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施工方案內容(1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418
2023-07-10
15頁
158KB
1、1編制依據序號名 稱編 號1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戰勤保障基地施工圖建筑專業施工圖結構結構施工圖2北京市公安局消防局戰情保障基地施工組織設計3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20XX4北京市建筑工程測量規程DBJ01-21-955建筑工程資料管理規程DB11/T69520XX6程序文件匯編NTEJ/Q-H-E/CX/A0120XX7質量保證手冊NTEJ/Q/SC/SC/B01-20XX8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普通測量成果報告書.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北京市消防局戰勤保障基地(北京市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基地),建設地點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孫河鄉李縣墳村順黃路南側,東距京承高速約1公里。綜合樓結構形式2、為地上五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8000,建筑高度24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250m,室內外高差0。150m.保障樓結構形式為地下兩層、地上四層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面積11200,建筑高度24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250m,室內外高差0。150m。黃港特勤消防站為地上三層框架結構,建筑面積3321,建筑高度13.750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400m,室內外高差0.150m.常備物資儲存庫為單層預制混凝土排架結構,建筑面積1638,建筑高度21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600m,室內外高差0。300m。云梯維修車間為單層框架混凝土排架3、結構,建筑面積2225,建筑高度18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850m,室內外高差0。300m。技術保障維修車間為地上三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6675,建筑高度18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850m,室內外高差0.300m。訓練塔為地上五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建筑面積216,建筑高度18m,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750m,室內外高差0.300m。油料保障區管理用房為55磚混結構及61框架結構,室內0。000相對于絕對標高34.650m,室內外高差0。300m。3。施工準備3.1測量機構測量負責人: 張紅施測人:張紅復測人:龔義明3.1。1測量及驗線人4、員經過測繪院、建委等專業組織的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持證率為100,熟練掌握并運用國家、地方有關現行標準規范,熟悉施工現場各種測量工作,熟練使用測量儀器。按照測繪院提供的坐標及高程進行樓坐標及標高的校核引測的工作.按照施工總圖坐標要求,進行樓座定位,引測控制點。施工過程中各種測量數據記錄,由資料員填寫施工測量放線報驗表報監理單位審核并驗線.3。1.2施工測量管理主要內容包括:編制施工測量方案;紅線樁校核成果及坐標控制點;水準點引測成果復查及施工過程中各種測量、填寫記錄(含定位測量、高程引測、基槽驗線、軸線、軸線豎向投測控制線、墻柱邊線、門窗洞口位置線、垂直度偏差、樓層建筑1m水平控制線測5、量技術交底等)。3.2測量器具準備名 稱數 量規 格備 注全站儀1臺Topcon702檢測有效期內水準儀2臺Al332-1檢測有效期內經緯儀1臺DJD2C檢測有效期內鋼尺6把50M檢測有效期內水準尺2把5M檢測有效期內鉛錘1個0.52KG測量儀器管理:嚴格執行公司管理手冊、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控制管理程序及本方案,根據本工程測量性質、特點及工程任務,選擇配備適宜的測量儀器,保證測量確定度,測量精度、允許偏差均在規定范圍內。儀器均在檢定周期內,校準狀態標識明確,有完整的計量檢定檔案資料。儀器的使用、維護和保管指定專人負責,過程控制嚴格按管理程序和作業指導書執行。填寫運行自檢記錄,發現偏離校準狀態6、及時檢修,檢定合格后予以使用。儀器做到“三防、兩護”,在專用房間儲存,全站儀等精密儀器有專項的維護管理制度,保證完好狀態。3.3技術準備3.3。1項目技術部認真組織技術人員、測放人員進行圖紙審核,出現不交圈現象及時與設計院溝通,進行調整;同時審核圖紙與定位樁點坐標、高程、建筑物本身各軸線關系、幾何尺寸關系,出現問題均以洽商變更的形式形成文字記錄,作為測量放線的依據。3。4施測原則3。4.1嚴格執行測量規范;遵守先整體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確定平面控制網,后以控制網為依據,進行各局部軸線的定位放線。3。4.2必須嚴格審核測量原始數據的準確性,堅持測量放線與計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定位工作執行自7、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工作態度。3.4。4測量方法要簡捷,儀器使用要熟練,在滿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爭做到省工、省時、省費用.3。4.5明確為“工程服務,按圖施工,質量第一”的宗旨。緊密配合施工,發揚團結協作、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4、測量依據 4.1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的測量成果報告:提供原始樁位,高程水準點,交樁時留下相關原始資料. 樓角定位樁:1(321130。368,510117。365)、2(321122.697,510038.838)、3(321103。986,510040.666)、4(321114.432,510035.476)、5(321111。638、2,510006。812)、6(321115.712,510006。414)、7(321119.090,510001。914)、8(321111。419,509923。388)、9(321092.708,509925。216)、10(321109。802,509906.314)、11(321108。168,509889。594)、12(321048。452,509895。428)、13(320962。979,509937。638)、14(320989。851,509935.012)、15(320997。629,510014。633)、16(320974。697,510052。442)、17(39、21000。573,510049.914)、18(321008.352,510129。535)、19(321022。200,510103。415)、20(321083。906,510097.387)、21(321086。230,510121.174)。 控制樁:五個控制點:BM1 (高程為34。379)、BM2(高程為34.407)、BM3(高程為34.862) 、BM4(高程為33.399)、BM5(高程為33.067)。 4。2北京中建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提供施工圖紙:總平面圖、樓層平面圖、建筑立面、剖面、大樣圖等、結構施工圖。5.測量方法5.1施測程序開始測量準備工作現場測量作業自檢報檢合10、格進入下道工序5.2測量依據復核5.2。1對給定的建筑物定位樁點、高程依據書面材料進行室內校算和室外校測符合施工測量放線要求.符合規范對定位依據不少于3個的規定,抄測時,測量允許誤差:角度60、邊長相對誤差小于1/2500。5。2。2水準高程點為5個,符合規范規定水準點不少于2個的規定,水準點用附合測法校測,允許閉合差為6mm(N為測站數)。5.3高程點布設高程控制網的布設原則5。3。1。1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內建立高程控制網,以此作為保證施工豎向精度的首要條件.5.3。1.2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場地內高程控制點設置3個,根據測繪院給定的3個高程點,用附合測法將已知標高引測到場11、內。復核檢查符合規范規定后,即其閉合差應小于5mm(N為測站數),測設一條符合水準路線,聯測場區高程豎向控制點,以此作為保證豎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等級水準儀型號前后長度(M)前后視距較差(m)前后視距累積差(m)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m)基輔分劃讀數差(mm)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三級DZS3175250。32.03.05。3.1。3水準點的埋設:水準點選取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墻水準點應選設在穩定的建筑物上,點位應位于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5.3。2高程控制網的等級及技術要求.1高程控制網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5。3。2。2半永久性水準點位處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12、律按工程測量規程(GB50026-20XX)規定的半永久做法進行布設。5。3。2。3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需經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5。3.2。4高程控制網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水準測量技術要求等級高差全中誤差mm/km路線長度km與已知點聯測次數附合或環線次數平地閉合差mm三等650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1/25。4基槽開挖線測設考慮本工程場地空間,保障嘍基坑支護采用插筋掛網噴錨做法、土釘墻做法和局部護坡樁做法。土釘墻放坡系數為0。4,噴錨放坡系數為0。,7,此處留置工作面30cm,基槽四周按照此要求撒灰線后開始土方開挖。5。4。1在墊層上進行基礎13、定位放線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線為準,用全站儀校測軸線控制樁無誤后,再用經緯儀以正、倒鏡挑直法投測各主控線,投測允許誤差2mm。5。4。2墊層上建筑物輪廓軸線投測閉合,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暗柱、暗梁、洞口必須在相應邊角,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軸線允許偏差如下:L30m 允許偏差 士5mm30L60m 允許偏差 士10mm60L90m 允許偏差 士15mm90L 允許偏差 士20mm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5.50.000以下測設方法5。5.1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測高程控制網點,以判斷場區內水準點是否被碰動,經聯測確認14、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5。5.2施工時用鋼尺配合水準儀將標高傳遞到基坑內,以此標高為依據,進行槽底抄平。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平面施工中標高的基準點,基準點應標在便于使用和保存的位置,根據基坑情況,在基坑內將其引測至基槽外圍護坡樁內側壁上,并標明絕對高程和相對標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向基坑傳遞高程見下列流程圖:5.5。3土方開挖測量方法5.5。3.1保障樓基坑開挖由東側、南側推進開挖,高程作一次傳遞,在距槽底設計標高上1.0米的護坡樁上做一塊200200的高標號砂漿面層,以此作為標高控制點,架設水準儀,隨時校核槽底標高.2開挖到槽底標高80cm15、處,在護坡樁上設置10001000的高標號砂漿塊,在此架設全站儀,向基坑投測地下室外墻角點,在木樁上釘鐵釘,確定控制點,并用小白線拉通。然后,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修整槽邊.5。5。3。3基礎高程傳遞:用測繪院給定的高程基準點在基坑四周控制標高,基礎放線自檢和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5。6墊層和集水坑測設方法:當墊層及積水坑電梯井、外導墻等基礎防水保護層施工澆筑完成后,放基礎外墻控制1米線。完成后,在防水保護層上測定建筑物各主軸線控制1米線,經校測合格后,用墨線詳細彈出各細部軸線,邊界線、墻寬線、洞口和地梁線,用紅油漆以三角形式標注清楚。地下部分軸線控制1米線測設均為把全站儀架設在地面軸線16、引樁上投測。墻、柱拆模后,應在墻柱立面抄測出建筑1米線并標識(1米線相對于每層建筑標高而定)。軸線的對角線尺寸,允許誤差為邊長誤差的倍,外廓軸線夾角的允許誤差為1。5。70.000以上測設方法5.7.1標高傳遞本工程0.000以上標高傳遞,主要沿結構外墻和樓梯間向上進行豎直傳遞.依據場外3個永久標高控制點,每個施工流水段設置3個標高基準點,首層控制點相對標高為建筑+1.000m,以上各層均以此標高線直接用50m鋼尺向上傳遞,彈出每層結構標高的+0.500m線,各層的標高線均應從各處的起點標高線向上直接量取,將水準儀安置到施工層,校測由下面傳遞上來的各水平線,誤差應在3mm以內,以其平均值引測水17、平線。抄平時,盡量將水準儀安置在測點范圍的中心位置,并進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線標高的允許誤差3mm。標高線均應于墨線標定,線跡清晰準確,墨線寬應小于1mm。標高豎向傳遞的允許誤差項 目允許誤差(mm)每 層3總 高55。7。2軸線投測在首層底板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根據場地平面控制網,校測件筑物軸線控制樁后,使用經緯儀將軸控線引彈到結構外立面上。5.8裝飾工程施工測量公共部分地面:在各層墻面上彈出建筑1m線,作為地面施工標高控制線。根據建筑1m線檢查基層標高,本工程許多地面做法根據圖紙要求需要預留,因此更應嚴格按照圖紙標高要求進行控制。外檐裝飾:外檐裝飾豎直控制線按1/3000的精度投測,水平控制18、線每3米兩端高差應小于1mm,同一水平線的標高允許誤差為3mm。主體結構完成后,有懸吊鋼絲進行墻面豎向量測、記錄。6。工程驗線6.1工程定位及0.000水準線引測由公司工程師組織,監理單位(建設單位)、項目部技術負責人、質檢員、測放員共同驗收,并報相關規劃部門進行驗線。6.2各分項工程驗收工作由項目部技術負責人組織質檢員、放線人員共同參加.6。3驗收后及時做好預檢記錄,簽字要齊全,并報監理單位驗收。6.4驗線部位:關鍵環節與薄弱部位,主要包括:6.4。1定位依據樁及定位條件;6.4。2場區平面控制網、主軸線及控制樁;6.4。3場區高程控制網及0。000高程線;6.4。4控制網及定位放線中的薄弱19、部位。7、工程重點部位的測量控制方法7。1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首層墻體施工完成后,分別在距大角兩側50cm處外墻上,各彈出一條豎直線,并涂上兩個紅色三角標記,作為上層墻支模板的控制線.上層墻體支模板時,以此50cm線校準模板邊緣位置,以保證墻角與下一層墻角在同一鉛直線上.以此層層傳遞,從而保證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7.2墻、柱施工精度測量控制方法為了保證剪力墻、隔墻和柱子的位置正確以及后續裝飾施工的及時插入,放線時,首先根據軸線放測出墻、柱位置,彈出墻柱邊線,然后放測出墻柱1米的控制線,并和軸線一樣標記紅三角,每個房間內每條軸線紅三角的個數不少于兩個。在該層墻、柱施工完后要及時將控制線投測到墻20、柱面上,以便用于檢查鋼筋和墻體偏差情況,以及滿足裝飾施工測量的需要。7.3門、窗洞口測量控制方法二次結構施工中,每層墻體完成后,用經緯儀投測出洞口的豎向中心線及洞口兩邊線橫向控制線用鋼尺傳遞,并彈在墻體上。室內門窗洞口的豎直控制線由軸線關系彈出,門窗洞口水平控制根據標高控制線由鋼尺傳遞彈出。以此檢查門、窗洞口的施工精度。8。質量保證措施8。1 技術保證措施:測量作業的各項技術按工程測量規范、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程進行.8。2 人員保證措施:測量人員全部取證上崗.8.3 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8。4 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21、據.8.5 所有測量作業完后,測量作業人員必須進行自檢,對作業成果進行全數檢查.自檢合格后,上報責任工程師核驗,最后向監理報驗。8.6 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間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8。7 加強現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9安全文明施工及儀器管理9。1 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9。2 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儀器架設的穩定性。9。3 首層樓面架設經緯儀時,要有人監視不得有東西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9.4 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9。5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9.6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22、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9。7 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架設好須有專人看護,不得只顧彈線或其他事情,忘記儀器不管。9.8 施測過程中,要注意旁邊的模板或鋼管堆,以免儀器被碰撞而引損壞.在太陽光曝曬下觀測儀器,必須給儀器打傘,并帶上遮陽罩,以免影響測量精度.9。9 所用線墜不能置于不穩定處,以防受碰被晃掉落傷人。9.10 儀器使用完畢后需立即入箱上鎖,由專人負責保管,存放在通風干燥的室內。9。11 測量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嚴格遵守儀器測量操作規程作業.9。12 使用鋼尺測距時須使尺帶平坦,不能扭轉折壓,測量后應即卷起.9.13 鋼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時擦凈,長期貯存時尺帶涂防銹劑.10、附圖10。1平面控制樁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