D。4的規(guī)定采用:W0 = 0.600 Uz - 風荷載高度變化系數,按照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XX)附錄表7。2.1的規(guī)定采用:Uz = 1.670 Us - 風荷載體型系數:Us = 0.872 經計算得到,風荷載標準值Wk = 0.70。6001.6700.872 = 0。612kN/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0。851.4NQ 經過計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17.211+0。851。46。750=28.686kN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經過計17、算得到,底部立桿的最大軸向壓力N=1。217.211+1.46.750=30.103kN 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立桿段彎矩 MW計算公式 MW = 0。851。4Wklah2/10 其中 Wk 風荷載標準值(kN/m2); la 立桿的縱距 (m); h - 立桿的步距 (m)。 經過計算得到風荷載產生的彎矩 Mw=0.851.40。6121。5001.0001.000/10=0.109kN.m 五、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卸荷吊點按照構造考慮,不進行計算。 1.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30。103kN;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18、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600; l0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6001.000=1.848m; A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0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cm3; 由長細比,為1848/16=117;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的結果查表得到0.477;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30103/(0。48489)=128。968N/mm2; f -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19、 不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f,滿足要求! 2。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N=28。686kN;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i=1.58cm;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u 計算長度系數,由腳手架的高度確定,u=1。600; l0 - 計算長度 (m),由公式 l0 = kuh 確定,l0=1。1551。6001。000=1.848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A=4.890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W=5.080cm3; 由長細比,為1848/16=117;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wěn)定系數,由長細比 l0/i 20、的結果查表得到0。477; MW - 計算立桿段由風荷載設計值產生的彎矩,MW=0.109kN。m; - 鋼管立桿受壓強度計算值 (N/mm2);經計算得到 =28686/(0.48489)+109000/5080=144.386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f=205.00N/mm2; 考慮風荷載時,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Nl,連墻件的設計計算滿足要求! 連墻件連接示意圖 七、立桿的地基承載力計算: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應滿足下式的要求 p fg 其中 p 立桿基礎底面的平均壓力 (kN/m2),p = N/A;p = 120.41 N 上部結構傳至基礎頂面的軸向力設計值 (kN);N = 30。10 A 基礎底面面積 (m2);A = 0.25 fg -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 (kN/m2);fg = 136。00 地基承載力設計值應按下式計算 fg = kc fgk 其中 kc - 腳手架地基承載力調整系數;kc = 0.80 fgk 地基承載力標準值;fgk = 170.00 地基承載力的計算滿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