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節能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462
2023-07-10
10頁
63KB
1、1、編制依據根據建設部綠色施工導則GB5030020XX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411-20XX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因地制宜的原則,貫徹執行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的技術經濟政策。2、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群力開發區,總建筑面積22573。13 .本工程建筑總高度為30.55m米,地上七層地下一層的辦公建筑。3、消防工程各專業系統簡介本項目的消防工程包括:消火栓系統,噴淋系統,火災報警系統,防排煙系統,氣2、體滅火系統組成、防火卷簾系統等.4、組織管理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項目部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首的綠色節能環保領導小組,具體領導實施項目的節能工作,根據圖紙要求組織實施,其架構如圖:項目經理材料組施工組督查組項目經理為綠色施工第一責任人,負責綠色施工的組織實施及目標實現,并指定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和監督人員。5、目標管理在施工過程中貫徹項目部節能方針,減少浪費,杜絕重復投入.1)、環境保護措施;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廢水、廢氣排放,降低粉塵、噪聲污染。2)、節材措施;在保證工程安全與質量的前提下,制定節材措施,如進行施工方案的節材優化,建筑垃圾減量化,盡量利用可循環材料等.3)、節水措施;根據工程所在地的水資3、源狀況,做好節水措施。4)、節能措施;進行施工節能策劃,確定目標,制定節能措施。6、實施管理1)、實施綠色施工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動態管理,加強對施工策劃、施工準備、 材料采購、現場施工、工程驗收等各階段的管理和監督。2)、結合工程項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綠色施工作相應的宣傳,通過宣傳營造綠色施工的氛圍。3)、定期對職工進行綠色施工知識培訓,增強職工綠色施工意識。7、評價管理1)、對照本導則的指標體系,結合工程特點,對綠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與新工藝,進行自評估。2)、成立專家評估小組,對綠色施工方案、實施過程至項目竣工,進行綜合評估。8、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1)、制訂施工防塵4、防毒、防輻射等職業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員的長期職業健康.2)、合理布置施工場地,保護生活及辦公區不受施工活動的有害影響。施工現場建立衛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現時提供及時救助。3)、提供衛生、健康的工作與生活環境,加強對施工人員的住宿、膳食、飲用水等生活與環境衛生等管理,明顯改善施工人員的生活條件.9、環境保護揚塵控制1)、運送土方、垃圾、設備及建筑材料等,不污損場外道路。運輸容易散落、飛揚、流漏的物料的車輛,必須采取措施封閉嚴密,保證車輛清潔。施工現場出口應設置洗車槽.2)、土方作業階段,采取灑水、覆蓋等措施,達到作業區目測揚塵高度小于1.5m,不擴散到場區外。3)、5、施工現場非作業區達到目測無揚塵的要求。對現場易飛揚物質采取有效措施,如灑水、地面硬化、圍檔、密網覆蓋、封閉等,防止揚塵產生。4)、構筑物機械拆除前,做好揚塵控制計劃.可采取清理積塵、拆除體灑水、設置隔檔等措施。噪音與振動控制1)、現場噪音排放不得超過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的規定.2)、在施工場界對噪音進行實時監測與控制。監測方法執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場界噪聲測量方法(GB12524-90)。3)、使用低噪音、低振動的機具,采取隔音與隔振措施,避免或減少施工噪音和振動。光污染控制1)、盡量避免或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光污染。夜間室外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圍.26、)、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水污染控制1)、施工現場污水排放應達到國家標準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的要求.2)、在施工現場應針對不同的污水,設置相應的處理設施,如沉淀池、隔油池、化糞池等。3)、污水排放應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廢水水質檢測,提供相應的污水檢測報告。4)、保護地下水環境.采用隔水性能好的邊坡支護技術,避免地下水被污染.5)、對于化學品等有毒材料、油料的儲存地,應有嚴格的隔水層設計,做好滲漏液收集和處理。土壤保護對于有毒有害廢棄物如電池、墨盒、油漆、涂料等應回收后交有資質的單位處理,不能作為建筑垃圾外運,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建筑垃圾控制1)、制定建筑7、垃圾減量化計劃,住宅建筑,每萬平方米的建筑垃圾不宜超過400噸.2)、加強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力爭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和回收率達到30%,建筑物拆除產生的廢棄物的再利用和回收率大于40。對于碎石類、土石方類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鋪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力爭再利用率大于50%。3)、施工現場生活區設置封閉式垃圾容器,施工場地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及時清運。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并收集到現場封閉式垃圾站,集中運出。10、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節材措施1)、圖紙會審時,應審核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的相關內容,達到材料損耗率比定額損耗率降低30.2)、根據施工進度、庫存情況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購、進場時間和批次,8、減少庫存。3)、現場材料堆放有序.儲存環境適宜,措施得當。保管制度健全,責任落實.4)、材料運輸工具適宜,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遺灑。根據現場平面布置情況就近卸載,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5)、采取技術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腳手架等的周轉次數。6)、優化安裝工程的預留、預埋、管線路徑等方案。7)、應就地取材,施工現場500公里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8)、現場辦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轉式活動房.現場圍擋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圍墻,或采用裝配式可重復使用圍擋封閉。力爭工地臨房、臨時圍擋材料的可重復使用率達到70%。11、節水與水資源利用1)施工中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工藝。2)施工現9、場供水管網應根據用水量設計布置,管徑合理、管路簡捷,采取有效措施減少管網和用水器具的漏損。3)現場機具、設備、車輛沖洗用水必須設立循環用水裝置.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采用節水系統和節水器具,提高節水器具配置比率.項目臨時用水應使用節水型產品,安裝計量裝置,采取針對性的節水措施。4)施工現場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處理系統,使水資源得到梯級循環利用.5)施工現場分別對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確定用水定額指標,并分別計量管理.12、節能與能源利用1)節能措施制訂合理施工能耗指標,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優先使用國家、行業推薦的節能、高效、環保的施工設備和機具,如選用變頻技術的節能施工設備等。施工現場分10、別設定生產、生活、辦公和施工設備的用電控制指標,定期進行計量、核算、對比分析,并有預防與糾正措施。在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作面,以減少作業區域的機具數量,相鄰作業區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安排施工工藝時,應優先考慮耗用電能的或其它能耗較少的施工工藝。避免設備額定功率遠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負荷使用設備的現象。根據當地氣候和自然資源條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2)機械設備與機具建立施工機械設備管理制度,開展用電、用油計量,完善設備檔案,及時做好維修保養工作,使機械設備保持低耗、高效的狀態。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避免大功率施工機械設備低負載長時間運行。機電安裝可采用節電型機械設備,如逆變11、式電焊機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電動工具等,以利節電。機械設備宜使用節能型油料添加劑,在可能的情況下,考慮回收利用,節約油量.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種機械的使用率和滿載率,降低各種設備的單位耗能。3)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利用場地自然條件,合理設計生產、生活及辦公臨時設施的體形、朝向、間距和窗墻面積比,使其獲得良好的日照、通風和采光.南方地區可根據需要在其外墻窗設遮陽設施。臨時設施宜采用節能材料,墻體、屋面使用隔熱性能好的的材料,減少夏天空調、冬天取暖設備的使用時間及耗能量.合理配置采暖、空調、風扇數量,規定使用時間,實行分段分時使用,節約用電.13、施工過程控制一)、配電與照明節能工程1)建筑12、配電與照明節能工程驗收的檢驗批劃分應按規范第3.4.1條的規定執行.當需要重新劃分檢驗批時,可按照系統、樓層、建筑分區劃分為若干個檢驗批。 建筑配電與照明節能工程的施工質量驗收,應符合規范和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的有關規定、已批準的設計圖紙、相關技術規定和合同約定內容的要求。2)照明光源、燈具及其附屬裝置的選擇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進場驗收時應對下列技術性能進行核查,并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形成相應的驗收、核查記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定。(1) 熒光燈燈具和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燈具的效率不應低于表1的規定。表1 熒光燈燈具13、和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燈具的效率允許值燈具出光口形式開敞式保護罩(玻璃或塑料)格柵格柵或透光罩透明磨砂、棱鏡熒光燈燈具7565%55%60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燈具756060(2) 管型熒光燈鎮流器能效限定值應不小于表2的規定。表2 鎮流器能效限定值標稱功率(W)18202230323640鎮流器能效因素(BEF)電感型3。1542。9522。7702.2322.1462。0301.992電子型4。7784。3703。9982.8702。6782。4022.270(3) 照明設備諧波含量限值應符合表3的規定.表3 照明設備諧波含量的限值諧波次數n基波頻率下輸入電流百分比數表示的最大允許諧波電流()2214、330注510779511n39(僅有奇次諧波)3注:是電路功率因數。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資料和性能檢測報告等質量證明文件與實物核對。檢查數量:全數檢查。低壓配電系統選擇的電纜、電線截面不得低于設計值,進場時應對其截面和每芯導體電阻值進行見證取樣送檢。每芯導體電阻值應符合表4的規定。表4 不同標稱截面的電纜、電線每芯導體最大電阻值標稱截面(mm2)20時導體最大電阻(/km)圓銅導體(不鍍金屬)0。536.00.7524.51.018.11.512.12。57。4144.6163.08101.83161.15250。727350.524500。387700。268950。1931200.115、531500.1241850。09912400。07543000.0601檢驗方法:進場時抽樣送檢,驗收時核查檢驗報告。檢查數量:同廠家各種規格總數的10,且不少于2個規格。工程安裝完成后應對低壓配電系統進行調試,調試合格后應對低壓配電電源質量進行檢測。其中:(1) 供電電壓允許偏差:三相供電電壓允許偏差為標稱系統電壓的7;單相220V為7、10。(2) 公共電網諧波電壓限值為:380V的電網標稱電壓,電壓總諧波畸變率(THDu)為5%,奇次(125次)諧波含有率為4%,偶次(224次)諧波含有率為2。(3) 諧波電流不應超過表5中規定的允許值.表5 諧波電流允許值標準電壓(kV)基準短路容量16、(MVA)諧波次數及諧波電流允許值(A)23456789101112130.3810786239622644192116281324諧波次數及諧波電流允許值(A)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1129。7188.6167.88。97。1146。512(4) 三相電壓不平衡度允許值為2%,短時不得超過4%。檢驗方法:在已安裝的變頻和照明等可產生諧波的用電設備均可投入的情況下,使用三相電能質量分析儀在變壓器的低壓側測量。檢查數量:全部檢測。在通電試運行中,應測試并記錄照明系統的照度和功率密度值.a) 照度值不得小于設計值的90%;b) 功率密度之應符合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50017、34中的規定。檢驗方法:在無外界光源的情況下,檢測被檢區域內平均照度和功率密度.檢查數量:每種功能區檢查不少于2處。3) 母線與母線或母線與電器接線端子,當采用螺栓搭接連接時,應采用力矩扳手擰緊,制作應符合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標準中的有關規定。檢驗方法:使用力矩扳手對壓接螺栓進行力矩檢測。檢查數量:母線按檢驗批抽查10%。交流單芯電纜或分相后的每相電纜宜品字型(三葉型)敷設,且不得形成閉合鐵磁回路。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三相照明配電干線的各相負荷宜分配平衡,其最大相負荷不宜超過三相負荷平均值的115,最小相負荷不宜小于三相負荷平均值的85%。檢驗方法:在18、建筑物照明通電試運行時開啟全部照明負荷,使用三相功率計檢測各相負載電流、電壓和功率.檢查數量:全部檢查.二)通風節能1)主控項目 通風節能工程所使用的設備、管道、閥門、儀表、絕熱材料等產品進場時,應按設計要求對其類型、材質、規格及外觀等進行驗收,并應對下列產品的技術性能參數進行核查。驗收與核查的結果應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檢查認可,并形成相應的驗收、核查記錄。各種產品和設備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技術資料應齊全,并應符合有關國家現行標準和規定. 送風、排煙系統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各系統的制式,應符合設計要求;(2) 各種設備、自控閥門與儀表應按設計要求安裝齊全,不得隨意增減和更換19、。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風管的制作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風管的材質、斷面尺寸及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2) 風管與部件、風管與土建及風管間的連接應嚴密、牢固;(3) 風管的嚴密性及風管系統的嚴密性檢驗和漏風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或現行國家標準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的有關規定;(4) 需要絕熱的風管與金屬支架的接觸處、復合風管及需要絕熱的非金屬風管的連接和內部支撐加固等處,應有防熱橋的措施,并應符合設計要求。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核查風管及風管系統嚴密性檢驗記錄。檢查數量:按數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個系統.風機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1) 規格、20、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2) 安裝位置及進、出口方向應正確,與風管的連接應嚴密、可靠.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全數檢查。2)一般項目風機的規格、數量、安裝位置和方向應正確,縱向垂直度和橫向水平度的偏差均不應大于2/1000。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數量:按總數量抽查10,且不得少于1臺。3)建筑節能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應符合下列規定:(1)分項工程應全部合格.(2)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3)外墻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結果應符合設計要求(4)建筑設備工程系統節能性能檢測結果應合格質量控制資料應完整:核查和歸納各檢驗批的驗收記錄資料,查對其是否完整;檢驗批驗收時,應具備的資料應準確完整才能驗收;21、注意核對各種資料的內容、數據及驗收人員的簽字是否規范。應對下列資料進行核查,并納入竣工技術檔案(1)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何洽商(2)主要材料、設備和構件的質量證明文件、進場檢驗記錄、進場核查記錄、進場復驗報告、見證試驗報告.(3)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和相關圖像資料(4)分項工程質量驗收記錄,必要時應該核查檢驗批驗收記錄。(5)建筑維護結構節能構造現場實體檢驗記錄。(6)其他對工程有影響的重要技術資料。程序:施工單位自驗合格,填報GB50411-20XX,B。0。1建筑節能分部工程質量驗收表,相當于GB5030020XX,G.0。12單位(子單位)工程質量控制資料核查記錄報監理,監理工程師組織有關各方進行驗收。驗收合格,簽署相關文件。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7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