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囪拆除施工方案(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正***
編號:703529
2023-07-10
9頁
1.03MB
1、現河首站煙囪拆除工程施工方案*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二0一七年九月施工方案一、工程概況該煙囪位于*站內,高度約為50米,外觀筒身為磚砌結構,周圍區域為儲油罐體,防火要求極其嚴格。煙囪東側距離3米為鍋爐房(不拆除),煙囪北側距離3米為架空采暖管線(正在使用),西側5米為廠區道路,南側8米外廠區道路。可以利用的場地空間較小,需要對鍋爐房及北側管線搭設防護,并在煙囪四周地上搭設雙排鋼管腳手架并懸掛密目網,將施工現場封閉。在煙囪內部搭設滿堂腳手架,采用人工拆除法自上而下,由高到低逐步拆除。人工拆除采用的工具主要為風鎬,風鎬通過空壓機供氣.二、針對性措施:1、拆除煙囪時盡量減小粉塵影響,拆下的小塊不得超過252、cm25cm。在煙囪四周搭設6米高防護腳手架并外側懸掛綠色密目網,該安全網具有一定的強度,既可減輕粉塵的影響還可遮擋碎塊,使碎塊不能飛出安全網外。2、人工拆除全部為高空作業,安全隱患大。搭(拆)腳手架必須由經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合格的架子工承擔,架子工及拆除工人必須持證上崗,且有熟練的高空作業經驗。作業人員全部系雙保險安全帶。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不適應高空作業者,不得上腳手架作業。5級風以上天氣不拆除施工。雷雨天不施工包括搭拆腳手架。3、安全帶懸掛:用一根長3米的鋼管在煙囪爬梯頂端樹立超出頂口2米,鋼管其余部分固定在爬梯上,鋼管上焊接2個安全環形保險扣,施工人員采用雙重保險,將安全帶緊固在鋼管上3、。4、拆除煙囪前,在四周距離煙囪20米范圍內設置安全警戒區,設警示標志,禁止非工作人員靠近。5、嚴格遵守首站管理制度,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物品、手機等進入廠區。三、拆除方案1、施工順序:施工準備周圍防護腳手架搭設煙囪內施工腳手架搭設人工拆除筒身垃圾外運竣工清理2、施工方法:進入施工現場,先將煙囪四周需要拆除的障礙物拆除如(煙囪連接的管線、風道等),清理出安全有效的作業范圍,四周搭設4米高的防護腳手架并安裝密目網.人工將煙囪底部已砌筑封閉的原預留洞口拆除備用(通風、運送腳手架),然后開始逐層搭設內部腳手架直至煙囪頂部。架桿搭設完成,拆除作業工人開始進入施工現場,利用原煙囪留置的外爬梯攀登至煙囪頂部,4、然后由上至下、由里到外開始拆除,拆除后的建筑垃圾當天外運。(1)首先拆除煙囪頂部圈梁再拆除筒壁,以10厘米高(2層磚塊)為一個拆除層,分層向下拆除.(2)白天拆除,晚上用鏟車裝渣,自卸汽車及時運走。(3)施工人員立在腳手架上,安全帶掛在鋼管上后,用風鎬、手錘由內向外將筒體逐塊拆除。(4)晚上嚴禁拆除作業,晚上可安排清渣,利于白天繼續拆除。嚴禁拆除與清渣同時進行。(5)腳手架隨施工面的降低同時降低,但腳手架必須始終保持低于施工面1。2米。3、主要施工工藝:(1)腳手架搭拆;(2)人工拆除;(3)垃圾清理運輸。6、腳手架的安全措施(1)參加搭設和拆除腳手架的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對從事腳手架工作的5、施工人員要經常進行安全教育,并在施工前對其進行技術安全交底.(2)腳手架搭設完成后必須按腳手架的驗收標準組織有關人員進行驗收,全部合格后并辦妥驗收程序以后方可使用。(3)每天在使用腳手架之前和下班以后多必須由專人對腳手架進行例行保養和檢查,隔一定的時間和惡劣天氣前后作檢查,所有檢查保養要作好書面記錄.(4)腳手架上嚴禁堆荷超載材料;絕對禁止振動設備與腳手架聯系;禁止任何支撐與腳手架有聯系。(5)在特殊氣候條件下搭設和拆除腳手架,要有切實可靠的安全保證措施,雨天使用腳手架必須要有防滑措施。(6)腳手架的拆除要遵循拆除工藝及施工方案。(7)拆除人員到達崗位后,先進行檢查,加固松動部位,清除步層內留6、的材料、物件及垃圾塊.所有清理物應安全輸送到地面,嚴禁高空拋擲。9、腳手架的消防措施(1)外腳手的防雷采用在建筑物的角部單獨埋設接地電,其接地電阻小于4歐姆。施用電的電纜不得直接扎在腳手架上,如必須扎在腳手架上時,應有可靠的絕緣保護。(2)以預防為主防火方針,及時清理腳手架上的易燃建材,在每個樓層處及上人坡道處設置滅火器材,動用明火要審批,并有專人進行監護.禁止攜帶火源,杜絕火種來源。四、主要施工機具計劃序號工機具名稱型號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切割機臺22電鎬臺63對講機臺34鏟車臺15自卸汽車25T臺36起重葫蘆5T臺1五、主要施工人員計劃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項目經理名12施工經理名13專職安7、全員名14電焊工名15架子工名56拆除工名57電工名1六、煙囪拆除工期:30天。 七、安全目標:安全無事故。八、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施工準備階段(1)、進行安全策劃,編制安全保證計劃,符合已有規定,滿足部頒相關安全細則;(2)、制定現場安全、勞動保護、文明施工和環保措施、編制臨時用電方案;(3)、施工區域及受其影響的區域內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4)、落實施工時機械設備安全措施、設備及防護用品進場計劃;(5)、維護電工持證上崗;(6)、架子工持證上崗;(7)、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的安全培訓,進行安全技術交底.2、施工過程中(1)、上崗前對施工現場進行情況熟悉;(2)、員工進入施工現場,必須佩8、帶安全帽、防護眼鏡、工作鞋,并穿著統一工作服,正點確使用個人勞動防護用品;(3)、各工種間不得串崗作業,機械操作時嚴格按照規范操作,不得違章作業;(4)、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嚴格執行建設部頒發“JGJ46-20XX”規定,一律采用三相五線制,使用安全配電箱;高空作業衣著要靈便,禁止穿硬底和帶釘的易滑的鞋;(5)、做好驗收排架工作,員工貼欄操作時必須系好安全帶,并生根;(6)、施工區域設置配目的安全警戒標志,并用紅白帶圍攔施工危除區域,確保下卸毛石及雜物不外泄;(7)、施工人員單位區域完工后要求落手清.經檢查不留后續隱患,方能離開作業現場。(8)、施工人員的工具應放入工具包中,隨人員上下,操作使用9、時,一端用繩索固定好。(9)、嚴禁高空中向安全區域外拋物。3、安全用電(1)、現場施工用電采用三相五線制;(2)、配電箱設備總開關,同時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3)、照明與動力用電分開,插座上標明設備使用明稱;(4)、電纜線與及支線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設采用絕緣子,不直接綁扎在金屬構架上,嚴禁用金屬裸線綁扎;(5)、移動電箱內動力與照明分箱設置;(6)、施工現場的電器設備設施有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現場電線電氣設施有有專業電工經常檢查整理,發現問題立即解決;(7)、凡是觸及或接近帶電體的地方,均采取決緣體保護以及安全距離等措施;(8)、電力線和設備選型按國家標準限定安全載流量;(9)、所有電氣10、設備和金屬外殼具有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護,所有的臨時電源和移動電具裝置的二級漏電保護開關;10、十分潮濕的區域使用電壓,設置醒目的確良電氣安全標志,不使用無有效的安全技術措施的電氣設備。4、其它安全保證措施(1)、電纜線沿場地一周用絕緣線架空;(2)、施工現場嚴禁使用花線,塑料膠質做拖線箱的電源線,嚴禁使用木制的拖線箱、板及民用塑殼拖線板;(3)、電纜的接頭接入接線盒并附在墻上,搪線盒內能防水、防塵、防機械損傷并遠離易燃、易爆、易腐蝕場所;(4)、配電箱是符合規范要求的標準電箱,配電箱電氣裝置做到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5)、開關箱的電源線長并不大于30m并與控制固定式用電設備的水平距離不超過3米;(6)、所有配電箱、開關箱都編號,箱內電氣完好匹配;(7)、工作接地的電阻值不大于4;(8)、保護零線每一重復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大于10,電工定期檢測,做好原始記錄.