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泥清理施工方案(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496
2023-07-10
3頁
13KB
1、(三)、淤泥清除施工挖掘機與推土機相互配合,清除表層的不合格土以及雜物,達到表層沒有不合格土,雜物全部清除(無樹根、草皮、亂石、墳墓),符合設計的標準。1、測量放樣根據規劃紅線,采用方格網法,按建設單位提供的導線點進行放樣工作.采用GPS儀器對導線點及高程進行復核,并檢查方向是否符合圖紙的朝向。水準點標高可引測在已建的沉降已穩定的建筑物上,或在建筑物稍遠的地方設置水準點并妥善保護。填筑過程中要定期進行復測,校驗控制樁的位置和水準點標高。2、清淤施工過程1、施工順序及組織安排 施工順序:測量放線圍堰搭設排水測設淤泥表面標高清淤測設清淤后底面標高翻曬棄淤泥。 (1)、測量放線 1)根據已測設好的高2、程樁、軸線樁測設涉及到的清淤范圍和高程,采用多點平均法確定清淤泥范圍。 2)河道水排除后在測設一次淤泥上表面標高,采用多點平均法確定上表面高程. 3)淤泥清除至設計土層后待監理確認后測量土層標高,同樣采用多點測設平均法確定清淤泥高程。 (2)、排水 排水采用潛水泵將圍堰內水排至圍堰外,且不能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3)、清淤 1)由于剛開挖的淤泥含水量很大,無法用車一次裝運,所以該淤泥采用多次轉運、翻曬相結合清理法.本工程根據要求,將河道內淤泥翻到施工范圍內堆放并晾曬,待淤泥晾曬干后再將淤泥裝車棄至業主指定的棄土場,河道內清淤量以實際測量為準 2)清淤時挖掘機與推土機相互配合,清除表層的不合格3、土以及雜物,達到表層沒有不合格土,雜物全部清除(無樹根、草根、亂石等)至符合設計要求的標準。清淤后,在河道底四周挖0.6米0.5米的排水溝和集水井,同時做好排水工作,嚴禁水泡原狀地基.待監理確認后再按圖紙施工。(4)、開挖階段施工:1)淤泥清運采用4臺1m3的挖土機同時進行挖土;2)挖淤泥由由東向西、由北向南;3)挖淤泥時,應有專人指揮挖土機械,淤泥需清除徹底。4)挖土應扦土修底;5)淤泥開挖宜先從低處開挖,形成一定梯段或坡度,以利于排水。6)在基坑的四周開挖排水溝、排水溝每隔15-20m設集水井,集水井內放置泥漿泵抽水,以便基坑內的積水能及時排出;7)開挖土方不宜在雨天進行,否則工作面不宜過4、大,應逐段、逐片的開挖,并及時排水,確保基坑不積水;8)淤泥清運后,應盡量減少暴露時間,及時回購土方按30CM厚度分層回填夯實。(5)、清淤回填土質量施工控制措施1)施工前編制挖土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提交監理和業主審定后才能進行施工;2)嚴禁超挖,用水準儀控制好挖土標高;3)基坑底標高的控制應根據業主提供的基準點,由測量技術人員將水平高度引測到基坑周邊較穩定的結構上,并做好明顯的標志;4)施工員根據測量標志采用固定測量的測量工具,安排人工將坑底土方修理平整.5)坑底土方開挖后若有超深時,必須采用碎石填平,嚴禁采用松土回填。6)盲溝開挖應按施工方案的要求,嚴格控制溝底流水方向;7)開挖期間應對定位樁、軸線引樁、水準點等進行保護,挖土時不得碰撞,并應經常測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準標高,確保準確無誤。3、用挖掘機清除淤泥,并運至指定地點晾曬。4、修筑臨時路,外購土方。5、填土前將地表清理干凈,并將回落的松散土、雜草、蘆葦根等清除干凈。6、檢驗回填土的含水率是否在控制范圍內(通過試驗控制),如含水率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果回填土的含水率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7、回填土分層鋪攤.每層虛鋪厚度為500mm。8、推土機排壓,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