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平臺施工方案(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2891
2023-07-10
15頁
169.50KB
1、目錄第一章工程概況11.1工程簡述11。2施工條件1第二章具體施工方案3第三章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8第四章本工程的安全源評估91、施工現場強制性安全要求92、安全技術措施103、遇到災害后的對策11第五章水上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措施11第六章水上施工用電安全措施12第一章 工程概況1。1工程簡述埃克森美孚(太倉)石油有限公司位于江蘇省太倉港口開發區瀏家港飛馬路1號,本項目為在公司兩塊新租土地之間的新塘河建設一個聯絡橋,部分臨時道路和相應的配套設施。根據本項目概況,新塘河橋梁位于廠區內橋梁,設計速度按照20km/h進行設計,橋梁全寬26m。橋梁設計標準:1。設計荷載:公路-級,人群荷載按公路橋涵設計通2、用規范(JTG D6020XX)取用。2.設計洪水頻率:1/100。3。橋面寬度:1.75m管線+2m人行道+34m機動車道+0.5m隔離護欄+9。25m機動車道+0.5m防撞護欄=26m.1.2施工條件1.2.1橋址地形地貌太倉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全境地勢平坦,自東北向西南略呈傾斜.東部為沿江平原,西部為低洼圩區。橋位處地面高程: 3。5米5.8米(基準:吳淞零點),橋位處河道現狀寬度約為23m左右。1。3。2水文氣象太倉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受北方冷高壓控制,以少雨寒冷天氣為主;夏季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天氣炎熱;春秋季是季風交替時期,天氣冷暖多變,干濕相間。歷年年平均氣溫3、15.5,降水量1078。1毫米,日照1960。9小時,無霜期226天。橋址區淺層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孔隙潛水,主要賦存于填筑土和淤泥質亞粘土中,該含水層水量較小,滲透性一般,水位變化主要受大氣降水及長江水位的影響, 由橋位向東約500m,即為長江,因此橋位處河道水位高程受到長江水位的影響較大。1.2.3地質構成根據野外勘探、原位測試、室內土工試驗成果,場地勘探深度范圍內的土層自上而下可分為:0A層雜填土(Qml):雜色,主要由混凝土及建筑垃圾組成,局部夾少量粘性土。堆填年限約4年。0B層素填土(Qml):褐灰色,主要由粉質粘土組成,局部夾有少量碎磚塊,結構松散,土質不均勻。堆填年限約3年。1A層4、粉質粘土(Q4al):灰褐灰色,含氧化鐵。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無搖震反應。軟可塑,中壓縮性。1B1層淤泥質粉質粘土(Q4al):灰色,含有機質,局部夾粉土薄層。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無搖震反應。流塑,中偏高壓縮性。1B2層粉質粘土(Q4al):灰色,含有機質,局部夾粉土.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無搖震反應。軟流塑。中偏高壓縮性.1C層粉土夾粉質粘土(Q4al):灰色,含云母,無光澤,韌性、干強度低,搖震反應中等.稍密中密,很濕.中壓縮性。1D層粉質粘土夾粉土(Q4al):灰灰黃色,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無搖震反應。可塑,局部軟塑。中壓縮性.1E層粉土(Q4al):灰色,含云母,局部夾粉5、質粘土或粉砂。中密密實,很濕。中壓縮性.1F層粉質粘土(Q4al):灰色,土質較均勻,局部夾粉土,稍有光澤,韌性、干強度中,無搖震反應,可塑。中壓縮性.1G層粉砂(Q4al):灰色,主要成分為長石、石英,次為云母片。中密密實,飽和。中壓縮性。第二章 具體施工方案根據設計圖紙,按照排架進行科學合理的鉆孔平臺的搭設,本方案水上工作平臺由圓木排架樁作基礎,平臺高度為橋墩頂高程,具體做法是沿橫橋向在樁位兩側各打兩排稍徑在1422CM圓木樁(長度6m),樁距1。0m,入土深度根據計算確定,木樁上通長設2020方木用鋼筋打入連接,順橋設2020方木間距2m,在其上架設2525鋼梁,在鋼梁上設滾筒,滾筒上置6、放鉆機,鉆機可沿橋橫向移動,木樁由長臂挖機進行打入,人行通道及施工通道每隔2m打設圓木樁,通長鋪設2020方木,橫向每隔2鋪設方木,在其上鋪設5cm厚木板,人行通道兩側用欄桿及斑馬警示線設置防護。鉆樁位置處根據現場需要移動鋪設木板。樁機在水上平臺移動時在平臺處縱向架設12m鋼梁3根供樁機行走,鋼梁下打設圓木樁增加其彎曲強度.鋼筋移動至水上施工平臺進現場加工,加工完成后用樁機進行吊裝。灌注樁泥漿排放至距施工現場500m左右的泥漿池,待其曬干后運走。鉆孔灌注樁施工平臺簡圖 4000 4000 1000 1000 20*20方木(其上架設25*25鋼梁) 200圓木樁1000 1000 20*20方7、木 1000 一、 受力計算集中荷載:旋轉鉆7噸,鋼筋籠2噸,首灌砼5噸。均布荷載:人: 0.2噸/m25CM木板:0.0054噸/m2木方: 0。1噸/m2鋼梁: 0.00208噸/m21、主梁計算根據木樁設計布置,縱橫向主梁最大間距4m,以簡支結構為計算模型,最不利荷載是集中荷載作用在2m處,同時有均布荷載作用。集中荷載:P=14T101.4=196KN均布荷載:=3。05KN/M P 2m 2m 4m 圖示202。1 KNM + 彎矩圖 彎矩計算 Mmax=PL/4+qL2/8L:跨徑為4m經計算: Mmax=202.1KNMmax=M/W W:木方截面抗彎剛度 W=I/y=3.12518、06max=64。67Mpaw=103Mpa 滿足方木彎曲容許強度要求 撓度計算fmax=PL3/48EI+5qL4/384EI E:方木抗彎截面模量為1103Mpa I:2020CM截面慣性矩取3。906108mm4經計算:fmax=0.58mmf容=L/600=6。7mm滿足工方木容許撓度要求2、木樁計算 P 1。453M 河床木樁采用2025CMcm,長8m圓木,單根總長8m,直接打入河床,根據經驗及實地勘察,擬打入河床4m深。承載力驗算單樁實際承載:P=(196+3。054)/8=26。02KN單樁最大承載:P=(UL ii+Ak)/2 U:圓木周長0。785m:側阻擠土效應系數,取09、.6 LI:樁在河床下第i層土中的長度 i:第i層土對樁側的極限摩力(Kpa) k:樁底端土的極限承載力(Kpa) A:木樁截面面積0.049m2P=(UL ii+Ak)/2 =(0.7850.6416+0。60.0492200)/2經計算:P=47.41KNPP,滿足承載力要求.樁機行走過程中受力木樁共10根,最大承載474KN滿足樁機重量。第三章 突發事件的應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指派專人對平臺的沉降位移進行觀測,每天上班前先對平臺進行仔細觀測,在鉆孔或澆灌混凝土時再進行旁站觀測,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施工,上報項目部及監理。1、平臺局部下沉或位移的應急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個別立柱產生10、不均勻沉降或大面積沉降,鉆機立即停止施工,首先固定鉆機,如沉降較大,必要時撤離鉆機。分析原因,在沉降大的區域設置剪刀撐加固,待確保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后繼續施工。如發生位移,則在平臺二側加設斜撐,以確保平臺穩定。第四章 本工程的安全源評估項目部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工程特點和性質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事故進行分析判斷,確定本工程的安全風險及控制目標。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安全風險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自然災害影響,包括臺風、龍卷風、氣旋雷暴、寒潮等,影響范圍涉及工程、人員、施工設備、影響程度大,后果嚴重,特別是施工期經歷的臺風、龍卷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為主要的安全風險。機械設備操作:對操作者及附近11、人員的傷害風險及對設備的損害風險。-落水安全風險的防范以預防為主,保障為輔,通過執行安全管理措施控制風險,通過保險、防護措施將風險所引起的損失減至最小。1、施工現場強制性安全要求項目部編制JSA報業主審查,并對施工人員進行安全培訓。現場施工必須執行下述強制性要求:1。1沒有穿全套PPE的職工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沒有穿著救生衣的不得在水上作業.1。2所有機械的運動部分、設備或電動工具必須安裝防護罩,防止與人體接觸。1。3所有臨時配電箱應安裝接地保險,所有電氣設備均應接地。 1.4所有設備應由合格人員操作,必須持有相應資格證書.1.5所有特殊工種人員上崗操作,必須持有相應資格證書。1。6所有吊重設備12、應安裝力矩限制顯示設備。2、安全技術措施2。1常規安全措施 安全教育 開工前對全體職工進行一次安全生產重要性的教育,加強施工現場人員與機械的施工安全管理,對施工現場的防臺、防火、防汛和防盜等采取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提高職工安全生產的自覺性,造成一個人人講安全、人人注意安全的好風氣. 健全安全生產組織 工程項目經理是工地安全生產的總負責人,由其組織成立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并負責到人.專職安全員一直在崗,負責本班組安全生產督促工作,并及時匯報情況。 主辦技術員負責制定和督促檢查安全措施執行情況。 制定安全措施 定期檢查施工用電是否符合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定期檢查線路,電器運轉情況,特別是風雨季節更要13、隨時檢查漏電防護情況. 所有施工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戴全套PPE,水上作業必須穿救生衣。 進入現場的施工人員,要遵守施工現場各項管理制度,施工場地設安全警示標志. 所有使用的電器設備均要設置防雨罩,工作結束后要及時罩上,關閉電源,并設專人負責,安全員定時檢查。3、遇到災害后的對策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在施工中可能遇到諸如地震、洪水、臺風等災害性事故,對于災害我們制定如下對策,以期能在災害發生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按業主要求完成。 以預防為主,與當地有關部門聯系,做好各方面的災害預報工作。 一旦災害發生,應極力搶險,把機具、人力、材料損失減少到最14、低限度。第五章 水上施工作業人員安全措施1、發生施工人員落水時,現場人員應拋遞救生圈或繩子同時大聲呼救,并利用有效聯絡方法向就近動力船報告落水人員方位,組織施救。2、現場負責人應產即向本單位應急領導小組及海事部門報告.報告內容必需說明出事地點、時間、落水人員數量及詳細海況.3、各施工船舶應按照船舶證書中規定配齊救生圈,各施工平臺上配置救生圈,救生拋繩。在施工中,現場必須留有一艘交通船值班,在人員落水救助后,能及時把傷員送往岸上。4、各平臺人員落水應急救助由當班的安全人員負責指揮,各船舶由船長、駕長負責指揮救助。5、得到人落水信息后,迅速拋救生圈,組織人員,調動船舶趕赴出事現場,以各作業點自救為15、主,進行施救,積極救人,必要時調集其它作業點船舶、人員增加救援力量.在救助的同時,應迅速報告項目部領導或值班人員.6、項目部值班人員接到報告后,應迅速向領導報告,安排車輛和醫務人員到交通碼頭,組織交通接送,以便及時把傷員送往醫院,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通知救護車進行救護。7、當發生人員落水時,各船舶、作業平臺人員無條件服從調度,及時趕赴出事現場。8、在救助過程中,應考慮到潮汐、風向,擴大搜救范圍,發現落水者從下風方向緩速接近落水者并救助上船。9、夜間配備足夠的照明設備.10、一旦落水人員被救起,對落水人員現場施救,進行人工呼吸,對受傷人員應急包扎,冬季做好防凍保暖工作,準備好毛毯,熱水或及時16、轉移到機艙取暖等。發現人員昏迷應及時清除落水人腹內積水,并根據傷勢情況及時送往醫院救治,必要時拔打110電話,提前通知救護車在碼頭接應。第六章 水上施工用電安全措施1、施工時發生觸電的主要原因(1)人體觸及漏電的電器金屬外殼勤或絕緣破損的電纜及無效防護的電器設備。(2)零線與火線錯接,或低壓誤接入高壓。(3)制度、措施、檢查不到位.(4)線路安裝不符合規范。(5)線中老化.(6)違章作業。(7)防護措施不當或失效.(8)施工時,帶電體掉入水中或碰觸到施工機械設備。2、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水上施工用電人員應加強自我保護意識,特別是電動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撐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以減少用電安全事故的發17、生。對水上施工的用電機械設備的防護和操作人員應進行如下交底:(1)開機前認真檢查開關箱內的控制開關設備是否齊全有效,漏電保護器是否可靠,發現問題及時匯報,由電工解決處理。(2)用電的施工機械設備開機前仔細檢查電氣設備的接零保護端子有無松動,嚴禁赤手觸摸一切帶電絕緣導線。(3)嚴格執行安全用電規范,凡一切屬于電氣維修、安裝的工作,必須由電工來操作,施工中嚴禁非電工進行電工作業。3、電工安全技術交底(1)電氣設備操作人員嚴格執行用電安全操作規程,對電氣設備工具要進行定期檢查和試驗,凡不合格的電氣設備、工具要停止使用。(2)電工人員嚴禁帶電操作,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線,正確使用電工器具.(3)水上施工18、用電的總箱、開關箱內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實行兩級漏電保護。(4)用電機械設備所用保險絲,嚴禁用其它金屬絲代替,并且需與機械設備容量相匹配.(5)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塑料線,所用絕緣導線型號及截面必須符合用電設計.(6)電工必須持證上崗,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各種絕緣防護用品,不得違章操作。(7)當發生電氣火災時應立即切斷電源,用干砂滅火,或用干粉滅火機,嚴禁使用導電的滅火劑滅火。(8)水上施工的移動式照明,必須采用安全電壓.(9)水上施工臨時用電必須執行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操作。4、水上焊接施工用電安全技術交底(1)電焊機應放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嚴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周圍施焊。(2)電焊機一次線長度應小于5m,一、二次側防護罩齊全。(3)焊機械二次線應選用YHS型橡皮護套銅芯多股軟電纜。(4)手柄和電纜的絕緣應良好.(5)電焊變壓器的空載電壓應控制在80V以內。(6)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必須穿戴絕緣鞋和手套,使用護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